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禍(P4) 從(P1) 口(P1) 出(P1)
年級字:孽(P0) 根(P1) 禍(P4) 胎(P5)
年級字:禍(P4) 棗(P5) 災(P3) 梨(P2)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六:“至於交通聲氣,號召生徒,禍棗災梨,遞相神聖,不但有明末造,標榜多誣,即月泉吟社諸人,亦病未離乎客氣矣。”
年級字:避(P4) 禍(P4) 求(P2) 福(P1)
《後漢書·袁紹傳》:“臣不敢畏憚強御,避禍求福,與進(何進)合圖,事無違異。”
年級字:惹(P3) 禍(P4) 招(P2) 殃(P0)
元·無名氏《藍采和》第三折:“數遍到此,曾諫李王,李王不聽,只恐怕惹禍招殃。”
年級字:禍(P4) 福(P1) 相(P1) 生(P1)
年級字:福(P1) 爲(P2) 禍(P4) 始(P2)
指福與禍沒有定數,享福太甚就隱伏着禍端。亦作“福爲禍先”。
晉·盧諶《贈劉琨》詩:“福爲禍始,禍作福階。”李善注引《韓詩》:“利爲用本,福爲禍先。”
年級字:福(P1) 善(P2) 禍(P4) 淫(P5)
詞性:形容詞
《尚書·湯誥》:「天道福善禍淫,降災於夏,以彰厥罪。」
年級字:眉(P3) 睫(P0) 之(P2) 禍(P4)
眉睫:眉毛和眼睫毛,比喻近在眼前。近在眼前的禍患。
《韓非子·用人》:“不去眉睫之禍,而慕賁、育之死。”
年級字:禍(P4) 爲(P2) 福(P1) 先(P2)
南朝·蕭統《文選·貞諶(贈劉琨一首)》:“禍爲福始,禍作福階。”李善注引《越記》曰:“禍爲福先,福爲禍堂。
年級字:吉(P1) 凶(P3) 禍(P4) 福(P1)
《三國志·吳志·太史慈傳》:“是爲吉凶禍福等耳,吾不獨受此罪。”
年級字:禍(P4) 國(P1) 殃(P0) 民(P1)
章炳麟《正學報緣起·例言》:“如去歲兗州之變,西報指斥疆臣,謂其禍國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年級字:禍(P4) 亂(P2) 滔(P3) 天(P1)
年級字:招(P2) 災(P3) 惹(P3) 禍(P4)
清·李漁《巧團圓·議贅》:“難道我老夫妻兩口自己照管不來,還帶着個如花似玉的閨女去招災惹禍不成!”
年級字:橫(P2) 禍(P4) 飛(P1) 災(P3)
元·無名氏《碧桃花》第四折:“非是我假虛脾愛使乖,也只怕粉臉香腮,引動你密意幽懷,倒做了橫禍飛災。”
年級字:禍(P4) 絕(P4) 福(P1) 連(P1)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第四十二卷:“萬神即時倒,合會瓊羽門。使令散禍,禍絕福連。上寢玉堂,世受名仙。”
年級字:申(P1) 禍(P4) 無(P2) 良(P1)
申:重複。申禍:第二次遭禍事。無良:形容自己沒有道德。重遭禍事,是因爲自己沒有道德而造成的。
年級字:禍(P4) 福(P1) 無(P2) 門(P1)
無門:沒有定數。指災禍和幸福不是註定的,都是人們自己造成的。
年級字:無(P2) 須(P4) 之(P2) 禍(P4)
《三國志·魏志·袁紹傳》:“扞紹呴遂勒兵捕諸閹人,無少長皆殺之,或有無須而誤死者。”
年級字:禍(P4) 在(P1) 旦(P1) 夕(P1)
唐·段成式《諾皋記·長鬚國》:“吾國有難,禍在旦夕,非駙馬不能救。”
年級字:福(P1) 爲(P2) 禍(P4) 先(P2)
指福與禍沒有定數,享福太甚就隱伏着禍端。同“福爲禍始”。
晉·盧諶《贈劉琨》詩:“福爲禍始,禍作福階。”李善注引《韓詩》:“利爲用本,福爲禍先。”
年級字:惹(P3) 災(P3) 招(P2) 禍(P4)
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非是咱起風波,都自己惹災招禍。”
年級字:齒(P3) 牙(P1) 爲(P2) 禍(P4)
《史記·晉世家》:“初,獻公將伐驪戎,人曰:‘齒牙爲禍。’及破驪戎,獲驪姬,愛之,竟以亂晉。”
年級字:禍(P4) 福(P1) 相(P1) 兮(P1)
語出老子,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依。是福還是禍很難界定,可以相互轉換。
年級字:禍(P4) 福(P1) 惟(P0) 人(P1)
