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不(P1) 知(P1) 痛(P2) 癢(P4)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而今的世界只管講那道學,說正心誠意的,多是一班害了風痹病,不知痛癢之人。”
年級字:履(P6) 霜(P3) 知(P1) 冰(P1)
年級字:他(P1) 鄉(P2) 故(P1) 知(P1)
明·天然智叟《石頭點·貪婪漢六院賣風流》:“他鄉故知,分外親熱。”
年級字:見(P1) 微(P2) 知(P1) 著(P2)
《韓非子·說林上》:“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宋·蘇洵《辨姦論》:“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年級字:未(P1) 知(P1) 萬(P2) 一(P1)
宋·洪邁《夷堅乙志·張銳醫》:“世之庸醫,學方書未知萬一,自以爲足,籲!可懼哉。”
年級字:知(P1) 人(P1) 論(P2) 世(P1)
原指瞭解一個人並研究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現也指鑑別人物的好壞,議論世事的得失。
《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年級字:蟬(P4) 不(P1) 知(P1) 雪(P1)
漢·桓寬《鹽伯論·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蟬之不知雪堅。”
年級字:靡(P0) 知(P1) 所(P2) 措(P5)
年級字:達(P1) 官(P2) 知(P1) 命(P3)
達觀:舊指一切聽其自然,也指看得開。知命:舊指知天命,想念人的命運是由天決定的。指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任憑命運安排,無
魯迅《幻滅》十四:“達官知命的思想,暫時引渡靜離開了苦悶的荊棘。天快亮時,她也沉沉入睡了。”
年級字:恬(P5) 不(P1) 知(P1) 恥(P5)
唐·馮贄《雲仙雜記》卷八:“倪芳飲後,必有狂怪,恬然不恥。”宋·呂祖謙《左氏博議·衛禮至爲銘》:“衛禮至行險,僥幸而取其國,恬不知恥,反勒其功於銘,以章示後。”
年級字:人(P1) 人(P1) 皆(P3) 知(P1)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人人皆知以多勝少是最好的辦法。”
年級字:知(P1) 錯(P1) 能(P1) 改(P2)
說明一個人犯了過錯,能下定決心好好改過,而且從此不再犯。
年級字:有(P1) 勇(P2) 知(P1) 方(P1)
語出《論語·先進》:“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由也爲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何晏集解:“方,義方。”
年級字:婦(P2) 孺(P0) 皆(P3) 知(P1)
《星火燎原·湘西再起》:“可是提起他(賀龍)的名字,湘鄂本的人民差不多是婦孺皆知。”
年級字:達(P1) 權(P5) 知(P1) 變(P2)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十一卷:“主四方之事的,頂寇束帶,謂之丈夫;出將入相,無所不爲;須要博古通今,達權知變。”
年級字:知(P1) 情(P2) 不(P1) 舉(P2)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一回:“我爲巡城之職,理宜奏聞;若爲朋友之情,匿而不奏,這知情不舉的罪名,亦所不免。”
年級字:冷(P2) 暖(P2) 自(P1) 知(P1)
水的冷暖,飲者自知。佛教禪宗用以比喻自己證悟的境界。也比喻學習心得深淺,只有自己知道。
唐·善無畏《大日經疏》卷十二:“如飲水者,冷熱自知。”
年級字:相(P1) 知(P1) 恨(P4) 晚(P1)
相知:相互瞭解。認識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兩人相引爲重,其遊如父子然。相得甚歡,無厭,恨相知晚也。”
年級字:明(P1) 知(P1) 故(P1) 犯(P4)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九:“問:‘一切含靈具有佛性,既有佛性,爲甚麼卻撞入驢胎馬腹?’師曰:‘知而故犯。’”
年級字:知(P1) 命(P3) 之(P2) 年(P1)
年級字:不(P1) 知(P1) 不(P1) 覺(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先知先覺、後知後覺指疏忽或能力不足。
「知」知道、知情、知曉。
「覺」覺察、感覺、察覺。
沒有意識到,沒有覺察到。
明·趙弼《兩教辨》:「遂使昏愚之徒,聽其妖誕,捨正從邪,醉生夢死,不知不覺。堯舜三代以前,未聞有此教。」
年級字:知(P1) 小(P1) 謀(P4) 大(P1)
《易·繫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也。”
年級字:不(P1) 知(P1) 所(P2) 可(P1)
《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不想這番好意把個可左可右的安公子此時倒弄到左右不知所可。”
年級字:溫(P2) 故(P1) 知(P1) 新(P1)
詞性:動詞,形容詞
溫故「溫」溫習。
「故」舊的。
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論語·爲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漢·班固《東都賦》:「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
年級字:全(P2) 知(P1) 全(P2) 能(P1)
宇宙尚且有缺點,世界上並無~的上帝。(茅盾《鍛鍊》十三)
年級字:一(P1) 物(P1) 不(P1) 知(P1)
漢·揚雄《法言·君子》:“聖人之於天下,恥一物之不知。”
年級字:深(P2) 知(P1) 灼(P5) 見(P1)
年級字:知(P1) 微(P2) 知(P1) 彰(P6)
微:細小。彰:明顯。既瞭解細小的萌芽狀態,又瞭解發展起來後的顯着特徵。形容瞭解事物發展的始末。亦作“知微知章”、“知章知微”。
年級字:迷(P2) 塗(P5) 知(P1) 反(P1)
年級字:求(P2) 知(P1) 若(P3) 渴(P3)
知:知識。探求知識像口渴想喝水一樣迫切。形容求知願望十分迫切。
年級字:不(P1) 知(P1) 疼(P2) 癢(P4)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六回:“便是留守相公自來監押時,也容我們說一句。你好不知疼癢,只顧逞辦!”
