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o
年級字:笑(P1)
詞性:動詞
哭從「竹」,從「夭」。
因喜悦而開顏或發聲, 甚至露出前排牙齒的容貌:笑容、笑顏、笑瞇瞇、談笑風生。
欣羨、喜愛。
譏嘲:笑柄、笑話、笑談、貽笑大方、嘲笑、見笑、恥笑、譏笑。
máng xiào
duī xiào
shǎ xiào
xiào shēng
hán xiào
年級字:含(P4) 笑(P1)
詞性:形容詞
1.面露微笑。
2.中國的一種常綠灌木,枝很密,葉子狹橢圓形,花淡黃色,有香味,可提取芳香油。供觀賞。
Zhèn xiào
qǔ xiào
tí xiào
àn xiào
年級字:暗(P2) 笑(P1)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竊笑暗地裡發笑。
暗: 暗示、暗藏。
笑: 笑容、微笑。
《文明小史》第三六回:「讀兩句歇半天,那聲音也低得很像是沒有睡醒的光景,眾人不禁暗笑。」
xiào kǒu
kuáng xiào
xiào tán
yán xiào
年級字:言(P1) 笑(P1)
詞性:動詞
說笑1.談笑,說說笑笑 - 舊題漢李陵《答蘇武書》:“舉目言笑,誰與為歡?” 晉陶潛《移居》詩之二:“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蕭乾《萬里趕羊》:“這個素寡言笑的青年獸醫只說了聲:'夠本啦,羊總算沒給它沖走。'”參見“ 言笑晏晏”。 2.聲音笑貌。言,通“ 音 ”
xiào mào
年級字:笑(P1) 貌(P2)
詞性:名詞
笑臉猶笑容,笑顏。
例:《孟子·離婁上》:“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貌為哉?” 梅阡《春夜》:“深夜兩點了, 週總理悄悄地離開了劇院,但他的聲音和笑貌卻深深地印在每個人的心裡。”
xiào róng
xiào mī
hōng xiào
xiào wén
dòu xiào
cháo xiào
fēi xiào
xī xiào
Wáng xiào
年級字:王(P1) 笑(P1)
王笑,女,1959年1月27日出生,現任瀋陽音樂學院舞蹈系、附屬舞蹈學校芭蕾舞教師,副教授。
qiè xiào
xiào dào
xiào yín
xiào mà
年級字:笑(P1) 罵(P3)
詞性:動詞,形容詞
1.譏笑責罵。
2.開玩笑地罵。
3.譏笑並辱罵,帶有諷刺的意思。
xiào xī
níng xiào
lěng xiào
lè xiào
xiào yǔ
wēi xiào
Lóng xiào
年級字:龍(P2) 笑(P1)
詞性:名詞
龍笑,1980年出生,博士,北京協和醫院整形外科副主任醫師。畢業於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八年制。主要研究方向為瘢痕的綜合治療及修復重建外科。專業特長為包括急診外傷的救治及常規整形美容手術,如體表腫瘤的治療、各類創面及瘢痕的個體化治療等。
tán xiào
wán xiào
年級字:玩(P1) 笑(P1)
詞性:動詞
打趣1.使人感到好玩發笑2.玩耍嬉笑
3.指戲耍的言語或行動
gān xiào
xiào yán
tiáo xiào
xiào dá
xiào xiào
chǐ xiào
shuǎ xiào
péi xiào
shī xiào
年級字:失(P2) 笑(P1)
詞性:動詞
忍不住發笑
例: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 --蘇軾《文與可笑篔簹谷偃竹記》
啞然失笑
shàn xiào
Xiào ne
xǐ xiào
年級字:喜(P1) 笑(P1)
詞性:動詞
1.喜悅而笑。
例:《漢書·雋不疑傳》:“ 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為飲食語言異於他時。”《三國志·蜀志·許靖傳》“申陳舊好,情義款至” 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捉筆陳情,隨以喜笑。”
