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望(P2) 文(P1) 生(P1) 訓(P3)
不瞭解某一詞句的確切涵義,光從字面上去牽強附會,做出不確切的解釋。同“望文生義”。
年級字:一(P1) 線(P2) 生(P1) 機(P2)
線:微小;生機:生存的機會。還有一點兒生存的希望。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若借溫太真之事,為小人開一線生路,借範堯夫之言,為君子憂後來之禍,則失之矣。”
年級字:雖(P2) 死(P3) 猶(P5) 生(P1)
猶:如同。指人雖死,精神不滅,楷模猶存。也指心無牽掛、憾事,雖死猶同活着。
晉·常璩《漢中士女志·文姬》:“先公爲漢忠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年級字:生(P1) 角(P2)
指雜色牛生純赤色、角周正的小牛。比喻劣父生賢明的兒女。
語出《論語·雍也》:“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邢昺疏:“雜文曰犁。騂,純赤色也。角者,角周正也。舍,棄也。諸,之也。仲弓父賤人而行不善,故孔子稱謂仲弓,……言仲弓父雖不善,不害於子之美也。”
年級字:書(P1) 生(P1) 之(P2) 見(P1)
宋·邵博《聞見後錄》卷一:“予謂議者以本朝養兵爲大費,欲復寓兵於農之法,書生之見,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年級字:生(P1) 齒(P3) 日(P1) 繁(P3)
宋·程頤《論十事札子》:“今則蕩然無法。富者跨州縣而莫之止,貧者流離餓殍而莫之恤,幸民雖多而衣食不足者,蓋無紀極,生齒日益繁而不爲之制。”
年級字:談(P2) 議(P5) 風(P1) 生(P1)
年級字:絕(P4) 路(P1) 逢(P4) 生(P1)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懺悔》:“常言‘吉人天相,絕處逢生。’”
年級字:重(P1) 義(P3) 輕(P2) 生(P1)
《晉書·忠義傳贊》:“重義輕生,亡軀殉節。勁鬆方操,嚴霜比烈。”
年級字:談(P2) 論(P2) 風(P1) 生(P1)
年級字:談(P2) 吐(P2) 生(P1) 風(P1)
年級字:生(P1) 龍(P2) 活(P1) 虎(P1)
清·吳趼人《痛史》第五回:“城外元兵雖多,卻被張世傑一馬在前,宗仁、宗義在後,如生龍活虎一般,殺入陣去。”
年級字:誓(P4) 同(P1) 生(P1) 死(P3)
年級字:蠻(P6) 來(P1) 生(P1) 作(P2)
年級字:驕(P4) 生(P1) 慣(P3) 養(P2)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物誌·江蘇·吳縣之奇俗》:“富貴家之小孩,驕生慣養,大半身體柔弱,時膺疾病。”
年級字:生(P1) 衆(P3) 食(P1) 寡(P4)
衆:多;寡:少。生產的多,消費的少。形容財富充足。
《禮記·大學》:“生財有大道,生之者衆,食之者寡,爲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年級字:得(P1) 意(P1) 門(P1) 生(P1)
得意:稱心如意;門生:親授業的弟子或科舉中試者對座師的自稱。後泛指學生。最滿意的弟子或學生。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回:“他雖然和咱們滿州漢軍隔旗,卻是我第一個得意門生,他待我也實在親熱,那個人將來不可限量。”
年級字:一(P1) 介(P2) 書(P1) 生(P1)
一介:一個。舊時讀書人的自稱或對普通讀書人的雅稱。
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閣餞別序》:“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年級字:連(P1) 生(P1) 貴(P3) 子(P1)
詞性:形容詞
早生貴子祝福語,子孫滿堂,
連生: 連續,取自蓮花,蓮蓬寓意連生。
貴子: 寶貴,取自桂花,桂花寓意貴子。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之一,以蓮花和桂花組成。也有以蓮花、笙和兒童組成。
可以兒孫滿堂,傳宗接代。
近代廣東常用「年生貴子」,「年」意思也是年年都可以增添新的嬰兒。
年級字:噓(P6+) 枯(P2) 吹(P1) 生(P1)
噓:呵氣。枯了的吹氣使生長,生長着的吹氣使枯乾。比喻在言論中有批評的,有表揚的。
《後漢書·鄭太傳》:“孔公緒,清淡高論,噓枯吹生,並無軍旅之才,執銳之幹。”
年級字:憂(P3) 患(P3) 餘(P4) 生(P1)
憂患:困苦患難;餘生:大災難後僥倖存活的生命。指飽經患難之後僥倖保全下來的生命。
章炳麟良《致段祺瑞電》:“既已憂患餘生,出而圖事,則宜屏邇言而閎遠略。”
年級字:養(P2) 生(P1) 送(P1) 終(P2)
年級字:恩(P2) 若(P3) 再(P1) 生(P1)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一回:“勾踐囚於吾國……今吾復其社稷,恩若再生。”
年級字:出(P1) 死(P3) 入(P1) 生(P1)
唐·黃滔《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夫如是大雄之力,出死入生;至誠之神,感天動地。”
年級字:視(P1) 死(P3) 若(P3) 生(P1)
《莊子·秋水》:“白刃交於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年級字:好(P1) 生(P1) 之(P2) 德(P4)
《尚書·大禹謨》:“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好生之德,洽於民心。”
年級字:觸(P6) 景(P2) 生(P1) 情(P2)
元·無名氏《閨怨》曲:“風,吹滅殘燈,不由的見景生情,傷心。”
年級字:妄(P4) 生(P1) 穿(P1) 鑿(P6)
年級字:長(P1) 生(P1) 久(P1) 視(P1)
《老子》五十九章:“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祗,長生久視之道。”
年級字:生(P1) 岳(P3) 降(P2)
嵩:指嵩山;岳:高大的山;降:降生。比喻大人物的出生。
《詩經·大雅·嵩高》:“嵩高維岳,駿極於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
年級字:生(P1) 榮(P2) 死(P3) 哀(P4)
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讚譽受人崇敬的死者。
《論語·子張》:“其生也榮,其死也哀。”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人誰不沒,達士徇名,生榮死哀,亦孔之榮,嗚呼哀哉。”
年級字:枝(P1) 節(P1) 橫(P2) 生(P1)
清薛福成《通籌南洋各島添設領事官保護華民疏》:“洋人每有人命債公等案,均有領事官自理,往往掣我地方官之肘,從前中國各口之枝節橫生,亦實由於此。”
年級字:人(P1) 急(P1) 智(P3) 生(P1)
元·施惠《幽閨記·文武同盟》:“粉牆這等高峻,如何跳得過?自古道人急計生,不免攀住這杏花梢,跳將過去。”
年級字:永(P2) 生(P1) 永(P2) 世(P1)
年級字:妙(P2) 趣(P3) 橫(P2) 生(P1)
這番講話,既有好教訓又說得~,給我們官兵以極深刻的印象。(馮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七章)
年級字:尾(P1) 生(P1) 抱(P1) 柱(P2)
相傳尾生與女子約定在橋樑相會,久候女子不到,水漲,乃抱橋柱而死。典出《莊子·盜跖》。後用以比喻堅守信約。
《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於樑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
年級字:分(P2) 煙(P2) 析(P4) 生(P1)
宋·蘇軾《乞增修弓箭社條約狀》之一:“如本地分內人戶分煙析生,即各據戶眼定差,或外來人戶典買到本社田地,亦許收入差充弓箭社戶。”
年級字:寸(P1) 草(P1) 不(P1) 生(P1)
寸草:一點兒草。形容土地貧瘠,連一點兒草都不長。亦形容災情嚴重。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那山陽縣有用毒藥謀死公公犯婦竇娥,他問斬之時,曾發願道:‘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可有這件事來?”
