年級字:積(P3) 素(P4) 累(P3) 舊(P2)
漢·王褒《四子講德論》:“昔甯戚商歌,以幹齊桓;越石負芻,而寤晏嬰:非有積素累舊之歡,皆塗覯卒遇而以爲親者也。”
年級字:素(P4) 絲(P2) 良(P1) 馬(P1)
《詩·鄘風·幹旄》:“素絲紕之,良馬四之。”鄭玄箋:“素絲者以爲縷,以縫紕旌旗之旒縿。”朱熹集傳:“言衛大夫乘此車馬,建此旌旄,以見賢者。”
年級字:尸(P4) 祿(P0) 素(P4) 餐(P3)
指空食俸祿而不盡其職,無所事事。亦作“尸祿素飡”。
年級字:我(P1) 行(P1) 我(P1) 素(P4)
素:平素,向來。不管人家怎樣說,仍舊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禮記·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年級字:屍(P4) 位(P1) 素(P4) 餐(P3)
屍位:空佔職位,不盡職守;素餐:白吃飯。空佔著職位而不做事,白吃飯。
《漢書·朱雲傳》:“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屍位素餐。”
年級字:鼎(P5) 湖(P2) 上(P1) 素(P4)
年級字:懷(P3) 真(P1) 抱(P1) 素(P4)
真:純真。素:質樸的本色。指人格和品德純潔高尚,質樸無華。亦作“懷質抱真”。
年級字:持(P4) 齋(P5) 把(P1) 素(P4)
元·無名氏《女姑姑》第三折:“唸佛心把素持齋,不食葷啖柏。”
年級字:素(P4) 絲(P2) 羔(P1) 羊(P1)
《詩·周南·羔羊》:“羔羊之皮,素絲五陀,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年級字:冰(P1) 魂(P4) 素(P4) 魄(P5)
元·吳昌齡《張天師》第四折:“俺本是廣寒宮冰魂素魄,怎比那閻浮世濁骨凡胎。”
年級字:素(P4) 不(P1) 相(P1) 識(P2)
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四折:“我與你素不相識,一旦爲你寄書,因而戲言,豈意遂爲眷屬。”
年級字:威(P3) 望(P2) 素(P4) 著(P2)
威望:威信,聲望;素:一向;著:明顯。一向很有威望。
《宋史·宗澤傳》:“澤威望素著,既至,首捕誅舍賊者數人。下令曰:‘爲盜者贓無輕重,並從軍法。’由是盜賊屏息,民賴以安。”
年級字:好(P1) 丹(P4) 非(P2) 素(P4)
南朝梁·江淹《雜體詩序》:“至於世之諸賢,各滯所速,莫不論甘則忌辛,好丹則非素。”
年級字:魚(P1) 腸(P5) 尺(P1) 素(P4)
北周·庾信《謝滕王集序啓》:“魚腸尺素,鳳足數行,書此謝辭,終知不盡。”
年級字:握(P3) 素(P4) 懷(P3) 鉛(P2)
年級字:青(P1) 蠅(P2) 點(P1) 素(P4)
青蠅:蒼蠅,比喻進讒言的人;素:白色的生絹。蒼蠅玷污素練。指小人用讒言誣害好人。
《詩·小雅·青蠅》:“營營青蠅,止於樊,豈弟君子,無信讒言。”漢·王充《論衡·累害》:“清受塵,白取垢;青蠅所汙,常在練素。”
年級字:素(P4) 未(P1) 謀(P4) 面(P1)
年級字:素(P4) 餐(P3) 尸(P4) 位(P1)
素餐:白吃飯;尸位:空佔職位,不盡職守。空佔着職位而不做事,白吃飯。
《尚書·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滅厥德。”漢·王符《潛夫論·思賢》:“虛食主祿,素餐尸位而但事淫侈,坐作驕奢,破敗而不及傳世者也。”
年級字:素(P4) 不(P1) 相(P1) 能(P1)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欒桓子娶於範宣子,生懷子,範鞅以其亡也,怨欒氏,故與欒盈爲公族大夫而不相能。”《後漢書·吳漢傳》:“子與劉公積不相能,而信其虛談,不爲之備,終受制矣。”
年級字:素(P4) 隱(P4) 行(P1) 怪(P1)
隱:隱暗的事;行:從事;怪:怪事。求索隱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意指身居隱逸的地方,行爲怪異,以求名聲。
《漢書·藝文志》:“孔子曰:‘索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不爲之矣。”
年級字:樸(P5) 素(P4) 無(P2) 華(P2)
《元史·烏古孫澤傳》:“常曰:‘士非儉無以養廉,非廉無以養德。’身一布袍數年,妻子樸素無華,人皆言之,澤不以爲意也。”
年級字:紅(P1) 裝(P1) 素(P4) 裹(P5)
指衣着淡雅的婦女。也形容雪後天晴,紅日和白雪相映襯的景色。
毛澤東《沁園春·雪》詞:“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年級字:素(P4) 昧(P6) 生(P1) 平(P1)
彼此一向不瞭解。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同“素昧平生”。
《官場現形記》第二八回:“時筱仁因彼此素昧生平,也樂得裝作不知,以免拖累。”
