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 」
刷新
繁體:章
國語:zhāng
粵語:zoeng1
簡體:章
筆畫:11
部首:立
字形結構:上中下結構
倉頡:YTAJ
年級:3
  異體字:  遧、鱆、障、漳、暲、嫜、樟

校正
gōng zhāng

年級字:公(P1) 章(P3)

詞性:名詞

釋義:
    國家機關或團體等使用的印章
校正
piān zhāng

年級字:篇(P3) 章(P3)

釋義:
    1.篇和章。泛指文字著作

    2.引申為歷史

校正
yìn zhāng

年級字:印(P3) 章(P3)

詞性:名詞

近義詞:
印記圖章

釋義:
    1.圖章。
    2.圖章印出的的痕跡。
校正
guī zhāng

年級字:規(P4) 章(P3)

詞性:名詞

釋義:
    規則章程 。
校正
bào zhāng

年級字:報(P2) 章(P3)

詞性:名詞

釋義:
    報紙的早期稱謂,面向社會福斯以散頁形式發行、以刊載新聞和時事評論為主的定期連續出版品,又稱報紙、新聞紙。報紙與雜誌未明顯區分。又分時泛指報刊。1949年10月江蘇省立教育學院研究部資料創刊《報章雜志參考資料索引》半月刊,收錄該院所藏報紙10多種、雜誌120多種,1950年6月停刊,在近代,報紙、報章有時交替使用。
校正
zhāng chéng

年級字:章(P3) 程(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條例法則規則規定規矩

釋義:
    1.指組織的規程或辦事條例,也泛指各種制度
    例:公司章程
    2. 〈方〉∶指辦法;主張
校正
jiàn zhāng

年級字:建(P2) 章(P3)

詞性:名詞

釋義:
    見“ 建章宮 ”
校正
tú zhāng

年級字:圖(P2) 章(P3)

詞性:名詞

釋義:
    圖書印章;後泛指印章為圖章。
校正
zhāng hé

年級字:章(P3) 和(P1)

詞性:名詞

釋義:
    章和電氣公司是一個集技術、製造和服務於一體、從事多種經營的科技公司。主要產品集中在工業,船舶,測試測量,醫療,汽車電子等不同領域。
校正
wéi zhāng

年級字:違(P6) 章(P3)

詞性:動詞

近義詞:
違紀

釋義:
    不符合章程規定。
校正
zhāng fǎ

年級字:章(P3) 法(P1)

詞性:名詞

釋義:
    1.指文章的組織結構
    2.比喻處理事情的規則和辦法
    例:亂了章法
校正
zhāng yú

年級字:章(P3) 魚(P1)

詞性:名詞

釋義:
    一種動物。多棲息於淺海、軟泥或岩礁處,捕食魚類、甲殼類。似烏賊而大,有八腕,體內有墨囊,肉肥厚鮮美,營養豐富。
校正
wú zhāng

年級字:無(P2) 章(P3)

詞性:形容詞

釋義:
    1.不分明;不張揚。
    2.沒有次序。
校正
jiān zhāng

年級字:肩(P3) 章(P3)

詞性:名詞

釋義:
    1.軍人佩戴在製服的兩肩上,用來表示級別的標誌。
    2.指佩帶在製服肩部的銜級識別標誌。一般由橫槓和星花等組成。反映了人員級別的高低。佩戴人群主要有軍人、警察、鐵路等。
校正
xiàng zhāng

年級字:像(P1) 章(P3)

詞性:名詞

釋義:
    印鑄人像的紀念性徽章,多供胸前佩戴。如:毛主席 像章
校正
jiǔ zhāng

年級字:九(P1) 章(P3)

詞性:名詞

釋義:
    古代帝王冕服上的九種圖案。
    《周禮·春官·司服》“享先王則袞冕” 漢鄭玄注:“冕服九章,登龍於山,登火於宗彝,尊其神明也。九章;初一曰龍,次二曰山,次三曰華蟲,次四曰火,次五曰宗彝,皆畫以為繢;次六曰藻,次七曰粉米,次八曰黼,次九曰黻,皆希以為繡。則袞之衣五章,裳四章,凡九也。”《南齊書·陸澄傳》:“ 泰始六年,詔皇太子朝賀,服袞冕九章。”

