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óng
年級字:紅(P1)
詞性:名詞
從「糸」,「工」聲。
淺赤色的帛,後泛指各種紅色。
代表喜慶:紅事 。
受歡迎、受竉: 紅人。
分享利潤:分紅。
《說文》:「帛赤白色。从糸,工聲。」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紅杳渺以眩湣兮,猋風涌而雲浮。」
唐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唐韓愈〈花源〉:「叮嚀紅與紫,慎莫一時開。」
唐.楊汝士〈賀筵占贈營妓〉詩:「一曲高歌紅一疋,兩頭娘子謝夫人。」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三一五首之五:「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
唐.陸龜蒙〈置酒行〉:「千筠擲毫春譜大,碧舞紅啼相唱和。」
hóng lán
年級字:紅(P1) 藍(P2)
詞性:名詞
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三四尺,其葉似藍。夏季開紅黃色花,古代以之製胭脂及紅色顏料。中醫以之入藥,稱紅花
fēn hóng
xiāng hóng
Lǚ hóng
年級字:呂(P0) 紅(P1)
詞性:名詞
呂紅2006 - 至今: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遺傳所教授,博士生導師,2001 - 2006年: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遺傳所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9 - 2001年: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遺傳所博士後1997 - 1999年: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博士後,1997年俄羅斯科學院獲得生物學Ph D學位。
Hóng guǒ
年級字:紅(P1) 果(P1)
詞性:名詞
紅果,又名山楂、酸楂、山里紅。河北省是紅果的重要產區。內含豐富的維生素,有消食化積,降低血脂和減輕動脈硬化的療效,常食可預防心血管疾病。是中國特有的珍貴資源。
Hóng jie
年級字:紅(P1) 姐(P1)
詞性:名詞
紅姐,原名肖紅,46歲,因參加山東衛視《中華達人》,模仿lady gaga,評委稱她表現自信,膽大而走紅。
Wèi hóng
cháo hóng
jiàn hóng
年級字:見(P1) 紅(P1)
詞性:名詞,動詞
就是初潮的處女血落在內褲上會有經血的血迹,因是紅色的,故稱為見紅;還指性交過後的流血;臨產前孕婦陰道出現的流血現象。
xiū hóng
táo hóng
gēn hóng
Shēnhóng
年級字:深(P2) 紅(P1)
詞性:名詞
日本女歌手島谷瞳的代表單曲。該歌曲在日本被許多人熟知。被《偶像大師》中星井美希的聲優長谷川明子翻唱後更加出名。
hóng qún
xīng hóng
hóng lǜ
Hóng tǎ
年級字:紅(P1) 塔(P2)
詞性:名詞
北京市雲居寺紅塔。雲居寺北塔因身曾以紅色刷飾,又俗稱“紅塔”。位於房山雲居寺內。
hóng xiù
yìng hóng
gèng hóng
hóng fěn
年級字:紅(P1) 粉(P2)
詞性:名詞
鬚眉婦女化妝用的胭脂和粉,舊時藉指年輕婦女,美女
例:紅粉佳人
Hóngzì
年級字:紅(P1) 字(P1)
詞性:名詞
《紅字》是由邊赫執導,韓石圭、李恩珠、成賢娥、嚴智苑主演的驚悚愛情電影。該片於2004年10月28日在韓國上映。影片講述了原本生活平靜的警官因為一樁兇殺案的發生而牽扯出的他與三個女人之間糾葛的故事。
dài hóng
年級字:戴(P3) 紅(P1)
詞性:動詞
特指漢民族傳統文化中對於紅色的崇拜,佩帶的紅色的飾物為本命年辟邪。
hóng táng
年級字:紅(P1) 糖(P2)
詞性:名詞
食用糖的一種。褐黃色、赤褐色或黑色,用甘蔗的糖漿熬過後攪拌、冷卻而成,含有砂糖和糖蜜,具特殊香味。多為婦女產後食用。
例:冰心 《張嫂》:“我連忙上樓去,用紅紙包了五十塊錢的票子,交給 老張 ,說:‘給 張嫂 買點紅糖吃。’”
hóng dǐ
年級字:紅(P1) 底(P2)
詞性:名詞,代詞
香港港幣一百圓紙幣的俗稱,和偏向支持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服務的俗稱。
香港地方俗語
1. 錢幣: 港幣一百圓紙幣的俗稱,因為它是紅色。
2. 政治: 偏向支持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服務的俗稱,因為中國的顏色以紅色為主,加上以共產主義也稱為赤共主義。
jú hóng
年級字:桔(P1) 紅(P1)
詞性:名詞
橘紅,中藥名。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外層果皮。秋末冬初果實成熟後採收,用刀削下外果皮,曬乾或陰乾。
fěn hóng
hóng yè
年級字:紅(P1) 葉(P1)
詞性:名詞
1. 秋天,楓、槭、黃櫨等樹的葉子都變成紅色,統稱紅葉。
