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
年級字:着(P2)
詞性:副詞
著明顯並有焦點。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1. 形容詞:
- 顯明突出 -「著名」、「著稱」、「顯著」。
- 感到: 「著涼」、「著急」。
2. 動詞:
- 專業寫作如:「著書」、「著述」、「著作」。
- 集中處理事情: 「著手」、「著眼」。
- 實在的行動:「著實」。
- 下棋行子:「著棋」。
- 到達、接近:「著陸」、「不著邊際」。
- 加附顏色或重點:「著色」、「著墨」。
3. 助詞:
- 放在動詞後,表示動作在進行中:「坐著」、「看著」、「坐著」、「慢著!」「找著」、「睡著」。
- 時間恰好:「撞個正著」。
4. 名詞:
- 策略/戰略: 「三十六著,走為上著。」
- 專業的下棋技術 - 「棋高一著」。
- 專業作品 -「名著」、「巨著」。
- 結果 - 「著落」。
zhù
年級字:著(P2)
詞性:副詞
文言文字詞從「艸」,「者」聲。
明顯、顯著: 著名、著稱、顯著。
專業寫作如:著書、著述、著名、名著、巨著、著作。
集中處理事情: 著手、著眼、三十六著,走為上著。
實在的行動:著實。
下棋行子:著棋、棋高一著。
加附顏色或重點:著色、著墨。
感到: 著涼、著急。
到達、接近:著陸、著落、不著邊際。
放在動詞後,表示動作在進行中:坐著、看著、睡著、慢著、找著。
時間恰好: 撞個正著。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Zòu zhe
zhǎ zhe
Zàizhe
年級字:載(P3) 著(P2)
詞性:助詞
常見詞組乘載著、運載著-「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載」乘載、載運、載客、載貨。
「著」「著」【助詞】- 放在動詞後,表示動作在進行中:「坐著」、「看著」、「坐著」、「慢著!」「找著」、「睡著」。
hán zhe
Cù zhe
Qiānzhe
年級字:牽(P3) 著(P2)
詞性:名詞
《牽著》是連載在晉江文學城的同人其它類小說,作者是浮熙。
pīzhe
年級字:披(P2) 著(P2)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披着穿著在外輕輕的蓋上。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披」在外輕輕的蓋上。
「著」「著」【助詞】- 放在動詞後,表示動作在進行中:「坐著」、「看著」、「坐著」、「慢著!」「找著」、「睡著」。
Cì zhe
bāi zhe
zhuó lù
wǎn zhe
Zhe má
年級字:著(P2) 麻(P1)
詞性:副詞
1.像腿、臂被壓後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
2.感覺不靈,或喪失感覺,引申為思想不敏銳。
cǎi zhe
tǎng zhe
tuō zhe
diǎn zhe
fù zhuó
Yǔ zhe
zhuó jìn
zhuó shǒu
年級字:着(P2) 手(P1)
詞性:動詞
1. 觸手;附著手上。
2. 棘手。《紅樓夢》第五二回:“你太性急了……你只靜養幾天,自然就好了。你越急越著手。”
3. 動手;開始(做)。
4. 得手。例如:《古今小說·沉小官一鳥害七命》:“ 張公 自道著手了……接過銀子,看一看,將來放在荷包裡。”
zhù míng
年級字:著(P2) 名(P2)
詞性:形容詞
著名,
有名,
著名,
聞名,
馳名無名-「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cǔn zhe
年級字:著(P2)
詞性:動詞
忖,就是揣度(duó),思量的意思。
自己忖着,就是自己揣度
zhǐ zhe
kàng zhe
zhù zuò
年級字:著(P2) 作(P2)
詞性:名詞
著述-「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1. 撰述。古代專指撰寫詩文,包括文學與學術作品。2. 運用創造才能或經過創造性努力而產生的作品。
huó zhe
zhe zhǎn
Mái zhe
Xún zhe
Gōng zhe
huái zhe
年級字:懷(P3) 著(P2)
詞性:動詞,助詞
常見詞組抱在胸前、懷在心中。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nán zhe
jiǎnzhe
zhuó zhòng
yōu zhe
zháo jí
róu zhe
年級字:揉(P5) 著(P2)
詞性:動詞
1.用手來回擦或搓:~擦。例: ~搓。 ~眼睛。
2.團弄。例:~面。 ~泥球。
3.使木彎曲。例:~輪(使木彎曲製作車輪)。 “~木為耒”。
4.古同“柔”,使降順。
cángzhe
年級字:藏(P2) 著(P2)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藏着把東西或知識收藏,不公開。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藏」收藏、埋藏、躲藏。
「著」【助詞】- 放在動詞後,表示動作在進行中:「坐著」、「看著」、「坐著」、「慢著!」「找著」、「睡著」。
zhe lú
zhe kàng
Níng zhe
年級字:著(P2)
詞性:動詞
1.握住物體的兩端向相反的方向用力。
2.用兩個手指扭住皮肉使勁轉動。
Zhuàng zhe
dàizhe
年級字:帶(P1) 著(P2)
詞性:助詞
常見詞組帶着戴著帶在身傍或懷在心裏的意思。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bō zhe
chuō zhe
suí zhe
年級字:隨(P3) 着(P2)
詞性:連詞
跟著-「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用在句首或動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或事件的發生所依賴的條件。
chuān zhe
年級字:穿(P1) 著(P2)
詞性:助詞
常見詞組穿戴、披著脫掉身上穿的衣服及所佩的裝飾品。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身上穿的衣服及所佩的裝飾品。
「著」「著」【助詞】- 放在動詞後,表示動作在進行中:「坐著」、「看著」、「坐著」、「慢著!」「找著」、「睡著」。
Yè zhe
mán zhe
Fèng zhe
tuó zhe
qiǎng zhe
yín zhe
mí zhe
年級字:迷(P2) 着(P2)