年級字:生(P1) 死(P3) 肉(P1) 骨(P2)
生、肉:用作動詞。使死人復生,白骨長肉。形容恩惠極大。
《左傳·襄公二十二年》:“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苟使意如得改事君,所謂生死而肉骨也。”
年級字:生(P1) 日(P1) 快(P1) 樂(P2)
詞性:動詞
生晨快樂
年級字:屎(P1) 忽(P2) 生(P1) 瘡(P6)
年級字:生(P1) 財(P3) 有(P1) 道(P1)
《禮記·大學》:“生財有大道:生之者衆,食之者寡,爲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年級字:劫(P5) 後(P1) 餘(P4) 生(P1)
清·丘逢甲《嶺雲海日樓詩鈔·寄懷許仙屏中丞四首》:“歸飛越鳥戀南枝,劫後餘生嘆數奇。”
年級字:北(P1) 郭(P0) 先(P2) 生(P1)
《韓詩外傳》卷九載,北郭先生卻楚莊王之聘不仕。《後漢書·方術傳·廖扶》載,廖扶感父以法喪身,憚爲吏,終身不仕,時人因號爲北郭先生。
年級字:百(P1) 弊(P5) 叢(P3) 生(P1)
百:形容多;弊:弊端,害處。各種弊害都產生出來了。
梁啓超《政治學學理摭言》:“而此等異論,何以能容喙焉?何以能動人焉?則以智慧程度未達於大多數,而欲幸福之程度進於大多數,未有不百弊叢生,而貽反對之徒以口實者也。”
年級字:一(P1) 切(P2) 衆(P3) 生(P1)
年級字:物(P1) 腐(P3) 蟲(P4) 生(P1)
東西腐爛了纔會生蟲。比喻禍患的發生,總有內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點,別人才能乘機打擊。
《荀子·勸學》:“肉腐出蟲,魚枯生蠹。”宋·蘇軾《范增論》:“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
年級字:休(P1) 養(P2) 生(P1) 息(P1)
休養:何處保養;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戰爭或社會大動盪之後,減輕人民負擔,安定生活,恢復元氣。
年級字:嬌(P4) 生(P1) 慣(P3) 養(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七回:“寶玉冷笑道:‘原是想他自幼嬌生慣養的,何嘗受過一日委屈。’”
年級字:臺(P0) 閣(P4) 生(P1) 風(P1)
臺閣:東漢尚書的辦公室。泛指官府大臣在臺閣中嚴肅的風氣。比喻官風清廉。
《晉書·傅玄傳》:“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簡,整簪帶,竦踊不寐,坐而待旦。於是貴遊懾伏,臺閣生風。”
年級字:憤(P4) 不(P1) 欲(P5) 生(P1)
明·史可法《史忠正公集·四·祭廬州殉難官紳士民文》:“餘聞報淮上,悲憤不欲生。”
年級字:虎(P1) 口(P1) 餘(P4) 生(P1)
老虎嘴裏倖存下來的生命。比喻逃脫極危險的境地僥倖活下來。
《莊子·盜跖》:“孔子曰:‘然,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頭,編虎鬚,幾不免虎口哉。”
年級字:普(P3) 度(P2) 羣(P6) 生(P1)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講經說法,廣開方便之門;普度羣生,接引菩提之路。”
年級字:生(P1) 寄(P3) 死(P3) 歸(P3)
寄:暫居。生似暫寓,死如歸去。指不把生死當作一回事。
年級字:見(P1) 事(P1) 風(P1) 生(P1)
年級字:福(P1) 過(P1) 災(P3) 生(P1)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明公功名到此,已無可加,急流勇退,此其時矣。直待福過災生,只恐悔之無及。”
年級字:顧(P3) 盼(P4) 生(P1) 輝(P3)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士有餘糧,馬多剩草。一呼百諾,顧盼生輝。此送彼迎,尊榮莫並。”
年級字:論(P2) 議(P5) 風(P1) 生(P1)
《宋史·陳亮傳》:“亮爲人才氣超邁,喜談兵;論議風生,下筆數千言立就。”
年級字:應(P2) 運(P3) 而(P1) 生(P1)
應:順應;運:原指天命,泛指時機。舊指應天命而產生。現指適應時機而產生。
年級字:浮(P3) 生(P1) 若(P3) 夢(P3)
浮生:空虛不實的人生;若:象。把人生當作短暫虛幻的夢境。
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爲歡幾何。”
年級字:無(P2) 事(P1) 生(P1) 事(P1)
年級字:同(P1) 生(P1) 共(P1) 死(P3)
《隋書·鄭譯傳》:“鄭譯與朕同生共死,間關危難,興言急此,何日忘之。”
年級字:百(P1) 死(P3) 一(P1) 生(P1)
《北齊書·杜弼傳》:“諸勳人身觸鋒刃,百死一生,縱其貪鄙,所取處大,不可同之循常例也。”
年級字:牛(P1) 角(P2) 書(P1) 生(P1)
《新唐書·李密傳》:“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年級字:予(P2) 奪(P3) 生(P1) 殺(P4)
《周禮·天官、大宰》的“八柄”中有予、奪、生、誅(責備)等權力。後泛指帝王掌握的賞罰生死大權。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陰陽》:“爲人主者,予奪生殺,各當其義。”
年級字:見(P1) 景(P2) 生(P1) 情(P2)
看到眼前的景物,喚起某種感慨。亦指看到眼前的景物,想起應對的辦法,即隨機應變。
元·宮大用《七裏灘》第四折:“不由我見景生情,睹物傷懷。”
年級字:造(P1) 謠(P5) 生(P1) 非(P2)
黃南丁氏《楊乃武與小白菜》第八回:“而且如今你的年紀,已是二十多了,住在這裏,若再不同小大圓房,外間造謠生非的人多……說不定同我有了一手,豈不是你我二人的名譽,又將掃地。”
年級字:根(P1) 生(P1) 土(P1) 長(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四回:“他又不是咱們家根生土長的奴才,沒受過咱們什麼大恩典。”
年級字:普(P3) 濟(P4) 羣(P6) 生(P1)
佛家語,認爲大衆營營擾擾,如溺海中,佛以慈悲爲懷,施宏大法力,盡力救濟他們以便登上彼岸。同“普度衆生”。
年級字:筆(P1) 下(P1) 生(P1) 花(P1)
詞性:形容詞
文言文字詞筆下有神、筆下如有神才思俊逸。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下》:「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年級字:形(P2) 具(P1) 神(P1) 生(P1)
《荀子·天論》:“天職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惡喜怒哀樂臧(藏)焉,夫是之謂天情。”
年級字:新(P1) 學(P1) 小(P1) 生(P1)
年級字:活(P1) 色(P1) 生(P1) 香(P1)
年級字:歡(P1) 若(P3) 平(P1) 生(P1)
清·張元賡《張氏卮言·陳友石》:“即邀至船中,茶罷對奕,歡若平生。”
年級字:生(P1) 公(P1) 說(P1) 法(P1)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蓮社高賢傳》:“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爲徒,講《涅槃經》,羣石皆點頭。”
年級字:節(P1) 外(P1) 生(P1) 枝(P1)
本不應該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問題之外又岔出了新問題。多指故意設置障礙,使問題不能順利解決。
宋·朱熹《答呂方子約(九月十三日)》:“隨語生解,節上生枝,則更讀萬卷書,亦無用處也。”
年級字:生(P1) 死(P3) 與(P2) 共(P1)
《深情憶念周伯伯》:“幾十年來,周總理與我父親生死與共,休慼相關。”
年級字:樂(P2) 極(P2) 生(P1) 悲(P3)
年級字:賣(P3) 文(P1) 爲(P2) 生(P1)
唐·杜甫《聞斛斯六官未歸》:“故人南郡去,雲索作碑錢。本賣文爲活,翻令室倒懸。”
年級字:肅(P4) 然(P2) 生(P1) 敬(P2)
宋·張戒《歲寒堂詩話》捲上:“魯直專學子美,然子美詩讀之使人凜然興起,肅然生敬。”
年級字:民(P1) 生(P1) 在(P1) 勤(P2)
年級字:冬(P1) 烘(P6) 先(P2) 生(P1)
五代·王定寶《唐摭言》卷八:“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顏標作魯公。”
年級字:生(P1) 死(P3) 存(P3) 亡(P2)
生存或者死亡。形容局勢或鬥爭的的發展已到最後關頭。
年級字:輕(P2) 生(P1) 重(P1) 義(P3)
年級字:生(P1) 靈(P4) 塗(P5) 炭(P3)
生靈:百姓;塗: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裏。形容人民處於極端困苦的境地。
《尚書·仲虺之誥》:“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晉書·苻丕載記》:“先帝晏駕賊庭,京師鞠爲戎穴,神州蕭條,生靈塗炭。”
年級字:無(P2) 端(P2) 生(P1) 事(P1)
自家是規規矩矩的生意人,又沒犯法,只要生意好,不欠人家的錢,難道好~,自詐他不成。 ★茅盾《林家鋪子》
年級字:談(P2) 笑(P1) 風(P1) 生(P1)
宋·辛棄疾《念奴嬌·贈夏成玉》詞:“遐想後日蛾眉,兩山橫黛,談笑風生頰。”
年級字:燕(P2) 頷(P0) 書(P1) 生(P1)
有封侯之相的讀書人。亦用以稱美志在建立軍功的士人。同“燕頷儒生”。
年級字:十(P1) 年(P1) 生(P1) 聚(P3)
這個倍受戰火摧殘的小國,的確需要~,才能談到復國。
年級字:觸(P6) 手(P1) 生(P1) 春(P1)
清·趙翼《甌北詩話·李青蓮詩》;“然以杜韓與之比較,一則用力而不免痕跡,一則不用力而觸手生春:此仙與人之別也。”
年級字:含(P4) 章(P3) 挺(P3) 生(P1)
晉·左思《蜀都賦》:“王褒煒燁而秀髮,揚雄含章而挺生。”
年級字:即(P1) 景(P2) 生(P1) 情(P2)
清·李漁《閒情偶寄·詞曲部·詞采第二》:“善詠物者,妙在即景生情。”
年級字:豐(P3) 屋(P1) 生(P1) 災(P3)
年級字:枯(P2) 樹(P1) 生(P1) 花(P1)
《三國志·魏志·劉廙傳》:“臣罪應傾宗,禍應覆族……起煙於寒灰之上,生華於已枯之木。”
年級字:起(P1) 死(P3) 回(P1) 生(P1)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把已經沒有希望的事物挽救過來。
明·張岱《魯雲谷傳》:“醫不經師,方不襲古,每以劫劑肊見起死回生。”
