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簫 」
fèng xiāo
年級字:鳳(P4)
詞性:名詞
指鳳女,即弄玉;即排簫,比竹為之,參差如鳳翼,故名。
年級字:韶(P0) 九(P1) 成(P1)
簫韶:虞舜時的樂章;九成:九章。指簫韶音樂奏了九章。
年級字:玉(P1) 金(P1) 琯(P0)
清·龔自珍《能令公少年行》:“一樓初上一閣逢,玉蕭金琯東山東。”
年級字:劍(P4) 氣(P1) 心(P1)
猶劍膽琴心。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膽識(舊小說多用來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年級字:弄(P2) 玉(P1) 吹(P1)
弄玉:秦穆公之女。比喻男歡女悅,結成愛侶,共享幸福。
年級字:鳳(P4) 龍(P2) 管(P2)
清·黃永《龍衣舟行》詩:“鳳簫龍管穿雲去,錦纜牙檣映日月。”
年級字:吹(P1) 乞(P1) 食(P1)
原指伍春秋時子胥於吳市吹簫向人乞討。後指沿街乞討。
《史記·範睢蔡澤列傳》:“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晝伏,至於陵水,無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於吳市。”
年級字:玉(P1) 金(P1) 管(P2)
唐·李白《江上行》:“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宋·周邦彥《驀山溪》詞“玉簫金管,不共美人遊,因個甚,煙霧底。獨愛蓴羹美。”
年級字:吳(P6+) 市(P2) 吹(P1)
吳:古國名。原指春秋時楚國的伍子胥逃至吳國,在市上吹簫乞食。比喻在街頭行乞。
《史記·範睢蔡澤列傳》:“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晝伏,至於陵水,無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簫,乞食於吳市。”
年級字:劍(P4) 態(P2) 心(P1)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膽識(舊小說多用來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同“劍氣簫心”。
年級字:鳳(P4) 鸞(P0) 管(P2)
明·謝讜《四喜記·大宋畢姻》:“歌動迎仙,聲嫋鳳簫鸞管。”
年級字:鳳(P4) 管(P2) 鸞(P0)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四十六回:“聽一派鳳管鸞簫,見一簇翠圍珠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