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義(P3) 氣(P1) 相(P1) 投(P3)
年級字:意(P1) 氣(P1) 相(P1) 投(P3)
意氣:志趣性格;投:合得來。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元·官大用《范張雞黍》:“咱意氣相投,你知我心憂。”
年級字:話(P1) 不(P1) 相(P1) 投(P3)
年級字:氣(P1) 味(P2) 相(P1) 投(P3)
氣味:比喻性格和志趣;投:投合。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明·馮惟敏《天香引·送陳震南》:“氣味相投,風情迥別,議論通玄。”
年級字:臭(P3) 味(P2) 相(P1) 投(P3)
臭味:氣味;相投:互相投合。彼此的思想作風、興趣等相同,很合得來(常指壞的)。
《左傳·襄公八年》:“今譬於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漢·蔡邕《玄文先生李休碑》:“凡其親昭朋徒、臭味相與,大會而葬之。”
年級字:氣(P1) 誼(P3) 相(P1) 投(P3)
年級字:相(P1) 投(P3)
《三國志·吳志·虞翻傳》“虞翻字仲翔,會稽餘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國吳韋昭《吳書》:“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針。”
年級字:氣(P1) 義(P3) 相(P1) 投(P3)
年級字:聲(P1) 氣(P1) 相(P1) 投(P3)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一:“這相知有幾樣名色: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聲氣相求者,謂知知音。”
年級字:魚(P1) 水(P1) 相(P1) 投(P3)
明·袁鳧公《八聲甘州·代周非月賦別阿蟬》套曲:“冤家聚首,似漆膠相和,魚水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