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í
年級字:疾(P2)
詞性:副詞
文言文字詞甲骨文另有「疒」字,象人臥病在床;從「大(人)」、從「矢」,「矢」象箭形,箭矢射出的速度十分快; 像人腋下中箭。
古代稱一般的疾病為「疾」,而較嚴重的疾病稱為「病」: 受兵傷。
患病: 疾病、疾痛、殘疾、隱疾、痼疾、積勞成疾。
痛苦: 民間疾苦。
痛恨: 疾惡、疾惡如仇、憤世疾俗。
急迫: 疾言厲色、大聲疾呼。
快速: 疾風、疾雷、疾風勁草、疾馳而去。
jí shǒu
cán jí
jí sù
jí hū
jí bù
yǎn jí
年級字:眼(P1) 疾(P2)
詞性:名詞
眼病。
例:《新唐書·獨孤及傳》:“晚嗜琴,有眼疾,不肯治,欲其專也。”
jí ér
xīn jí
xùn jí
jí bìng
年級字:疾(P2) 病(P2)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常見詞組】
「疾」不適、受傷。
「病」生病,有困難。
疾病 - 令身體有不適,出現困難的病的統稱。
nüè jí
年級字:疾(P2)
詞性:名詞
以瘧蚊為媒介,由瘧原蟲引起的周期性發作的急性傳染病。
jí chí
jí huàn
jí fēng
年級字:疾(P2) 風(P1)
詞性:名詞
徐風1.急劇而猛烈的風。
例:《莊子·天下》:“﹝ 禹﹞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 南朝宋鮑照《出自薊北門行》:“疾風衝塞起,沙礫自飄揚。” 唐元稹《授劉悟檢校司空幽州節度使製》:“勁草可以受疾風,盤根然後見利器。” 清孫枝蔚《雨》詩:“久雨眠荒寺,疾風吹晚鐘。”
2.比喻劇烈的變故、變亂。
例:三國魏曹冏《六代論》:“是以聖王安而不逸,以慮危也;存而設備,以懼亡也。故疾風卒至而無摧拔之憂,天下有變而無傾危之患矣。”
3.氣象學術語。指蒲福風級七級風。
年級字:弔(P0) 死(P3) 問(P1) 疾(P2)
《淮南子·修務訓》:“布德施惠以振困窮,弔死問疾以養孤孀。”
年級字:疾(P2) 走(P1) 先(P2) 得(P1)
漢·焦贛《易林·損之井》:“秦失其鹿,疾走先得。”
年級字:積(P3) 憂(P3) 成(P1) 疾(P2)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李逢吉裴度諫穆宗》:“崔發驅曳中人,誠大不恭,然其母年八十,自發下獄,積憂成疾,陛下方以孝理天下,所宜矜念。”
年級字:之(P2) 疾(P2)
疥、癬:輕度的皮膚病。比喻無關緊要,不礙大局的小毛病、小問題、小障礙。亦作“疥癩之疾”、“疥癩之患”、“疥癬之病”、“癬疥之疾”。
年級字:傷(P2) 心(P1) 疾(P2) 首(P1)
年級字:河(P1) 魚(P1) 腹(P4) 疾(P2)
年級字:憤(P4) 時(P1) 疾(P2) 俗(P2)
有正義感的人對黑暗的現實社會和不合理的習俗表示憤恨、憎惡。同“憤世嫉俗”。
《明史·姜士昌傳》:“居恆憤時疾俗,欲以身挽之。”
年級字:疾(P2) 聲(P1) 厲(P3) 色(P1)
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年級字:高(P1) 材(P2) 疾(P2) 足(P1)
高材:才能高;疾足:邁步快。形容人才能出衆,行事敏捷。
《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年級字:甘(P2) 心(P1) 首(P1) 疾(P2)
甘心:情願,樂意;首:頭;疾:病,引申爲痛。想得頭痛也心甘情願。形容男女之間相互思唸的癡情。
年級字:疾(P2) 風(P1) 暴(P4) 雨(P1)
疾: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形容風雨來勢猛。比喻迅猛激烈的鬥爭。
《淮南子·兵略訓》:“何謂隱之天?大寒甚暑,疾風暴雨,大霧冥晦,因此而爲變者也。”
年級字:痛(P2) 心(P1) 疾(P2) 首(P1)
《左傳·成公十三年》:“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匿就寡人。”
年級字:采(P1) 薪(P6) 之(P2) 疾(P2)
年級字:疾(P2) 不(P1) 可(P1) 為(P2)
《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年級字:馬(P1) 遲(P2) 枚(P4) 疾(P2)
清·陳祖範《寄沈歸愚》詩:“鶴怨猿驚懷故地,馬遲枚疾鬥新篇。”
年級字:河(P1) 魚(P1) 之(P2) 疾(P2)
河魚:腹疾的隱稱,因魚腐爛是從腹中開始而得名。指腹瀉。
年級字:膏(P3) 肓(P0) 之(P2) 疾(P2)
《左傳·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爲也。”
年級字:偕(P0) 生(P1) 之(P2) 疾(P2)
《列子·湯問》:“今有偕生之疾,與體偕長,今爲汝攻之何如?”
