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ún liú
jiǔliú
jiǔ liú
liú jǐ
bǎo liú
yuǎn liú
liú dī
年級字:留(P2) 低(P2)
詞性:動詞
留下,
停留,
遺留遷徙,
遷移1. 為把東西擱下。
2. 留住下來。
3. 收受下來。
4. 指付錢買下。
5. 停留而攻下。
liú xiào
liú xià
年級字:留(P2) 下(P1)
詞性:動詞
留低,
停留,
遺留遷徙,
遷移1. 為把東西擱下。
2. 留住下來。
3. 收受下來。
4. 指付錢買下。
5. 停留而攻下。
liú sù
liú niàn
liú cún
liú zhí
qù liú
xīn liú
年級字:薪(P6) 留(P2)
詞性:副詞
停薪留職:
職工有期限離開崗位(長病假,長事假),停薪,並保留職工身份,由僱主與該職工依法簽訂。
mí liú
dòu liú
liú yì
liú diǎn
gōu liú
年級字:勾(P4) 留(P2)
詞性:副詞
常見詞組因事而需要停留。
勾 : 勾住、勾牽。
留: 停留、滯留。
《儒林外史》第一八回:「四人高興,一路說笑,勾留頑耍,進城遲了,已經昏黑。」
jū liú
年級字:拘(P4) 留(P2)
詞性:動詞
扣押,
扣留,
拘押,
拘捕,
拘禁,
拘系,
逮捕釋放扣留,拘禁;公安機關在緊急時刻對需要受偵察的人依法暫時扣押;將違反治安管理的人關在公安機關拘留所內,一般不超過十五天,是一種行政處罰
cán liú
yí liú
wǎn liú
liú chuán
liú yán
年級字:留(P2) 言(P1)
詞性:動詞
1.離去時寫下的書面語言。
2.在本人不在的情況下,通過紙條或錄音留下要交待的事情。
shōu liú
年級字:收(P1) 留(P2)
詞性:動詞
收容拋棄,
趕走,
遣散,
遣送,
驅逐1.接受並留下。
2.把生活困難或有特殊要求的人接收下來並給予幫助。
zì liú
liúxiɑ̀
年級字:留(P2) 下(P1)
詞性:動詞
1. 為把東西擱下。
2. 留住下來。
3. 收受下來。
4. 指付錢買下。
5. 停留而攻下。
gāi liú
年級字:該(P2) 留(P2)
詞性:形容詞
應該留住/留下/留心/留意/留言/留白/留空/留低/留守
liú xué
年級字:留(P2) 學(P1)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增加知識。
我國 唐 時, 日本 、 高麗 遣子弟來華留學。
liú shén
liú hén
liú xiāng
xù liú
liú zhī
liú dài
liú lián
liú liàn
liú gěi
年級字:留(P2) 給(P1)
詞性:動詞
常用口語「留」- 留傳,留下。
「給」- 送給、給予。
「留給」- 把一些不拿走事物、未完成的工作、未完成的責任留下來。
tíng liú
liú yòng
年級字:留(P2) 用(P1)
詞性:動詞
革除1.留下使用
例:留用察看
2.保留再用
這屋子裡沒什麼可留用的東西,都處理了吧
liú shǒu
年級字:留(P2) 守(P2)
詞性:名詞
1.居留下來看管
2.指軍隊進發時,留駐部分人員以為守備
zhì liú
年級字:滯(P6) 留(P2)
詞性:形容詞
淹留1.停留不動,停滯,停留。
2.謂有才德的人長久不得官職或不得升遷。
3.有不得已而為之的意思。
年級字:食(P1) 馬(P1) 留(P2) 肝(P4)
《史記·封禪書》:“文成(少翁)食馬肝死耳。”司馬貞索隱:“案:《論衡》雲:‘氣熱而毒盛,故食走馬肝殺人。’”
年級字:大(P1) 漸(P2) 彌(P6) 留(P2)
大漸:病危;彌留:本指久病不愈,後指病重將死。表示病危將死。