唐韓愈《遊青龍寺贈崔大補闕》詩:“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萬株紅葉滿。” 唐杜牧《朱坡》詩:“倚川紅葉嶺,連寺緑楊堤。 ” 元馬致遠《夜行船·秋思》套曲:“愛秋來那些: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 陳毅《題西山紅葉》詩:“ 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2. 唐 代有“紅葉題詩”的佳話,後因以“紅葉”為傳情的媒介。
宋晏幾道《虞美人》詞:“一聲長笛倚樓時,應恨不題紅葉寄相思。” 明沉受先《三元記·慶緣》:“一段姻緣天上來,何須紅葉良媒。” 清龔自珍《小重山令》詞:“碧玉寒門產麗華。誤隨紅葉去,到天涯。”
3. 借指媒人。
沈從文 《三三》:“那管事的先生笑著說:‘少爺歡喜,要總爺做紅葉,可以去說親。’”參見“ 紅葉題詩 ”。
hóng yóu
年級字:紅(P1) 油(P2)
詞性:名詞
紅油是一種烹飪材料,有辣味,是川菜中一種獨特的工藝。同時還可以看到走私“紅油”,實際上是一種燃料用油。
hóng zhú
年級字:紅(P1) 燭(P4)
詞性:名詞
1.紅燭本意是火紅的蠟燭,喜慶的象徵。
2.《紅燭》是中國現代著名詩集,聞一多的第一部詩作。 1923年9月7日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或抒發詩人的愛國之情,或批判封建統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勞動人民的苦難,或描繪自然的美景。構思精巧,想像奇新,語言形像生動。
3.紅燭也是火鶴的別名。
Hóng fān
年級字:紅(P1) 帆(P3)
詞性:名詞
歷史話劇《紅帆》。以具有歷史意義的海南島戰役為背景,反映我英勇的人民解放軍不畏艱險,不怕犧牲,以堅定的革命信念和高昂的戰鬥精神,依靠簡陋的木帆船跨越被敵人重重封鎖的瓊洲海峽,為祖國的解放事業和領土完整,為鞏固新生的共和國政權,譜寫了一曲“將革命進行到底”的英雄戰歌。形像地揭示了當今年輕的一代應當怎樣繼承發揚革命前輩的不朽傳統與精神,堅守信念,履行使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將革命事業進行到底的主題。
hóng rùn
hóng jūn
年級字:紅(P1) 軍(P2)
詞性:名詞
1. 中國工農紅軍的簡稱。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由中國工農革命軍及其他革命武裝於1928年5月以後陸續改稱。2. 1946年以前的蘇聯軍隊。
3. 紅軍中的一員〈老紅軍〉。
hóng máo
年級字:紅(P1) 毛(P1)
詞性:形容詞,代詞
1.紅色羽毛。
2.舊指荷蘭。後亦泛指西洋或西洋人。
hóng sè
年級字:紅(P1) 色(P1)
詞性:形容詞
血色,
赤色白色像血或紅寶石的顏色或是可見光譜的長光波末端的顏色。
zǐ hóng
年級字:紫(P2) 紅(P1)
詞性:名詞
1.形容紅得近乎紫色的顏色。
2.紫紅,屬蓮霧種類,是六年生植物。原產於泰國,後從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果樹研究所引進。其果實海綿質少,肉質爽脆,多汁,清甜,品質較優。
shuāng hóng
hóng qiáng
fēi hóng
hóng pí
年級字:紅(P1) 皮(P1)
詞性:名詞
藥材名。即陳皮。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二·橘》
hóng zhuān
年級字:紅(P1) 磚(P6)
詞性:名詞
紅磚是以粘土,頁岩,煤矸石等為原料,經粉碎,混合捏練後以人工或機械壓製成型,經乾燥後在900攝氏左右的溫度下以氧化焰燒製而成的燒結型建築磚塊,由古巴比倫人發明。
hóng méi
hóng zhǒng
年級字:紅(P1) 腫(P5)
詞性:名詞
由於局部血管擴張及血液過多而引起的一部分皮膚的發紅腫脹
fàn hóng
hóng shǔ
Ànhóng
年級字:暗(P2) 紅(P1)
詞性:名詞
暗紅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ànhóng,指不太鮮豔的紅色。
Wēi hóng
chéng hóng
hóng huǒ
年級字:紅(P1) 火(P1)
詞性:形容詞
1.形容旺盛〈石榴花越開越紅火>2.經濟優裕 <她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hóng shāo
年級字:紅(P1) 燒(P2)
詞性:動詞
把肉、魚等加油、糖略炒,再加醬油燜成暗紅色的烹調方法。
Yǒng hóng
年級字:永(P2) 紅(P1)
永紅,蒙古族,1948年10月生。大專學歷。 2006年3月任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民族僑務外事委員會主任。
hóng là
年級字:紅(P1) 蠟(P4)
詞性:名詞
亦作“ 紅臘 ”。紅燭。
例:唐皮日休《春夕酒醒》詩:“夜半醒來紅蠟短,一枝寒淚作珊瑚。” 前蜀韋莊《病中聞相府夜宴戲贈集賢盧學士》詩:“滿筵紅蠟照香鈿,一夜歌鐘欲沸天。” 明王世貞《贈郭舜舉祠部新婚》詩之二:“紅臘初鎔雙鳳皇,新詩句好自催粧。”