是禍是福均取決於人自身的所作所爲。亦作“禍福由人”。
唐·楊炯《從弟去溢墓誌銘》:“陰陽爲道,大道無亭毒之心;禍福惟人,聖人有抑揚之教。”亭毒,養育。
年級字:胡(P1) 越(P2) 之(P2) 禍(P4)
古代中原的胡國和越國之間經常發生戰事,因此用“胡越之禍”來比喻戰禍。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是胡越起於轂下,而羌夷接軫也,豈不殆哉。”
年級字:橫(P2) 殃(P0) 飛(P1) 禍(P4)
晉·葛洪《抱朴子·遐覽》:“其經曰:家有三皇文,辟邪惡鬼、溫疫氣、橫殃飛禍。”
年級字:禍(P4) 近(P2) 池(P2) 魚(P1)
年級字:樂(P2) 禍(P4) 幸(P1) 災(P3)
年級字:禍(P4) 不(P1) 旋(P3) 踵(P0)
《北史·袁翻傳》:“若違忤要勢,禍不旋踵,雖以清白自守,猶不免請謁之累。”
年級字:興(P2) 亡(P2) 禍(P4) 福(P1)
年級字:惡(P3) 積(P3) 禍(P4) 盈(P4)
南朝·樑·丘遲《與陳伯之書》:“北虜僭盜中原,多歷年所,惡積禍盈,理至燋爛。”
年級字:禍(P4) 福(P1) 有(P1) 命(P3)
舊時迷信認爲,災禍與幸福都有一定的氣數,都是命中註定的。
年級字:禍(P4) 福(P1) 由(P1) 人(P1)
是禍是福均取決於人自身的所作所爲。同“禍福惟人”。
明·王錂《春蕪記·反目》:“天網恢恢真可信,須知禍福由人。”
年級字:池(P2) 魚(P1) 之(P2) 禍(P4)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道士道:‘不出三年,世運變革。地方將有兵戈大亂,不產這光景了。你快擇善地而居,免受池魚之禍。’”
年級字:禍(P4) 首(P1) 罪(P4) 魁(P6)
明·鄭若庸《玉玦記·索命》:“雖是虔婆殺我,娟奴是禍首罪魁,追了他去。”
年級字:轉(P2) 禍(P4) 爲(P2) 福(P1)
《戰國策·燕策一》:“聖人之制事也,轉禍而爲福,因敗而爲功。”唐·駱賓王《爲徐敬業討代武氏檄》:“倘能轉禍爲福,送往事居。”
年級字:橫(P2) 禍(P4) 非(P2) 災(P3)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只爲那當年認了個不良賊,送的俺一家兒橫禍非災。”
年級字:禍(P4) 不(P1) 單(P2) 行(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雪上加霜、禍不旋踵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
禍: 禍害、災禍。
不: 不會、不是。
單: 單一、單位。
行: 行事、行跡。
漢·劉向《說苑·權謀》:「此所謂福不重來,禍必重來者也。」
年級字:天(P1) 災(P3) 人(P1) 禍(P4)
天:自然。自然的災害和人爲的禍患。也比喻害人精(罵人的話)。
元·無名氏《馮玉蘭》第四折:“屠世雄並無此事,敢是另有個天災人禍,假稱屠世雄的麼。”
年級字:禍(P4) 福(P1) 相(P1) 倚(P5)
年級字:禍(P4) 中(P1) 有(P1) 福(P1)
年級字:禍(P4) 從(P1) 天(P1) 降(P2)
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三折:“則爲那窈窕娘,不招你個俊俏郎,弄出這一番禍從天降。”
年級字:禍(P4) 為(P2) 福(P1) 先(P2)
南朝·蕭統《文選·貞諶(贈劉琨一首)》:“禍為福始,禍作福階。”李善注引《越記》曰:“禍為福先,福為禍堂。
年級字:橫(P2) 災(P3) 飛(P1) 禍(P4)
徐紹武《檢察長人選》:“好同志啊!我永遠忘不了你!希望你堅強地安然無恙地度過這橫災飛禍之年。”
年級字:遺(P3) 禍(P4) 無(P2) 窮(P3)
宋·張元幹《跋〈了堂先生文集〉》:“已而子婿兄弟表裏祖述,遺禍無窮。”
年級字:包(P1) 藏(P2) 禍(P4) 心(P1)
包藏:隱藏,包含;禍心:害人之心。心裏懷着害人的惡意。
《左傳·昭公元年》:“小國無罪,恃實其罪;將恃大國之安靖已,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