詞性:動詞,助詞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fàn zhe
dài zhe
年級字:戴(P3) 著(P2)
詞性:副詞
常見詞組戴着帶著掛在身體的部份。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戴著」指掛在身體的部份,例如: 戴口罩、戴帽子、戴手套、戴眼鏡。
「帶著」「帶」是繩帶的含意,如攜帶。
「戴」佩戴,把東西放上。
「著」【助詞】- 放在動詞後,表示動作在進行中:「坐著」、「看著」、「坐著」、「慢著!」「找著」、「睡著」。
chù zhe
Kōu zhe
年級字:著(P2)
詞性:動詞
1.用手指或細小的東西挖。
2.向狹窄的方面探求、探究:摳字眼兒。死摳書本。
diān zhe
zhe dì
Hu zhe
tāo zhuó
Zhe zhuī
lǚ zhe
年級字:著(P2)
詞性:助詞
1.用手握著條狀物,順著移動、撫摩。
2.用手輕輕摘取。
àn zhe
Áo zhe
bì zhe
年級字:閉(P2) 著(P2)
詞性:動詞,形容詞
關閉開著,
開通,
通暢-「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yán zhe
年級字:沿(P2) 著(P2)
詞性:副詞
順流而行。
沿: 順流而行。
著: 助語詞。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Lài zhe
yǎng zhe
zhān zhe
年級字:沾(P3) 著(P2)
詞性:動詞
1.浸濕。
2.因接觸而附著。
3.染上
4.指因憑藉關係而得到
diào zhe
dī zhe
sāi zhe
lǒng zhe
dǎi zhe
Duò zhe
Rú zhe
Zhe bǎng
年級字:著(P2) 膀(P2)
詞性:助詞
著:挨上。
膀:胳膊的上部靠肩的部分,肩膀。挨著肩膀。
lì zhe
zhe pào
Cāi zháo
Piē zhe
Māo zhe
wéi zhe
年級字:圍(P3) 著(P2)
詞性:形容詞
1.環繞,四周攔擋起來。
2.圈起來作攔阻或遮擋的東西。
3.四周。
Zhe shēn
yāo zhe
zhuān zhù
Piē zhe
bǒ zhe
kǔn zhe
kǎo zhe
Qū zhe
Xiézhe
gùzhe
qiáo zhe
guà zhe
年級字:掛(P2) 著(P2)
詞性:動詞,助詞
常見詞組掛着吊著、留著吊掛著的心事或物品。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掛」吊掛著一些物品、心裏記掛著、或比喻含有一種感覺。
「著」助語詞。
Shǔn zhe
hào zhe
děng zhe
sǎ zhe
年級字:灑(P4) 著(P2)
詞性:助詞
1.使水或其他東西分散地落下:灑水。
2.灑著雨:下著雨。
píngzhe
年級字:憑(P4) 著(P2)
詞性:助詞
常見詞組憑着憑藉指有力的證據而使用或倚靠著。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憑」可以證明,倚靠的。
「著」「着」【助詞】- 放在動詞後,表示動作在進行中:「坐著」、「看著」、「坐著」、「慢著!」「找著」、「睡著」。
píng zhe
年級字:憑(P4) 着(P2)
詞性:助詞
常見詞組憑著憑藉指有力的證據而使用或倚靠着。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憑」可以證明,倚靠的。
「著」「着」【助詞】- 放在動詞後,表示動作在進行中:「坐著」、「看著」、「坐著」、「慢著!」「找著」、「睡著」。
tiǎnzhe
zhe bēng
年級字:著(P2) 繃(P4)
詞性:介詞
1.張緊,拉緊,繃緊。
2.板著,強忍著:繃著臉,繃勁。
liàn zhe
年級字:戀(P6) 著(P2)
詞性:介詞
愛著表示狀態,“正在愛”,“著”後面加賓語——愛的對象。
pīzhe
年級字:披(P2) 着(P2)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披著穿著在外輕輕的蓋上。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披」在外輕輕的蓋上。
「着」「著」【助詞】- 放在動詞後,表示動作在進行中:「坐着」、「看着」、「坐着」、「慢着」「找着」、「睡着」。
zhàn zhe
wǔ zhe
fǔ zhe
年級字:撫(P5) 著(P2)
詞性:動詞
1.安慰和周濟。
2.扶持,保護著。
3.輕輕地按著。
Dié zhe
zuàn zhe
zhuàng zhe
Tān zhe
年級字:攤(P4) 著(P2)
詞性:助詞
1.擺開,展開。
2.把貨品在地上或用席、板擺設在路旁、廣場空地的售貨處。
bì zhe
年級字:閉(P2) 着(P2)
詞性:動詞,助詞
關着開着-「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zhe chén
zuò zhe
bàng zhe
diān zhe
Xǐ zhe
kàn zhe
年級字:看(P1) 着(P2)
詞性:動詞,助詞
常見詞組看著視覺。
看: 看見,注視着,留意着。
着: 助語詞。
正在注視、留意着。
guò zhe
年級字:過(P1) 着(P2)
詞性:動詞,助詞
常見詞組生活的情景。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過」渡過、經過,生活。
「著」正在,此時。
生活的情景。
zhuó mò
年級字:著(P2) 墨(P2)
詞性:動詞
1.指用筆墨來敘述描述2.猶著筆。指寫作或書畫創作等
dàizhe
年級字:帶(P1) 着(P2)
詞性:助詞
常見詞組帶著戴着帶在身傍或懷在心裏的意思。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shùn zhe
chǒu zhe
Liáo zhe
diāo zhe
年級字:著(P2)
詞性:動詞
銜著用嘴銜著某種東西,被銜的東西相當部分露在嘴外的狀態。
qín zhe
wāi zhe
liě zhe
yǐ zhe
wā zhe
年級字:挖(P2) 著(P2)
詞性:動詞
挖掘著
例:你怎能一邊挖著鼻子,一邊跟人說話?又沒禮貌,又不衛生。
kāi zhe
fú zhe
chuàn zhe
Zhe wān
jiē zhe
年級字:接(P2) 著(P2)
詞性:動詞,連詞,助詞
常見詞組用手接住、握住。
次序,連續下一個階段或環節。
接: 交接、接觸、接駁、迎接、接受、接收。
著: 助詞。
用手接住、握住。
次序,連續下一個階段或環節。
bèi zhe
Cèng zhe
zhe liáng
hé zhù
diàn zhe
tīngzhe
zhe rǎng
káng zhe
dǐ zhe
juē zhe