2.嘻笑。
例: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孝文帝》:“上止輦聽之,其言可者稱善,不可者喜笑而已。”
xiào zhe
xiào liào
Zhí xiào
xiào yè
xiào liǎn
Mā xiào
xī xiào
dà xiào
hān xiào
kǔ xiào
péi xiào
guài xiào
hǎo xiào
xiào wèn
jī xiào
xiào nào
年級字:笑(P1) 鬧(P2)
詞性:動詞
1.哄笑吵鬧。
例:沈從文 《從文自傳·辛亥革命的一課》:“那表哥當真就爬上台去重重的打了縣太爺一個嘴巴,使得台上台下都笑鬧不已,演說也無法繼續。”
2.取笑逗樂。
例:黃飛卿《五伯娘和新兒媳》:“大明早就來了,也是在角落裡靜靜地干,為的是避免青年們的笑鬧。”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一:“他們三三五五地走著,抽煙,談講和笑鬧。”
mèi xiào
xiào huà
ài xiào
huān xiào
年級字:諂(P0) 笑(P1) 脅(P4) 肩(P3)
《初刻折案驚奇》卷十三:“那些人貪他是出錢施主,當面只是甜言蜜語,諂笑脅肩,賺他上手。”
年級字:一(P1) 笑(P1) 了(P1) 事(P1)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六回:“撫臺聽了,先還摸不着頭腦,還以爲某人辦事不誠實,所以欽差才加了他這個考語;後來別位司、道說起,曉得是爲帶着表,方纔付之一笑了事。”
年級字:付(P2) 之(P2) 一(P1) 笑(P1)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四:“乃知朝士妄想,自古已然,可付一笑。”
年級字:破(P2) 顏(P2) 微(P2) 笑(P1)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爾時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屬來奉獻世尊於金婆羅華,各各頂禮佛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即拈奉獻金色婆羅華,瞬目揚眉,示諸大衆,默然毋措。有迦葉破顏微笑。”
年級字:見(P1) 笑(P1) 大(P1) 方(P1)
年級字:含(P4) 笑(P1) 入(P1) 地(P1)
《後漢書·韓韶傳》:“韶曰:‘長活溝壑之人,而以此伏罪,含笑入地矣。’”
年級字:破(P2) 涕(P5) 為(P2) 笑(P1)
涕:眼淚。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轉悲為喜。
晉·劉琨《答盧堪書》:“時復相與舉觴對膝,破涕為笑。”
年級字:破(P2) 涕(P5) 成(P1) 笑(P1)
年級字:談(P2) 笑(P1) 自(P1) 若(P3)
自若:跟平常一樣。指能平靜地對待所發生的情況,說說笑笑,不改常態。
《三國志·吳書·甘寧傳》:“城中士衆皆懼,惟寧談笑自若。”《後漢書·孔融傳》:“融隱几讀書,談笑自若。”
年級字:遣(P5) 愁(P3) 索(P3) 笑(P1)
清孫原湘《<履園叢話>序》:“履園主人於灌園之暇,就耳目所睹聞,著《叢話》二十卷,間以示予曰:‘吾以是遣愁索笑也。’”
年級字:遺(P3) 笑(P1) 大(P1) 方(P1)
語出《莊子·秋水》:“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明·荻岸散人《玉嬌梨》第八回:“晚生小子,怎敢在老先生面前放肆。況才非七步,未免一時遺笑大方。”
年級字:哄(P3) 堂(P2) 大(P1) 笑(P1)
唐·趙璘《因話錄》卷五:“唐御史有台院、殿院、罕院,以一御史知雜事,謂之雜端。公堂會食,皆絕笑言。惟雜端笑而三院皆笑,謂之哄笑,則不罰。”