Hóng mào
shuǐ hóng
hóng rì
hóng dēng
年級字:紅(P1) 燈(P1)
詞性:名詞
綠燈1.原為指示車輛停止前進的標誌燈,現常用來比喻妨礙事物發展的障礙。
2.警告信號。
hóng yán
年級字:紅(P1) 顏(P2)
詞性:名詞
朱顏白髮1.指年輕人的紅潤臉色。
2.指少年。
3.指女性朋友。
hóng huáng
Hóngméi
年級字:紅(P1) 梅(P2)
詞性:名詞
紅梅是梅花的一種,這種植物可用於園林、綠地、庭園、風景區,可孤植、叢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際、路邊自然配植。可用常綠喬木或深色建築作背景,襯托出梅花玉潔冰清之美。古代強調"梅花繞屋"、"登樓觀梅"等,均是為了獲得最佳的觀賞效果。另外,梅花可佈置成梅嶺、梅峰、梅園、梅溪、梅徑等。紅梅也是中國文人喜歡呤詠的對象,畫作和詩歌很多。也有一種香煙的品牌。
hóng qí
chén hóng
Dàn hóng
hóng fēng
年級字:紅(P1) 封(P1)
詞性:名詞
也叫紅包,粤语称之为利是,越南語叫法與粵語相同。乃由紅色封套製成的一種小型禮品,常見於中國傳統習俗與漢字文化圈背景下的各種慶祝活動,包括新春(拜年)、婚禮(婚宴)、生辰(賀壽)等場合,其顏色在中華文化裡常常代表「喜慶」之意。
Hóng lǐng
年級字:紅(P1) 領(P2)
詞性:名詞
在中國,2015年時,職場興起“紅領”新概念。紅領的含義是火紅的青春,需要引領。紅領是新一代打工者的統稱!這些工作者沒有身份的差別,只有勤奮和懶惰的區別,大家都是紅領的一員,都有機會憑藉自己的雙手為自己和家人打拼一個未來。白領、藍領的概念起源於百年前的歐洲。白領是文職。藍領是工業從業員。
Hóng jiǔ
年級字:紅(P1) 酒(P4)
詞性:名詞
紅酒(Red wine)是葡萄酒的一種,並不一定特指紅葡萄酒。紅酒的成分相當簡單,是經自然發酵釀造出來的果酒,含有最多的是葡萄汁。
hóng róng
hóng wèi
年級字:紅(P1) 衛(P4)
紅衛是一個鄉,它位於四川省綿陽市魏城鎮,距離魏城比較近。糧食作物主產玉米,小麥,大豆和水稻,蠶桑是主要的農業產業,勞務是農村收入的主渠道。
hóng chén
hóng dòu
年級字:紅(P1) 豆(P1)
詞性:名詞
相思子樹的種子,色鮮紅,古代文學作品中常用來象徵相思,也叫相思子;紅豆樹屬植物的泛稱。
hēi hóng
tòu hóng
年級字:透(P3) 紅(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形容顏色紅得透亮。
zǎo hóng
hóng zǎo
年級字:紅(P1) 棗(P5)
詞性:名詞
鮮棗的干製品。大致分為大棗和小棗兩類。皮色紅艷,肉甜質糯,為我國傳統的調理與滋補品。
yān hóng
年級字:殷(P5) 紅(P1)
詞性:形容詞
發黑的紅色
殷紅的血跡
血流殷地。 --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liǎn hóng
hóng yún
年級字:紅(P1) 雲(P1)
詞性:名詞
1.紅色的雲。
例:傳說仙人所居之處,常有紅雲盤繞。
2.荔枝的別名。
xiān hóng
hóng cháo
年級字:紅(P1) 潮(P3)
詞性:名詞
1.因害羞、醉酒或感情激動而兩頰泛起的紅暈。
2.婦女的月經。也叫天癸。
3.紅潮是水體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突發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範圍內一段時間中水體變色現象。通常水體顏色因赤潮生物的數量、種類而呈紅、黃、綠和褐色等。
hóng tóu
zhū hóng
hóng yàn
hóng shā
jīn hóng
年級字:金(P1) 紅(P1)
詞性:形容詞
紅而微黃的顏色。
例:魏巍《擠跨它》:“桌子上的空酒瓶裡,裝著一束朝鮮山野常見的金紅色的野百合花。”
衛新《唱給心中的太陽》詩:“花兒醒來了,飽含著露水般晶瑩的淚光,莫不是昨夜裡她們又夢到那金紅的太陽?”
zǒu hóng
hóng zuǐ
年級字:紅(P1) 嘴(P2)
詞性:名詞
1.亦作“ 紅觜 ”。紅色的鳥嘴2.特指鸚鵡的嘴,用以喻饒舌者
hóng xiàn
年級字:紅(P1) 線(P2)
詞性:名詞
亦作“紅線”,紅色絲線;傳說中的唐代女俠名;俗謂男女婚姻多系前定,仿佛有紅線暗中牽繫,因以稱締結婚姻或媒約;借指聘禮;喻指貫穿始終的正確思想;也比喻不可逾越的界限。
hóng bí
yān hóng
hóng lóu
年級字:紅(P1) 樓(P2)
詞性:名詞
1.紅色的樓。泛指華美的樓房。
2.富貴人家女子的住房。
3.青樓。妓女所居。
chì hóng
hóng bù
年級字:紅(P1) 布(P1)
詞性:名詞
1.一種顏色鮮豔的精臻布料2. 一種染色牢固的紅色布
qīng hóng
年級字:青(P1) 紅(P1)
詞性:名詞,代詞
青色和紅色。常用以指代顏料、胭脂粉黛、彩霞、燈彩等。
Hóng shì
年級字:紅(P1) 柿(P3)
詞性:名詞
紅柿(拉丁學名:Diospyros oldhami Maxim.),為柿科柿屬下的落葉小喬木。葉柄較長,長可達3厘米;葉中等大,長達10-15厘米;果無柄,扁球形,直徑2-2.8厘米。產於台灣等地。生於海拔1000米左右的闊葉林中。
