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礙(P5) 口(P1) 識(P2) 羞(P3)
《石點頭·潘文子契合鴛鴦冢》:“這事關係你終身,肯與不肯,明白說出,莫要礙口識羞,兩相耽誤。“
年級字:礙(P5) 足(P1) 礙(P5) 手(P1)
年級字:無(P2) 掛(P2) 無(P2) 礙(P5)
年級字:無(P2) 罣(P0) 無(P2) 礙(P5)
年級字:辯(P3) 才(P1) 無(P2) 礙(P5)
礙:滯礙。本是佛教用語,指菩薩爲人說法,義理通達,言辭流利,後泛指口才好,能辯論。
《華嚴經》“若能知法永不滅,則得辯才無障礙;若能辯才無障礙,則能開演無邊法。”
年級字:窒(P4) 礙(P5) 難(P2) 行(P1)
清·龔自珍《答人問關內侯》:“夫支孽盡封,則國祚愈長久,愈窒礙難行,寰海不能容支孽。”
年級字:礙(P5) 難(P2) 從(P1) 命(P3)
礙:妨礙;從:聽從。由於有所妨礙,難以遵從吩咐,是委婉拒絕對方要求的話。
《三打祝家莊》第一幕第一場:“你回去復李大官人,本當將時遷放回,怎奈他是梁山賊黨,礙難從命。”
年級字:心(P1) 無(P2) 掛(P2) 礙(P5)
唐·玄奘《般若波羅多心經》:“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這離顛倒夢想。”
年級字:暢(P4) 行(P1) 無(P2) 礙(P5)
毫無阻礙地通行或流通。多指事情能順利地進行。亦作“暢通無阻”。
年級字:礙(P5) 手(P1) 礙(P5) 腳(P2)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三十二卷:“後邊有些嫌忌起來,礙手礙腳,到底不妙。”
年級字:無(P2) 拘(P4) 無(P2) 礙(P5)
年級字:船(P2) 多(P1) 不(P1) 礙(P5) 路(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