年級字:輕(P2) 薄(P4) 無(P2) 知(P1)
年級字:不(P1) 知(P1) 所(P2) 雲(P1)
年級字:士(P1) 死(P3) 知(P1) 己(P1)
士:有才識的人。爲了報答知己,不惜犧牲生命。亦作“士爲知己者死”。
年級字:一(P1) 知(P1) 半(P1) 解(P2)
詞性:形容詞
成語只有表面的認知,無法提供全面和清楚的解釋。
「一知」知而不多、不深入。
「半解」只能提供部份的解釋。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年級字:生(P1) 而(P1) 知(P1) 之(P2)
《論語·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年級字:後(P1) 知(P1) 後(P1) 覺(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不知不覺先知先覺指疏忽或辦事能力較遲。
「知」知道、知情、知曉。
「覺」覺察、感覺、察覺。
事情發生之後才意識到、察覺到。
明·趙弼《兩教辨》:「遂使昏愚之徒,聽其妖誕,捨正從邪,醉生夢死,不知不覺。堯舜三代以前,未聞有此教。」
年級字:人(P1) 事(P1) 不(P1) 知(P1)
年級字:不(P1) 知(P1) 所(P2) 錯(P1)
錯:錯開;處置。不知道怎麼辦纔好。形容處境爲難或心神慌亂。
《管子·七臣七主》:“振主喜怒無度,嚴誅列赦,臣下振怒,不知所錯,則人反其故。”
年級字:見(P1) 始(P2) 知(P1) 終(P2)
年級字:不(P1) 知(P1) 輕(P2) 重(P1)
《呂氏春秋·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養物,則不知輕重也。”
年級字:知(P1) 羞(P3) 識(P2) 廉(P4)
羞:羞愧。廉:廉恥。指人知道羞愧、廉恥。形容有修養。
年級字:不(P1) 知(P1) 寢(P5) 食(P1)
年級字:一(P1) 望(P2) 而(P1) 知(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清·李綠園《歧路燈》:“又說了一回話,大約言語甜俗,意味粗淺,中藏早是一望而知的。”
年級字:無(P2) 一(P1) 不(P1) 知(P1)
《雲笈七籤》卷四九引《五符經》:“知一者,無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無一能知也。一者,至貴無偶之號也。”
年級字:睹(P5) 着(P2) 知(P1) 微(P2)
年級字:茫(P5) 無(P2) 所(P2) 知(P1)
魯迅《書信集·致姚克》:“關於秦代的典章文物,我也茫無所知。”
年級字:貧(P3) 賤(P5) 之(P2) 知(P1)
年級字:不(P1) 知(P1) 深(P2) 淺(P3)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九回:“抑且水蕩坡塘,不知深淺。”
年級字:不(P1) 知(P1) 高(P1) 低(P2)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二十三:“那安媽媽是婦道家,不知高低,便向樂公攛掇其事。”
年級字:達(P1) 地(P1) 知(P1) 根(P1)
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二折:“俺破黃巢血戰到三千陣,經了些十生九死,萬苦千辛,俺出身入仕,蔭子封妻,大人家達地知根,前後軍捺絝摩褌。”
年級字:知(P1) 法(P1) 犯(P4) 法(P1)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好僧官老爺!知法犯法!”
年級字:眾(P3) 所(P2) 周(P2) 知(P1)
年級字:問(P1) 羊(P1) 知(P1) 馬(P1)
《漢書·趙廣漢傳》:“鉤距者,設欲知馬賈(價),則先問狗,已問羊,又問牛,然後及馬。”
年級字:達(P1) 人(P1) 知(P1) 命(P3)
年級字:知(P1) 白(P1) 守(P2) 黑(P1)
意思是對是非黑白,雖然明白,還當保持闇昧,如無所見。這是道家的消極處世態度。
年級字:未(P1) 卜(P1) 先(P2) 知(P1)
卜:占卜,打卦,古人用火灼龜甲,看灼開的裂紋推測未來的吉凶禍富。沒有占卜便能事先知道。形容有預見。
元·無名氏《桃花女》第三折:“賣弄殺《周易》陰陽誰似你,還有個未卜先知意。”
年級字:察(P2) 己(P1) 知(P1) 人(P1)
年級字:鶴(P2) 知(P1) 夜(P2) 半(P1)
《淮南子·說山訓》:“雞知將旦,鶴知夜半,而不免於鼎俎。”
年級字:白(P1) 首(P1) 相(P1) 知(P1)
明·孫仁儒《東郭記·頑夫廉》:“君家朋友何須道,翻騰雲雨都常套,抵多少白髮相知,按劍同袍。”
年級字:知(P1) 足(P1) 常(P1) 樂(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生活態度。
知: 知道、知曉。
足: 充足、滿足。
常: 時常、常常。
樂: 喜樂、歡樂。
對生活的狀態感到滿足, 不貪求更多事物,感到喜樂。
知道滿足,就總是快樂。形容安於已經得到的利益、地位。
知足常樂語出《老子-儉欲第四十六》: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 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年級字:貴(P3) 在(P1) 知(P1) 心(P1)
年級字:一(P1) 知(P1) 片(P1) 解(P2)
宋·吳泳《答趙茂實書》:“某閒居寖久,兀兀一經,今已窮年,粗有一知片解,更不復爲言語詞章。”
年級字:知(P1) 我(P1) 罪(P4) 我(P1)
《孟子·滕文公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年級字:知(P1) 疼(P2) 着(P2) 癢(P4)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無奈二姐倒是個多情的人,以爲賈璉是終身之主了,凡事倒還知疼着癢。”
年級字:知(P1) 人(P1) 之(P2) 鑒(P6)
詞性:形容詞
成語,
三國成語知人之明指能通過談話鑒定人的品行和能力。
中國東漢未年有一位司馬徽先生,他通過談話鑒定了龐統的人的才華。龐統後來成為劉備的重臣。
《北史·高構傳》:「所舉薦 杜如晦 、 房玄齡 等,後皆自致公輔,論者稱 構 有知人之鑒。」
唐 劉肅 《大唐新語·知微》:「時稱 勣 有知人之鑒。」
《三國志·蜀志·龐統傳》: 「潁川 司馬徽 清雅有知人之鑒。」
年級字:矇(P5) 昧(P6) 無(P2) 知(P1)
矇昧:知識未開。沒有知識,不明事理。指糊塗不懂事理。
年級字:格(P2) 物(P1) 致(P3) 知(P1)
年級字:莫(P2) 知(P1) 所(P2) 爲(P2)
不知道怎幺辦好,形容激動得不知怎幺辦。亦作“莫知所謂”。
年級字:道(P1) 頭(P1) 知(P1) 尾(P1)
《朱子語類》卷四九:“惟聖人道頭知尾,下學便上達,若教學者,則須循其序也。”
年級字:草(P1) 木(P1) 知(P1) 威(P3)
《新唐書·張萬福傳》:“朕謂江淮草木亦知爾威名。”
年級字:目(P1) 知(P1) 眼(P1) 見(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熟悉瞭解。
年級字:不(P1) 知(P1) 好(P1) 歹(P2)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六回:“三老道:‘你這猴子,不知好歹。那果子一聞,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活四萬七千年;叫做“萬壽草還丹”。’”
年級字:知(P1) 雄(P1) 守(P2) 雌(P5)