hóng hǎi
yàn hóng
年級字:豔(P3) 紅(P1)
詞性:名詞
1.亦作“艷紅”。指紅花。
例:唐 溫庭筠 《河瀆神》詞之一:“何處杜鵑啼不歇,艷紅開盡如血。”
2.猶鮮紅。
魏鋼焰 《六公里》詩:“在艷紅的晚霞裡,尋找著連隊。”
hóng chá
年級字:紅(P1) 茶(P2)
詞性:名詞
色澤暗的茶葉,由於在烘烤前葉片經過充分發酵的緣故,沏出的茶色紅艷,具有特別的香氣和滋味
zhàng hóng
hóng bāo
hóng hóng
年級字:紅(P1) 紅(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疊詞強調充滿了紅色、鮮艷的氣氛,也可以代表朝氣和喜慶。
【名詞】
唐代著名歌姬名字。
【形容詞】
紅 - 主要顏色之首,化表鮮艷、朝氣和喜慶。紅紅 - 強調充滿了紅色、鮮的氣氛。
pī hóng
xuè hóng
hóngzhuāng
Hóng fēng
年級字:紅(P1) 楓(P1)
詞性:名詞
紅楓,拉丁學名為:Acer palmatum 'Atropurpureum',又名紅顏楓,是落葉喬木,產於浙江,安徽,江蘇,河南,江西,上海等地。紅楓樹高2—8米,枝條多細長光滑,偏紫紅色。葉掌狀,5-7深裂紋,直徑5—10CM,裂片卵狀披針形,先端尾狀尖,緣有重鋸齒。花頂生傘房花序,紫色。翅果,翅長2-3CM,兩翅間成鈍角。紅楓性喜陽光,適合溫暖濕潤氣候,怕烈日曝曬,較耐寒,稍耐旱,不耐澇,適生於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
hóng sī
年級字:紅(P1) 絲(P2)
詞性:名詞
1.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牽紅絲娶婦》:“ 郭元振 少時,美風姿,有才藝。宰相 張嘉貞 欲納為婿。
元振 曰:‘知公門下有女五人,未知孰陋,事不以倉卒,更待忖之。 ’ 張 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誰是匹偶,以子風骨奇秀,非常人也。吾欲令五女各持一絲,幔前使子取便牽之,得者為婿。 ’ 元振 欣然從命。遂牽一紅絲綫,得第三女,大有姿色。後果然隨夫貴達也。 ”又傳說月下老人以赤繩繫夫妻之足,雖仇家異域,此繩一系,終不可避。後因以“紅絲”為婚姻或媒妁的代稱。《醒世恆言·錢秀才錯佔鳳凰儔》:“自古姻緣皆分定,紅絲豈是有心牽。 ” 明 王錂 《春蕪記·瞥見》:“這羅帕呵,就倩你做紅絲繫足緣。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兩處紅絲千里繫,一條黑路六人忙。 ”2. 指眼球因微血管充血而造成的血絲。
茅盾《子夜》:“他們那些失眠的臉上都罩著一層青色,眼珠上是紅絲,有興奮的光彩。” 林建徵《鶯歌海》:“ 老孫頭經常來去匆忙的在草原上奔跑,眼睛熬滿了紅絲。”
3. 一種名貴的石硯。亦作硯的別名。
宋陸游《秋雨初霽試筆》詩:“墨入紅絲點漆濃,閒將倦筆寫秋容。” 清姚鼐《題劉云房少宰<滌硯圖>》詩:“松煤竹管行拋棄,蕉白紅絲塵自封。”
hóng sháo
biàn hóng
Rǎn hóng
年級字:染(P3) 紅(P1)
詞性:名詞
染紅,是泛指具背景的中資公司入股個別上市公司的行動,屬與一種形象化的叫法.凡被入股的公司,該公司的股份便稱作"被染紅",若處於牛市期間,染紅股份將有機會被藉口炒作,股價因而大幅上升. 足壇染紅也指球員在比賽中被紅牌罰下。
yuè hóng
chéng hóng
年級字:成(P1) 紅(P1)
詞性:名詞
成紅,中國彩色沙畫第一人,中國青年沙畫表演藝術家,天賦藝術家,未經任何繪畫美術學習,短時間創作高水平藝術表演,光畫,沙畫現場表演,現代美術表演藝術家。
tòng hóng
hóng mù
hóng shā
年級字:紅(P1) 沙(P2)
詞性:名詞
舊時陰陽家稱凶星當值為紅沙。沙,亦作“ 煞 ”。紅沙日不宜出行、動土、結婚、會親等。
例:《西遊記》第七六回:“老怪遂帥眾至大路旁高叫道:‘ 唐老爺 ,今日不犯紅沙,請老爺早早過山。’”
huā hóng
年級字:花(P1) 紅(P1)
詞性:名詞
1.賞金。
2.盈利。
3.為慶賀喜事而贈送的插花掛紅的衣料禮品。
4.一種落葉小喬木( Malus asiatica ),葉子卵形或橢圓形,花粉紅色。果實球形,像蘋果而小,黃綠色帶微紅,是常見的水果。
hóng mǎ
hóng yùn
年級字:紅(P1) 暈(P4)
詞性:形容詞
因血液突湧至兩頰所產生的臉紅狀態,呈現中心濃面四周漸淡的一團紅色。
hóng kàn
年級字:紅(P1) 磡(P6+)
詞性:名詞,名詞
Hóngliǔ
年級字:紅(P1) 柳(P3)
詞性:名詞
紅柳(拉丁文名:Tamarix ramosissima),又名檉柳,多枝檉柳。檉柳科、檉柳屬植物,灌木或小喬木,老桿和老枝的樹皮暗灰色,當年生木質化的生長枝淡紅或橙黃色,長而直伸,有分枝,第二年生枝則顏色漸變淡。木質化生長枝上的葉披針形,基部短,半抱莖,微下延;綠色營養枝上的葉短卵圓形或三角狀心臟形,總狀花序生於當年枝上,長2~ 5厘米,寬3~5毫米,組成頂生的大型圓錐花序,苞片卵狀披針形,花梗短;萼片5,卵形;花瓣5,倒卵形,淡紅色或紫紅色,花盤5裂;雄蕊5;花柱3,棍棒狀。蒴果長圓錐形,3瓣裂。種子頂端簇生柔毛。在我國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廣泛分佈。在國外分佈於阿富汗、伊朗、土耳其、蒙古…