年級字:眉(P3) 開(P1) 眼(P1) 笑(P1)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彼見昨日驚魂魂魄,今日眉花眼笑。”
年級字:眼(P1) 笑(P1) 眉(P3) 飛(P1)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只樂得他手舞足蹈,眼笑眉飛。褚一官等在旁看了,也自歡喜。”
年級字:回(P1) 一(P1) 笑(P1)
眸:眼珠。轉動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嫵媚的表情。
唐·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年級字:先(P2) 號(P2) 後(P1) 笑(P1)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年級字:笑(P1) 比(P1) 河(P1) 清(P1)
《宋史·包拯傳》:“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爲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
年級字:鬨(P0) 堂(P2) 大(P1) 笑(P1)
唐·趙璘《因話錄》卷五:“唐御史有臺院、殿院、罕院,以一御史知雜事,謂之雜端。公堂會食,皆絕笑言。惟雜端笑而三院皆笑,謂之鬨笑,則不罰。”
年級字:先(P2) 笑(P1) 後(P1) 號(P2)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年級字:千(P1) 金(P1) 一(P1) 笑(P1)
猶言千金買笑。花費千金,買得一笑。舊指不惜重價,博取美人歡心。
宋·張孝祥《虞美人》詞之六:“倩人傳語更商量,只得千金一笑也甘當。”明·湯顯祖《紫釵記》第六齣:“道千金一笑相逢夜,似近藍橋那般歡愜。”
年級字:談(P2) 笑(P1) 自(P1) 如(P2)
宋·陳師道《後山談叢》卷一:“契丹犯澶淵,急書日至,一夕凡五至,萊公不發封,談笑自如。”
年級字:啼(P4) 笑(P1) 皆(P3) 非(P2)
啼:哭;皆非:都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纔好。形容處境尷尬或既令人難受又令人發笑的行爲。
年級字:開(P1) 眉(P3) 笑(P1) 眼(P1)
年級字:笑(P1) 容(P2) 可(P1) 掬(P0)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年級字:眉(P3) 飛(P1) 眼(P1) 笑(P1)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他眉飛眼笑,高興地跳着,大聲喊道:‘解放啦!’”
年級字:語(P1) 笑(P1) 喧(P4) 呼(P2)
明·無名氏《陳倉路》第四折:“則要你悄語低言,不要你語笑喧呼。”
年級字:笑(P1) 而(P1) 不(P1) 答(P2)
唐·李白《山中問答》詩:“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
年級字:含(P4) 笑(P1) 九(P1) 泉(P1)
九泉:地下深處,舊指人死之後埋葬的地方。也作:“黃泉”。在九泉之下滿含笑容。表示死後也感到欣慰和高興。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我兒前去,得能替我出半臂之勞,我亦含笑九泉。”
年級字:談(P2) 笑(P1) 風(P1) 生(P1)
宋·辛棄疾《念奴嬌·贈夏成玉》詞:“遐想後日蛾眉,兩山橫黛,談笑風生頰。”
年級字:買(P1) 笑(P1) 追(P1) 歡(P1)
年級字:言(P1) 笑(P1) 自(P1) 如(P2)
清·方苞《通議大夫江南布政使陳介墓誌銘》:“羣夷縱火,牛街鎮去城三十餘裏,火光燭天。公言笑自如,日夜爲守戰計,賊不敢逼。”
年級字:謔(P0) 浪(P1) 笑(P1) 敖(P0)
年級字:一(P1) 笑(P1) 百(P1) 媚(P4)