    泛指多種圖案。
    《剪燈新話·鑑湖夜泛記》:“有一仙娥,自內而出,被冰綃之衣,曳霜紈之帔,戴翠鳳步搖之冠,躡瓊紋九章之履。”

    古代行軍時用以指揮軍隊行進的九種旗章。章,旗上的圖案。
    《管子·幼官》:“明審九章。” 石一參注:“九章,見《兵法篇》。日章,月章,龍章,虎章,鳥章、蛇章、鵲章、狼章、韟章,是也。”

    即九疇。
    《漢書·律曆誌上》:“ 箕子 言大法九章。” 顏師古 注:“大法九章即《洪範》九疇也。”

    指《九章算術》。相傳為 黃帝 時 隸首 所作。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九章》積微,故以為術。”

    指《九章律》。
    漢 蕭何 著。 《漢書·刑法志》:“相國蕭何攈摭秦法,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 漢王充《論衡·謝短》:“法律之家,亦為儒生問曰: '《九章》,誰所作也?'”

校正
huī zhāng

年級字:徽(P5) 章(P3)

詞性:名詞

釋義:
    1.旗章。古時軍中將卒所佩用以識別部曲的標誌

    2.指用以表示尊崇的旗幡

校正
lǐng zhāng

年級字:領(P2) 章(P3)

詞性:名詞

釋義:
    佩戴於制服領上的徽章,以區別軍種和官階。
校正
liù zhāng

年級字:六(P1) 章(P3)

詞性:名詞

釋義:
    謂青、赤、黃、白、黑、玄六色
校正
zhāng lǐ

年級字:章(P3) 裡(P3)

詞性:介詞

釋義:
    文章,章節內。
校正
xiù zhāng

年級字:袖(P2) 章(P3)

詞性:名詞

釋義:
    套在袖子上表示身分或職務的符號。
    艾蕪 《鞍鋼啊,我回來了》:“他在‘四人幫’橫行的時候,強迫帶上‘頑固不化走資派’的袖章,經受百次以上的鬥爭。”
校正
yuè zhāng

年級字:樂(P2) 章(P3)

詞性:名詞

釋義:
    列出一套音符可讓樂師跟隨彈奏或唱詠的稿子,音樂或歌曲的樂譜。
校正
Zhāng yàn

年級字:章(P3) 燕(P2)

詞性:名詞

釋義:
    章燕, 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英美文學、西方文論,尤其是英國詩歌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英美詩歌、詩論及西方文論。近年來的科研成果主要在英國浪漫主義詩歌、英國現當代詩歌及詩論等方面。目前開設的主要課程有“英美文學”、“英國詩歌選讀”、“現代文學批評概論”等。
校正
jiǎng zhāng

年級字:獎(P3) 章(P3)

詞性:名詞

釋義:
    1.授予有功人員的徽章

    2.因某項成就(如精通射擊)而授予的徽章

校正
wén zhāng

年級字:文(P1) 章(P3)

詞性:名詞

近義詞:
作品 著作

釋義:
    泛指著作。原指文辭, 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校正
wǔ zhāng

年級字:五(P1) 章(P3)

詞性:名詞

釋義:
    1.指服裝上的五種不同文采。用以區別尊卑。
    2.兵卒的五色徽號,用以分別隊伍的行列。
    3.指五言詩。
    4.指詔書。
校正
sān zhāng

年級字:三(P1) 章(P3)

詞性:名詞

釋義:
    1.三條法律。
    2.泛指簡單明確的法律或規章。
校正
xūn zhāng

年級字:勳(P0) 章(P3)

釋義:
    授給有功者的榮譽證章
校正
zhāng jié

年級字:章(P3) 節(P1)

詞性:名詞

釋義:
    章和節。長篇文章在結構上的部分和段落。一般為篇中分章,章中分節
校正
hé zhāng

年級字:和(P1) 章(P3)

詞性:動詞

釋義:
    謂酬和他人的詩章。一般只和其意,非必和其韻。
    例: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方夫人詩卷》:“ 山舟學士……賦紀恩詩四章,一時和者不下百餘人。學士品題,以芷齋方夫人為最。夫人時年八十,手書和章,筆力蒼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