雄:雄強;雌:雌伏,不倔強。棄剛守柔。比喻與人無爭。
《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奚。”
年級字:知(P1) 一(P1) 萬(P2) 畢(P3)
年級字:愚(P3) 昧(P6) 無(P2) 知(P1)
秦牧《天壇幻想錄》:“想到這些,不禁令人憬然於天下本無神祕的事物,神祕只是欺騙或者愚昧無知的代名詞而已。”
年級字:知(P1) 來(P1) 藏(P2) 往(P1)
年級字:叨(P0) 在(P1) 知(P1) 己(P1)
叨:謙詞,表示辱沒他人,自覺慚愧;知己:友誼深厚的朋友。有愧於作爲您的知己朋友。
清·霽園主人《夜潭隨錄·崔秀才》:“謂叨在知己,亟當如命。”
年級字:先(P2) 知(P1) 先(P2) 覺(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不知不覺、後知後覺指有預估先準備和計劃能力。
「知」知道、知情、知曉。
「覺」覺察、感覺、察覺。
預先有意識到,有覺察到。
《孟子·萬章下》:「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
年級字:半(P1) 解(P2) 一(P1) 知(P1)
甯調元《燕京雜詩》:“半解一知天下士,千歧百轍釜中魚。”
年級字:良(P1) 知(P1) 良(P1) 能(P1)
《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年級字:相(P1) 知(P1) 有(P1) 素(P4)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四六回:“他人不必論,就是段芝泉等,隨從總統多年,相知有素,今日亦未免生疑。”
年級字:知(P1) 盡(P3) 能(P1) 索(P3)
《史記·貨殖列傳》:“農工商賈畜長,固求富益貨也。此有知盡能索耳,終不餘力而讓財矣。”
年級字:察(P2) 今(P1) 知(P1) 古(P1)
指事物的發展是一個過程。它總是循着時間的先後逐漸演變而成的。觀察它的現在,可以推知它的本來面目。
年級字:不(P1) 知(P1) 就(P1) 裡(P3)
年級字:以(P1) 一(P1) 知(P1) 萬(P2)
《荀子·非相》:“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以微知明,此之謂也。”
年級字:知(P1) 疼(P2) 着(P2) 熱(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五回:“無奈二姐兒倒是個多情人,以爲賈璉是終身之主了,凡事倒還知疼着熱。”
年級字:不(P1) 知(P1) 就(P1) 裏(P1)
清·宣鼎《夜雨秋燈錄·麻瘋女邱麗玉》:“生不知就裏,趨近軟語,代爲卸妝。”
年級字:聞(P2) 一(P1) 知(P1) 十(P1)
《論語·公冶長》:“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年級字:灼(P5) 見(P1) 真(P1) 知(P1)
鄭觀應《盛世危言·吏治下》:“平素具有灼見真知,臨時乃能因材器使。”
年級字:不(P1) 知(P1)
薡蕫:草名,質地柔軟可制繩子。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識。
《爾雅·釋草》:“莢,薡蕫。”郭璞注:“似蒲而細。不知薡蕫者,豈不辨菽麥意乎?”
年級字:視(P1) 微(P2) 知(P1) 著(P2)
三國·蜀·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慮》:“君子視微知著,見始知終,禍無從起,此思慮之政也。”
年級字:舉(P2) 世(P1) 皆(P3) 知(P1)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王逸少風流才士,蕭散名人。舉世但知其書,翻以能自蔽也。”
年級字:睹(P5) 著(P2) 知(P1) 微(P2)
《文選·王粲〈贈文叔良〉詩》:“探情以華,睹著知微。”李善注:“ 《越絕書》:‘子胥曰:聖人見微知著,睹始知己。’”
年級字:知(P1) 無(P2) 不(P1) 言(P1)
宋·蘇洵《衡論·遠慮》:“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百人譽之不加密,百人毀之不加疏。”
年級字:知(P1) 疼(P2) 著(P2) 熱(P2)
年級字:迷(P2) 而(P1) 知(P1) 返(P2)
《宋書·二兇傳·元兇劭》:“所以淹霆緩電者,猶冀弟迷而知返耳。”
年級字:鮑(P4) 子(P1) 知(P1) 我(P1)
《史記·管晏列傳》:“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年級字:知(P1) 止(P1) 不(P1) 殆(P0)
殆:危險。知道適可而止的人就不會遇到危險。舊時勸人行事不要過分。
《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年級字:不(P1) 知(P1) 世(P1) 務(P3)
漢·桓寬《鹽鐵論·論儒》:“孟子守舊術,不知世務。”
年級字:以(P1) 微(P2) 知(P1) 著(P2)
微:微小;著:顯著。從事物露出的苗頭,可以推知它的發展趨向或他的實質。
宋·蘇洵《辨姦論》:“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年級字:不(P1) 知(P1) 所(P2) 以(P1)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十四回:“黃天祥不知所以,擡頭看時,不覺神魂飄蕩,一會兒不知南北,昏昏慘慘,被步下軍卒生擒下馬,繩縛二臂。”
年級字:以(P1) 微(P2) 知(P1) 着(P2)
微:微小;着:顯着。從事物露出的苗頭,可以推知它的發展趨向或他的實質。
宋·蘇洵《辨姦論》:“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着。”
年級字:見(P1) 微(P2) 知(P1) 萌(P6)
微:細微。萌:發生。看到事物微小的跡象,就知道其發展的程度。
《韓非子·說林上》:“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年級字:困(P2) 知(P1) 勉(P3) 行(P1)
《禮記·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年級字:識(P2) 微(P2) 知(P1) 著(P2)
年級字:知(P1) 人(P1) 之(P2) 明(P1)
前任督憲是兄弟同門世好,最有~。閣下不以兄弟不才,時加教誨,爲幸多矣!(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二回)
年級字:材(P2) 高(P1) 知(P1) 深(P2)
漢·王充《論衡·程材》:“今世之將,材高知深,通達衆凡,舉綱持領,事無不定。”
年級字:觀(P2) 往(P1) 知(P1) 來(P1)
《列子·說符》:“是故聖人見出以知入,觀往而知來,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
年級字:惠(P2) 子(P1) 知(P1) 我(P1)
惠子指惠施,戰國宋人,在先秦諸子中屬名家,爲莊周契友。惠死後,莊周過其墓,曾借匠石斫堊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爲質矣,吾無與言之矣”。見《莊子·徐無鬼》。
年級字:略(P3) 知(P1) 皮(P1) 毛(P1)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7回:“才女才說學士大夫論及反切尚切瞠目無語,何況我們不過略知皮毛,豈敢亂談,貽笑大方!”