年級字:見(P1) 素(P4) 抱(P1) 樸(P5)
老子提出的治國的三項具體措施之一。是說要推舉聖人,實行法治,即用“無爲之治”取代“有爲之治”。對應於“絕聖棄智”。
《老子》曰:“見素抱樸”。老子《道德經》新解:“見:現,呈現,推出。素:沒有染色的生絲。這裏比喻品質純潔、高尚的聖人。樸:沒有加工的原木。這裏比喻合乎自然法則的社會法律。”。“見素抱樸、絕學無憂、少私寡慾”是老子提出的治國的三項具體措施。
年級字:握(P3) 素(P4) 披(P2) 黃(P1)
猶言握鉛抱槧。素,白絹,古代用以書寫。黃,雌黃,古代用以校點書籍。
年級字:載(P3) 一(P1) 抱(P1) 素(P4)
王旡生《中國三大小說家論贊》:“珞珞雪芹,載一抱素。八斗奇才,千秋名著。”
年級字:訓(P3) 練(P2) 有(P1) 素(P4)
清·趙翼《二十二史札記·卷三十四·將帥家丁》:“顯亦爲當時名將,所至有功,故知訓練有素。”
年級字:魚(P1) 傳(P2) 尺(P1) 素(P4)
尺素:古代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因此稱書信。指傳遞書信。
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年級字:甘(P2) 之(P2) 若(P3) 素(P4)
若素:就像往常一樣。雖然遭受不平,但甘願承受,就像平素一樣。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九回:“少奶奶卻從來沒過半句怨言,甘之若素。”
年級字:輕(P2) 饒(P4) 素(P4) 放(P1)
年級字:素(P4) 口(P1) 罵(P3) 人(P1)
宋·李之彥《東谷所見·茹素》:“古語兩句甚好:寧可葷口唸佛,莫將素口罵人。”
年級字:素(P4) 車(P1) 白(P1) 馬(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源於楚漢爭霸年代,西元前207年-西元前202年。
《後漢書·範武傳》記載:山陽人範式跟汝南人張劭友好,劭去世後將埋葬,式“素車白馬,號哭而來。”
年級字:艱(P3) 苦(P1) 樸(P5) 素(P4)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爲實現這一遠大的政治目的而在生活上竭力做到艱苦樸素。”
年級字:還(P1) 淳(P6+) 反(P1) 素(P4)
回覆到人本來的淳厚、樸實的狀態或本性。同“還淳返樸”。
年級字:安(P1) 之(P2) 若(P3) 素(P4)
安:安然,坦然;之:代詞,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處,和往常一樣,不覺得有什麼不合適。
清·範寅《越諺·附論·論墮貧》:“貪逸欲而逃勤苦,喪廉恥而習諂諛,甘居人下,安之若素。”
年級字:尸(P4) 位(P1) 素(P4) 餐(P3)
尸位:空佔職位,不盡職守;素餐:白吃飯。空佔着職位而不做事,白吃飯。
《漢書·朱雲傳》:“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年級字:懸(P5) 素(P4)
語出《詩·魏風·伐檀》:“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年級字:素(P4) 昧(P6) 平(P1) 生(P1)
昧:不瞭解;平生:平素、往常。彼此一向不瞭解。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
唐·李商隱《贈田叟》:“鷗鳥忘機翻浹洽,交親得路昧平生。”
年級字:把(P1) 素(P4) 持(P4) 齋(P5)
元·無名氏《女姑姑》三折:“唸佛心把素持齋,不食葷啖柏。”
年級字:竊(P5) 位(P1) 素(P4) 餐(P3)
素:空;餐:吃飯,指俸祿。竊居高位,無功受祿。舊指高級官員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後也用作謙詞。
年級字:刪(P6) 華(P2) 就(P1) 素(P4)
年級字:素(P4) 面(P1) 朝(P3) 天(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未施脂粉的臉孔。
宋《樂史.楊太真外傳.卷上》唐代楊貴妃的妹妹虢國夫人常常不敷脂粉即朝見天子的故事。
年級字:雁(P3) 素(P4) 魚(P1) 箋(P0)
明·邵璨《香囊記·途敘》:“雁素魚箋,離愁滿懷誰與傳。”
年級字:愛(P1) 素(P4) 好(P1) 古(P1)
《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慾。”《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年級字:相(P1) 知(P1) 有(P1) 素(P4)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四六回:“他人不必論,就是段芝泉等,隨從總統多年,相知有素,今日亦未免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