年級字:脣(P3) 紅(P1) 齒(P3) 白(P1)
明·胡文煥《瓊琚記·桑下戲妻》:“只見脣紅齒白,桃花臉,綠鬢朱顏柳葉眉,因此不忍而去。”
年級字:唇(P3) 紅(P1) 齒(P3) 白(P1)
明·胡文煥《瓊琚記·桑下戲妻》:“只見唇紅齒白,桃花臉,綠鬢朱顏柳葉眉,因此不忍而去。”
年級字:臉(P2) 紅(P1) 耳(P1) 赤(P3)
蕭殷《桃子又熟了》一:“沒有等翻譯同志把所有的問題都提出來,那個美國人竟臉紅耳赤地吼起來。”
年級字:柳(P3) 綠(P1) 桃(P2) 紅(P1)
桃花嫣紅,柳枝碧綠。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鮮豔的春景。
唐·王維《田園》詩:“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
年級字:駐(P6) 紅(P1) 卻(P2) 白(P1)
年級字:大(P1) 紅(P1) 大(P1) 紫(P2)
老舍《四世同堂》:“我看出來,現在幹什麼也不能大紅大紫,除了作官和唱戲!”
年級字:紅(P1) 情(P2) 綠(P1) 意(P1)
宋·文同《約春》詩:“紅情綠意知多少,盡入涇川萬樹花。”
年級字:面(P1) 紅(P1) 頸(P3) 赤(P3)
年級字:粟(P0) 紅(P1) 貫(P1) 朽(P4)
粟:小米;紅:指腐爛變質;貫:穿線的繩子;朽:腐爛。穀子變色了,錢串子損壞了。形容太平時期富饒的情況。
《漢書·賈捐之傳》:“太倉之粟,紅腐而不可食;都內之錢,貫朽而不可校。”
年級字:李(P2) 白(P1) 桃(P2) 紅(P1)
年級字:紅(P1) 飛(P1) 翠(P3) 舞(P3)
紅、翠:指服裝的色彩,泛指各種各樣的顏色。形容婦女們穿着各種顏色的漂亮衣服,盡興嬉戲,熱鬧非凡的情景。
年級字:桃(P2) 紅(P1) 柳(P3) 綠(P1)
桃花嫣紅,柳枝碧綠。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鮮豔的春景。
唐·王維《田園》詩:“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
年級字:暮(P5) 翠(P3) 朝(P3) 紅(P1)
年級字:面(P1) 紅(P1) 耳(P1) 赤(P3)
《朱子語類》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頭紅耳赤;子文卻三仕三已,略無喜慍。”
年級字:齒(P3) 白(P1) 唇(P3) 紅(P1)
明·胡文煥《瓊琚記·桑下戲妻》:“只見唇紅齒白,桃花臉,綠鬢朱顏柳葉眉,因此不忍而去。”
年級字:紅(P1) 紫(P2) 亂(P2) 朱(P1)
古以朱爲正色,紫爲雜色。紅紫亂朱指雜色混亂正色。比喻邪道取代正道。
《論語·陽貨》:“子曰:惡紫之奪朱也。”《孟子註疏·趙岐·題辭》:“正塗壅底,仁義荒怠,佞僞馳騁,紅紫亂朱。”
年級字:露(P2) 紅(P1) 煙(P2) 紫(P2)
年級字:面(P1) 紅(P1) 耳(P1) 熱(P2)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可憐裴蘭孫是個嬌滴滴的閨中處子,見了一個陌生人,也要面紅耳熱的。”
年級字:青(P1) 紅(P1) 白(P1)
皁:黑色。青、紅、黑、白四色。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四回:“媽媽和哥哥且別叫喊,消消停停的,就有個青紅皁白了。”
年級字:柳(P3) 綠(P1) 花(P1) 紅(P1)
年級字:又(P1) 紅(P1) 又(P1) 專(P2)
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絕大多數科學技術人員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努力同工農兵相結合,滿腔熱情地對待自己從事的科學技術工作,作出了成績……就整個說來,不愧是我們工人階級自己的又紅又專的科學技術隊伍。”
年級字:倚(P5) 翠(P3) 偎(P5) 紅(P1)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悔過了竊玉偷香膽,刪抹了倚翠偎紅話。”
年級字:滿(P2) 面(P1) 紅(P1) 光(P1)
年級字:紅(P1) 顏(P2) 薄(P4) 命(P3)
紅顏:美女的容顏;薄命:命運不好。舊時指女子容貌美麗但遭遇不好(多指早死、寡居或丈夫不好)。
《漢書·孝成許皇後傳》:“其餘誠太迫急,奈何?妾薄命,端遇竟寧前。”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三折:“總則我紅顏薄命。”
年級字:紅(P1) 旗(P3) 報(P2) 捷(P5)
清代軍隊出征,打了勝仗,派專人手持紅旗,急馳進京報捷。現用作報喜的意思。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四回:“剛纔部裏來送信,說劍南倭寇已被文隱平定,一兩日就有紅旗報捷到京。”
年級字:酒(P4) 綠(P1) 燈(P1) 紅(P1)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三回:“(玉生)側着頭想了一會道‘燈紅酒綠’好嗎?”