年級字:觀(P2) 過(P1) 知(P1) 仁(P3)
《論語·里仁》:“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年級字:渾(P4) 然(P2) 無(P2) 知(P1)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九十九回:“那賊渾然不知,不言不語。”
年級字:安(P1) 分(P2) 知(P1) 足(P1)
宋·洪邁《容齋隨筆·三筆·人當知足》:“其安分知足之意終身不渝。”
年級字:迷(P2) 途(P3) 知(P1) 反(P1)
迷途:迷路;反:反回。迷了路知道回來。比喻犯了錯誤能改正。
年級字:知(P1) 難(P2) 而(P1) 退(P2)
原指作戰要見機而行,不要做實際上無法辦到的事。後泛指知道事情困難就後退。
《左傳·宣公十二年》:“見可而行,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
年級字:一(P1) 葉(P1) 知(P1) 秋(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
宋·唐庚《文錄》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年級字:行(P1) 易(P2) 知(P1) 難(P2)
行:實施;知:知曉。實行容易,但通曉其道理卻很困難。
孫中山《民權主義》第二講:“天下的事情,的確是行易知難。”
年級字:蒙(P3) 昧(P6) 無(P2) 知(P1)
蒙昧:知識未開。沒有知識,不明事理。指胡塗不懂事理。
年級字:知(P1) 過(P1) 能(P1) 改(P2)
《論語·子罕》:“過則勿憚改。”南朝·樑·周興嗣《千字文》:“知過必改,得能莫忘。”
年級字:不(P1) 知(P1) 自(P1) 量(P2)
年級字:心(P1) 到(P1) 神(P1) 知(P1)
舊時指只誠心敬神,就用不到煩瑣的禮儀。比喻對人表示欽佩,不必有什麼虛文浮禮。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一回:“大老爺原是好養靜的,已修煉成了,也算得是神仙了。太太們這麼一說,就叫做‘心到神知’了。”
年級字:數(P2) 往(P1) 知(P1) 來(P1)
數:計算;往:過去;來:未來。明瞭過去,可以推知未來。
年級字:心(P1) 知(P1) 其(P2) 意(P1)
《史記·五帝本紀》:“書缺有間矣,心知其意,固難爲淺見寡聞道也。”
年級字:極(P2) 往(P1) 知(P1) 來(P1)
唐·柳宗元《迎長日賦》:“探賾索隱,得郊祀之元辰;極往知來,正邦家之大體。”
年級字:富(P3) 在(P1) 知(P1) 足(P1)
年級字:不(P1) 識(P2) 不(P1) 知(P1)
《列子·仲尼》:“堯乃微服遊于于康衢,聞兒童謠曰:‘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年級字:識(P2) 禮(P2) 知(P1) 書(P1)
年級字:路(P1) 人(P1) 皆(P3) 知(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
三國成語人所共知秘而不宣《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傳》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年級字:睹(P5) 微(P2) 知(P1) 著(P2)
微:細小;著:顯著。看到細小的徵兆便知道其性質及發展趨勢。
《三國志·呂布臧洪傳》:“僕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見終,睹微知著,竊度主人之心。,豈謂三子宜死,罰當刑中哉。?”
年級字:知(P1) 難(P2) 而(P1) 進(P1)
年級字:目(P1) 不(P1) 知(P1) 書(P1)
指讀書很少或沒讀過書;不甚識字或不識字。同“目不識書”。
年級字:不(P1) 知(P1) 去(P1) 向(P1)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宣王問曰:‘如今紅衣小兒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後,不知去向。’”
年級字:人(P1) 所(P2) 共(P1) 知(P1)
宋·朱熹《封建》:“百於古今之變,利害之實,人所共知而易見者,亦復乖戾如此。”
年級字:倦(P4) 鳥(P1) 知(P1) 還(P1)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後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
晉·陶潛《歸去來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年級字:今(P1) 雨(P1) 新(P1) 知(P1)
年級字:不(P1) 知(P1) 所(P2) 云(P1)
雲:說。不知道說得是些麼。形容說話內容混亂,無法理解。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年級字:明(P1) 知(P1) 故(P1) 問(P1)
清·無名氏《繡花鞋》:“明人何必細說。你也知道是誰,卻就是明知故問呢!”
年級字:不(P1) 知(P1) 死(P3) 活(P1)
彼時日色將晚,前無行人,就把他盡力一推,推落崖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
年級字:飲(P2) 水(P1) 知(P1) 源(P3)
年級字:達(P1) 觀(P2) 知(P1) 命(P3)
達觀:指一切聽其自然或看得開;命:命運;知命:指知天命。指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任憑命運擺佈,無所煩惱。
茅盾《幻滅》十四:“達觀知命的思想,暫時引渡靜離開了苦悶的荊棘。天快亮時,她也沉沉入睡了。”
年級字:不(P1) 知(P1) 凡(P3) 幾(P1)
唐·郭受《寄杜員外》詩:“春興不知凡幾首,衡陽紙價頓能高。”
年級字:不(P1) 知(P1) 甘(P2) 苦(P1)
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分不清是甜還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對前人的艱辛沒有體會。
《墨子·非攻上》:“少嘗苦曰苦,多嘗苦曰甘,則必以此人爲不知甘苦之辨矣。”
年級字:迷(P2) 而(P1) 知(P1) 反(P1)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袁術傳》:“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年級字:知(P1) 命(P3) 不(P1) 憂(P3)
年級字:不(P1) 知(P1) 進(P1) 退(P2)
不知道應當前進還是應當後退。比喻無決斷。也形容言語行動沒有分寸。
宋·洪邁《容齋續筆》卷十一:“慕容紹宗挫敗侯景,一時將帥皆莫及,而圍攻穎川,不知進退,赴水而死。”
年級字:挈(P0) 瓶(P2) 之(P2) 知(P1)
挈瓶:汲水用的瓶,它裝不了多少水。比喻知識淺薄,不能深明事理。
《左傳·昭公七年》:“雖有挈瓶之知(智),守不假器,禮也。”《戰國策·趙策一》:“人有言,挈瓶之知(智),不失守器。”
年級字:知(P1) 榮(P2) 守(P2) 辱(P5)
守:安於。雖然知道怎樣可得到榮譽,卻安於受屈辱的地位。