年級字:捨(P3) 死(P3) 忘(P2) 生(P1)
舍死:捨得犧牲;忘生:忘掉性命。不把個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元·無名氏《鎖魔鏡》第二折:“你須索捨死忘生,建立功勳。”
年級字:捨(P3) 生(P1) 忘(P2) 死(P3)
元·無名氏《鎖魔鏡》第二折:“你須索捨死忘生,建立功勳。”
年級字:木(P1) 朽(P4) 蛀(P3) 生(P1)
朽:腐爛。木朽腐爛就會生蟲子。比喻失去檢點就會犯錯誤。
年級字:情(P2) 急(P1) 智(P3) 生(P1)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二回:“湯升情急智生,忽然想出一條主意。”
年級字:人(P1) 急(P1) 計(P2) 生(P1)
元·施惠《幽閨記·文武同盟》:“粉牆這等高峻,如何跳得過?自古道人急計生,不免攀住這杏花梢,跳將過去。”
年級字:萬(P2) 家(P1) 生(P1) 佛(P3)
宋·戴翼《賀陳待制啓》:“福星一路之歌謠,生佛萬家之香火。”
年級字:土(P1) 生(P1) 土(P1) 長(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比喻對本土的人情、風俗和體制熟識,辦事能力可能有一定的優勢。
年級字:底(P2) 死(P3) 生(P1)
南唐·馮延巳《應天長》詞:“蘭房一宿還歸去,底死謾生留不住。”
年級字:禍(P4) 生(P1) 腋(P0)
《三國志·蜀志·法正傳》:“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
年級字:逸(P6) 態(P2) 橫(P2) 生(P1)
北周庚信《<趙國公集>序》:“柱國趙國公發言爲論,下筆成章,逸態橫生,新情振起,風雨爭飛,魚龍各變。”
年級字:臼(P0) 灶(P3) 生(P1) 蛙(P2)
《戰國策·越策一》:“今城不沒者三板,臼灶生蛙,人馬相食。”
年級字:驚(P2) 肉(P1) 生(P1)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備住荊州數年,嘗於表劉表坐起至廁,見髀裏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裏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年級字:衣(P1) 被(P2) 群(P6) 生(P1)
衣被:給人衣穿,比喻加惠於人;群生:眾生。比喻恩惠廣施。
宋·歐陽修《夫子罕言利命仁論》:“衣被群生,贍足萬類。”
年級字:生(P1) 花(P1) 妙(P2) 筆(P1)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年級字:生(P1) 嶽(P0) 降(P2)
《詩·大雅·崧高》:“崧高維嶽,駿極於天,維嶽降神,生甫及申。”毛傳:“山大而高曰崧;嶽,四嶽也……嶽降神靈和氣,以生申甫之大功。”申,申伯;甫,甫侯,都是周宣王舅父,周朝重臣,相傳是古四嶽後裔。
年級字:得(P1) 馬(P1) 生(P1) 災(P3)
《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爲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
年級字:九(P1) 死(P3) 一(P1) 生(P1)
形容經歷很大危險而倖存。也形容處在生死關頭,情況十分危急。
戰國楚·屈原《離騷》:“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劉良注:“雖九死無一生,未足悔恨。”
年級字:生(P1) 態(P2) 環(P2) 境(P2)
詞性:名詞
大自然環境。
年級字:筆(P1) 頭(P1) 生(P1) 花(P1)
唐·馮贄《雲仙雜記》卷十:“李太白少夢筆頭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年級字:緣(P4) 文(P1) 生(P1) 義(P3)
文:文字,指字面。只根據字面理解內容,牽強附會,不求甚解。亦作“望文生義”。
年級字:百(P1) 花(P1) 生(P1) 日(P1)
清·秦味芸《月令粹編》卷五:“《陶朱公書》:‘二月十二日爲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
年級字:生(P1) 死(P3) 未(P1) 卜(P1)
年級字:樂(P2) 盡(P3) 哀(P4) 生(P1)
唐·張鷟《遊仙窟》:“有同必異,自昔攸然;樂盡哀生,古來常事。”
年級字:烏(P3) 有(P1) 先(P2) 生(P1)
漢·司馬相如《子虛賦》:“楚使子虛使於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年級字:生(P1) 拉(P1) 硬(P2) 扯(P4)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強別人聽從自己。
曹禺《日出》第四幕:“福升生拉活扯地將黃省三向外拖。”
年級字:生(P1) 生(P1) 不(P1) 已(P1)
《周易·繫辭上》:“生生之謂易。”宋·周敦頤《太極圖說》:“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年級字:眼(P1) 高(P1) 手(P1) 生(P1)
清·陳確《與吳仲木書》:“譬操觚家一味研窮體理,不輕下筆,終是眼高手生,鮮能入彀。”
年級字:另(P2) 開(P1) 生(P1) 面(P1)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一回:“今日行這酒令,已是獨出心裁,另開生面。”
年級字:望(P2) 文(P1) 生(P1) 義(P3)
文:文字,指字面;義:意義。不瞭解某一詞句的確切涵義,光從字面上去牽強附會,做出不確切的解釋。
清·張之洞《輶軒語·語學》:“空談臆說,望文生意。”
年級字:口(P1) 角(P2) 生(P1) 風(P1)
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這樣罵人的時候卻是口角生風,不再有‘這個是’的打攪了。”
年級字:三(P1) 生(P1) 有(P1) 幸(P1)
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來生;幸:幸運。三世都很幸運。比喻非常幸運。
元·吳昌齡《東坡夢》第一折:“久聞老師父大名,今日得睹尊顏,三生有幸。”
年級字:慢(P2) 易(P2) 生(P1) 憂(P3)
慢:疏慢;易:輕易;憂:憂愁。疏慢輕易必然壞事,因而產生憂愁。
《管子·內業》:“思索生知,慢易生憂,暴傲生怨,憂鬱生疾。”
年級字:虎(P1) 嘯(P6) 風(P1) 生(P1)
嘯:長鳴。猛虎長鳴,則大風四起。比喻英雄人物順應時代潮流而出現,並且對社會產生極大的影響;亦指豪傑奮起,大展宏圖。
《北史·張定和傳論》:“虎嘯生風,龍騰雲起,英賢奮發,亦各因時。”
年級字:舉(P2) 步(P1) 生(P1) 風(P1)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相見了,便覺得分外高興,說話處,脾胃多燥,行事時,舉步生風,是這二種人與他說得活着。”
年級字:禍(P4) 福(P1) 相(P1) 生(P1)
年級字:楊(P2) 生(P1) 黃(P1) 雀(P3)
年級字:釜(P0) 中(P1) 生(P1) 魚(P1)
金·元好問《寄西溪相禪師》詩:“門堪羅雀仍未害,釜欲生魚當奈何。”
年級字:廣(P2) 文(P1) 先(P2) 生(P1)
①唐杜甫稱鄭虔爲“廣文先生”。②泛指清苦閒散的儒學教官。
據《新唐書·鄭虔傳》載,玄宗愛鄭虔才,爲置廣文館,以之爲博士。唐·杜甫《醉時歌》:“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冷;早第紛紛厭樑肉,廣文先生飯不足。”
年級字:痛(P2) 不(P1) 欲(P5) 生(P1)
宋·呂大鈞《吊說》:“其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年級字:後(P1) 生(P1) 可(P1) 畏(P4)
後生:年輕人,後輩;畏:敬畏。年輕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過前輩。
《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年級字:大(P1) 人(P1) 先(P2) 生(P1)
晉·劉伶《酒德頌》:“有大人先生以天地爲一朝,萬期爲須臾,日月爲扃牖,八荒爲庭衢。”
年級字:義(P3) 不(P1) 生(P1) 財(P3)
主持正義者不苟取財物。亦作“義不生財,慈不主兵。”
年級字:龍(P2) 生(P1) 九(P1) 種(P1)
年級字:釜(P0) 中(P1) 生(P1) 塵(P2)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八:“顏淵簞食瓢飲……範史雲釜中生塵。”
年級字:變(P2) 生(P1) 腋(P0)
《三國志·蜀書·法正傳》:“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
年級字:如(P2) 虎(P1) 生(P1) 翼(P3)
比喻因增加新助力,強者愈強,惡者愈惡。同“如虎傅翼”。
年級字:門(P1) 生(P1) 故(P1) 吏(P0)
《後漢書·袁紹傳》:“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於天下,若收豪傑以聚徒衆,英雄因之而起,則山東非公之有也。”
年級字:天(P1) 生(P1) 天(P1) 殺(P4)
年級字:招(P2) 是(P1) 生(P1) 非(P2)
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他也有不平,有反抗,有戰鬥,而往往不過是將敗落家族的婦姑勃谿,叔嫂鬥法的手段,移到文壇上。嘁嘁嚓嚓,招是生非,搬弄口舌,決不在大處着眼。”
年級字:人(P1) 生(P1) 如(P2) 寄(P3)
寄:寓居,暫住。指人的生命短促,就象暫時寄居在人世間一樣。
年級字:鳥(P1) 生(P1) 翼(P3)
舊傳鴞鳥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負義。
年級字:厚(P2) 生(P1) 利(P2) 用(P1)
語出《書·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蔡沈集傳:“利用者,工作什器,商通貨財之類,所以利民之用也。厚生者,衣帛食肉,不飢不寒之類,所以厚民之生也。”
年級字:抵(P3) 死(P3) 漫(P3) 生(P1)
宋·向滈《西江月》詞:“抵死漫生要見,偷方覓便求歡。”
年級字:枝(P1) 末(P3) 生(P1) 根(P1)
清王夫之《姜齋詩話》卷下:“起承轉收以詩……一篇之中,四起四收,非喏蟲相銜成青竹蛇而何?兩間萬物之生,無有尻下出頭,枝末生根之理。”
年級字:一(P1) 生(P1) 一(P1) 世(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三回:“他倒拿定一個主意:說是人生婚配,關係一生一世的事,不是混鬧得的。”