年級字:百(P1) 紫(P2) 千(P1) 紅(P1)
宋·王安石《越人以幕養花因遊其下》詩之一:“幕天無日地無塵,百紫千紅佔得春。”宋·辛棄疾《定風波·賦杜鵑花》詞:“百紫千紅過了春,杜鵑聲苦不堪聞。”
年級字:紅(P1) 衰(P4) 翠(P3) 減(P3)
紅:指花;翠:指綠葉。紅花衰敗,綠葉減少。形容春盡花殘或初秋百花凋謝的景象。
宋·柳永《八聲甘州》:“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年級字:紅(P1) 愁(P3) 綠(P1) 慘(P3)
元·無名氏《村樂堂》第四折:“我則見綠慘紅愁減了精神,爲何因,背地裏將啼痕來搵。”
年級字:紅(P1) 裝(P1) 素(P4) 裹(P5)
指衣着淡雅的婦女。也形容雪後天晴,紅日和白雪相映襯的景色。
毛澤東《沁園春·雪》詞:“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年級字:青(P1) 紅(P1) 皂(P3) 白(P1)
皂:黑色。青、紅、黑、白四色。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
年級字:花(P1) 紅(P1) 柳(P3) 綠(P1)
五代·蜀·魏承班《生查子》詞:“花紅柳綠間晴空。”
年級字:依(P2) 翠(P3) 偎(P5) 紅(P1)
指同年輕女子廝混的風流韻事。翠,翡翠一類飾物;紅,脂粉脣膏一類化妝品。“翠”與“紅”均借指女人。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五回:“不如且討紅裙趣,依翠偎紅院宇中。”
年級字:齒(P3) 白(P1) 脣(P3) 紅(P1)
明·胡文煥《瓊琚記·桑下戲妻》:“只見脣紅齒白,桃花臉,綠鬢朱顏柳葉眉,因此不忍而去。”
年級字:臉(P2) 紅(P1) 筋(P3) 暴(P4)
年級字:萬(P2) 紫(P2) 千(P1) 紅(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色彩豔麗。
萬: 萬的單位數詞,相等於十個一千。
紫: 紅、藍合成的顏色一紫色,代表華貴、優雅。
千: 千的單位數詞,相等於十個一百。
紅: 紅色,代表喜慶。
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豔麗。也比喻事物豐富多彩。
宋·朱熹《春日》詩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年級字:紅(P1) 日(P1) 三(P1) 竿(P2)
《南齊書·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硃色赤黃。”
年級字:批(P2) 紅(P1) 判(P3) 白(P1)
宋·李格非《洛陽名園記·李氏仁豐園》:“今洛陽良工巧匠,批紅判白,接以他木,與造化爭妙,故歲歲益奇。”
年級字:看(P1) 破(P2) 紅(P1) 塵(P2)
舊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樂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極的生活態度。現也指受挫折後消極迴避、無所作爲的生活態度。
漢·班固《西都賦》:“闐城溢郭,旁流百廛,紅塵四合,煙雲相連。”
年級字:綠(P1) 慘(P3) 紅(P1) 愁(P3)
宋·羅燁《醉翁談錄·小說開闢》:“講鬼怪令羽士心寒膽戰;論閨怨遺佳人綠慘紅愁。”
年級字:紅(P1) 男(P1) 綠(P1) 女(P1)
清·舒位《修簫譜傳奇》:“紅男綠女,到如今野草荒田。”
年級字:綠(P1) 酒(P4) 紅(P1) 燈(P1)
清·樑章鉅《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天倫樂事萃華堂,綠酒紅燈夜未央。”
年級字:烏(P3) 帽(P1) 紅(P1) 裙(P3)
年級字:眷(P6) 紅(P1) 偎(P5) 翠(P3)
宋·柳永《內家嬌》詞:“處處踏青鬥草,人人眷紅偎翠。”
年級字:慘(P3) 綠(P1) 愁(P3) 紅(P1)
紅、綠:指花、葉。指經過風雨摧殘的殘花敗葉。多寄以對身世淒涼的感情。
宋·柳永《定風波》詞:“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
年級字:千(P1) 紅(P1) 萬(P2) 紫(P2)
年級字:大(P1) 紅(P1) 大(P1) 綠(P1)
老舍《新時代的舊悲劇》七:“各處都是新油飾的,大紅大綠,象個鄉下的新娘子,盡力打扮而怪難受的。”
年級字:紅(P1) 腐(P3) 貫(P1) 朽(P4)
紅腐:糧食經久腐壞,顏色變成紅赤色。貫朽:穿銅線的繩索因天長日久而朽爛。形容資財充足,錢糧無數。
年級字:砌(P5) 紅(P1) 堆(P2) 綠(P1)
年級字:綠(P1) 暗(P2) 紅(P1) 稀(P3)
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三折:“如今春光將盡,綠暗紅稀,將近四月也。”
年級字:耳(P1) 紅(P1) 面(P1) 赤(P3)
耳朵和面部都紅了。形容過於用力、情緒激動或羞愧時的臉色。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六十一回:“忽見禁子走來,輕輕的向倪完耳邊說了幾句。倪完吃了一驚,不覺耳紅面赤。”
年級字:紅(P1) 白(P1) 喜(P1) 事(P1)
清·楊靜亭《都門雜詠·時尚門·知單》:“居家不易是長安,儉約持躬稍自寬;最怕人情紅白事,知單一到便爲難。”