Lán zhe
cù zhe
zhí zhuó
年級字:執(P4) 著(P2)
詞性:助詞
常見詞組固執,
執拗,
頑固放棄,
捨棄-「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即執著。佛教指專心注意人世間事物而不能超脫,後來泛指固執或拘泥
Chēngzhe
年級字:撐(P5) 著(P2)
詞性:名詞
《撐著》是一部小說,作者是幸福的蘋果樹,連載於晉江文學城。
tiē zhe
Rǎo zhe
zhuó dì
年級字:著(P2) 地(P1)
詞性:介詞
常見詞組落地,降落,接觸到地面。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yǒu zhe
Cāo zhe
年級字:操(P2) 著(P2)
詞性:動詞
1.拿,抓在手裡。
2.控制、掌握。
3.從事。
4.用某種語言或方言講話。
yù zhe
yā
duì zhe
年級字:對(P1) 着(P2)
詞性:動詞,助詞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wānzhe
年級字:彎(P2) 着(P2)
詞性:助詞
常見詞組彎曲的形態。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 彎」 彎曲。
「着」【助詞】- 放在動詞後,表示動作在進行中:「坐著」、「看著」、「坐著」、「慢著!」「找著」、「睡著」。
shuì zhe
sā zhe
zhe yī
qiàn zhe
zhuó bǐ
lā zhe
xiǎngzhe
年級字:想(P1) 著(P2)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心中正在想的事物。
Chuí zhe
zhuì zhe
tǔ zhù
年級字:土(P1) 著(P2)
詞性:名詞
移民世代居住本地的人。本地人,尤用來與入侵者或殖民者對比。
huò zhe
年級字:惑(P5) 著(P2)
詞性:助詞
佛教謂貪愛之心為外界之事物所迷惑,執著而不可擺脫。
zhe hūn
年級字:著(P2) 昏(P3)
詞性:助詞
表示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覺:發昏,昏厥(亦稱“暈厥”),昏亂。
chèn zhe
cángzhe
年級字:藏(P2) 着(P2)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藏著把東西或知識收藏,不公開。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藏」收藏、埋藏、躲藏。
「著」【助詞】- 放在動詞後,表示動作在進行中:「坐著」、「看著」、「坐著」、「慢著!」「找著」、「睡著」。
zhe jiǎ
zhe chì
kuà zhuó
年級字:著(P2)
詞性:動詞
1.胳膊彎起來掛著東西。例:她~著籃子上街。
2.把東西掛在肩上或掛在腰里。例:~包。 ~著照相機。
pēn zhe
míng zhù
年級字:名(P2) 著(P2)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傑作,最值得推崇的作品。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即傑作,最值得推崇的作品,尤指文學、藝術或音樂作品。
hǎn zhe
yē zhe
guà zhe
年級字:掛(P2) 着(P2)
詞性:動詞,助詞
常見詞組掛著吊着、留着吊掛着的心事或物品。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掛」吊掛着一些物品、心裏記掛着、或比喻含有一種感覺。
「着」助語詞。
zhē zhe
rǎng zhe
āi zhe
máng zhe
年級字:忙(P2) 着(P2)
詞性:形容詞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wò zhe
年級字:握(P3) 着(P2)
詞性:動詞,助詞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Zhe chàn
年級字:著(P2) 顫(P6)
詞性:助詞
著:感受,受到。
顫:物體震動:顫動,顫抖。感受到震動。
kǔnzhe
pò zhe
年級字:迫(P4) 著(P2)
詞性:形容詞
極為明顯。
《漢書·王莽傳中》:“皇帝謙謙,既備固讓,十二符應迫著,命不可辭。”
zhù chēng
年級字:著(P2) 稱(P2)
詞性:動詞,形容詞
1.著名,出名。
例:《後漢書·竇武傳》:“ 武少以經行著稱,常教授於大澤中,不交時事,名顯關西。”《新唐書·王璠傳》:“儀宇峻整,著稱於時。” 清俞樾《茶香室續鈔·麻沙》:“然則宋時麻沙版之著稱,特以其多耳,非為精美也。” 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第一章第一節:“中華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勞著稱於世,同時又是酷愛自由、富於革命傳統的民族。”
2.猶命名。給予名稱。
例: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潁水》:“ 秦始皇十七年滅韓,以其地為潁川郡,蓋因水以著稱者也。” 劉師培《文說》:“且文苑之英,字學多疏,率爾操觚,緣飾附會,假設名詞,獨標奇語,因事著稱,緣物生義。”
péi
年級字:賠(P3) 著(P2)
詞性:動詞
正在賠罪
例:賠著不是
(請求原諒)
賠著禮
(施禮賠罪)
kòu zhe
zhù shū
年級字:著(P2) 書(P1)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寫作。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liào zhe
mō zhe
Huàn zhe
年級字:換(P2) 著(P2)
詞性:副詞
1.更改,變。
2.給人東西同時從他那裡取得別的東西。
huái zhe
年級字:懷(P3) 着(P2)
詞性:動詞,助詞
常見詞組懷著抱在胸前、懷在心中。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jué zhe
kàn zhe
年級字:看(P1) 著(P2)
詞性:動詞,助詞
常見詞組看着視覺
看: 看見,注視著,留意著。
著: 助語詞。
正在注視、留意著。
xiào zhe
zhe kuáng
xū zhe
zhǎng zhe
年級字:長(P1) 著(P2)
詞性:動詞
指生長了一種東西或外形。
「長」生長。
「著」助語詞。
指生長了一種東西或外形。
lǎn zhe