年級字:吊(P2) 死(P3) 問(P1) 疾(P2)
《淮南子·修務訓》:“布德施惠以振困窮,吊死問疾以養孤孀。”
年級字:憤(P4) 世(P1) 疾(P2) 邪(P4)
唐·韓愈《雜說》之三:“怪神之事,孔子之徒不言,餘將特取其憤世疾邪而作之,故題之云爾。”
年級字:疾(P2) 言(P1) 倨(P0) 色(P1)
《醒世恆言·三孝廉讓產立高名》:“[二弟]稍不率教,輒跪於家廟之前,痛自督責,說自已德行不足,不能化誨……直待兄弟號泣請罪,方纔起身。並不以疾言倨色相加也。”
年級字:暴(P4) 風(P1) 疾(P2) 雨(P1)
《清史稿·災異志三》:“[同治]三年六月初十日,定海暴風疾雨,壞各埠船,溺死兵民無數。”
年級字:疾(P2) 惡(P3) 如(P2) 讎(P0)
《明史·周順昌傳》:“順昌爲人剛方貞介,疾惡如讎。”
年級字:高(P1) 才(P1) 疾(P2) 足(P1)
宋·陳杰《金石客》詩:“高才疾足長嘆息,御卿無權挽無力。”
年級字:不(P1) 疾(P2) 不(P1) 徐(P4)
疾:急速。徐:緩慢。不急不慢。指處事能掌握適度的節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宋·黃庭堅《王純中墓誌銘》:“君調用財力,不疾不徐,勞民勸功,公私以濟。”
年級字:疾(P2) 惡(P3) 如(P2) 風(P1)
《後漢書·陳蕃傳》:“震(朱震)字伯厚,初爲州從事,奏濟陰太守單匡臧罪,並連匡兄中常侍車騎將軍超。桓帝收匡下廷尉,以譴超,超詣獄謝。三府諺曰:‘車如雞棲馬如狗,疾惡如風朱伯厚。’”
年級字:大(P1) 聲(P1) 疾(P2) 呼(P2)
唐·韓愈《後十九日覆上宰相書》:“行且不息,以蹈於窮餓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聲而疾呼矣。”
年級字:疾(P2) 不(P1) 可(P1) 爲(P2)
《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爲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爲也。”
年級字:疾(P2) 惡(P3) 如(P2) 仇(P4)
疾:憎恨;惡:指壞人壞事。憎恨壞人壞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樣。
年級字:纖(P6) 之(P2) 疾(P2)
明·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原臣》:“苟無繫於社稷之存亡,則四方之勞擾,民生之憔悴,雖有誠臣,亦以爲纖芥之疾也。”
年級字:積(P3) 勞(P2) 成(P1) 疾(P2)
積勞:長期勞累過度;疾:病。因長期工作,勞累過度而生了病。
《荀子·王制》:“彼日積勞,我日積佚。”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十九回:“公孫歸生積勞成病,臥不能起,城中食盡,餓死者居半,守者疲睏,不能禦敵。”
年級字:沉(P2) 宿(P3) 疾(P2)
痾:病;宿:長久的。指重病和老病。也比喻積久而成,爲害甚大的社會弊端。
清·秋謹《精衛石》第五回:“美雨歐風頓起沉痾宿疾;發聾振聵造成兒女英雄。”
年級字:亟(P0) 疾(P2) 苛(P6+) 察(P2)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且秦以任刀筆之吏,吏爭以亟疾苛察相高。”
年級字:不(P1) 徐(P4) 不(P1) 疾(P2)
《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
年級字:手(P1) 疾(P2) 眼(P1) 快(P1)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回:“原來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亂之時,……趕在哪吒腦後,着左膊上一棒打來。”
年級字:犬(P1) 馬(P1) 之(P2) 疾(P2)
年級字:腹(P4) 心(P1) 之(P2) 疾(P2)
年級字:疾(P2) 足(P1) 先(P2) 得(P1)
詞性:副詞
成語源於楚漢爭霸年代,西元前207年-西元前202年。
《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年級字:寡(P4) 人(P1) 之(P2) 疾(P2)
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稱;疾:病,毛病。古代君王的通病——好色。
《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年級字:疚(P4) 心(P1) 疾(P2) 首(P1)
疚:久病,憂慮。因歉疚而內心不安。心中不安,頭痛腦脹。形容十分悲痛憂愁或不安。
《魏書·顯祖記》:“朕思百姓病苦,民多非命,明發不寐,疚心疾首,是以廣集良醫,遠採名藥,欲以救護兆民。”
年級字:疾(P2) 言(P1) 厲(P3) 氣(P1)
明·宋濂《元故祕書少監揭君墓碑》:“接人和而有禮,寡言峻行,未嘗有矜大之色,雖家人不見其疾言厲氣。”
年級字:奮(P2) 筆(P1) 疾(P2) 書(P1)