年級字:芸(P6+) 芸(P6+) 眾(P3) 生(P1)
芸芸:形容眾多;眾生:原指一切生物,後指許多人。原指世間的一切生靈。後多指大群無知無識的人。
《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禮記·祭義》:“眾生必死,死必歸土。”
年級字:人(P1) 不(P1) 聊(P4) 生(P1)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民疲士苦,人不聊生。”
年級字:談(P2) 吐(P2) 風(P1) 生(P1)
年級字:捉(P2) 生(P1) 替(P3) 死(P3)
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官人每枉請著皇家祿,都只是捉生替死,屈陷無辜。”
年級字:鋒(P3) 餘(P4) 生(P1)
鋒:鋒芒。鏑:箭鏃。指從刀箭下逃生或經過戰亂後而活下來。
年級字:蘭(P3) 芝(P2) 常(P1) 生(P1)
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朱桂黝儵於南北,蘭芝阿那於東西。”注引:《禮年威儀》:“君乘金而王,其政平,則蘭芝常生。”
年級字:生(P1) 死(P3) 相(P1) 依(P2)
年級字:入(P1) 死(P3) 出(P1) 生(P1)
年級字:絕(P4) 處(P2) 逢(P4) 生(P1)
元·關漢卿《錢大尹知勘緋衣夢·正名》:“李慶安絕處幸逢生。”
年級字:忍(P1) 垢(P5) 偷(P2) 生(P1)
唐·陳子昂《爲張著作謝父官表》:“所以忍垢偷生,克躬自勵,期效萬一,補過酬恩,灰軀糜骨,以甘心願。”
年級字:借(P1) 景(P2) 生(P1) 情(P2)
年級字:溫(P2) 生(P1) 絕(P4)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溫公初受,劉司空使勸進,母崔氏固駐之,嶠絕裾而去。”
年級字:生(P1) 搬(P3) 硬(P2) 套(P3)
生:生硬。指不顧實際情況,機械地運用別人的經驗,照抄別人的辦法。
馬南邨《燕山夜話·不吃羊肉吃菜羹》:“有人背誦了幾篇祭文,背得爛熟,到了考試的時候,題目是祝壽的,他居然生搬硬套地把祭文抄上去,弄得牛頭不對馬嘴。”
年級字:白(P1) 面(P1) 書(P1) 生(P1)
《宋書·沈慶之傳》:“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濟。”
年級字:生(P1) 不(P1) 逢(P4) 辰(P2)
辰:日子,時光。生下來沒有遇到好時候。舊時指命運不好。
年級字:生(P1) 殺(P4) 予(P2) 奪(P3)
生:讓人活;殺:處死;予:給予;奪:剝奪。形容反動統治者掌握生死、賞罰大權。
《韓非子·三守》:“使殺生之機,予奪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荀子·王制》:“故喪祭、朝聘、師旅一也。貴賤、殺生、與奪一也。”
年級字:遇(P2) 事(P1) 生(P1) 端(P2)
《中國民間故事選·秧狀元》:“他常常遇事生端,專找岔子。”
年級字:生(P1) 而(P1) 知(P1) 之(P2)
《論語·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年級字:萬(P2) 死(P3) 一(P1) 生(P1)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赴公家之難,斯已奇矣。”宋·陸游《晚泊》詩:“身遊萬死一生地,路入千峯百嶂中。”
年級字:蒼(P2) 生(P1) 塗(P5) 炭(P3)
塗: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進火坑那樣痛苦。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三回:“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塗炭。”
年級字:海(P1) 洋(P1) 生(P1) 物(P1)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水中生物生存在海洋中有生命的生物。
海: 海水、海洋。
洋: 海洋。
生: 生命、生存。
物: 動物、植物。
生存在海洋中有生命的生物。
年級字:枯(P2) 木(P1) 生(P1) 花(P1)
枯樹開了花。比喻絕處逢生。也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三國志·魏志·劉廙傳》:“起煙於寒灰之上,生花於已枯之木。”
年級字:水(P1) 中(P1) 生(P1) 物(P1)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海洋生物生存在水中有生命的生物。
水: 海水、河水。
中: 其中。
生: 生命、生存。
物: 動物、植物。
生存在水中有生命的生物。
年級字:文(P1) 籍(P4) 先(P2) 生(P1)
年級字:枯(P2) 骨(P2) 生(P1) 肉(P1)
猶言起死回生。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把已經沒有希望的事物挽救過來。
年級字:死(P3) 生(P1) 榮(P2) 辱(P5)
年級字:惹(P3) 事(P1) 生(P1) 非(P2)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三十六:“如今再說一個富家,安分守己,並不惹事生非。”
年級字:七(P1) 生(P1) 七(P1) 死(P3)
佛數謂小乘初果者,尚須往返天上人間,受七度生死,才能證得阿羅漢果。同“七死七生”。
年級字:滿(P2) 舌(P2) 生(P1) 花(P1)
年級字:沉(P2) 生(P1) 蛙(P2)
晉·成公綏《陰霖賦》:“百川氾濫,潢潦橫流,沉竈生蛙,中庭運舟。”
年級字:重(P1) 生(P1) 父(P1) 母(P1)
重:重新。指對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元·楊景賢《西遊記》四本一五出:“重生父母,再長爹孃。”
年級字:筆(P1) 底(P2) 超(P4) 生(P1)
猶言筆下超生。超生:佛家語。爲了免使他人受難,書寫時,在用意和措詞方面都給予寬容或開脫。
蘇雪林《閒話戰爭·齒患》:“嚴冷無情的法官定了你的死罪之後,就從不會有筆底超生的事。”
年級字:出(P1) 生(P1) 入(P1) 死(P3)
原意是從出生到死去。後形容冒着生命危險,不顧個人安危。
《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年級字:人(P1) 極(P2) 計(P2) 生(P1)
《醒世恆言·十五貫戲言成巧禍》:“那人急了,正好沒出豁,卻見明晃晃一把劈柴斧頭,正在手邊,也是人極計生,被他綽起,一斧正中劉官人面門。”
年級字:虛(P4) 室(P1) 生(P1) 白(P1)
虛:使空虛;室:指心;白:指道。心無任何雜念,就會悟出“道”來,生出智慧。也常用以形容清澈明朗的境界。
《莊子·人世間》:“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年級字:戎(P6+) 馬(P1) 生(P1) 郊(P2)
意指國家政治不上軌道,連懷胎的母馬也用來作戰。後指戰亂不斷。
《老子》:“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陳鼓應注:“生於郊,指牝馬生駒犢於戰地的郊野。”
年級字:風(P1) 趣(P3) 橫(P2) 生(P1)
《清史稿·高其佩傳》:“尤善指畫,嘗畫黃初平叱石成羊,或已成羊而起立,或將成而未起,或半成而未離爲石,風趣橫生。”
年級字:死(P3) 裡(P3) 逃(P2) 生(P1)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半萬賊兵,卷浮雲片時掃淨,俺一家兒死裡逃生。”
年級字:舍(P2) 生(P1) 忘(P2) 死(P3)
元·無名氏《鎖魔鏡》第二折:“你須索捨死忘生,建立功勳。”
年級字:素(P4) 昧(P6) 平(P1) 生(P1)
昧:不瞭解;平生:平素、往常。彼此一向不瞭解。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
唐·李商隱《贈田叟》:“鷗鳥忘機翻浹洽,交親得路昧平生。”
年級字:口(P1) 吻(P4) 生(P1) 花(P1)
《雲仙雜記》卷五:“張祜苦吟,妻奴喚之不應,以責祜。祜曰:‘吾方口吻生花。’”
年級字:生(P1) 棟(P5) 覆(P5) 屋(P1)
造房子用新伐的木頭做屋樑,木頭容易變形,房屋容易倒塌。比喻禍由自取。
《管子·形勢》:“生棟覆屋,怨怒不及;弱子下瓦,慈母操垂。”
年級字:尋(P3) 事(P1) 生(P1) 非(P2)
都是我不好,把大少爺拉去料理倩兒的事,給大少爺招麻煩。不然四太太怎麼會找大少爺~。(巴金《秋》第三十八章)
年級字:相(P1) 因(P1) 相(P1) 生(P1)
年級字:道(P1) 學(P1) 先(P2) 生(P1)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仲友喜的是俊爽名流,惱的是道學先生。”
年級字:忍(P1) 恥(P5) 偷(P2) 生(P1)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三十六卷:“忍恥偷生爲父仇,誰知奸計覓風流。勸君莫設虛言誓,湛湛青天在上頭。”
年級字:自(P1) 生(P1) 自(P1) 滅(P3)
自然地發生,生長,又自然地消滅。形容自然發展,無人過問。
唐·白居易《嶺上雲》詩:“自生自滅成何事,能逐東風作雨無。”
年級字:望(P2) 而(P1) 生(P1) 畏(P4)
《論語·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年級字:超(P4) 度(P2) 眾(P3) 生(P1)
年級字:生(P1) 死(P3) 關(P2) 頭(P1)
明·高攀龍《講義·仁遠乎哉章》:“此一轉念,是生死關頭,千聖都從此做成。”
年級字:積(P3) 習(P1) 生(P1) 常(P1)
晉·左思《三都賦》序:“且夫玉卮無當,雖寶非用;侈言無驗,雖麗非經,而論者莫不詆訐其研精,作者大氐舉爲憲章,積習生常,有自來矣。”
年級字:死(P3) 而(P1) 復(P4) 生(P1)
三國·魏·曹植《辯道論》:“方士有董仲君,有罪繫獄,佯死數日,目陷蟲出,死而復生,然後竟死。”
年級字:死(P3) 裏(P1) 逃(P2) 生(P1)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半萬賊兵,卷浮雲片時掃淨,俺一家兒死裏逃生。”
年級字:超(P4) 度(P2) 衆(P3) 生(P1)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七回:“昨晚道場圓滿,正要回來,女衆們都勸我道:‘千難萬難出來一次,夜間鍾法上放焰口超度衆生,極有功德,怎的不看看去?’因此在寺裏唸了這一夜佛。卻有甚事談論?”