唐·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年級字:轟(P5) 堂(P2) 大(P1) 笑(P1)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三回:“安公子小夫妻以至那些媳婦丫頭們聽了,只管不敢笑,也由不得轟堂大笑起來。”
年級字:眉(P3) 花(P1) 眼(P1) 笑(P1)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回:“孫悟空在旁聞講,喜得他抓耳撓腮,眉花眼笑。”
年級字:傳(P2) 爲(P2) 笑(P1) 談(P2)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嘉平公子》:“公子雖愧恨,猶不知所題,折帖示僕。聞者傳爲笑談。”
年級字:言(P1) 笑(P1) 晏(P0) 晏(P0)
《詩·衛風·氓》:“總角之宴,言笑晏晏。”毛傳:“晏晏,和柔也。”
年級字:笑(P1) 裏(P1) 藏(P2) 刀(P1)
《舊唐書·李義府傳》:“義府貌狀溫恭,與人語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陰賊。既處要權,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輒加傾陷。故時人言義府笑中有刀。”
年級字:談(P2) 笑(P1) 封(P1) 侯(P5)
年級字:千(P1) 金(P1) 買(P1) 笑(P1)
南朝宋·鮑照《代白紵曲》:“齊謳秦吹盧女弦,千金僱笑買芳年。”
年級字:相(P1) 視(P1) 而(P1) 笑(P1)
雙方互相看着,發出會心的微笑。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態。
年級字:破(P2) 愁(P3) 爲(P2) 笑(P1)
年級字:笑(P1) 傲(P4) 風(P1) 月(P1)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在草廬之中,但笑傲風月,抱膝危坐。”
年級字:追(P1) 歡(P1) 賣(P3) 笑(P1)
明·徐渭《翠鄉夢》第二齣:“從俺爹爹喪過,宦囊蕭索,日窮一日,直弄到我一個親女兒出身爲娼,追歡賣笑。”
年級字:喜(P1) 眉(P3) 笑(P1) 眼(P1)
全家人一個個都是~。(《劉胡蘭傳·從勝利到勝利》)
年級字:以(P1) 宮(P2) 笑(P1) 角(P2)
宮、角,均爲古代五音之一。拿宮調譏笑角調。比喻用自以爲是的偏見去諷刺、否定別人。
北齊·劉晝《新論·文武》:“今代之人,爲武者則非文,爲文者則嗤武,各執其所長而相是非,猶以宮笑角,非適才之情,得實之論也。”
年級字:笑(P1) 面(P1) 夜(P2) 叉(P4)
宋·陳次升《彈蔡京第三狀》:“時人目之爲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
年級字:烘(P6) 堂(P2) 大(P1) 笑(P1)
唐代御史有臺院、殿院、察院之分,由臺院一名年資最高者主雜事,謂之“雜端”;凡公堂會食,都不談笑,如雜端先笑,則三院之人隨之大笑,謂之“烘堂”。見唐趙璘《因話錄·徵》。
年級字:買(P1) 笑(P1) 迎(P2) 歡(P1)
《水滸傳》第八一回:“俺哥哥要見尊顏,非圖買笑迎歡,只是久聞娘子遭際今上,以此親自特來告訴衷曲。”
年級字:投(P3) 壺(P3) 電(P2) 笑(P1)
《神異經·東荒經》:“東荒山中有大石室,東王公居焉……恆與一玉女投壺,每投千二百矯,設有入不出者,……矯出而脫悞不接者,天爲之笑。”張華注:“言笑者,天口流火照灼,今天不下雨而有電光是天笑也。”
年級字:貽(P0) 笑(P1) 後(P1) 人(P1)
貽:留下;後人:後世的人。因爲荒唐,而讓後人恥笑,給後代留下話柄。
宋·無名氏《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劉鈞忍恥事虜,效尤石敬瑭故智也。怎不詒笑後人哉?”