宋·張克莊《題方汝一班師贊後》:“或隱匿未彰,而奮筆疾書;或一語之乖謬,或一行之諂曲,雖其人之骨已朽,必繩以《春秋》之法,讀之使人汗出。”
年級字:諱(P6) 疾(P2) 忌(P5) 醫(P2)
諱:避忌;忌:怕,畏懼。隱瞞疾病,不願醫治。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的缺點和錯誤。
宋·周敦頤《周子通書·過》:“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如護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
年級字:攻(P3) 疾(P2) 防(P3) 患(P3)
南朝·樑·劉勰《文心雕龍·銘箴》:“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針石也。”
年級字:疾(P2) 惡(P3) 若(P3) 讎(P0)
年級字:疾(P2) 風(P1) 甚(P4) 雨(P1)
語出《禮記·玉藻》:“君子之居恆當戶,寢恆東首,若有疾風、迅雷、甚雨,則必變,雖夜必興,衣服冠而坐。”
年級字:心(P1) 腹(P4) 之(P2) 疾(P2)
年級字:眼(P1) 疾(P2) 手(P1) 快(P1)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三回:“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
年級字:疾(P2) 雨(P1) 暴(P4) 風(P1)
晉·幹寶《搜神記》卷四:“是日果有疾雨暴風,從太公邑外而過。”
年級字:掩(P4) 瑕(P0) 藏(P2) 疾(P2)
掩:遮蓋。瑕:玉上的斑點,比喻缺點。藏:隱瞞。疾:毛病,過錯。掩蓋缺點,隱瞞過錯。
年級字:憂(P3) 憤(P4) 成(P1) 疾(P2)
《五代史平話·晉史》:“契丹因晉主招納吐谷渾,遣使來讓(責備),晉主憂憤成疾。”
年級字:疾(P2) 言(P1) 遽(P0) 色(P1)
年級字:除(P2) 疾(P2) 遺(P3) 類(P3)
遺:留下。類:種。只治表面的病,又留下了病根。比喻去患不徹底,留下禍根。
年級字:疾(P2) 首(P1) 痛(P2) 心(P1)
《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曹海凝墓誌》:“民嗟邑主,疾首痛心。”《南史·虞寄傳》:“不意將軍惑於邪說,翻然異計,寄所以疾首痛心,泣盡繼之以血,萬全之策,竊爲將軍惜之。”
年級字:疾(P2) 風(P1) 勁(P3) 草(P1)
在猛烈的大風中,只有堅韌的草纔不會被吹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
《東觀漢記·王霸傳》:“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始驗疾風知勁草。”
年級字:疾(P2) 風(P1) 驟(P6) 雨(P1)
疾:又快又猛;驟:突然而猛烈。形容風雨來勢猛。比喻迅猛激烈的鬥爭。
《淮南子·兵略訓》:“何謂隱之天?大寒甚暑,疾風暴雨,大霧冥晦,因此而爲變者也。”
年級字:妒(P4) 賢(P4) 疾(P2) 能(P1)
對品德、才能比自己強的人心懷怨恨。同“妒賢嫉能”。
《新唐書·奸臣傳上·李林甫》:“至林甫,[帝]曰:‘是子妒賢疾能,舉無比者。’”
年級字:銜(P6) 枚(P4) 疾(P2) 走(P1)
銜:用嘴含;枚:像筷子的東西,兩頭有帶,可繫於頸上;疾走:快走。形容夜晚祕密急行軍。
宋·歐陽修《秋聲賦》:“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年級字:悼(P5) 心(P1) 疾(P2) 首(P1)
《舊唐書·田布傳》:“況其臨命須臾,處之不撓,載形章表,益深衷悃,問使發緘,悼心疾首。”
年級字:疾(P2) 言(P1) 怒(P2) 色(P1)
清·戴名世《張驗封傳》:“爲人寬厚和平,平生未嘗有疾言怒色,有犯者皆不與校。”
年級字:含(P4) 垢(P5) 藏(P2) 疾(P2)
《左傳·宣公十五年》:“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年級字:憤(P4) 世(P1) 疾(P2) 俗(P2)
有正義感的人對黑暗的現實社會和不合理的習俗表示憤恨、憎惡。同“憤世嫉俗”。
魯迅《熱風·隨感錄三十八》:“他們必定自己覺得思想見識高出庸衆之上,又爲庸衆所不懂,所以憤世疾俗,漸漸變成厭世家,或‘國民之敵’。”
年級字:之(P2) 疾(P2)
《呂氏春秋·直諫》:“夫齊之於吳也,疥癬之病也。”
年級字:疾(P2) 首(P1) 蹙(P0) 額(P3)
《孟子·梁惠王下》:“舉疾首蹙額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
年級字:疾(P2) 病(P2) 相(P1) 扶(P3)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有病的互相扶助。
先秦·孟軻《孟子·滕文公上》:「死徙無出鄉,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
年級字:疾(P2) 如(P2) 雷(P3) 電(P2)
年級字:含(P4) 問(P1) 疾(P2)