《尚書·顧命》:“疾大漸,惟幾,病日臻,既彌留。”南朝·樑·蕭統《文選·王儉〈諸淵碑文〉》:“景命不永,大漸彌留。”
年級字:截(P3) 髮(P2) 留(P2) 賓(P3)
晉陶侃少家貧。一日大雪,同郡孝廉範逵往訪,陶母湛氏剪發賣以治饌款客,並剉碎草荐以供其馬。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
年級字:手(P1) 下(P1) 留(P2) 情(P2)
《庚子風雲》:“在這幾個當口,趙三多明明可以乘虛而入,將王成德擊倒,他卻一再手下留情,都把王成德讓過了。”
年級字:彌(P6) 留(P2) 之(P2) 際(P3)
彌留:本指久病不愈,後多指病重將死;際:時候。病危將死的時候。
年級字:萬(P2) 古(P1) 留(P2) 芳(P2)
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你若存的趙氏孤兒,將名標青史,萬古留芳。”
年級字:刀(P1) 下(P1) 留(P2) 人(P1)
為營救將被斬首的人而向主持或執行斬首的人發出的留人一命的緊急呼籲。
年級字:不(P1) 留(P2) 餘(P4) 地(P1)
不留一點空餘的地方。多形容言語、行動沒有留下可迴旋的餘地。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一:“此狐眼光如鏡,然詞鋒太利,未免不留餘地矣。”
年級字:片(P1) 甲(P1) 不(P1) 留(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
成語兵敗如山倒敗、全軍覆沒全軍覆沒。
片: 一片。
甲: 鎧甲。
不: 否定詞,不會。
留: 留下、留住。
古代將士所穿的鎧甲留在戰場上。比喻軍隊全部打敗,全軍覆沒。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二三回:「為兄的在此札營,意欲等候番兵到來,殺他一個片甲不留。」
《精忠岳傳》第六○回:「我們捨命爭先,殺得片甲不留。」
年級字:汰(P4) 劣(P5) 留(P2) 良(P1)
年級字:留(P2) 空(P1) 谷(P2)
《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谷。”孔穎達疏:“言有乘皎皎然白駒而去之賢人,今在彼大谷之中。”
年級字:遷(P5) 延(P4) 羈(P0) 留(P2)
年級字:留(P2) 連(P1) 不(P1) 捨(P3)
依戀着不願去。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同“留戀不捨”。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九十二回:“楊大郎見他愛這粉頭,留連不捨。”
年級字:雁(P3) 過(P1) 留(P2) 聲(P1)
元·馬致遠《漢宮秋》第四折:“見被你冷落了瀟湘暮景,更打動我邊塞離情。還說甚雁過留聲,那堪更瑤階夜永,嫌殺月兒明!”
年級字:留(P2) 戀(P6) 不(P1) 捨(P3)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玄德曰:‘吾初見子龍,便有留戀不捨之情。今幸得相遇!’”
年級字:豹(P1) 死(P3) 留(P2) 皮(P1)
年級字:女(P1) 大(P1) 難(P2) 留(P2)
年級字:案(P2) 無(P2) 留(P2) 牘(P0)
清·朱彝遵《商丘宋氏家乘》序:“一十七年,國奢示之以儉,事煩行之以簡,月要歲會,久而案無留牘。”
年級字:養(P2) 虎(P1) 留(P2) 患(P3)
《東周列國志》第五六回:“今其子乃欲見逐,豈非養虎留患耶?”