年級字:無(P2) 中(P1) 生(P1) 有(P1)
道家認爲,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把沒有的說成有。比喻毫無事實,憑空捏造。
年級字:鼻(P1) 端(P2) 生(P1) 火(P1)
語出《南史·曹景宗傳》:“我昔在鄉里,騎快馬如龍……覺耳後生風,鼻頭出火。”
年級字:看(P1) 景(P2) 生(P1) 情(P2)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4回:“非是燕青敢說口,臨機應變,看景生情,不倒的輸與他那呆漢。”
年級字:一(P1) 切(P2) 眾(P3) 生(P1)
年級字:民(P1) 生(P1) 塗(P5) 炭(P3)
塗: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裏。形容人民處於極端困苦的境地。
《尚書·仲虺之誥》:“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晉書·苻丕載記》:“先帝晏駕賊庭,京師鞠爲戎穴,神州蕭條,生靈塗炭。”
年級字:好(P1) 好(P1) 先(P2) 生(P1)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南郡龐士元聞司馬德操在潁川”劉孝標註引《司馬徽別傳》
年級字:朝(P3) 生(P1) 夕(P1) 死(P3)
《山海經·海外東經》:“[君子國]有薰華草,朝生夕死。”
年級字:荊(P5) 棘(P6) 叢(P3) 生(P1)
荊棘:荊條蒺藜。叢:聚集成堆。荊蔓蒺藜成羣地生長出來。比喻前進道路阻礙很大,困難極多。
年級字:人(P1) 生(P1) 若(P3) 寄(P3)
指人的生命短促,就象暫時寄居在人世間一樣。同“人生如寄”。
年級字:刀(P1) 俎(P0) 餘(P4) 生(P1)
清·昭槤《嘯亭雜記錄·記辛亥敗兵事》:“餘刀俎餘生,受君恩乃不死,今得以馬革裹屍幸矣!”
年級字:生(P1) 老(P1) 病(P2) 死(P3)
佛教指人的四苦,即出生、衰老、生病、死亡。今泛指生活中生育、養老、醫療、殯葬。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雞豬魚蒜,逢著便;生老病死,時至則行。”《仁王經·無常偈》:“生老病死,事與願違。”
年級字:南(P1) 郭(P0) 先(P2) 生(P1)
《晉書·劉寔傳》:“推賢之風不立,濫舉之法不改,則南郭先生之徒盈於朝矣。”
年級字:藍(P2) 田(P1) 生(P1) 玉(P1)
《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注引《江表傳》:“藍田生玉,真不虛也。”
年級字:晚(P1) 生(P1) 後(P1) 學(P1)
年級字:枝(P1) 外(P1) 生(P1) 枝(P1)
清李漁《閒情偶寄·詞曲·格局》:“善觀場者,止於前數出所見,記其人之姓名。十出以後, 皆是枝外生枝,節中長節,如遇行路之人,非止不問姓字,並形體面目,皆可不必認矣。”
年級字:一(P1) 室(P1) 生(P1) 春(P1)
年級字:生(P1) 靈(P4) 塗(P5) 地(P1)
生靈:百姓;塗:泥沼。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裏。形容人民處於極端困苦的境地。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靈塗地。”
年級字:一(P1) 死(P3) 一(P1) 生(P1)
《史記·汲鄭列傳》:“太史公曰:始翟公爲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翟公復爲廷尉,賓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門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年級字:蓬(P4) 生(P1) 輝(P3)
使寒門增添光輝(多用作賓客來到家裏,或贈送可以張掛的字畫等物的客套話)。
年級字:生(P1) 日(P1) 派(P2) 對(P1)
詞性:名詞
生日會「派對」來自英語 "Party" 的譯音-外來譯音語。
年級字:有(P1) 生(P1) 之(P2) 年(P1)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68回:“俾臣得保蟻命,此後有生之年,莫非主上所賜,惟求格外垂憐。”
年級字:言(P1) 論(P2) 風(P1) 生(P1)
清·袁枚《新齊諧·趙李二生》:“[書生]邀入坐,言論風生。”
年級字:素(P4) 昧(P6) 生(P1) 平(P1)
彼此一向不瞭解。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同“素昧平生”。
《官場現形記》第二八回:“時筱仁因彼此素昧生平,也樂得裝作不知,以免拖累。”
年級字:自(P1) 力(P1) 更(P1) 生(P1)
更生:再次獲得生命,比喻振興起來。指不依賴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來,把事情辦好。
聞一多《組織民衆與保衛大西南》:“我們人民能以自力更生的方式強起來了。”
年級字:相(P1) 生(P1) 相(P1)
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的互相生髮以互相剋制的關係。後引申爲一般物質之間的辯證關係。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四十六:“便有五行金木,相生相剋。”
年級字:朽(P4) 木(P1) 生(P1) 花(P1)
年級字:逸(P6) 趣(P3) 橫(P2) 生(P1)
清顧祿《桐橋倚棹錄·冢墓》:“[梅花和尚錢堉]醉後落筆,逸趣橫生,自謂醒時不及也。”
年級字:生(P1) 生(P1) 世(P1) 世(P1)
《南史·王敬則傳》:“唯願後身生生世世不復天王作因緣。”
年級字:抵(P3) 死(P3) 瞞(P5) 生(P1)
明·無名氏《龐掠四郡》第三折:“我安排着脫身利己的機謀,正中這抵死瞞生的手策。”
年級字:造(P1) 謠(P5) 生(P1) 事(P1)
年級字:普(P3) 度(P2) 衆(P3) 生(P1)
佛家語,認爲大衆營營擾擾,如溺海中,佛以慈悲爲懷,施宏大法力,盡力救濟他們以便登上彼岸。
年級字:七(P1) 竅(P5) 生(P1) 煙(P2)
七竅:口和兩眼、兩耳、兩鼻孔。氣憤得好象耳目口鼻都要冒出火來。形容氣憤到極點。
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三回:“說罷,悻悻然轉出來。把鄧氏氣得七竅生煙,覺得腦中一涌,喉裏作動,旋吐出鮮血來。”
年級字:見(P1) 世(P1) 生(P1) 苗(P1)
年級字:東(P1) 郭(P0) 先(P2) 生(P1)
年級字:民(P1) 生(P1) 凋(P5) 敝(P0)
年級字:長(P1) 生(P1) 不(P1) 死(P3)
晉·葛洪《抱朴子·辨問》:“長生不死,以此責聖人,何其多乎?”