年級字:言(P1) 笑(P1) 自(P1) 若(P3)
《三國志·蜀志·關羽傳》:“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灸引酒,言笑自若。”宋·歐陽修《瀧岡阡表》:“其後修貶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
年級字:一(P1) 顰(P6+) 一(P1) 笑(P1)
《韓非子·內儲說左上》:“吾聞明主之愛,一顰一笑,顰有爲顰,而笑有爲笑。”
年級字:倚(P5) 門(P1) 獻(P3) 笑(P1)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三卷:“美娘道:‘奴是好人家兒女,誤落風塵,倘得姨娘主張從良,勝造九級浮圖。若要我倚門獻笑,送舊迎新,寧甘一死,決不情願。’”
年級字:一(P1) 笑(P1) 千(P1) 金(P1)
年級字:眉(P3) 語(P1) 目(P1) 笑(P1)
清·袁于令《雙鶯傳》第七折:“今朝何幸聚多嬌,偏稱是粒面烏紗年少,記歌娘子,與周郎眉語目笑。”
年級字:音(P1) 容(P2) 笑(P1) 貌(P2)
年級字:謔(P0) 浪(P1) 笑(P1) 傲(P4)
年級字:貽(P0) 笑(P1) 大(P1) 方(P1)
貽笑:讓人笑話;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後泛指見識廣博或有專長的人。指讓內行人笑話。
年級字:不(P1) 苟(P0) 言(P1) 笑(P1)
年級字:不(P1) 值(P2) 一(P1) 笑(P1)
不值得一笑。比喻毫無價值。也表示對某種事物或行爲的輕蔑和譏笑。同“不值一哂”。
魯迅《朝花夕拾·死後》:“但同時想,我生存時說的什麼批評不值一笑的話,大概是違心之論罷。”又《吶喊·阿Q正傳》:“阿Q又很自尊,所有未莊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神裏,甚而至於對於兩位‘文童’也有以爲不值一笑的神情。”
年級字:脅(P4) 肩(P3) 諂(P0) 笑(P1)
脅肩:聳起雙肩做出恭謹的樣子;諂笑:裝出奉承的笑容。爲了奉承人,縮起肩膀裝出笑臉。形容巴結人的醜態。
年級字:打(P1) 情(P2) 賣(P3) 笑(P1)
曹禺《日出》第三幕:“在地獄一般的寶和下處,充滿着各種叫賣、喧囂、女人詬罵、打情賣笑的聲浪。”
年級字:破(P2) 涕(P5) 爲(P2) 笑(P1)
涕:眼淚。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轉悲爲喜。
晉·劉琨《答盧堪書》:“時復相與舉觴對膝,破涕爲笑。”
年級字:倚(P5) 門(P1) 賣(P3) 笑(P1)
年級字:嘻(P0) 皮(P1) 笑(P1) 臉(P2)
①形容嘻嘻哈哈的樣子。②形容輕薄嘻笑的樣子。③形容諂笑討好的樣子。
①《紅樓夢》第三十回:“你要仔細!你見我和誰玩過!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臉的那些姑娘們,你該問他們去!”②趙樹理《小二黑結婚》三:“金旺來了,嘻皮笑臉向小芹說:‘這會可算是個空子吧?”
年級字:捧(P4) 腹(P4) 大(P1) 笑(P1)
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極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
年級字:撫(P5) 掌(P3) 大(P1) 笑(P1)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紕漏》:“帝撫掌大笑。”
年級字:春(P1) 山(P1) 如(P2) 笑(P1)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訓》:“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淨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
年級字:一(P1) 笑(P1) 一(P1) 顰(P6+)
茅盾《子夜》十:“大客廳上有幾個人,都屏息側立,在伺察吳蓀甫的一笑一顰。”
年級字:似(P3) 笑(P1) 非(P2) 笑(P1)
魯迅《彷徨·祝福》:“後來大家又都知道了她的脾氣,只要有孩子在眼前,便似笑非笑的先問她。”
年級字:語(P1) 笑(P1) 喧(P4) 譁(P0)
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金鼓不許亂鳴,不許交頭接耳,不許語笑喧譁。”
年級字:載(P3) 歡(P1) 載(P3) 笑(P1)
漢·陳琳《答東阿王箋》:“夫聽《白雪》之音,觀《綠水》之節,然後《東野》《巴人》蚩鄙益著,載歡載笑,欲罷不能。”
年級字:語(P1) 笑(P1) 喧(P4)
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金殿不許交頭接耳,不許語笑喧譁。”
年級字:賣(P3) 笑(P1) 追(P1) 歡(P1)
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一折:“再不去賣笑追歡風月館,再不去迎新送舊翠紅鄉。”
年級字:嬉(P4) 笑(P1) 怒(P2) 罵(P3)