年級字:白(P1) 髮(P2) 紅(P1) 顏(P2)
宋·佚名《宣和畫譜·道釋四》:“(徐知常)舊嘗有痼疾,遇異人得修煉之術,卻藥謝醫,以至引年,白髮紅顏,真有所得。”
年級字:綠(P1) 慘(P3) 紅(P1) 銷(P3)
明·湯顯祖《紫釵記·醉俠閒評》:“心憔,難聽他綠慘紅銷。”
年級字:愁(P3) 紅(P1) 慘(P3) 綠(P1)
紅、綠:指花、葉。指經過風雨摧殘的殘花敗葉。多寄以對身世淒涼的感情。
宋·柳永《定風波》詞:“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宋·辛棄疾《鷓鴣天·賦牡丹》詞:“愁紅慘綠今宵看,恰似吳宮教陣圖。”
年級字:五(P1) 星(P1) 紅(P1) 旗(P3)
詞性:名詞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旗面為紅色,長寬比例為3:2。左上方綴黃色五角星五顆,四顆小星環拱在一顆大星的右面,並各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來自浙江里安。隨著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取得勝利,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1949年7月發出了徵集國旗圖案的通告,曾聯松設計並提交了他的國旗樣稿。在2992幅(一說為3012幅)應徵國旗圖案中,曾聯松的設計被選入38幅候選草圖。經過多次討論和少量修改,他的設計被選為了新政權的國旗。
年級字:貫(P1) 朽(P4) 粟(P0) 紅(P1)
明·吾丘瑞《運甓記·蘇峻倡亂》:“甲精器利,貫朽粟紅,兵誦吉申,民歌召杜。”
年級字:紫(P2) 紅(P1)
明·湯顯祖《牡丹亭·驚夢》:“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年級字:紅(P1) 粉(P2) 青(P1) 樓(P2)
紅粉:原指紅色的鉛粉,爲女子化妝用品,後借指美女;青樓:妓院。泛稱有女色或可尋歡的場合。
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一回:“若舞衫歌扇,轉瞬皆非,紅粉青樓,當場即幻,還講甚麼情呢?”
年級字:白(P1) 裏(P1) 透(P3) 紅(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白裡透紅形容白色的表面透出紅色的光彩,美的感到。
「白」顏色、白色。
「裡」內裡。
「透」穿透、透光。
「紅」顏色、紅色。
年級字:燈(P1) 紅(P1) 酒(P4) 綠(P1)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三回:“(玉生)側着頭想了一會道‘燈紅酒綠’好嗎?”
年級字:披(P2) 紅(P1) 戴(P3) 花(P1)
二月河《雍正皇帝》第二十五回:“三百多名進士一聽此言,連忙齊刷刷地叩下頭去,高呼‘萬歲’,恭送皇帝離座升輿。剎時間,鼓樂大作,樂聲中,兩個禮部來的筆帖式披紅戴花,擡出了幡龍金榜。”
年級字:面(P1) 紅(P1) 面(P1) 綠(P1)
《廿載繁華夢》第九回:“自己進他門以來,未有半點面紅面綠,他不負我,我怎好負他?”
年級字:愁(P3) 紅(P1) 怨(P3) 綠(P1)
紅、綠:指花、葉。指經過風雨摧殘的殘花敗葉。多寄以對身世淒涼的感情。
宋·范成大《窗前木芙蓉》詩:“更憑青女留連得,未作愁紅怨綠看。”
年級字:綠(P1) 女(P1) 紅(P1) 男(P1)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萬壽寺》:“遊人甚多,綠女紅男,聯蹁道路。”
年級字:軟(P2) 紅(P1) 香(P1) 土(P1)
宋·蘇軾《次韻蔣穎叔錢穆父從駕景陵宮》詩:“半白不羞垂領發,軟紅猶戀性車塵。”自注:“前輩戲語:‘西湖風月,不如京華軟紅香土。’”
年級字:臉(P2) 紅(P1) 耳(P1) 熱(P2)
年級字:綠(P1) 肥(P2) 紅(P1) 瘦(P3)
綠葉茂盛,花漸凋謝。指暮春時節。也形容春殘的景象。
宋·李清照《如夢令》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年級字:面(P1) 紅(P1) 面(P1) 赤(P3)
年級字:見(P1) 錢(P2) 眼(P1) 紅(P1)
看到錢財,眼睛就紅了。形容人貪財。同“見錢眼開”。
年級字:偎(P5) 紅(P1) 倚(P5) 翠(P3)
宋·陶榖《清異錄·偎紅倚翠大師》:“李煜在國,微行娼家,遇一僧張席,煜遂爲不速之客。僧酒令、謳吟、吹彈莫不高了……。煜乘醉大書右壁曰:淺斟低唱偎紅倚翠大師鴛鴦寺主,傳持風流教法。”
年級字:露(P2) 紅(P1) 煙(P2) 綠(P1)
宋·晏幾道《泛清波摘遍》詞:“催花雨小,著柳風柔,都似去年時侯好。露紅煙綠,盡有狂情鬥春早。”
年級字:綠(P1) 鬢(P0) 紅(P1) 顏(P2)
清·洪楝園《後南柯·檀謀》:“霎時綠鬢紅顏都成孤寡,並不勞挨門蒐括。”
年級字:紅(P1) 葉(P1) 題(P2) 詩(P3)
年級字:紅(P1) 杏(P2) 出(P1) 牆(P2)
宋·葉紹翁《遊小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年級字:臉(P2) 紅(P1) 筋(P3) 漲(P4)
形容發急或發怒時面部紅脹,青筋暴起的樣子。同“臉紅筋暴”。
年級字:白(P1) 裡(P3) 透(P3) 紅(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形容白色的表面透出紅色的光彩,美的感到。