xiǎn zhù
年級字:顯(P4) 著(P2)
明顯微妙,
細微-「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1. 亦作“ 顯著 ”。
2. 非常明顯。
3. 顯露;炫耀。
qū zhe
guǒ zhe
yìng zhe
gǒng zhe
年級字:拱(P4) 著(P2)
詞性:助詞
1.兩手抱拳上舉,以表敬意:拱著手。
2.聳起,隆起,彎曲成弧形:拱著背。
bào zhe
yì zhù
huàng zhe
zhǔ zhe
mǐn zhuó
年級字:著(P2)
詞性:動詞
1.刷,抹。例:~子(婦女梳頭時抹油用的小刷子)。 ~頭髮。
2.(嘴、翅膀等)收斂,稍稍合攏。例:~嘴。
3.收斂嘴唇,少量沾取。例:~酒。
4.擦拭。例:~泣(揩拭眼淚)
chuí zhe
rǎn zhe
年級字:染(P3) 著(P2)
詞性:形容詞
亦作“染著”,佛教語,謂愛欲之心浸染處物,執著不離;謂滯泥;見“染著”。
shuān zhe
liè zhe
Piǎo zhe
dézháo
zhe shào
年級字:著(P2) 哨(P3)
詞性:助詞
吹著哨子: 吹著發出尖銳聲的器物,用於集合人、操練或體育比賽時發號令。
ná zhe
yào zhe
guò zhe
年級字:過(P1) 著(P2)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生活的情景。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過」渡過、經過,生活。
「著」正在,此時。
生活的情景。
sā zhe
sòu zhe
běng zhe
zhào zhe
zhe wǔ
zhe féi
年級字:著(P2) 肥(P2)
詞性:動詞
著:放,擱進去。
肥:能增加田地養分的東西(如糞、豆餅、化學配合劑等),肥料。放進肥料,施肥。
Guā zhe
shì zhe
yán zhe
年級字:沿(P2) 着(P2)
詞性:副詞
順流而行。
沿: 順流而行。
着: 助語詞。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shì zhe
līn zhe
chě zhe
tán zhe
luǒ zhe
Zhe mà
Bō zhe
péi zhe
suí zhe
年級字:隨(P3) 著(P2)
詞性:連詞
跟著-「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用在句首或動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或事件的發生所依賴的條件。
zháo liáng
dīng zhe
chèn zhe
mào zhe
年級字:冒(P1) 著(P2)
詞性:副詞
1.不加小心,魯莽,衝撞。
2.不顧(惡劣的環境或危險等),頂著。
dīngzhe
Kāi zhe
gēn zhe
màizhe
xiàng zhe
chuǎi zhe
年級字:揣(P4) 著(P2)
詞性:動詞
估量,忖度。例:~測着。 ~摩着。 ~度着(duó)。 ~想。 ~情着(忖度情理)
jī zhe
fù zhe
nián zhuó
tiǎn zhe
zhe gāng
年級字:著(P2) 鋼(P2)
詞性:動詞
著:
1.接觸,挨上:著陸,附著。
2.放,擱進去。鋼:
鋼鐵。
放入鋼鐵。
Ài he
wàng zhe
wānzhe
正確字:彎着
錯在哪裏:
形近錯
音近錯
義近錯
異體字
年級字:着(P2)
詞性:錯別字助詞
常見詞組錯別字
彎曲的形態。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彎」彎曲。
「着」【助詞】- 放在動詞後,表示動作在進行中:「坐著」、「看著」、「坐著」、「慢著!」「找著」、「睡著」。
máng zhe
Fēi jī zhuó lù
年級字:追(P1) 著(P2) 我(P1)
詞性:動詞,形容詞,助詞
常見詞組-「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年級字:下(P1) 著(P2) 雪(P1)
詞性:動詞,形容詞
正在下雪。下雪是大氣固態降水中的一種最廣泛、最普遍、最主要的形式。在地球上,水是不斷循環運動的,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受熱蒸發到天空,這些水汽又隨著風運動到別的地方,當它們遇到冷空氣,形成降水又重新回到地球表面。這種降水分為兩種:一是液態降水,這就是下雨;另一種是固態降水,這就是下雪或下冰雹等。
年級字:著(P2) 作(P2) 權(P5)
詞性:名詞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一個國家或社會對寫作和創作的權力和義務的法制,一般給予創者根據知識版權保護法在相關地域進行合法註冊版權,享受被法律保障的權力。
年級字:抬(P2) 着(P2) 頭(P1)
詞性:動詞
年級字:走(P1) 爲(P2) 上(P1) 着(P2)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娘道:‘我兒,‘三十六着,走爲上着’。只恐沒處走。’”
年級字:以(P1) 微(P2) 知(P1) 着(P2)
微:微小;着:顯着。從事物露出的苗頭,可以推知它的發展趨向或他的實質。
宋·蘇洵《辨姦論》:“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着。”
年級字:深(P2) 切(P2) 著(P2) 明(P1)
《史記·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年級字:摸(P2) 頭(P1) 不(P1) 着(P2)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趙氏聽了這話,摸頭不着,只得依着言語,寫了一封字。”
年級字:沉(P2) 着(P2) 痛(P2) 快(P1)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其大概有二,曰優遊不迫,曰沉着痛快。”
年級字:鴻(P6+) 篇(P3) 巨(P2) 着(P2)
①傑作。敬稱他人的作品。②規模宏大的著作。同“鴻篇鉅制”。
年級字:一(P1) 鞭(P2) 先(P2) 著(P2)
晉劉琨少負志氣,與祖逖爲友,共以收復中原爲志,曾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見《晉書·劉琨傳》。
年級字:吃(P1) 着(P2) 不(P1) 盡(P3)
宋·魏泰《東軒筆錄》卷十四:“王沂公曾青州發解,及南省程試,皆爲首冠。中山劉子儀爲翰林學士,戲語之曰:‘狀元試三場,一生吃着不盡。’沂公正色答曰:‘曾平生之志,不在溫飽。’”