年級字:因(P1) 禍(P4) 為(P2) 福(P1)
《史記·管晏列傳》:“其為政也,善因禍為福,轉敗為功。”
年級字:遭(P3) 傾(P4) 遇(P2) 禍(P4)
《楚辭·劉向〈九嘆·遠逝〉》:“遭傾遇禍,不可救兮,長吟永欷,涕究究兮。”王逸注:“言己遭傾危之世而遇患禍,不可復救,故長嘆歔欷而涕滂流,不可止也。”
年級字:無(P2) 妄(P4) 之(P2) 禍(P4)
《戰國策·楚策四》:“世有無妄之福,又有無妄之禍。今君處無妄之世,以事無妄之主,安不有無妄之人乎。”《晉書·戴若思傳》:”自頃國遭無妄之禍,社稷有綴旒之危。“
年級字:直(P1) 言(P1) 取(P2) 禍(P4)
直:坦率、直爽;取:取得,引申爲招致。指說話直率的人會惹禍。
年級字:禍(P4) 從(P1) 口(P1) 生(P1)
常言道:“病從口入,~”,因此不論在什麼場合,都應謹慎自己的言行。
年級字:飛(P1) 來(P1) 橫(P2) 禍(P4)
年級字:毋(P0) 望(P2) 之(P2) 禍(P4)
《史記·春申君傳》:“朱英謂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禍。’”
年級字:福(P1) 為(P2) 禍(P4) 先(P2)
指福與禍沒有定數,享福太甚就隱伏著禍端。同“福為禍始”。
晉·盧諶《贈劉琨》詩:“福為禍始,禍作福階。”李善注引《韓詩》:“利為用本,福為禍先。”
年級字:禍(P4) 福(P1) 同(P1) 門(P1)
年級字:禍(P4) 起(P1) 蕭(P5) 牆(P2)
蕭牆: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牆。指禍亂發生在家裏。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年級字:避(P4) 禍(P4) 就(P1) 福(P1)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第五十五卷:“或示形象,倚托物類,使人思惟,自解意趣,吉凶善惡,瞭然知之,避禍就福,所向諧也。”
年級字:兵(P3) 連(P1) 禍(P4) 接(P2)
孫中山《誥誡東江叛軍通令》:“數年以來,閩、粵、湘生民塗炭,曹吳二賊,實爲禍首,近復啓釁浙奉,兵連禍接,本大元帥已明令諸將出師北伐。”
年級字:言(P1) 發(P1) 禍(P4) 隨(P3)
唐·陸贄《謝密旨因論所宣事狀》:“其如言發禍隨,求之以情既無端,驗之以跡又無兆,宜蒙昭恕,理在不疑。”
年級字:嫁(P3) 禍(P4) 於(P2) 人(P1)
《史記·趙世家》:“韓氏所以不入於秦者,欲嫁禍於趙也。”
年級字:亡(P2) 猿(P4) 禍(P4) 木(P1)
《淵鑑類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曆中,有猴數百集古田杉林中,裏人慾伐木殺之。中一老猴忽躍去近鄰一家縱火焚屋。里人懼,亟走救火,於是羣猴脫去。”
年級字:因(P1) 禍(P4) 得(P1) 福(P1)
《史記·管晏列傳》:“其爲政也,善因禍爲福,轉敗爲功。”
年級字:禍(P4) 福(P1) 之(P2) 門(P1)
年級字:兵(P3) 連(P1) 禍(P4) 結(P1)
兵:戰爭;連:接連;結:相聯。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
《漢書·匈奴傳》:“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餘年。”
年級字:纖(P6) 介(P2) 之(P2) 禍(P4)
《戰國策·齊策四》:“孟嘗君爲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年級字:以(P1) 德(P4) 追(P1) 禍(P4)
《韓非子·用人》:“故明主除人臣之所苦而立人主之所樂,上下之利莫長於此。不察私門之內,輕慮重事,厚誅薄罪,久怨細過,長侮偷快,數以德追禍,是斷手而續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年級字:幸(P1) 災(P3) 樂(P2) 禍(P4)
幸:高興。指人缺乏善意,在別人遇到災禍時感到高興。
《左傳·僖公十四年》:“背施無親,幸災不仁。”又《莊公二十年》:“今王子頹歌舞不倦,樂禍也。”