《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榮,守其辱,爲天下谷。”
年級字:不(P1) 知(P1) 所(P2) 終(P2)
《國語·越語下》:“遂乘扁舟,以浮於五湖,莫知其所終極。”《後漢書·逸民傳》:“俱遊五嶽名山,竟不知所終。”
年級字:識(P2) 字(P1) 知(P1) 書(P1)
清·李漁《奈何天·慮婚》:“莫說別個,就是闕忠輩呵,一般也貌昂藏,識字知書,怎奈這命低微,執鐙隨鞭。”
年級字:不(P1) 知(P1) 所(P2) 厝(P6+)
厝:放置;安排。不知道怎麼辦纔好。形容處境爲難或心神慌亂。
年級字:舊(P2) 雨(P1) 新(P1) 知(P1)
年級字:略(P3) 知(P1) 一(P1) 二(P1)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四十二回:“花子道:‘武藝也略知一二。’”
年級字:望(P2) 表(P2) 知(P1) 裏(P1)
年級字:視(P1) 爲(P2) 知(P1) 己(P1)
年級字:恬(P5) 不(P1) 知(P1) 怪(P1)
語出漢·賈誼《治安策》:“至於俗流失,世壞敗,因恬而不知怪。”宋·蘇軾《謝中書舍人表》:“既任止於訓詞,故權移於胥史,恬不知怪,習爲故常。”
年級字:落(P2) 葉(P1) 知(P1) 秋(P1)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二十:“葉落知秋,舉一明三。”《續燈傳錄》:“絃動別曲,葉落知秋。”
年級字:灌(P4) 輸(P4) 知(P1) 識(P2)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傳授知識。
將思想觀念灌輸傳授給他人。
年級字:不(P1) 知(P1) 所(P2) 出(P1)
《文選·宋玉<高唐賦>》:“卒愕異物,不知所出。”李善注:“不知所從來。”
年級字:知(P1) 識(P2) 份(P2) 子(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常見詞組知: 知覺、知曉、知情。
識: 常識、見識、認識。
份: 股份其中的單位。
子: 人的統稱。
年級字:樂(P2) 天(P1) 知(P1) 命(P3)
安於自己的處境,由命運安排。這是相信宿命論的人生觀。
年級字:知(P1) 名(P2) 當(P2) 世(P1)
年級字:問(P1) 牛(P1) 知(P1) 馬(P1)
《漢書·趙廣漢傳》:“鉤距者,設欲知馬賈(價),則先問狗,已問羊,又問牛,然後及馬,參伍其賈,以類相準,則知馬之貴賤,不失實矣。”
年級字:謬(P6) 託(P4) 知(P1) 己(P1)
年級字:知(P1) 易(P2) 行(P1) 難(P2)
詞性:形容詞
成語認知一件事情的道理容易,做起來卻較難。
認知一件事情的道理容易,做起來卻較難。
做事不要輕言,只知道表面或輕視別人做起的成果,自己需要認真多、多聽、多研究才能成功。
語本《尚書·説命中》:“説拜稽首曰:「非知之艱,行之惟艱。」”
漢.孔安國.傳:「言知之易,行之難。」
年級字:一(P1) 無(P2) 所(P2) 知(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五:“小學生望後便倒,扶起,良久方醒。問之一無所知。”
年級字:視(P1) 為(P2) 知(P1) 己(P1)
年級字:衆(P3) 所(P2) 共(P1) 知(P1)
宋·朱熹《朱子語類·大學三》:“雖十目視十手指衆所共知之處,亦自七顛八倒了,更如何地謹獨。”
年級字:知(P1) 足(P1) 知(P1) 止(P1)
年級字:告(P1) 往(P1) 知(P1) 來(P1)
告訴了這一點,就可以知道另一點。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異的關係,據此知彼。
《論語·學而》:“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年級字:知(P1) 恩(P2) 報(P2) 德(P4)
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報答人家的恩惠。同“知恩報恩”。
《羣英類選·〈紅蕖記·觸身諧配〉》:“可憐見咱魂銷盡,知恩報德情難混。”
年級字:鑑(P0) 往(P1) 知(P1) 來(P1)
鑑:審察或引爲教訓;往:過去;來:未來。根據以往的情形便知道以後怎樣發生變化。
年級字:知(P1) 遇(P2) 之(P2) 恩(P2)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爲之一哭。”
年級字:知(P1) 人(P1) 善(P2) 任(P3)
詞性:副詞
常見詞組知:瞭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於認識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
漢·班彪《王命論》:“蓋在高祖,其興也有五:一曰帝堯之功裔,二曰體貌多奇異,三曰神武有徵應,四曰寬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年級字:不(P1) 知(P1) 顛(P4) 倒(P2)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九回:不想這些帶來的官兵,人人亦不知顛倒。天色又看看晚了。”
年級字:無(P2) 知(P1) 妄(P4) 作(P2)
年級字:葉(P1) 落(P2) 知(P1) 秋(P1)
看到樹葉落,便知秋天到來。比喻從細微的變化可以推測事物的發展趨向。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二十:“葉落知秋,舉一明三。”《續燈傳錄》:“絃動別曲,葉落知秋。”
年級字:聞(P2) 一(P1) 知(P1) 二(P1)
《論語·公冶長》:“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年級字:言(P1) 者(P1) 弗(P0) 知(P1)
《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河上公注:“知者貴行不貴言也。駟不及舌,多言多患。”一本作“言者弗知”。
年級字:不(P1) 知(P1) 高(P1) 下(P1)
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先生,謝得您救俺也,只俺有句不知高下的話兒敢說麼?”
年級字:恬(P5) 不(P1) 知(P1) 愧(P4)
清·閻爾梅《房琯論》:“軍法,大將失律者,斬。琯失律,宜斬;不斬而罷,已屬非法,尚恬不知愧,賓客盈門。”
年級字:釋(P4) 知(P1) 遺(P3) 形(P2)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釋知遺形兮,超然自喪;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
年級字:不(P1) 知(P1) 頭(P1) 腦(P2)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又恐怕因此惹惱了他,連自己身子立不勾,卻又不見得李參軍觸惱他一些處,正是不知一個頭腦。”
年級字:道(P1) 遠(P1) 知(P1) 驥(P0)
驥:千里馬。路途遙遠纔可以辨別良馬。比喻經過長久的鍛練,才能看出人的優劣。
年級字:真(P1) 知(P1) 灼(P5) 見(P1)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真知灼見者,尚且有誤,何況其他!”