年級字:畫(P1) 蛇(P4) 著(P2) 足(P1)
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同“畫蛇添足”。
唐·韓愈《感春》詩之四:“畫蛇著足無處用,兩鬢雪白趨埃塵。”
年級字:棋(P2) 輸(P4) 先(P2) 著(P2)
年級字:摸(P2) 門(P1) 不(P1) 着(P2)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一頓夾七夾八,罵的范進摸門不着。辭了丈人回來。”
年級字:魂(P4) 不(P1) 着(P2) 體(P2)
形容極端驚恐或在某種事物誘惑下失去常態。同“魂不附體”。
《前漢書平話》捲上:“嚇高皇魂不着體。”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十三回:“只見兩個黃巾力士,押着李逵,耳邊只聽得風雨之聲,不覺徑到薊州地界,嚇得魂不着體,手腳搖戰。”
年級字:罪(P4) 惡(P3) 昭(P2) 著(P2)
年級字:視(P1) 微(P2) 知(P1) 著(P2)
三國·蜀·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慮》:“君子視微知著,見始知終,禍無從起,此思慮之政也。”
年級字:不(P1) 着(P2) 疼(P2) 熱(P2)
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這一個小廝,必是你乞養來的螟蛉之子,不着疼熱,所以着他償命。”
年級字:著(P2) 述(P6) 等(P2) 身(P1)
著述:編寫的著作。寫的書摞起來和自己的身高相等。形容著作極多。亦作“著作等身”。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自是以外,雖著述等身,聲華蓋代,總聽其自貯名山,不得入此門一步焉,先聖之志也。”
年級字:着(P2) 人(P1) 先(P2) 鞭(P2)
《晉書·劉琨傳》:“與范陽祖逖爲友。聞逖被用,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着鞭。’”
年級字:知(P1) 疼(P2) 着(P2) 癢(P4)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無奈二姐倒是個多情的人,以爲賈璉是終身之主了,凡事倒還知疼着癢。”
年級字:棋(P2) 輸(P4) 先(P2) 着(P2)
年級字:深(P2) 切(P2) 著(P2) 白(P1)
宋·司馬光《與薛子立秀才書》:“觀足下之文……深切著白,使其人果舉而行之,則足下雖未得位,而澤固施於民矣。”
年級字:着(P2) 書(P1) 立(P1) 說(P1)
着:寫作;立:成就;說:學說。寫書或文章,創立自己的學說。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將南京元(玄)武湖賜與莊尚志着書立說,鼓吹休明。”
年級字:彰(P6) 明(P1) 較(P2) 著(P2)
彰、明、較、著:都是明顯的意思。指事情或道理極其明顯,很容易看清。
年級字:懷(P3) 著(P2) 鬼(P2) 胎(P5)
詞性:形容詞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年級字:仰(P4) 屋(P1) 著(P2) 書(P1)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梁書·南平元襄王偉傳》:「下官曆觀世人,多有不好歡樂,乃仰眠牀上,看屋樑而著書。千秋萬歲,誰傳此者。」
年級字:著(P2) 書(P1) 立(P1) 說(P1)
立:創立、提出;說:主張,學說。從事寫作,提出自己的主張和學說。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將南京元武湖賜與莊尚志著書立說,鼓吹休明。”
年級字:仰(P4) 屋(P1) 着(P2) 書(P1)
《梁書·南平元襄王偉傳》:“下官曆觀世人,多有不好歡樂,乃仰眠牀上,看屋樑而着書。千秋萬歲,誰傳此者。”
年級字:歪(P3) 打(P1) 正(P1) 著(P2)
比喻方法本來不恰當,卻僥倖得到滿意的結果。也比喻原意本不在此,卻湊巧和別人的想法符合。
年級字:鴻(P6+) 篇(P3) 著(P2)
柯靈《香雪海·散文——文學的輕騎隊》:“我們這時代是產生鴻篇鉅著的時代,是產生詩的時代,也是產生絢爛多采、爭妍鬥勝的散文的時代。”
年級字:懷(P3) 着(P2) 鬼(P2) 胎(P5)
詞性:形容詞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五回:「襲人等懷着鬼胎,又不敢去招惹他,恐他生氣。」
年級字:皺(P3) 著(P2) 眉(P3) 頭(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顰,
愁眉不展眉飛色舞擔憂、不安的表情。
「皺」皺紋、皺皮」、摺痕。
「眉頭」兩眉中間的肌肉。
緊縮起兩眉中間的肌肉。
南朝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記.卷一.五月事》:「此人始入戶,便皺面去,居太近。」
唐.姚揆〈潁川客舍〉詩:「鄉夢有時生枕上,客情終日在眉頭。」
年級字:惡(P3) 跡(P2) 昭(P2) 著(P2)
昭著:顯著,明顯。惡劣的事蹟十分明顯,人所共見。形容罪行嚴重。
宋·鄭剛中《北山文集·答潼川路於提刑》:“但先列罪人之詞,而繼之以今來勘狀,則惡跡昭著。”
年級字:著(P2) 手(P1) 成(P1) 春(P1)
著手:動手。一著手就轉成春天。原指詩歌要自然清新。後比喻醫術高明,剛一動手病情就好轉了。
唐·司空圖《詩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舅逢花開,如瞻歲新。”
年級字:彰(P6) 明(P1) 昭(P2) 着(P2)
年級字:威(P3) 望(P2) 素(P4) 著(P2)
威望:威信,聲望;素:一向;著:明顯。一向很有威望。
《宋史·宗澤傳》:“澤威望素著,既至,首捕誅舍賊者數人。下令曰:‘爲盜者贓無輕重,並從軍法。’由是盜賊屏息,民賴以安。”
年級字:日(P1) 新(P1) 月(P1) 著(P2)
年級字:大(P1) 處(P2) 著(P2) 墨(P2)
原指畫畫或寫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從大處著眼。
年級字:佛(P3) 頭(P1) 著(P2) 糞(P3)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崔相公入寺,見鳥雀於佛頭上放糞,乃問師曰:‘鳥雀還有佛性也無?’師雲:‘有。’崔雲:‘爲什麼向佛頭上放糞?’師雲:‘是伊爲什麼不向鷂子頭上放?’”