年級字:飛(P1) 災(P3) 橫(P2) 禍(P4)
年級字:惹(P3) 禍(P4) 招(P2) 災(P3)
元·張養浩《普天樂》:“莫剛直,休豪邁,於身無益,惹禍招災。”
年級字:災(P3) 梨(P2) 禍(P4) 棗(P5)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六:“至於交通聲氣,號召生徒,禍棗災梨,遞相神聖,不但有明末造,標榜多誣,即月泉吟社諸人,亦病未離乎客氣矣。”
年級字:招(P2) 災(P3) 攬(P6) 禍(P4)
元本高明《琵琶記·牛小姐諫父》:“你直待要打破了砂鍋,是你招災攬禍。”
年級字:直(P1) 言(P1) 賈(P4) 禍(P4)
直:坦率、直爽;賈:買,引伸爲招致。指說話坦率的人會惹禍。
年級字:禍(P4) 結(P1) 兵(P3) 連(P1)
結:相聯;兵:戰爭;連:接連。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
《漢書·匈奴傳》:“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餘年。”
年級字:言(P1) 出(P1) 禍(P4) 從(P1)
《後漢書·宦者傳論》:“雖忠良懷憤,時或憤發,而言出禍從,旋見拏戮。”
年級字:彌(P6) 天(P1) 大(P1) 禍(P4)
元·無名氏《盆兒鬼》:“這都是你不合自攬着這場彌天大禍。”
年級字:兵(P3) 禍(P4) 結(P1)
《宋史·陳良祐傳》:“今遣使乃啓釁之端,萬一敵騎犯邊,則民力困於供輸,州郡疲於調發,兵拏禍結,未有息期。”
年級字:罪(P4) 魁(P6) 禍(P4) 首(P1)
明·鄭若庸《玉玦記·索命》:“雖是虔婆殺我,娟奴是禍首罪魁,追了他去。”
年級字:言(P1) 出(P1) 禍(P4) 隨(P3)
《明史·鄒智傳》:“吾非不欲言,言出則禍隨,其誰吾聽?”
年級字:利(P2) 深(P2) 禍(P4) 速(P3)
年級字:禍(P4) 生(P1) 腋(P0)
《三國志·蜀志·法正傳》:“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
年級字:禍(P4) 迫(P4) 眉(P3) 睫(P0)
猶言禍在旦夕。災難在很短時間內就要降臨。形容處境非常危險。
年級字:妄(P4) 談(P2) 禍(P4) 福(P1)
年級字:禍(P4) 福(P1) 相(P1) 依(P2)
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年級字:惹(P3) 禍(P4) 招(P2)
元·關漢卿《普天樂·崔張十六事》曲:“鄭恆枉自胡來纏,空落得惹禍招愆。”
年級字:轉(P2) 禍(P4) 為(P2) 福(P1)
《戰國策·燕策一》:“聖人之製事也,轉禍而為福,因敗而為功。”唐·駱賓王《為徐敬業討代武氏檄》:“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
年級字:禍(P4) 福(P1) 無(P2) 常(P1)
明·孫梅錫《琴心記·長門望月》:“禍福無常,憂喜難定,聖上一日心悔,娘娘便榮還,何苦悲悽。”
年級字:不(P1) 測(P4) 之(P2) 禍(P4)
測:揣度,預測。無法揣測的禍患。多指牢獄或殺身之禍。
《三國志·魏志·陸凱傳》:“何以專爲佞邪,穢塵天聽?宜自改厲。不然,方見卿有不測之禍矣。”
年級字:利(P2) 災(P3) 樂(P2) 禍(P4)
年級字:因(P1) 禍(P4) 爲(P2) 福(P1)
《史記·管晏列傳》:“其爲政也,善因禍爲福,轉敗爲功。”
年級字:潑(P2) 天(P1) 大(P1) 禍(P4)
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九回:“那些人見已經撞下了潑天大禍,口裏叫了一聲不好,就舍了袁伯珍,爭門奪路的奔出房間,直至大門之外,一鬨而散。”
年級字:蕭(P5) 牆(P2) 禍(P4) 起(P1)
蕭牆: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牆。指禍亂發生在家裏。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年級字:禍(P4) 福(P1) 倚(P5) 伏(P4)