嬉:遊戲。比喻不論什麼題材和形式,都能任意發揮,寫出好文章來。
宋·黃庭堅《東坡先生真贊》:“東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年級字:言(P1) 笑(P1) 不(P1) 苟(P0)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妙觀變以師道自尊,妝模做樣,儘自矜持,言笑不苟。”
年級字:嘻(P0) 笑(P1) 怒(P2) 罵(P3)
①指嬉戲、歡笑、憤怒、詈罵等不同的情緒表現。②指不拘守規格,率情任意地發揮表現。③嘲弄辱罵。
①清·李漁《閒情偶寄·詞曲·詞采》:“照此法填詞,則離合悲歡,嘻笑怒罵,無一語、一字,不帶機趣而行矣。”②清·馮班《鈍吟雜錄·讀古淺說》:“嘻笑怒罵,自是蘇文病處;君子之文必莊重。”
年級字:嬉(P4) 皮(P1) 笑(P1) 臉(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回:“你見我和誰玩過!有和你素日嬉皮笑臉的那些姑娘們,你該問他們去!”
年級字:依(P2) 門(P1) 賣(P3) 笑(P1)
年級字:啞(P4) 然(P2) 失(P2) 笑(P1)
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禹乃啞然而笑。”
年級字:一(P1) 笑(P1) 了(P1) 之(P2)
沙汀《淘金記》:“那顯然是幺長子對白醬丹的毒辣的諷刺;縱然他本人僅僅一笑了之。”
年級字:一(P1) 笑(P1) 傾(P4) 城(P2)
《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年級字:強(P2) 顏(P2) 歡(P1) 笑(P1)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邵女》:“‘汝狡兔三窟,何歸爲?’柴俯不對。女肘之,柴始強顏爲笑。”
年級字:傳(P2) 為(P2) 笑(P1) 柄(P4)
笑柄:被人取笑的材料。流傳開去被人們當作取笑的數據。
年級字:買(P1) 笑(P1) 尋(P3) 歡(P1)
年級字:花(P1) 一(P1) 笑(P1)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衆,是時衆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年級字:傳(P2) 爲(P2) 笑(P1) 柄(P4)
笑柄:被人取笑的材料。流傳開去被人們當作取笑的資料。
清·李綠園《歧路燈》:“男家埋怨他辦事無首尾,女家罵他佔騙……合域傳爲笑柄。”
年級字:有(P1) 說(P1) 有(P1) 笑(P1)
清·吳趼人《情變》第五回:“想起昨天晚上,還是有說有笑,相親相愛的何等有趣,今天晚上變了這個情形。”
年級字:哭(P1) 笑(P1) 不(P1) 得(P1)
元·高安得《皮匠說謊》:“好一場惡一場,哭不得笑不得。”
年級字:笑(P1) 逐(P4) 顏(P2) 開(P1)
逐:追隨;顏:臉面,面容;開:舒展開來。笑得使面容舒展開來。形容滿臉笑容,十分高興的樣子。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二回:“宋江見了,喜從天降,笑逐顏開。”
年級字:掩(P4) 口(P1) 而(P1) 笑(P1)
晉·陶淵明《晉故徵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亮以麈尾掩口而笑。”
年級字:莞(P0) 爾(P6) 而(P1) 笑(P1)
年級字:鵲(P0) 笑(P1) 鳩(P0) 舞(P3)
年級字:喜(P1) 笑(P1) 顏(P2) 開(P1)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九回:“穿過牌樓,人來人往,莫不喜笑顏開。”
年級字:眉(P3) 歡(P1) 眼(P1) 笑(P1)
清·李漁《意中緣·拒妁》:“若說起才郎的名字,只怕你們兩個,都要眉歡眼笑起來。”
年級字:笑(P1) 不(P1) 可(P1) 仰(P4)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仙人島》:“芳雲又掩口語姝,兩人皆笑不可仰。”
年級字:笑(P1) 裡(P3) 藏(P2) 刀(P1)
《舊唐書·李義府傳》:“義府貌狀溫恭,與人語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陰賊。既處要權,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輒加傾陷。故時人言義府笑中有刀。”
年級字:然(P2) 一(P1) 笑(P1)
嫣然:笑得很美的樣子(指女性)。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戰國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
年級字:付(P2) 諸(P4) 一(P1) 笑(P1)
用一笑來對待或回答。比喻不值得理會。同“付之一笑”。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六回:“仲英乃恍然大悟,付諸一笑,就在高椅上坐下,問雪香道:‘耐意思要我成日成夜陪仔耐坐來裏,勿許到別場花去,阿是嗄?’”