年級字:遐(P6) 邇(P6) 著(P2) 聞(P2)
年級字:彰(P6) 明(P1) 昭(P2) 著(P2)
清·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回:“這個名目,叫做‘賣瘋’,卻是揹着人在外面暗做的,沒有彰明昭著在自己家裏做的。”
年級字:著(P2) 作(P2) 等(P2) 身(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宋史·賈黃中傳》:“黃中幼聰悟,方五歲,玭每旦令正立,展書卷比之,謂之等身書,課其誦讀。”
年級字:大(P1) 處(P2) 着(P2) 眼(P1)
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嘁嘁嚓嚓,招生是非,搬弄口舌,決不在大處着眼。”
年級字:知(P1) 疼(P2) 著(P2) 熱(P2)
年級字:不(P1) 著(P2) 邊(P1) 際(P3)
著:接觸;邊際:邊界,邊緣。挨不著邊兒。多指說話空泛,不接觸實際。
年級字:先(P2) 我(P1) 着(P2) 鞭(P2)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先生吾着鞭耳。”
年級字:劣(P5) 跡(P2) 昭(P2) 着(P2)
年級字:睹(P5) 著(P2) 知(P1) 微(P2)
《文選·王粲〈贈文叔良〉詩》:“探情以華,睹著知微。”李善注:“ 《越絕書》:‘子胥曰:聖人見微知著,睹始知己。’”
年級字:著(P2) 於(P2) 竹(P1) 帛(P0)
着:寫作。竹帛:竹簡和絹。在竹簡和絹上寫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績等寫入書中。
漢·東方朔《答客難》:“今子大夫修先生之術,慕聖人之義,諷誦詩書百家之言,不可勝記,著於竹帛,脣腐齒落,服膺而不可釋。”
年級字:深(P2) 切(P2) 着(P2) 白(P1)
年級字:亞(P2) 超(P4) 著(P2) 褲(P3)
年級字:大(P1) 處(P2) 著(P2) 眼(P1)
年級字:不(P1) 着(P2) 邊(P1) 際(P3)
着:接觸;邊際:邊界,邊緣。挨不着邊兒。多指說話空泛,不接觸實際。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九回:“何濤思想:在此不着邊際,怎生奈何!我須用自去一遭。”
年級字:惡(P3) 跡(P2) 昭(P2) 着(P2)
昭著:顯着,明顯。惡劣的事蹟十分明顯,人所共見。形容罪行嚴重。
年級字:鞭(P2) 闢(P4) 着(P2) 裏(P1)
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裏層。形容探求透徹,深入精微。
清·李顒《南庠匯語》十六:“一則文字知見義襲於外,原不曾鞭闢着裏,真參實悟。”
年級字:棋(P2) 高(P1) 一(P1) 着(P2)
一着:下棋時下一子或走一步。棋藝高人一步。也比喻技高一等。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正所謂‘棋高一着,縛手縛腳’。”
年級字:睹(P5) 微(P2) 知(P1) 著(P2)
微:細小;著:顯著。看到細小的徵兆便知道其性質及發展趨勢。
《三國志·呂布臧洪傳》:“僕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見終,睹微知著,竊度主人之心。,豈謂三子宜死,罰當刑中哉。?”
年級字:睹(P5) 着(P2) 知(P1) 微(P2)
年級字:哭(P1) 喪(P5) 著(P2) 臉(P2)
年級字:以(P1) 微(P2) 知(P1) 著(P2)
微:微小;著:顯著。從事物露出的苗頭,可以推知它的發展趨向或他的實質。
宋·蘇洵《辨姦論》:“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年級字:識(P2) 微(P2) 知(P1) 著(P2)
年級字:魂(P4) 不(P1) 著(P2) 體(P2)
形容極端驚恐或在某種事物誘惑下失去常態。同“魂不附體”。
年級字:十(P1) 捉(P2) 九(P1) 着(P2)
年級字:佛(P3) 頭(P1) 着(P2) 糞(P3)
着:放置。原指佛性慈善,在他頭上放糞也不計較。後多比喻不好的東西放在好東西上面,玷污的好的東西。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七:“崔相公入寺,見鳥雀於佛頭上放糞,乃問師曰:‘鳥雀還有佛性也無?’師曰:‘有。’崔曰:‘爲什麼向佛頭上放糞?’師曰:‘是伊爲什麼不向鷂子頭上放?’”