年級字:臼(P0) 生(P1) 蛙(P2)
《戰國策·越策一》:“今城不沒者三板,臼竈生蛙,人馬相食。”
年級字:捨(P3) 生(P1) 取(P2) 義(P3)
舍:捨棄;生:生命;取:求取;義:正義。捨棄生命以正義。指爲正義而犧牲生命。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年級字:虎(P1) 口(P1) 逃(P2) 生(P1)
老虎嘴裏倖存下來的生命。比喻逃脫極危險的境地僥倖活下來。
《莊子·盜跖》:“孔子曰:‘然,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頭,編虎鬚,幾不免虎口哉。”
年級字:肉(P1) 復(P4) 生(P1)
髀:大腿。因爲長久不騎馬,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形容長久過着安逸舒適的生活,無所作爲。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裏肉生。’”
年級字:熟(P2) 魏(P0) 生(P1) 張(P2)
張、魏:都是姓,這裏泛指人。泛指認識的或不認識的人。
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六:“北都有妓女,美色而舉止生梗,士人謂之‘生張八’。……野贈之詩曰:‘君爲北道生張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無笑語,半生半熟未相諳。’”
年級字:急(P1) 中(P1) 生(P1) 智(P3)
唐·白居易《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長,過蒙見窘,然敵則氣作,急則生智。”
年級字:破(P2) 死(P3) 忘(P2) 生(P1)
《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張太太]今日在舅太太屋裏聽得姑爺果然中了,便如飛的從西過道兒裏直奔到這裏來,破死忘生的大着膽子上去,要當面叩謝魁星的保佑。”
年級字:半(P1) 生(P1) 半(P1) 熟(P2)
沒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不熟練。
元·元懷《拊掌錄》:“北都有妓女美色,而舉止生梗,土人謂之生張八……野(魏野)贈之詩曰:‘君爲北道生張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無笑語,半生半熟未相諳。’座客大發一噱。”
年級字:荼(P0) 毒(P4) 生(P1) 靈(P4)
《尚書·湯誥》:“罹其兇害,弗忍荼毒。”唐·李華《弔古戰場文》:“荼毒生靈,萬里朱殷。”
年級字:變(P2) 生(P1) 不(P1) 測(P4)
變:有重大影響的突然變化;不測:意外。變故發生於突然之間。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四回:“變生不測鳳姐潑醋,喜出望外平兒理妝。”
年級字:齒(P3) 頰(P5) 生(P1) 香(P1)
清·黃景仁《即席分賦得賣花聲》之二:“憐他齒頰生香處,不在枝頭在擔頭。”
年級字:蟻(P3) 貪(P3) 生(P1)
螻蟻:螻蛄和螞蟻。螻蛄和螞蟻那樣的小蟲也貪戀生命。舊指乞求活命的話,有時也用以勸人不可輕生自殺。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七十六回:“萬望大聖慈悲,可憐螻蟻貪生之意,饒了我命,願送你師父過山。”
年級字:忘(P2) 生(P1) 捨(P3) 死(P3)
年級字:人(P1) 生(P1) 朝(P3) 露(P2)
他年方三十,正是旭日東昇的時候,前途無量,但卻驟然去世,使人不由得有~之感。
年級字:後(P1) 生(P1) 小(P1) 子(P1)
宋·俞文豹《吹劍四錄》:“恐數十年後老成凋喪,後生小子,不知根柢,耳濡目染,目變而復還。”
年級字:利(P2) 用(P1) 厚(P2) 生(P1)
利用:盡物之用;厚:富裕;生:民衆。充分發揮物的作用,使民衆富裕。
年級字:天(P1) 生(P1) 尤(P1) 物(P1)
年級字:死(P3) 裏(P1) 求(P2) 生(P1)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合我師傅父女兩人,費了無限精神,成全得我轉禍爲福,死裏求生,重歸故里。”
年級字:學(P1) 鴻(P6+) 生(P1)
漢·揚雄《羽獵賦》:“於茲乎鴻生鉅儒,俄軒冕,雜衣裳,修唐典,匡《雅》《頌》,揖讓於前。”
年級字:別(P1) 生(P1) 枝(P1) 節(P1)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徐錫麟安慶起義清方檔案》:“現在人心皆惑,稍一宣揚,誠恐別生枝節,當遵諭格外祕密。”
年級字:生(P1) 吞(P3) 活(P1) 剝(P3)
原指生硬搬用別人詩文的詞句。現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機械的搬用經驗、理論等。
唐·劉肅《大唐新語·譜謔》:“有棗強尉張懷慶,好偷名士文章,人爲之諺雲:‘活剝王昌齡,生吞郭正一。’”
年級字:旋(P3) 生(P1) 旋(P3) 滅(P3)
年級字:塗(P5) 炭(P3) 生(P1) 靈(P4)
塗:泥沼;炭:炭火;生靈:百姓。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裏。形容人民處於極端困苦的境地。
《尚書·仲虺之誥》:“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晉書·苻丕載記》:“先帝晏駕賊庭,京師鞠爲戎穴,神州蕭條,生靈塗炭。”
年級字:蓬(P4) 生(P1) 麻(P1) 中(P1)
先秦·荀況《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年級字:有(P1) 生(P1) 力(P1) 量(P2)
①原指軍隊中的兵員和馬匹。亦泛指有戰鬥力的部隊。②指充滿活力的力量。
毛澤東《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集中兵力各個殲敵的原則,以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爲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地方爲主要目標。”
年級字:死(P3) 別(P1) 生(P1) 離(P2)
年級字:普(P3) 濟(P4) 衆(P3) 生(P1)
佛家語,認爲大衆營營擾擾,如溺海中,佛以慈悲爲懷,施宏大法力,盡力救濟他們以便登上彼岸。同“普度衆生”。
年級字:生(P1) 蟲(P4) 拐(P3) 杖(P2)
年級字:議(P5) 論(P2) 風(P1) 生(P1)
宋王暐《道山清話》:“韓持國爲人凝嚴方重,每兄弟聚話,玉汝、子華議論風生,持國未嘗有一言。”
年級字:顧(P3) 盼(P4) 生(P1) 姿(P3)
姿:姿色,姿態。回首擡眼之間就有美妙的姿色。形容眉目傳神,姿態動人。
三國·魏·嵇康《贈秀才入軍》:“風馳電逝,躡景追風;凌歷中原,顧盼生姿。”
年級字:七(P1) 死(P3) 七(P1) 生(P1)
佛數謂小乘初果者,尚須往返天上人間,受七度生死,才能證得阿羅漢果。亦作“七生七死”。
年級字:各(P1) 安(P1) 生(P1) 業(P2)
年級字:耳(P1) 後(P1) 生(P1) 風(P1)
像耳後颳風一樣。形容激烈、迅速運動時耳後根產生的感覺。
《梁書·曹景宗傳》:“景宗謂所親曰:‘我昔日在鄉里,騎快馬如龍,與年少輩數十騎,……覺耳後生風,鼻頭出火,此樂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將至。”
年級字:蓬(P4) 生(P1) 輝(P3)
蓬蓽:編蓬草、荊竹爲門,形容窮苦人家。使寒門增添光輝(多用作賓客來到家裏,或贈送可以張掛的字畫等物的客套話)。
元·秦簡夫《剪髮待賓》第三折:“貴腳踏於賤地,蓬蓽生光。”
年級字:死(P3) 生(P1) 存(P3) 亡(P2)
生存或者死亡。常用比喻事態已經到了決定前途命運的關鍵時刻。亦作“生死存亡”。
年級字:白(P1) 麪(P3) 儒(P6) 生(P1)
猶白面書生。指只知讀書,閱歷少,見識淺的讀書人。有時含貶義。亦泛指讀書人。
《資治通鑑·晉孝武帝太元十二年》:“溫詳之徒,皆白麪儒生,烏合爲羣,徒恃長河以自固;若大軍濟河,必望旗震壞,不待戰也。”
年級字:生(P1) 髮(P2) 未(P1) 燥(P4)
《宋書·索虜傳》:“燾大怒,謂奇曰:‘我生頭髮未燥,便聞河南是我家地。’”
年級字:人(P1) 地(P1) 生(P1) 疏(P3)
人事不熟,地方陌生。指初到一地,對當地的人事和地理都不熟悉。
魯迅《僞自由書·前記》:“《自由談》的編輯新換了黎烈文先生了,但他才從法國回來,人地生疏,怕一時搞不起稿子,要我去投幾回稿。”
年級字:生(P1) 拖(P3) 死(P3)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遂打了個落花流水,生拖死拽,把個英蓮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
年級字:普(P3) 渡(P2) 衆(P3) 生(P1)
衆生:指一切有生命的動物及人。佛教語。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們脫離苦海,登上彼岸。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變能化,無大無不大,無通無不通,普渡衆生,號作無人師。”
年級字:村(P1) 生(P1) 泊(P3) 長(P1)
明·無名氏《孟母三移》第一折:“他乃是公子人家子孫,強似您這等村生泊長,無指教的小廝每。”
年級字:生(P1) 動(P1) 活(P1) 潑(P2)
年級字:不(P1) 擇(P5) 生(P1) 冷(P2)
沙汀《淘金記》九:“我們這場上的事情,你曉得的,有些人一點不擇生冷!一天就想方設法,拖人下水。”
年級字:養(P2) 生(P1) 送(P1) 死(P3)
《孟子·離婁下》:“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
年級字:和(P1) 氣(P1) 生(P1) 財(P3)
魯迅《彷徨·離婚》:“一個人總要和氣些,‘和氣生財’,對不對?”
年級字:生(P1) 死(P3) 予(P2) 奪(P3)
生:讓人活;死:處死;予:給予;奪:剝奪。形容反動統治者掌握生死、賞罰大權。
《韓非子·三守》:“使殺生之機,予奪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荀子·王制》:“故喪祭、朝聘、師旅一也。貴賤、殺生、與奪一也。”
年級字:龍(P2) 生(P1) 九(P1) 子(P1)
明·徐應秋《玉芝堂談薈·龍生九子》:“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
年級字:安(P1) 生(P1) 服(P1) 業(P2)
樑斌《紅旗譜》六:“她想到馮老蘭,不一定肯讓朱老忠安生服業地活下去,她的心情更加憂懷念不安,害怕有另一種更大的禍事降臨家門。”又三十回:“敗家子兒不講安生服業地做活,只講吃好的、穿好的、歇着。”
年級字:十(P1) 二(P1) 生(P1) 肖(P1)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中國傳統文化。十二生肖, 十二地支。
十二種中華文化的動物按十二元地支次序排列: 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古代天文曆法】
12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年級字:落(P2) 地(P1) 生(P1) 根(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指決定在一個地方長期安家生活。
比喻長期安家落戶或切切實實、一心一意地做好所從事的工作。
年級字:小(P1) 子(P1) 後(P1) 生(P1)
唐·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小子後生,於何考德而問業焉。”
年級字:怕(P1) 死(P3) 貪(P3) 生(P1)
貪:捨不得。貪戀生存,畏懼死亡。指對敵作戰畏縮不前。
《漢書·文三王傳》:“今立自知賊殺中郎曹將,冬月迫促,貪生畏死,即詐僵仆陽(佯)病,徼幸得逾於須臾。”
年級字:不(P1) 生(P1) 不(P1) 滅(P3)
晉·王巾《頭陁寺碑文》:“仰蒼蒼之色者,不足知其遠近;況視聽之外,若存若亡,心行之表,不生不滅者哉。”
年級字:枯(P2) 木(P1) 再(P1) 生(P1)
枯死的樹木又恢復了生命力。比喻歷經挫折又獲得生機。
宋·蘇轍《陳汝義學士南京謝表》:“豈謂聖恩未棄,見桑榆,枯木再生,重沾雨露。”
年級字:人(P1) 生(P1) 大(P1) 事(P1)
詞性:代詞
年級字:無(P2) 風(P1) 生(P1) 浪(P1)
比喻平白無故地生出事來。有故意製造事端的意思。同“無風起浪”。
年級字:重(P1) 氣(P1) 輕(P2) 生(P1)
唐·張說《巡邊河北作》詩之一:“沙場積路何爲爾,重氣輕生如許國。”
年級字:別(P1) 開(P1) 生(P1) 面(P1)
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煙閣裏的功臣畫像本已褪色,經曹將軍重畫之後才顯得有生氣。比喻另外創出一種新的形式或局面。
唐·杜甫《丹青詩》:“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
年級字:重(P1) 生(P1) 爺(P2) 孃(P6+)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三十八回:“你是個死囚,大老爺要開脫你,也全虧我在旁邊說幾句好話,我便是你的重生爺孃。”
年級字:半(P1) 生(P1) 不(P1) 熟(P2)
沒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不熟練。
年級字:生(P1) 關(P2) 死(P3) 劫(P5)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
年級字:有(P1) 生(P1) 以(P1) 來(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八回:“況你自有生以來,自去世的老太太,以至老爺、太太,視如珍寶。”
年級字:視(P1) 死(P3) 如(P2) 生(P1)
年級字:戎(P6+) 馬(P1) 生(P1) 涯(P6)
年級字:生(P1) 榮(P2) 死(P3) 衰(P4)
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讚譽受人崇敬的死者。
年級字:樂(P2) 極(P2) 生(P1) 哀(P4)
歡樂到了極點,將轉而發生悲傷的事。同“樂極則悲”。
年級字:生(P1) 死(P3) 之(P2) 交(P1)
元·鄭德輝《縐梅香》:“晉公在槍刀險難之中,我父親挺身赴戰,救他一命,身中六槍,因此上與俺父親結爲生死之交。”
年級字:安(P1) 生(P1) 樂(P2) 業(P2)
《漢書·嚴助傳》:“使元元之民安生樂業,則澤被萬世,傳之子孫,使之無窮。”
年級字:恩(P2) 甚(P4) 怨(P3) 生(P1)
年級字:死(P3) 中(P1) 求(P2) 生(P1)
《後漢書·公孫述傳》:“述謂延岑曰:‘事當奈何?’岑曰:‘男兒當死中求生,可坐窮乎?’”