年級字:花(P1) 微(P2) 笑(P1)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爾時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屬來奉獻世尊於金婆羅華,各各頂禮佛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即拈奉獻金色婆羅華,瞬目揚眉,示諸大衆,默然毋措。有迦葉破顏微笑。”
年級字:聲(P1) 音(P1) 笑(P1) 貌(P2)
年級字:載(P3) 笑(P1) 載(P3) 言(P1)
漢·楊修《節遊賦》:“於是迂迴詳觀,目週一倦,御於方舟,載笑載言。”
年級字:一(P1) 笑(P1) 置(P3) 之(P2)
詞性:形容詞
成語宋·楊萬里《觀水嘆》詩:“出處未可必,一笑姑置之。” 宋·陸游《書夢》詩:“一笑俱置之,浮生故多難。”
年級字:追(P1) 歡(P1) 買(P1) 笑(P1)
宋·柳永《傳花枝》詞:“遇良辰,當美景,追歡買笑。”
年級字:皮(P1) 笑(P1) 肉(P1) 不(P1) 笑(P1)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僞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巴金《秋》十九:“王氏看見陳姨太的粉臉上皮笑肉不笑的神情,知道陳姨太在挖苦她。”
年級字:談(P2) 笑(P1) 有(P1) 鴻(P6+) 儒(P6)
鴻儒:大儒,有名的學者。與學問淵博的人在一起無拘無束地談笑。指交遊的人不同一般。
唐·劉禹錫《陋室銘》:“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chēn quán bù dǎ xiào miàn
年級字:拳(P4) 不(P1) 打(P1) 笑(P1) 面(P1)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九十六回:“自古嗔拳不打笑面,他又不曾傷犯着你,你有錢看平日相交與他些,沒錢罷了,如何只顧打他?”
年級字:五(P1) 十(P1) 步(P1) 笑(P1) 百(P1) 步(P1)
作戰時後退了五十步的人譏笑後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缺點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一些,卻毫無自知之明地去譏笑別人。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dāng miàn shū xīn bèi miàn xiào
年級字:當(P2) 面(P1) 輸(P4) 心(P1) 背(P1) 面(P1) 笑(P1)
xiāng shì ér xiào mò nì yú xīn
年級字:相(P1) 視(P1) 而(P1) 笑(P1) ,(P1) 莫(P2) 逆(P6) 於(P2) 心(P1)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於心。
《莊子·大宗師》:“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能以無爲首,以生爲脊,以死爲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爲友。”
xī xiào nù mà jiē chéng wén zhāng
年級字:嬉(P4) 笑(P1) 怒(P2) 罵(P3) ,(P1) 皆(P3) 成(P1) 文(P1) 章(P3)
宋·黃庭堅《東坡先生真贊》之一:“東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罵,皆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