年級字:人(P1) 死(P3) 留(P2) 名(P2)
《新五代史·王彥章傳》:“彥章武人,不知書,常爲俚語謂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年級字:借(P1) 書(P1) 留(P2) 真(P1)
《漢書·河間獻王傳》:“從民得善書,必爲好寫與之,留其真。”
年級字:青(P1) 史(P2) 留(P2) 名(P2)
元·無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標名,留芳萬古。”
年級字:截(P3) 留(P2) 鞭(P2)
後用爲對離職官吏表示挽留惜別的套語。亦省作“截鐙”。
唐·馮贄《雲仙雜記·截鐙留鞭》:“姚崇牧荊州,受代日,闔境民泣,撫馬首截鐙留鞭,以表瞻戀。”
年級字:青(P1) 史(P2) 留(P2) 芳(P2)
元·無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標名,留芳萬古。”
年級字:片(P1) 瓦(P2) 不(P1) 留(P2)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一卷:“那婆子被蔣家打得個片瓦不留,婆子安身不牢,也搬在隔縣去了。”
年級字:寸(P1) 草(P1) 不(P1) 留(P2)
宋·樓鑰《攻媿集·八十一·英老真贊》:“大地一變,直教寸草不留。”
年級字:鴻(P6+) 爪(P1) 留(P2) 泥(P2)
清·查慎行《顧俠君庶常招飲晚翠閣》詩之二:“依稀宣北坊西角,鴻爪留泥我亦曾。”自注:“癸酉夏秋間,餘寓居此巷。”
年級字:停(P1) 留(P2) 長(P1) 智(P3)
年級字:遷(P5) 延(P4) 稽(P4) 留(P2)
年級字:雞(P1) 犬(P1) 不(P1) 留(P2)
《三國志·荀彧傳》:“引軍從泗南攻取慮、睢陵、夏丘諸縣,皆屠之,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
年級字:懸(P5) 榻(P0) 留(P2) 賓(P3)
榻:狹長而矮的牀,特指待客留宿的牀。把平日懸起的牀放下來,留客人住下。比喻對客人以禮相待,格外尊敬。
《後漢書·徐稚傳》:“在郡不接賓客,惟稚來,特設一榻,去則懸之。”
年級字:心(P1) 去(P1) 難(P2) 留(P2)
南朝梁·王僧孺《爲姬人自傷》詩:“斷絃猶可續,心去最難留。”
年級字:留(P2) 有(P1) 餘(P4) 地(P1)
宋·王令《寄介甫》:“終見乘桴去滄海,好留餘地許相依。”
年級字:女(P1) 大(P1) 不(P1) 中(P1) 留(P2)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六:“休疙皺,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 bù pà méi chái shāo
年級字:留(P2) 得(P1) 青(P1) 山(P1) 在(P1) ,(P1) 不(P1) 怕(P1) 沒(P1) 柴(P2) 燒(P2)
雖然這場大火使他的一切都付之一炬,但他相信只要~,他很快就能站起來。
cǐ chǔ bù liú rén zì yǒu liú rén chǔ
年級字:此(P2) 處(P2) 不(P1) 留(P2) 人(P1) ,(P1) 自(P1) 有(P1) 留(P2) 人(P1) 處(P2)
《警世恆言·三現身包龍圖斷冤》:“先生道:‘若要奉承人,卦就不準了;若說實話,又惹人怪。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 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
年級字:留(P2) 得(P1) 青(P1) 山(P1) 在(P1) ,(P1) 依(P2) 舊(P2) 有(P1) 柴(P2) 燒(P2)
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條件,其他問題就可得到解決。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二回:“身子是根本,俗語說的:‘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 bù chóu méi chái shāo
年級字:留(P2) 得(P1) 青(P1) 山(P1) 在(P1) ,(P1) 不(P1) 愁(P3) 沒(P1) 柴(P2) 燒(P2)
比喻只要基礎或根本還存在,暫時遭受損失或挫折無傷大體。
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二折:“我則道留下青山怕沒柴。”
cǐ chǔ bù liú rén huì yǒu liú rén chǔ
年級字:此(P2) 處(P2) 不(P1) 留(P2) 人(P1) ,(P1) 會(P1) 有(P1) 留(P2) 人(P1) 處(P2)
《通俗編》卷十三引《平陳錄》:“張貴妃權寵,沈後經半年不得御。陳主當御沈後處,暫入即還,謂後曰:‘何不見留?’贈以詩曰:‘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處不留人,會有留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