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示(P1) 眾(P3)
詞性:名詞
2. 當眾懲罰有罪者以示儆戒。
《漢書·廣川王劉去傳》:“其十五人在赦前大惡仍重,當伏顯戮以示眾。” 明沉德符《野獲編·禨祥·己亥山水大災》:“﹝駕至趙州臨洺鎮,二處行宮火發。﹞知府王聘等送都護軍門、禦押駕前導示眾,亦可謂異變矣。” 巴金《創作回憶錄》七:“在一九三八年春節前後,敵人和漢奸暗殺上海愛國人士,甚至懸頭示眾。”
3. 告知大眾。
《古尊宿語錄·慈明禪師語錄》:“﹝ 慈明禪師﹞示眾雲:'上來也步步登高,下去也通身無礙。'”《資治通鑑·後梁均王貞明五年》:“ ﹝ 李存勗﹞即召馮道令草詞以示眾。” 宋蘇轍《書<傳燈錄>後》:“有時示眾道:'塞卻你眼,教你覷不見。'”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崔秀才》:“﹝ 劉﹞因袖出一牋,則五言古詩一章也,命其子朗誦以示眾。”
年級字:顯(P4) 示(P1)
詞性:動詞
年級字:指(P2) 示(P1)
詞性:動詞
年級字:告(P1) 示(P1)
詞性:名詞
2. 政府公佈的文書,如近代的佈告
安民告示
年級字:示(P1) 威(P3)
年級字:示(P1)
《集韻.平聲.支韻》:「祇,《說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古作示。」
《周禮.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
漢.鄭玄.注:「示,音祇,本或作祇。」
《老子》第三六章:「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禮記.禮運》:「刑仁講讓,示明有常。」
漢.桓寬《鹽鐵論.本議》:「夫導民以德,則民歸厚,示民以利,則民俗薄。」
年級字:蒲(P6+) 鞭(P2) 示(P1) 辱(P5)
年級字:梟(P0) 首(P1) 示(P1) 衆(P3)
年級字:發(P1) 縱(P5) 指(P2) 示(P1)
年級字:安(P1) 民(P1) 告(P1) 示(P1)
年級字:無(P2) 頭(P1) 告(P1) 示(P1)
年級字:不(P1) 甘(P2) 示(P1) 弱(P3)
年級字:示(P1) 貶(P6) 於(P2) 褒(P5)
年級字:發(P1) 綜(P5) 指(P2) 示(P1)
詞語 30
|
三字 0
|
四字 9
|
五字 0
|
六字 0
|
七字 0
|
常見別字 0
|
八字 0
|
九字 0
|
十字 0
|
十一字 0
|
十二字 0
|
十四字 0
|
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