年級字:禍(P4) 從(P1) 口(P1) 生(P1)
常言道:“病從口入,~”,因此不論在什麼場合,都應謹慎自己的言行。
年級字:貪(P3) 生(P1) 怕(P1) 死(P3)
貪:捨不得。貪戀生存,畏懼死亡。指對敵作戰畏縮不前。
《漢書·文三王傳》:“今立自知賊殺中郎曹將,冬月迫促,貪生畏死,即詐僵仆陽(佯)病,徼幸得逾於須臾。”
年級字:自(P1) 然(P2) 生(P1) 態(P2)
詞性:形容詞
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下生存和發展的狀態,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習性。
年級字:生(P1) 眾(P3) 食(P1) 寡(P4)
眾:多;寡:少。生產的多,消費的少。形容財富充足。
《禮記·大學》:“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年級字:生(P1) 死(P3) 不(P1) 渝(P0)
渝:改變。無論活着還是死去都不會改變。形容對理想、信念、友誼、盟約等忠貞不移。
年級字:養(P2) 生(P1) 喪(P5) 死(P3)
子女對父母的贍養和殯葬。同“養生送死”。喪,治喪。
年級字:生(P1) 機(P2) 盎(P6) 然(P2)
年級字:惹(P3) 是(P1) 生(P1) 非(P2)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安分守己,並不惹是生非。”
年級字:枯(P2) 楊(P2) 生(P1)
稊:植物的嫩芽。枯萎有楊樹又長出了芽。舊喻老人娶少妻。
年級字:朝(P3) 生(P1) 暮(P5) 死(P3)
《重修政和證類本草·草下之上》:“朝生幕落花……生糞穢處,頭如筆,紫色,朝生暮死。”
年級字:與(P2) 生(P1) 俱(P6) 來(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在出生時已經具有的先天性能力或特性。
人之初,性本善。
年級字:燕(P2) 頷(P0) 儒(P6) 生(P1)
有封侯之相的讀書人。亦用以稱美志在建立軍功的士人。
年級字:生(P1) 張(P2) 熟(P2) 魏(P0)
張、魏:都是姓,這裏泛指人。泛指認識的或不認識的人。
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六:“北都有妓女,美色而舉止生梗,士人謂之‘生張八’。……野贈之詩曰:‘君爲北道生張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無笑語,半生半熟未相諳。’”
年級字:貪(P3) 生(P1) 惡(P3) 死(P3)
年級字:醉(P4) 生(P1) 夢(P3) 死(P3)
宋·朱熹《小學》卷五引程灝曰:“雖高才明智,膠於見聞,醉生夢死,不自覺也。”
年級字:生(P1) 生(P1) 死(P3) 死(P3)
清·周亮工《書影》卷二:“寬復灑泣訴其父母生生死死之苦日:‘儻伊父母必欲歸,且隨其主母起居耳。’”
年級字:裏(P1) 肉(P1) 生(P1)
髀:大腿。因爲長久不騎馬,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形容長久過着安逸舒適的生活,無所作爲。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裏肉生。’”
年級字:尾(P1) 生(P1) 之(P2) 信(P1)
尾生: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他爲守約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約,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係。
《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於樑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史記·蘇秦列傳》:“信如尾生,與女子期於樑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年級字:相(P1) 生(P1) 相(P1) 成(P1)
年級字:生(P1) 嶽(P0) 降(P2)
嵩:指嵩山;嶽:高大的山;降:降生。比喻大人物的出生。
《詩經·大雅·嵩高》:“嵩高維嶽,駿極於天。維嶽降神,生甫及申。”
年級字:夢(P3) 筆(P1) 生(P1) 花(P1)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年級字:出(P1) 入(P1) 生(P1) 死(P3)
唐·韓偓《海山記》:“吾常親鋒刃,冒矢石,出入生死,與子同之。”
年級字:論(P2) 辯(P3) 風(P1) 生(P1)
年級字:遇(P2) 事(P1) 生(P1) 風(P1)
原形容處事果斷而迅速。後指一有機會就挑拔是非,引起事端。
年級字:苟(P0) 且(P1) 偷(P2) 生(P1)
苟且:得過且過;偷生:苟且地活着。得過且過,勉強活着。
《荀子·榮辱》:“今夫偷生淺知之屬,曾比而不知也。”
年級字:險(P3) 象(P1) 環(P2) 生(P1)
年級字:枯(P2) 樹(P1) 生(P1) 華(P2)
《三國志·魏志·劉廙傳》:“臣罪應傾宗,禍應覆族……起煙於寒灰之上,生華於已枯之木。”
年級字:半(P1) 死(P3) 半(P1) 生(P1)
漢·枚乘《七發》:“龍門之桐,高百尺而無枝……其根半死半生。”
年級字:再(P1) 生(P1) 父(P1) 母(P1)
年級字:人(P1) 生(P1) 如(P2) 夢(P3)
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年級字:幾(P1) 不(P1) 欲(P5) 生(P1)
宋·呂大鈞《吊說》:“其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年級字:衣(P1) 被(P2) 羣(P6) 生(P1)
衣被:給人衣穿,比喻加惠於人;羣生:衆生。比喻恩惠廣施。
宋·歐陽修《夫子罕言利命仁論》:“衣被羣生,贍足萬類。”
年級字:鴉(P2) 巢(P4) 生(P1) 鳳(P4)
烏鴉的窩裏生出了鳳凰。比喻貧苦人家培養出了才化的人物。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僧問:‘如何是異類?’顯端曰:‘鴉巢生鳳。’”
年級字:樂(P2) 極(P2) 悲(P3) 生(P1)
《史記·滑稽列傳》:“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淮南子·道應訓》:“夫物盛而衰,樂極則悲。”
年級字:熟(P2) 能(P1) 生(P1) 巧(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工多藝熟勤力練習能夠培養出高深的造詣。
熟: 熟練。
能: 能夠。
生: 生長、生成。
巧: 精巧、巧妙。
年級字:十(P1) 生(P1) 九(P1) 死(P3)
唐·韓愈《八月十五贈張功曹》詩:“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年級字:天(P1) 生(P1) 天(P1) 化(P1)
年級字:民(P1) 生(P1) 國(P1) 計(P2)
《荀子·富國》:“如是則上下俱富,交無所藏之,是國計之極也。”《左傳·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年級字:千(P1) 生(P1) 萬(P2) 死(P3)
年級字:生(P1) 財(P3) 之(P2) 道(P1)
《禮記·大學》:“生財有大道:生之者衆,食之者寡,爲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年級字:芸(P6+) 芸(P6+) 衆(P3) 生(P1)
芸芸:形容衆多;衆生:原指一切生物,後指許多人。原指世間的一切生靈。後多指大羣無知無識的人。
《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禮記·祭義》:“衆生必死,死必歸土。”
年級字:春(P1) 生(P1) 秋(P1) 殺(P4)
唐·白居易《賀殺賊表》:“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君臨八表,子育羣生,合天覆地載之德,順春生秋殺之令。”
年級字:無(P2) 事(P1) 生(P1) 非(P2)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八回:“有不安本分的強盜,有無事生非的強盜。”
年級字:滿(P2) 坐(P1) 風(P1) 生(P1)
座席之間飄來清風,使同座者都能感到。比喻來者神氣不凡,光采動人。亦作“滿座風生”。
年級字:初(P2) 生(P1) 犢(P0)
剛出生的小牛,比喻單純或勇猛的青年人。同“初生之犢”。
年級字:生(P1) 不(P1) 逢(P4) 時(P1)
年級字:求(P2) 生(P1) 害(P1) 仁(P3)
語出《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年級字:一(P1) 生(P1) 一(P1) 代(P2)
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相憐相念倍相親,一生一代一雙人。”
年級字:回(P1) 生(P1) 起(P1) 死(P3)
起死回生。形容醫道高明,能把垂死的人求活。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來沒有希望的事物。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十回:“回生起死妙難言,拯憊扶危更多益。”
年級字:活(P1) 剝(P3) 生(P1) 吞(P3)
語出唐·劉肅《大唐新語·諧謔》:“有棗強尉張懷慶好偷名士文章,乃爲詩曰:‘生情鏤月成歌扇,出意裁雲作舞衣。照鏡自憐迴雪影,時來好取洛川歸’。人謂之諺曰:‘活剝王昌齡,生吞郭正一。’”
年級字:初(P2) 生(P1) 之(P2) 犢(P0)
先秦·莊周《莊子·知北遊》:“德將爲汝美,道將爲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
年級字:愛(P1) 生(P1) 惡(P3) 死(P3)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六回:“可見愛生惡死,亦是物之恆情。”
年級字:十(P1) 死(P3) 一(P1) 生(P1)
《漢書·孝宣許皇後傳》:“婦人免乳大故,十死一生。”
年級字:舍(P2) 生(P1) 取(P2) 義(P3)
舍:捨棄;生:生命;取:求取;義:正義。捨棄生命以正義。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年級字:今(P1) 生(P1) 今(P1) 世(P1)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這歪剌骨便是黃花女兒,剛剛扯的一把,也不消這等使性,平空的推了我一交,我肯幹罷!就當面賭個誓與你:我今生今世不要他做老婆,我也不算好男子。”
年級字:天(P1) 生(P1) 麗(P2) 質(P4)
天生:天然生成。麗質:美麗的姿容。形容女子嫵媚艷麗。
唐·白居易《長恨歌》:“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年級字:偕(P0) 生(P1) 之(P2) 疾(P2)
《列子·湯問》:“今有偕生之疾,與體偕長,今爲汝攻之何如?”