《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年級字:福(P1) 倚(P5) 禍(P4) 伏(P4)
《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年級字:殺(P4) 身(P1) 之(P2) 禍(P4)
詞性:副詞
常見詞組,
成語
年級字:禍(P4) 及(P2) 池(P2) 魚(P1)
年級字:飛(P1) 殃(P0) 走(P1) 禍(P4)
年級字:自(P1) 取(P2) 其(P2) 禍(P4)
宋·無名氏《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故門高之弒,樂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禍也。”
年級字:豐(P3) 屋(P1) 之(P2) 禍(P4)
指高大其屋,將有覆家之禍,應引以爲戒。同“豐屋之戒”。
陳壽《三國志·辛毗楊阜高堂隆傳》:“《易》曰:‘豐其屋,蔀其家,窺其戶,閴其無人’。王者以天下爲家,言豐屋之禍,至於家無人也。”
年級字:防(P3) 禍(P4) 於(P2) 未(P1) 然(P2)
《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事不當時固爭,防禍於未然。”
yǒu fú tóng xiǎng yǒu huò tóng dāng
年級字:有(P1) 福(P1) 同(P1) 享(P2) ,(P1) 有(P1) 禍(P4) 同(P1) 當(P2)
我們約他做攻守同盟,本想彼此提攜,有福同享,有禍同當,不料他倒先來沾我們的光了。”
fú wú shuāng zhì huò bù dān xíng
年級字:福(P1) 無(P2) 雙(P2) 至(P1) ,(P1) 禍(P4) 不(P1) 單(P2) 行(P1)
詞性:形容詞
諺語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七回:「宋江聽罷,扯定兩個公人說道:“卻是苦也!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fú bù chóng zhì huò bì chóng lái
年級字:福(P1) 不(P1) 重(P1) 至(P1) ,(P1) 禍(P4) 必(P2) 重(P1) 來(P1)
漢·劉向《說苑·權謀》:“往年秦拔宜陽,明年大旱,民飢。不以此時恤民之急也,而顧反益奢。此所謂福不重至,禍必重來也。”
huò cóng kǒu chū huàn cóng kǒu rù
年級字:禍(P4) 從(P1) 口(P1) 出(P1) ,(P1) 患(P3) 從(P1) 口(P1) 入(P1)
指說錯了話要惹禍,吃錯了東西要生病。後多以強調言語必須謹慎。
huò xī fú suǒ yǐ fú xī huò suǒ fú
年級字:禍(P4) 兮(P1) 福(P1) 所(P2) 倚(P5) ,(P1) 福(P1) 兮(P1) 禍(P4) 所(P2) 伏(P4)
倚:倚靠;伏:隱藏。禍中有福,福中有禍。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fú xī huò suǒ fú huò xī fú suǒ yī
年級字:福(P1) 兮(P1) 禍(P4) 所(P2) 伏(P4) ,(P1) 禍(P4) 兮(P1) 福(P1) 所(P2) 倚(P5)
《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 dì yǒu dàn xī huò fú
年級字:天(P1) 有(P1) 不(P1) 測(P4) 風(P1) 雲(P1) ,(P1) 人(P1) 有(P1) 旦(P1) 夕(P1) 禍(P4) 福(P1)
天有不測之風雲、天有不測風雲人算不如天算指大自然的變化多端,比喻世事吉凶、禍福難以預測和預先防備。
《三國演義.第四九回》:「孔明笑曰:『天有不測風雲』,人又豈能料乎?」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那小廝恰纔無病,怎生下在牢裡便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