蓼:一種苦味水草。不顧辛苦,慰問疾病。舊時比喻君主安撫軍民,跟百姓同甘共苦。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裴松之注引習鑿齒文:“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
年級字:疾(P2) 言(P1) 厲(P3) 色(P1)
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年級字:暢(P4) 叫(P1) 揚(P2) 疾(P2)
指大吵大鬧。“暢叫”即“唱叫”,吵鬧之意。“揚疾”猶嚷唧,亦吵鬧之意。
元·楊暹《劉行首》第四折:“可笑愚癡,不辨個高低,暢叫揚疾。”
年級字:疾(P2) 如(P2) 旋(P3) 踵(P0)
旋踵:轉動腳跟。快得就像轉動一下腳跟。形容變化很快。
唐·馮用之《機論上》:“一得一失,易於反掌,一興一亡,疾如旋踵,爲國家者可不務乎?”
年級字:無(P2) 疾(P2) 而(P1) 終(P2)
年級字:深(P2) 惡(P3) 痛(P2) 疾(P2)
惡:厭惡;痛:痛恨。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孟子·盡心下》“斯可謂之鄉愿矣” 宋·朱熹集註:“過門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見親就爲幸,深惡而痛絕之也。”
年級字:出(P1) 醜(P3) 揚(P2) 疾(P2)
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三折:“這一場出醜揚疾,安排下佯小心,妝大膽,丹方一味。”
年級字:疾(P2) 風(P1) 迅(P6) 雷(P3)
《禮記·玉藻》:“君子之居恆當戶,寢恆東首,若有疾風、迅雷、甚雨,則必變,雖夜必興,衣服冠而坐。”
年級字:煙(P2) 霞(P3) 疾(P2)
煙霞:指山水;痼疾:久治不愈的病,比喻積久成習,不易改變的嗜好、習慣。指愛好山水成癖。
《新唐書·田遊巖傳》:“臣所謂泉石膏肓,煙霞痼疾者。”
年級字:疾(P2) 風(P1) 知(P1) 勁(P3) 草(P1)
在猛烈的大風中,只有堅韌的草纔不會被吹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
《後漢書·王霸傳》:“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努力,疾風知盡草。”
年級字:疾(P2) 風(P1) 彰(P6) 勁(P3) 草(P1)
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同“疾風知勁草”。
《晉書·宗室傳論》:“洎高貴薨殂,則枕屍流慟;陳留就國,則拜辭隕涕。語曰‘疾風彰勁草’,獻王其有焉。”
年級字:疾(P2) 風(P1) 掃(P1) 秋(P1) 葉(P1)
《資治通鑑·晉記·孝武帝太元七年》:“以吾出晉,校其強弱之勢,猶疾風之掃秋葉。”
年級字:疾(P2) 霆(P6+) 不(P1) 暇(P6) 掩(P4) 目(P1)
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同“疾雷不及掩耳”。
《淮南子·兵略訓》:“故善用兵者,見敵之虛,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擊其猶猶,陵其與與,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年級字:疾(P2) 雷(P3) 不(P1) 暇(P6) 掩(P4) 耳(P1)
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同“疾雷不及掩耳”。
晉·傅玄《傅子·闕題》:“我欲戰而彼不欲戰者,我鼓而進之若山崩河溢,當其衝者摧,值其鋒者破,所謂疾雷不暇掩耳,則又誰御之。”
年級字:疾(P2) 雷(P3) 不(P1) 及(P2) 塞(P3) 耳(P1)
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同“疾雷不及掩耳”。
《淮南子·兵略訓》:“故善用兵者,見敵之虛,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擊其猶猶,陵其與與,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年級字:疾(P2) 雷(P3) 不(P1) 及(P2) 掩(P4) 耳(P1)
突然響起雷聲,使人來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
《六韜·龍韜·軍勢》:“疾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瞑目。”
yī shǒu dú pāi suī jí wú shēng
年級字:一(P1) 手(P1) 獨(P4) 拍(P1) ,(P1) 雖(P2) 疾(P2) 無(P2) 聲(P1)
疾:急速,猛烈。比喻一個人或單方面的力量難以辦事。
《韓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應,故曰:一手獨拍,雖疾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