「白」顏色、白色。
「裡」內裡。
「透」穿透、透光。
「紅」顏色、紅色。
年級字:軟(P2) 紅(P1) 十(P1) 丈(P2)
宋·蘇軾《次韻蔣穎叔錢穆父從駕景陵宮》詩:“半白不羞垂領發,軟紅猶戀性車塵。”自注:“前輩戲語:‘西湖風月,不如京華軟紅香土。’”
年級字:穿(P1) 紅(P1) 着(P2) 綠(P1)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那顏俊雖醜陋,最好妝扮,穿紅着綠,低聲強笑,自以爲美。”
年級字:紅(P1) 紫(P2)
廖仲凱《金縷曲·題八大山人鬆壑圖》詞:“繁華歇盡何須吊!且由他,嫣紅奼紫,一春收了。”
年級字:紛(P2) 紅(P1) 駭(P0) 綠(P1)
紛:紛披;紅:指紅花;駭:散亂;綠:指綠葉。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
唐·柳宗元《袁空渴記》:“每風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衆草,給紅駭綠,蓊鬱香氣。”
年級字:刻(P2) 翠(P3) 裁(P4) 紅(P1)
年級字:暗(P2) 綠(P1) 稀(P3) 紅(P1)
明·陳汝元《金蓮記·歸田》:“況當殘春初夏之時,正值暗綠稀紅之候,頓起愁緒,怎生消悶懷?”
年級字:紅(P1) 繩(P2) 繫(P3) 足(P1)
唐·李復言《續玄怪錄》:“固問囊中何物,曰:‘赤繩子耳!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則潛用相系,雖仇敵之家,貴賤懸隔,天涯從宦,吳楚異鄉,此繩一系,終不可綰。’”
年級字:裁(P4) 紅(P1) 點(P1) 翠(P3)
南朝·樑·簡文帝《東飛伯勞歌》:“誰家總角歧路陰,裁紅點翠愁人心。”
年級字:御(P5) 溝(P3) 紅(P1) 葉(P1)
御溝:流經宮苑的河道。指紅葉題詩的故事,後用以比喻男女奇緣。亦作“御溝流葉”、“紅葉之題”。
唐·孟棨《本事詩》記載,顧況在洛陽遊苑中,流水上得大梧葉,上有宮女題詩,顧況次日也於上游題詩葉上,泛于波中,以此傳情。又一說,題詩宮女名韓翠蘋,詩爲於祐所得,於又題詩爲韓所得,韓、於最終成爲夫妻。
年級字:紅(P1) 豆(P1) 相(P1) 思(P2)
紅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徵愛情。比喻男女相思。
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年級字:翠(P3) 消(P1) 紅(P1) 減(P3)
宋·柳永《八聲甘州》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年級字:勻(P3) 紅(P1) 點(P1) 翠(P3)
宋·陳師道《減字木蘭花》詞:“勻紅點翠。取次梳妝誰得似。風柳腰枝。盡日纖柔屬阿誰。”
年級字:豔(P3) 紫(P2) 妖(P3) 紅(P1)
《渚山堂詞話》卷二引元·白樸《玉耳墜金環》曲:“肯羨狂蜂殢蝶,豔紫妖紅。”
年級字:面(P1) 紅(P1) 脖(P6+) 子(P1) 粗(P2)
臉紅脖子變粗。形容因激動、窘迫、發怒或羞漸而臉色漲紅的樣子。
年級字:花(P1) 無(P2) 百(P1) 日(P1) 紅(P1)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早時不算計,過後一場空。——《元曲選·兒女團圓》
年級字:不(P1) 問(P1) 青(P1) 紅(P1) 皂(P3) 白(P1)
清·劉鶚《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四回:“扯開衣服,看了兩處,不問青紅皁白,舉起鞭子就打。”
年級字:中(P1) 國(P1) 工(P1) 農(P2) 紅(P1) 軍(P2)
簡稱“紅軍”。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
年級字:不(P1) 分(P2) 青(P1) 紅(P1) 皂(P3) 白(P1)
詞性:形容詞
諺語,
多字熟語比喻不分是非、好壞,不問情由,衝動、魯莽決定。
漢·鄭玄箋:「胡之言何也,賢者見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別皂白言之於王也。」
chóu rén xiāng jiàn fèn wài yǎn hóng
年級字:仇(P4) 人(P1) 相(P1) 見(P1) ,(P1) 分(P2) 外(P1) 眼(P1) 紅(P1)
元·李政遠《還牢末》第一折:“仇人相見,分外眼明,我領着大人的言語,拿李孔目去來。”
bái dāo zǐ jìn hóng dāo zǐ chū
年級字:白(P1) 刀(P1) 子(P1) 進(P1) ,(P1) 紅(P1) 刀(P1) 子(P1) 出(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不和我說別的還可;再說別的,咱們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
chóu rén jiàn miàn fèn wài yǎn hóng
年級字:仇(P4) 人(P1) 見(P1) 面(P1) ,(P1) 分(P2) 外(P1) 眼(P1) 紅(P1)
賴傳珠《模範紅五團的新榮譽》:“真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