年級字:着(P2) 手(P1) 成(P1) 春(P1)
着手:動手。一着手就轉成春天。原指詩歌要自然清新。後比喻醫術高明,剛一動手病情就好轉了。
唐·司空圖《詩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着手成春。舅逢花開,如瞻歲新。”
年級字:哭(P1) 喪(P5) 着(P2) 臉(P2)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四回:“那老頭子哭喪着臉,不知說了一句甚麼話,符老爺登時大發雷霆起來,把那獨腳桌子一掀,匉訇一聲,桌上的東西翻了個滿地。”
年級字:歪(P3) 打(P1) 正(P1) 着(P2)
比喻方法本來不恰當,卻僥幸得到滿意的結果。也比喻原意本不在此,卻湊巧和別人的想法符合。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二回:“將藥煎中,打發晁大舍吃將下去。想歪打正着,又是楊太醫運好的時節,吃了藥就安穩睡了一覺。”
年級字:彰(P6) 明(P1) 較(P2) 着(P2)
西漢·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
年級字:枝(P1) 附(P2) 葉(P1) 著(P2)
《文選·班固〈答賓戲〉》:“方今大漢灑埽羣穢,夷險芟荒……是以六合之內,莫不同源共流,沐浴玄德,稟仰太和,枝附葉著。”
年級字:超(P4) 超(P4) 玄(P3) 著(P2)
超超:形容高超;玄:微妙;著:明顯。言論、文辭高妙明切。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我與王安豐說延陵、子房,亦超超玄箸。”
年級字:臭(P3) 名(P2) 昭(P2) 著(P2)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們是賀衷寒系統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年級字:當(P2) 著(P2) 不(P1) 著(P2)
明·湯顯祖《牡丹亭·圍釋》:“老大王,你可也當著不著的。”
年級字:頭(P1) 上(P1) 著(P2) 頭(P1)
年級字:先(P2) 我(P1) 著(P2) 鞭(P2)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先生吾著鞭耳。”
年級字:沉(P2) 著(P2) 痛(P2) 快(P1)
《法書要錄》卷一引南朝·宋·羊欣《採古來能書人名》:“吳人皇象能草,世稱沉著痛快。”
年級字:劣(P5) 跡(P2) 昭(P2) 著(P2)
毛澤東《唯心歷史觀的破產》:“對於國民黨的舊工作人員,只要有一技之長而不是反動有據或劣跡昭著的分子一概予以維持,不要裁減。”
年級字:穿(P1) 紅(P1) 着(P2) 綠(P1)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那顏俊雖醜陋,最好妝扮,穿紅着綠,低聲強笑,自以爲美。”
年級字:着(P2) 癢(P4) 處(P2)
唐·杜牧《讀韓杜集》詩:“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
年級字:枝(P1) 附(P2) 葉(P1) 着(P2)
《文選·班固〈答賓戲〉》:“方今大漢灑埽羣穢,夷險芟荒……是以六合之內,莫不同源共流,沐浴玄德,稟仰太和,枝附葉着。”
年級字:見(P1) 微(P2) 知(P1) 著(P2)
《韓非子·說林上》:“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宋·蘇洵《辨姦論》:“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年級字:知(P1) 疼(P2) 着(P2) 熱(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五回:“無奈二姐兒倒是個多情人,以爲賈璉是終身之主了,凡事倒還知疼着熱。”
年級字:當(P2) 着(P2) 不(P1) 着(P2)
明·湯顯祖《牡丹亭·圍釋》:“老大王,你可也當着不着的。”
年級字:百(P1) 下(P1) 百(P1) 着(P2)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九回:“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鯉,他就與我袖傳一課。依方位,百下百着。”
年級字:黏(P5) 皮(P1) 着(P2) 骨(P2)
年級字:積(P3) 微(P2) 成(P1) 著(P2)
微:細微;著:顯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經過長期積累,就會變得顯著。
《荀子·大略》:“夫盡小者大,積微成著,德至者色澤洽,行盡而聲問遠。”
年級字:深(P2) 切(P2) 着(P2) 明(P1)
年級字:添(P3) 鹽(P4) 着(P2) 醋(P5)
比喻敘述事情或轉述別人的話,爲了誇大,添上原來沒有的內容。同“添油加醋”。
年級字:大(P1) 處(P2) 着(P2) 墨(P2)
原指畫畫或寫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從大處着眼。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你老哥也算得會用的了,真正闊手筆!看你不出,倒是個大處落墨的!”
年級字:水(P1) 中(P1) 著(P2) 鹽(P4)
年級字:牽(P3) 着(P2) 鼻(P1) 子(P1) 走(P1)
詞性:形容詞
諺語,
多字熟語比喻失去主動的機會,被別人作主、支配,只能跟隨和作被動的角色。
牛隻在農田拉著犁耙工作時,一般都被農夫牽着鼻子向前走。
年級字:摸(P2) 不(P1) 著(P2) 頭(P1) 腦(P2)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回:“當時同多九公議定,把蘭音,若花送了過去。二人摸不着頭腦,又不敢違拗,只得暫且住下。”
年級字:肥(P2) 佬(P6+) 著(P2) 笠(P0) 衫(P3)
年級字:着(P2) 三(P1) 不(P1) 着(P2) 兩(P1)
指說話或做事輕重不當,考慮欠周,注意這裏,顧不到那裏。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五回:“那珍大爺管兒子,倒也象當日老祖宗的規矩,只是着三不着兩的。”
年級字:著(P2) 三(P1) 不(P1) 著(P2) 兩(P1)
指說話或做事輕重不當,考慮欠周,注意這裡,顧不到那裡。
年級字:摸(P2) 不(P1) 着(P2) 頭(P1) 腦(P2)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回:“當時同多九公議定,把蘭音,若花送了過去。二人摸不着頭腦,又不敢違拗,只得暫且住下。”
年級字:吃(P1) 不(P1) 了(P1) 兜(P5) 着(P2) 走(P1)
不可拿進園去,叫人知道了,我就“~”了。(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三回)
年級字:吃(P1) 不(P1) 了(P1) 兜(P5) 著(P2) 走(P1)
不可拿進園去,叫人知道了,我就“~”了。(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三回)
dài zhe líng dāng qù zuò zéi
年級字:帶(P1) 着(P2) 鈴(P2) 鐺(P0) 去(P1) 做(P1) 賊(P3)
《晚清文學叢鈔·新中國未來記》第五回:“既是一點兒把握都沒有,卻天天在那裏叫囂狂擲,豈不是俗語說的“帶着鈴鐺去做賊”嗎?”
hán zhe gǔ tóu lù zhe ròu
年級字:含(P4) 著(P2) 骨(P2) 頭(P1) 露(P2) 著(P2) 肉(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八回:“你要我收下這個東西,須先和我說明白了。要是這麼‘含着骨頭露着肉’的,我倒不收。”
hán zhe gǔ tóu lù zhe ròu
年級字:含(P4) 着(P2) 骨(P2) 頭(P1) 露(P2) 着(P2) 肉(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八回:“你要我收下這個東西,須先和我說明白了。要是這麼‘含着骨頭露着肉’的,我倒不收。”
dài zhe líng dāng qù zuò zéi
年級字:帶(P1) 著(P2) 鈴(P2) 鐺(P0) 去(P1) 做(P1) 賊(P3)
《晚清文學叢鈔·新中國未來記》第五回:“既是一點兒把握都沒有,卻天天在那裏叫囂狂擲,豈不是俗語說的“帶着鈴鐺去做賊”嗎?”