年級字:暮(P5) 夜(P2) 無(P2) 知(P1)
《後漢書·楊震傳》:“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爲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年級字:知(P1) 己(P1) 知(P1) 彼(P5)
原意是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瞭解透徹,打起仗來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泛指對雙方情況都很瞭解。
年級字:罔(P0) 知(P1) 所(P2) 措(P5)
年級字:恨(P4) 相(P1) 知(P1) 晚(P1)
恨:懊悔;相知:互相瞭解,感情很深。後悔彼此建立友誼太遲了。形容新結交而感情深厚。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兩人相引爲重,其遊如父子然。相得甚歡,無厭,恨相知晚也。”
年級字:知(P1) 情(P2) 達(P1) 理(P2)
年級字:知(P1) 往(P1) 鑑(P0) 今(P1)
年級字:盡(P3) 人(P1) 皆(P3) 知(P1)
年級字:不(P1) 知(P1) 端(P2) 倪(P0)
年級字:見(P1) 時(P1) 知(P1) 幾(P1)
年級字:不(P1) 知(P1) 起(P1) 倒(P2)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五回:“你可知他一面在這裏服藥,一面在那邊戕伐,碰了個不知起倒的醫生還給他服點燥烈之品,正是‘潑油救火’,恐怕他死得不快罷了。”
年級字:酌(P0) 水(P1) 知(P1) 源(P3)
明·張居正《答上師相徐存齋書》之二六:“謬膺重任,得免愆尤,實老師教庇所及,酌水知源,敢忘銜結。”
年級字:不(P1) 知(P1) 丁(P1) 董(P0)
清·趙翼《陔餘叢考·成語》:“曹操既擒呂布,欲緩其縛。劉備曰:‘公不見丁建陽、董太師乎?’”
年級字:知(P1) 過(P1) 必(P2) 改(P2)
《論語·子罕》:“過則勿憚改。”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知過必改,得能莫忘。”
年級字:知(P1) 足(P1) 不(P1) 辱(P5)
《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漢書·疏廣傳》:“吾聞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年級字:恬(P5) 不(P1) 知(P1) 羞(P3)
清·王韜《凇隱漫錄·馮佩伯》:“特不解當時婦女,何以恬不知羞,豈真叔寶全無心肝者哉?”
年級字:知(P1) 命(P3) 樂(P2) 天(P1)
命:命運;天:天意。安於自己的處境,由命運安排。這是相信宿命論的人生觀。
年級字:天(P1) 知(P1) 地(P1) 知(P1)
天知道,地知道。指人人都知道。亦指只有天知道,地知道,沒有別人知道。
年級字:可(P1) 想(P1) 而(P1) 知(P1)
宋·王楙《野客叢書》:“……而郊以吟詩廢務,上官差官以攝其職,分其半祿,酸寒之壯,可想而知。”
年級字:衆(P3) 所(P2) 周(P2) 知(P1)
《玉嬌梨》第二十回:“城中宣雜難住,莫苦就在衆所周知石村卜一居,與白公爲鄰。”
年級字:不(P1) 知(P1) 所(P2) 措(P5)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身處為難不知如何處理。
「措」:安置,處理。
不知如何處理,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緊張、慌亂。
《論語·子路》:「則民無所措手足。」
《三國志.卷六四.吳書諸葛恪傳》:「皇太子以丁酉踐尊號,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年級字:論(P2) 世(P1) 知(P1) 人(P1)
猶言知人論世。指瞭解一個人並研究他所處的時代。亦泛指鑑別人物,評論世事。
年級字:討(P2) 類(P3) 知(P1) 原(P1)
年級字:不(P1) 知(P1) 其(P2) 詳(P2)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施御史家的事,我也略聞,不知其詳。”
年級字:知(P1) 己(P1) 之(P2) 遇(P2)
年級字:知(P1) 書(P1) 達(P1) 禮(P2)
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一折:“只我這知書達禮當恭謹,怎肯着出乖露醜遭談論。”
年級字:知(P1) 地(P1) 知(P1) 天(P1)
年級字:真(P1) 知(P1) 卓(P2) 見(P1)
郭沫若《盲腸炎·向自由王國飛躍》:“我的舊信稿,不敢說是甚麼真知卓見,不過在此提供出來,聊以供朋友們的討論罷了。”
年級字:不(P1) 得(P1) 而(P1) 知(P1)
唐·韓愈《爭臣論》:“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
年級字:不(P1) 知(P1) 所(P2) 言(P1)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年級字:一(P1) 事(P1) 不(P1) 知(P1)
《南史·隱逸傳·陶弘景》:“讀書萬餘卷,一事不知,以爲深恥。”
年級字:無(P2) 所(P2) 不(P1) 知(P1)
年級字:知(P1) 人(P1) 下(P1) 士(P1)
年級字:睹(P5) 始(P2) 知(P1) 終(P2)
漢·袁康《越絕書·德序外傳記》:“故聖人見微知著,睹始知終。”
年級字:知(P1) 彼(P5) 知(P1) 己(P1)
原意是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瞭解透徹,打起仗來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泛指對雙方情況都很瞭解。
年級字:不(P1) 知(P1) 肉(P1) 味(P2)
原指被美妙的音樂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後形容專心學習,吃東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難,無肉可吃。
《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
年級字:不(P1) 知(P1) 紀(P2) 極(P2)
年級字:知(P1) 恩(P2) 報(P2) 恩(P2)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掩家裏有信行,知恩報恩。”
年級字:伯(P2) 玉(P1) 知(P1) 非(P2)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時衛國人;非:不對。比喻知道以前不對。
《淮南子·原道訓》:“故蘧瑗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年級字:言(P1) 者(P1) 不(P1) 知(P1)
《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河上公注:“知者貴行不貴言也。駟不及舌,多言多患。”一本作“言者弗知”。
年級字:一(P1) 知(P1) 半(P1) 見(P1)
清·方以智《東西均·道藝》:“詎知後世之門庭張網者,偶竊一知半見,謂人悟門,便住門限上,登曲錄牀,此生不可復下。”
年級字:自(P1) 知(P1) 之(P2) 明(P1)
自知:自己瞭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瞭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年級字:食(P1) 不(P1) 知(P1) 味(P2)
年級字:不(P1) 知(P1) 利(P2) 害(P1)
《莊子·齊物論》:“子不知利害,則至人固不知 利害乎?”