年級字:莊(P2) 生(P1) 夢(P3) 蝶(P1)
莊生:戰國人莊周。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胡蝶。比喻夢中樂趣或人生變化無常。亦作“莊周夢蝶”。
年級字:生(P1) 存(P3) 之(P2) 道(P1)
詞性:名詞
「生存」- 存在,活著的意思。
「之道」- 方法,門路。
一般指在工作上或生意經營的手法上有不被對手打敗而可以繼續的意思。
年級字:七(P1) 孔(P3) 生(P1) 煙(P2)
年級字:養(P2) 生(P1) 之(P2) 道(P1)
《莊子·養生主》:“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唐·成玄英疏:“遂悟養生之道也。”
年級字:滿(P2) 座(P2) 風(P1) 生(P1)
年級字:普(P3) 度(P2) 眾(P3) 生(P1)
佛家語,認為大眾營營擾擾,如溺海中,佛以慈悲為懷,施宏大法力,盡力救濟他們以便登上彼岸。
年級字:食(P1) 生(P1) 不(P1) 化(P1)
年級字:事(P1) 生(P1) 腋(P0)
《三國志·蜀志·法正傳》:“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
年級字:生(P1) 生(P1) 不(P1) 息(P1)
《周易·繫辭上》:“生生之謂易。”宋·周敦頤《太極圖說》:“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年級字:肉(P1) 生(P1) 瘡(P6)
猶剜肉成瘡。比喻行事只顧一面,結果與預想適得其反。
年級字:口(P1) 齒(P3) 生(P1) 香(P1)
嘴和牙齒都有香味。比喻所讀的作品意味深長,雋永宜人。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六回:“前者捧讀諸位姐姐佳作,真令人口齒生香。”
年級字:門(P1) 生(P1) 故(P1) 舊(P2)
年級字:又(P1) 生(P1) 一(P1) 秦(P6+)
《史記·張耳陳餘列傳》:“陳王相國房君諫曰:‘秦未亡而誅武臣等家,此又生一秦也。’”
年級字:國(P1) 計(P2) 民(P1) 生(P1)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續黃梁》:“國計民生,罔存念慮。”
年級字:綵(P3) 筆(P1) 生(P1) 花(P1)
元·湯式《賞花時·戲賀友人新娶》:“翠袖分香行處有,綵筆生花夢境熟。”
年級字:生(P1) 聚(P3) 教(P1) 訓(P3)
生聚:繁殖人口,聚積物力;教訓:教育,訓練。指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憤圖強,以洗刷恥辱。
《左傳·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爲沼乎!”
年級字:釋(P4) 生(P1) 取(P2) 義(P3)
《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達室》:“[郭修]於廣坐之中手刃擊褘,勇過聶政,功逾介子,可謂殺身成仁,釋生取義者矣。”
年級字:栩(P6+) 栩(P6+) 如(P2) 生(P1)
詞性:形容詞
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
《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爲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茫茫然周也。”
年級字:一(P1) 生(P1) 九(P1) 死(P3)
明·劉道開《疇昔》詩:“疇昔干戈裏,飄零剩此身;一生九死客,兩代六朝人。”
年級字:生(P1) 死(P3) 攸(P6+) 關(P2)
《龍虎風雲記》:“這是千百名難友生死攸關的大事體啊!”
年級字:忍(P1) 辱(P5) 偷(P2) 生(P1)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回:“止因未與將軍一訣,故且忍辱偷生。”
年級字:病(P2) 生(P1) 珠(P1)
高燮《題蔡哲夫所繪沈孝則〈冰雪廬圖〉即步哲夫韻》:“嗟哉蚌病乃生珠,詩漸可讀消雄圖。”
年級字:文(P1) 弱(P3) 書(P1) 生(P1)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下》:“士龍爲人,文弱可愛。”
年級字:抵(P3) 死(P3) 生(P1)
《西廂記諸宮調》卷五:“待閻王道俺無憑準,抵死謾生斷不定,也不共他爭,我專指着伊家做照證。”
年級字:背(P1) 生(P1) 芒(P3) 刺(P3)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一百十二回:“適才聽智兄之言,覺得背生芒刺。”
年級字:貪(P3) 生(P1) 畏(P4) 死(P3)
年級字:生(P1) 離(P2) 死(P3) 別(P1)
分離好象和死者永別一樣。指很難再見的離別或永久的離別。
漢·無名氏《爲焦仲卿妻作》詩:“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北周·庾信《擬連珠》:“蓋聞死別長城,生離函谷。”
年級字:魚(P1) 生(P1) 空(P1) 釜(P0)
宋·陸游《獨立》詩:“羊踏寒蔬新少夢,魚生空釜久諳窮。”
年級字:民(P1) 不(P1) 聊(P4) 生(P1)
年級字:生(P1) 不(P1) 遇(P2) 時(P1)
《詩經·大雅·桑柔》 :“我生不辰,逢天僤怒。”漢·袁康《越絕書·越絕德序外傳記》:“吾先得榮後僇者,非智衰也;先遇明後遭險,君之易移也已矣,生不遇時,復何言哉。”
年級字:油(P2) 然(P2) 而(P1) 生(P1)
宋朝蘇洵《族譜引》:“觀吾之譜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年級字:千(P1) 生(P1) 萬(P2) 劫(P5)
年級字:慷(P5) 慨(P5) 捐(P4) 生(P1)
慷慨:意氣激昂。捐生:捨棄生命。正義凜然地獻出生命。
年級字:天(P1) 生(P1) 地(P1) 設(P3)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七回:“看他二人恰是一對天生地設的夫妻。”
年級字:長(P1) 生(P1) 不(P1) 老(P1)
長生:永生。原爲道教的話,後也用作對年長者的祝願語。
《太上純陽真經·了三得一經》:“天一生水,人同自然,腎爲北極之樞,精食萬化,滋養百骸,賴以永年而長生不老。”
年級字:造(P1) 言(P1) 生(P1) 事(P1)
《孟子·萬章上》:“好事者爲之也。”宋·朱熹集註:“好事,謂喜造言生事之人也。”清·張南莊《何典》第二回:“只消說他造言生事,頂名告他一狀,不怕不拿大錠大帛出來買靜求安。”
年級字:筆(P1) 下(P1) 超(P4) 生(P1)
超生:佛家語,指人死後靈魂投生爲人。爲了免使他人受難,書寫時,在用意和措詞方面都給予寬容或開脫。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實是不忍他含冤負屈,故此來到臺前控訴,乞老爺筆下超生。”
年級字:浮(P3) 生(P1) 切(P2) 響(P2)
年級字:生(P1) 氣(P1) 勃(P4) 勃(P4)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人或社會富有朝氣,充滿活力。
徐遲《特寫選·序言》:“生活中最主要的仍然是那些向上的,生氣勃勃、充滿熱情和活力的,帶有極大想象的東西。”
年級字:見(P1) 事(P1) 生(P1) 風(P1)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棘闈誌異》:“第少年喜事,每捕風捉影,見事生風。”
年級字:生(P1) 花(P1) 之(P2) 筆(P1)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年級字:橫(P2) 生(P1) 枝(P1) 節(P1)
枝節:比喻細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意外地發生了一些麻煩事。
宋·葉適《水心文集·答少詹書》:“少詹既未能從人而捨己,又疑人之不相與,而以爲外己,所以枝節橫生,意見多疑。”
年級字:生(P1) 民(P1) 塗(P5) 炭(P3)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六十一回:“今國君無道,天愁民怨,四海分崩,生民塗炭,刀兵不歇,天下無不思叛,正天之欲絕殷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