年級字:偷(P2) 雞(P1) 不(P1) 著(P2) 蝕(P4) 把(P1) 米(P1)
俗語。雞沒有偷到,反而損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佔便宜反而吃了虧。
我們白跑了一趟,~,就是了。(葉聖陶《一個練習生》)
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
年級字:這(P1) 山(P1) 望(P2) 着(P2) 那(P1) 山(P1) 高(P1)
比喻對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環境不滿意,老認爲別的工作、別的環境更好。
清·李光庭《鄉萬解頤·地部》:“若這山看着那山高,畔援歆羨之詞也。”
年級字:偷(P2) 雞(P1) 不(P1) 着(P2) 蝕(P4) 把(P1) 米(P1)
俗語。雞沒有偷到,反而損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佔便宜反而吃了虧。
我們白跑了一趟,~,就是了。(葉聖陶《一個練習生》)
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
年級字:這(P1) 山(P1) 望(P2) 著(P2) 那(P1) 山(P1) 高(P1)
比喻對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環境不滿意,老認為別的工作、別的環境更好。
清·李光庭《鄉萬解頤·地部》:“若這山看着那山高,畔援歆羨之詞也。”
shàng bù zháo tiān xià bù zháo dì
年級字:上(P1) 不(P1) 着(P2) 天(P1) ,(P1) 下(P1) 不(P1) 着(P2) 地(P1)
jí jīng fēng zhuàng zhe màn láng zhōng
年級字:急(P1) 驚(P2) 風(P1) 撞(P2) ,(P1) 著(P2) 慢(P2) 郎(P2) 中(P1)
患急病遇到了慢性子的醫生。比喻緩慢的行動趕不上緊急的需要。
《晚清文學叢鈔·瞎編奇聞》第五回:“這真是急驚風撞着慢郎中了,我家裏死在牀上,我如何等得急你呢?”
chī zhe wǎn lǐ qiáo zhe guō lǐ
年級字:吃(P1) 着(P2) 碗(P2) 裏(P1) ,(P1) 瞧(P3) 着(P2) 鍋(P3) 裏(P1)
清·曹雪芹《紅樓夢》十六回:“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裏瞧着鍋裏’的。”
yī zhāo bù shèn mǎn pán jiē shū
年級字:一(P1) 着(P2) 不(P1) 慎(P5) ,(P1) 滿(P2) 盤(P2) 皆(P3) 輸(P4)
原指下棋時關鍵的一步棋走得不當,整盤棋就輸了。比喻某一個對全局具有決定意義的問題處理不當,結果導致整個失敗。
元·李元蔚《將神靈應》第二折:“只因一着錯,輸了半盤棋。”
qí gāo yī zhāo fù shǒu fù jiǎo
年級字:棋(P2) 高(P1) 一(P1) 着(P2) ,(P1) 縛(P6) 手(P1) 縛(P6) 腳(P2)
本指棋藝,後比喻技術高人一頭,對方就無法施展本領。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正所謂‘棋高一着,縛手縛腳’。”
qián bù bā cūn hòu bù zháo diàn
年級字:前(P1) 不(P1) 巴(P1) 村(P1) ,(P1) 後(P1) 不(P1) 着(P2) 店(P3)
巴:靠近。着:挨着。前面沒有村子,後面沒有旅店。形容走遠路走到野外荒郊,找不到歇腳住宿的地方。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七回:“三個商量道:‘沒來由看使槍棒,惡了這廝!如今閃得前不巴村,後不着店,卻是投那裏去宿是好?’”
jí jīng fēng zhuàng zhe màn láng zhōng
年級字:急(P1) 驚(P2) 風(P1) 撞(P2) ,(P1) 着(P2) 慢(P2) 郎(P2) 中(P1)
患急病遇到了慢性子的醫生。比喻緩慢的行動趕不上緊急的需要。
《晚清文學叢鈔·瞎編奇聞》第五回:“這真是急驚風撞着慢郎中了,我家裏死在牀上,我如何等得急你呢?”
yī zhāo bèi shé yǎo 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
年級字:一(P1) 着(P2) 被(P2) 蛇(P4) 咬(P2) ,(P1) 三(P1) 年(P1) 怕(P1) 井(P2) 繩(P2)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後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龍門遠禪師法嗣》:“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趙州道:‘無意者如何?’師曰:‘一度著蛇咬,怕風了斷井索。’”
liǔ shù shàng zháo dāo sāng shù shàng chū xuè
年級字:柳(P3) 樹(P1) 上(P1) 着(P2) 刀(P1) ,(P1) 桑(P4) 樹(P1) 上(P1) 出(P1) 血(P3)
shí rén shí shuāng shǒu, bào zhe tài shān zǒu
年級字:十(P1) 人(P1) 十(P1) 雙(P2) 手(P1) ,(P1) 抱(P1) 着(P2) 泰(P4) 山(P1) 走(P1)
常用俗語一人一雙手,
做事沒幫手【核心意思】團結、競爭力。
指多人團結起來之後可以解決艱巨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