年級字:舉(P2) 十(P1) 知(P1) 九(P1)
列舉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曉的就有九件。比喻學識淵博。
唐·張說《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神道碑》:“聖人之所志,聞一而反三;君子之所能,舉十而知九。”
年級字:知(P1) 子(P1) 莫(P2) 若(P3) 父(P1)
年級字:疾(P2) 風(P1) 知(P1) 勁(P3) 草(P1)
在猛烈的大風中,只有堅韌的草纔不會被吹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
《後漢書·王霸傳》:“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努力,疾風知盡草。”
年級字:他(P1) 鄉(P2) 遇(P2) 故(P1) 知(P1)
詞性:形容詞
諺語,
多字熟語表達出一種和知己、好朋友重逢的欣喜之情,使人高興得難以言喻的感覺。
他鄉: 別的地方。
故知: 知己,在出生地、故鄉結識的好朋友。
在遠離家鄉的地方遇到了老朋友。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回:「果然有志竟成,上月被他打死一個,今日又去打虎,誰知恰好遇見賢侄。邂逅相逢,真是『萬里他鄉遇故知』可謂三生有幸!」
年級字:早(P1) 知(P1) 燈(P1) 係(P4) 火(P1)
年級字:一(P1) 問(P1) 三(P1) 不(P1) 知(P1)
《左傳·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年級字:不(P1) 知(P1) 者(P1) 不(P1) 罪(P4)
罪:責備,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六十三回:“起鳳道:‘牛兄何不早通姓名,使小弟多多得罪。勿怪,勿怪。’牛通道:‘不知者不罪。’”
年級字:歲(P2) 寒(P2) 知(P1) 松(P1) 柏(P2)
寒冬臘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
年級字:路(P1) 遙(P3) 知(P1) 馬(P1) 力(P1)
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則願得姐姐長命富貴,若有些兒好歹,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年級字:不(P1) 知(P1) 天(P1) 高(P1) 地(P1) 厚(P2)
年級字:三(P1) 月(P1) 不(P1) 知(P1) 肉(P1) 味(P2)
三個月之內吃肉不覺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於某一事物而忘記了其它事情。也借用來形容幾個月不吃肉。
《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年級字:神(P1) 不(P1) 知(P1) 鬼(P2) 不(P1) 覺(P2)
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這煩惱神不知,鬼不覺,天來高地來厚。”
年級字:士(P1) 爲(P2) 知(P1) 己(P1) 者(P1) 死(P3)
知己者:瞭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願爲賞識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獻身。
《戰國策·趙策一》:“士爲知己者死,女爲悅己者容,吾其報知氏之讎矣。”
年級字:不(P1) 知(P1) 老(P1) 之(P2) 將(P3) 至(P1)
不知道老年即將來臨。形容人專心工作,心懷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論語·述而》:“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年級字:人(P1) 不(P1) 知(P1) 鬼(P2) 不(P1) 覺(P2)
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恁做事可甚人不知鬼不覺。”
年級字:強(P2) 不(P1) 知(P1) 以(P1) 爲(P2) 知(P1)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一卷:“都管強不知以爲知,逐葉翻翻,一直翻到後面去。”
年級字:強(P2) 不(P1) 知(P1) 以(P1) 為(P2) 知(P1)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一卷:“都管強不知以爲知,逐葉翻翻,一直翻到後面去。”
年級字:神(P1) 不(P1) 知(P1) 鬼(P2) 不(P1) 曉(P4)
年級字:飽(P1) 漢(P4) 不(P1) 知(P1) 餓(P2) 漢(P4) 飢(P3)
飽:吃足;飢:飢餓。比喻處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別人的苦衷。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5回:“誤了差使,釘子是我碰!你飽人不知餓人飢。”
年級字:飽(P1) 人(P1) 不(P1) 知(P1) 餓(P2) 人(P1) 飢(P3)
比喻處境順利、優越或個人願望得到滿足的人,不理解處境困難、惡劣或個人願望不得實現的人的苦衷。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五回:“誤了差使釘子是我碰!你飽人不知餓人飢。”
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ì
年級字:燕(P2) 雀(P3) 安(P1) 知(P1) 鴻(P6+) 鵠(P0) 志(P2)
鴻鵠:天鵝。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
西漢·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年級字:識(P2) 二(P1) 五(P1) 而(P1) 不(P1) 知(P1) 十(P1)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且王之所求者,鬥晉楚也;晉楚不鬥,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jiǔ féng zhī jǐ qiān bēi shǎo
年級字:酒(P4) 逢(P4) 知(P1) 己(P1) 千(P1) 杯(P1) 少(P1)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三回:“二人也把別後之事,談了一番。三人俱備大悅。正是: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yàn què qǐ zhī diāo è zhì
年級字:燕(P2) 雀(P3) 豈(P5) 知(P1) 鵰(P2) 志(P2)
比喻平凡的人哪裏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同“燕雀安知鴻鵠志”。
元·無名氏《玩江亭》第二折:“燕雀豈知鵰鶚志,頑童不解老仙機。”
zhī rén zhī miàn bù zhī xīn
年級字:知(P1) 人(P1) 知(P1) 面(P1) 不(P1) 知(P1) 心(P1)
舊時俗語。指認識一個人容易,但要瞭解一個人的內心卻很困難。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一回:“鳳姐兒故意的把腳放遲了,見他遠去了,心裏暗忖道:“這纔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裏有這樣禽獸的人?”
年級字:知(P1) 其(P2) 一(P1) 不(P1) 知(P1) 其(P2) 二(P1)
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還有另一方面。形容對事物的瞭解不全面。
《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年級字:知(P1) 其(P2) 不(P1) 可(P1) 而(P1) 爲(P2) 之(P2)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
《論語·憲問》:“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爲之者與?’”
yī yè luò zhī tiān xià qiū
年級字:一(P1) 葉(P1) 落(P2) 知(P1) 天(P1) 下(P1) 秋(P1)
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宋·唐庚《文錄》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rén ér wú xìn bù zhī qí kě
年級字:人(P1) 而(P1) 無(P2) 信(P1) ,(P1) 不(P1) 知(P1) 其(P2) 可(P1)
諺語,
多字熟語勉勵人必須有信用的品德,否則便被質疑辦事的責任感和能力。
《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zhī wú bù yán yán wú bù jìn
年級字:知(P1) 無(P2) 不(P1) 言(P1) ,(P1) 言(P1) 無(P2) 不(P1) 盡(P3)
宋·蘇洵《衡論·遠慮》:“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百人譽之不加密,百人毀之不加疏。”
zhǐ zhī qí shān bù zhī qí èr
年級字:只(P1) 知(P1) 其(P2) 一(P1) ,(P1) 不(P1) 知(P1) 其(P2) 二(P1)
《莊子·天地》:“識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內,而不治其外。”
dào yuǎn zhī jì shì wěi zhī xián
年級字:道(P1) 遠(P1) 知(P1) 驥(P0) ,(P1) 世(P1) 知(P1) 賢(P4)
驥:良馬。路途遙遠纔可以辨別良馬,世間的虛僞狡詐才能鑑別賢才。比喻經過長久的磨練,才能看出人的優劣。
bù zhī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
年級字:不(P1) 知(P1) 人(P1) 間(P1) ,(P1) 有(P1) 羞(P3) 恥(P5) 事(P1)
宋·歐陽修《與高司諫書》:“足下猶能以面目見士大夫,出入朝中稱諫官,是足下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爾。”
rú yú yǐn shuǐ lěng nuǎn zì zhī
年級字:如(P2) 魚(P1) 飲(P2) 水(P1) ,(P1) 冷(P2) 暖(P2) 自(P1) 知(P1)
泛指自己經歷的事,自己知道甘苦。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rú rén yǐn shuǐ lěng nuǎn zì zhī
年級字:如(P2) 人(P1) 飲(P2) 水(P1) ,(P1) 冷(P2) 暖(P2) 自(P1) 知(P1)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某甲雖在黃梅隨衆,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受入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行者即是某甲師也。”
jiàn kě ér jìn zhī nán ér tuì
年級字:見(P1) 可(P1) 而(P1) 進(P1) ,(P1) 知(P1) 難(P2) 而(P1) 退(P2)
漢·荀悅《漢紀·高帝紀》:“趙兵出國迎戰,見可而進,知難而退,懷內顧之心,無必死之計。”
bù zhī yǒu hàn hé lùn wèi jìn
年級字:不(P1) 知(P1) 有(P1) 漢(P4) ,(P1) 何(P1) 論(P2) 魏(P0) 晉(P5)
不知道有漢朝,三國魏及晉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長期脫離現實,對社會狀況特別是新鮮事物一無所知。也形容知識貧乏,學問淺薄。
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何論魏晉。”
sài wēng shī mǎ ān zhī fēi fú
年級字:塞(P3) 翁(P4) 失(P2) 馬(P1) ,(P1) 安(P1) 知(P1) 非(P2) 福(P1)
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爲好事。同“塞翁失馬”。
sài wēng shī mǎ yān zhī fēi fú
年級字:塞(P3) 翁(P4) 失(P2) 馬(P1) ,(P1) 焉(P0) 知(P1) 非(P2) 福(P1)
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爲好事。同“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yuè yūn zhī fēng chǔ rùn zhī yǔ
年級字:月(P1) 暈(P4) 知(P1) 風(P1) ,(P1) 礎(P3) 潤(P4) 知(P1) 雨(P1)
月暈出現,將要颳風;礎石溼潤,就要下雨。比喻從某些徵兆可以推知將會發生的事情。
長輿《論萊陽民變事》:“月暈知風,礎潤知雨,竊恐踵萊陽而起者,禍變相尋而來未有已也。”
yù rén wù zhī mò ruò wù wéi
年級字:欲(P5) 人(P1) 勿(P1) 知(P1) ,(P1) 莫(P2) 若(P3) 勿(P1) 爲(P2)
《漢書·枚乘傳》:“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爲。”《晉書·苻堅載記上》:“諺曰:‘欲人勿知,莫若勿爲。’聲無細而弗聞,事未形而必彰者,其此之謂也。”
zǎo zhī jīn rì huǐ bù dāng chū
年級字:早(P1) 知(P1) 今(P1) 日(P1) ,(P1) 悔(P3) 不(P1) 當(P2) 初(P2)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天衣懷禪師法嗣·惠林宗本禪師》:“曰:‘中下之流,如何領會?’師曰:‘伏屍萬里。’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當初。’”
zhǐ zhī qí yī wèi zhī qí èr
年級字:只(P1) 知(P1) 其(P2) 一(P1) ,(P1) 未(P1) 知(P1) 其(P2) 二(P1)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五:“哈哈,你是隻知其一,未知其二。你說,咱們先買地,後蓋房呢,還是先蓋了房子後買地?”
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ī zhì
年級字:燕(P2) 雀(P3) 安(P1) 知(P1) ,(P1) 鴻(P6+) 鵠(P0) 之(P2) 志(P2)
《史記·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ruò yào rén bù zhī chú fēi jǐ mò wéi
年級字:若(P3) 要(P1) 人(P1) 不(P1) 知(P1) ,(P1) 除(P2) 非(P2) 己(P1) 莫(P2) 爲(P2)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幹了壞事終究要暴露。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爲。”
zhī zhǐ wéi zhī zhī bù zhī wéi bù zhǐ
年級字:知(P1) 之(P2) 爲(P2) 知(P1) 之(P2) ,(P1) 不(P1) 知(P1) 爲(P2) 不(P1) 知(P1)
《論語·爲政》:“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xiù cái bù chū mén quán zhī tiān xià shì
年級字:秀(P2) 不(P1) 出(P1) 門(P1) ,(P1) 全(P2) 知(P1) 天(P1) 下(P1) 事(P1)
舊時認爲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裏,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
lù yáo zhī mǎ lì rì jiǔ jiàn rén xīn
年級字:路(P1) 遙(P3) 知(P1) 馬(P1) 力(P1) ,(P1) 日(P1) 久(P1) 見(P1) 人(P1) 心(P1)
詞性:形容詞
諺語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則願得姐姐長命富貴,若有些兒好歹,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hǎi nèi cún zhī jǐ tiān yá ruò bǐ lín
年級字:海(P1) 內(P1) 存(P3) 知(P1) 己(P1) ,(P1) 天(P1) 涯(P6) 若(P3) 比(P1) 鄰(P3)
詞性:形容詞
諺語,
多字熟語天涯比鄰、天涯若比鄰形容到處都可以遇到知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鼓勵要樂觀面對人生,並且要志在四方,勇於接受在不同地方的工作,增廣見聞。前往任何地方都可以得到朋友的幫助、交流,好像常常留在身邊的鄰居一樣。
海內: 四海、中國的四周環境、到處。
天涯: 遙遠的地方。
比鄰: 鄰近、鄰居。
原文記載王勃因好友杜甫前後蜀州任職,在分手時分享內心的感受。
《孟子.梁惠王上》:「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
《書經.禹貢》:「四海會同,六府孔修。」
《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皇帝傾國來救敬瑭之急,四海之人,皆服皇帝信義。」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lù yáo zhī mǎ lì shì jiǔ jiàn rén xīn
年級字:路(P1) 遙(P3) 知(P1) 馬(P1) 力(P1) ,(P1) 事(P1) 久(P1) 見(P1) 人(P1) 心(P1)
路途遙遠,纔可以知道馬的力氣的大小;經歷的事情多了,時間長了,纔可識別人心的善惡好歹。
xiù cái bù chū mén quán zhī tiān xià shì
年級字:秀(P2) 才(P1) 不(P1) 出(P1) 門(P1) ,(P1) 全(P2) 知(P1) 天(P1) 下(P1) 事(P1)
舊時認爲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裏,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