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璽 」
刷新
繁體:璽
國語:xǐ
粵語:saai2
簡體:玺
筆畫:19
部首:玉
字形結構:上下
字元部件:璽,爾,玉
倉頡:MBMGI
年級:6+

校正

年級字:璽(P0)

詞性:名詞

語法:
文言文字詞

字形含義:
從「玉」、 從 「爾」。秦系文字從「土」,「爾」聲。

本義:
璽印、印章。

釋義: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規定皇帝的印章稱「璽」,其他人的印章稱「印」。故

參考資料:
    《說文》籀文從「玉」。
    《說文》:「壐,王者印也。」
    東漢蔡邕《獨斷》:「璽者,印也;印者,信也。天子璽以玉螭虎紐。古者尊卑共之。《月令》曰:『固封璽。』《春秋左氏傳》曰:『魯襄公在楚,季武子使公冶問,璽書追而與之。』此諸侯大夫印稱璽者也。衛宏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為印。龍虎紐,唯其所好。然則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也。』」
    《史記.秦始皇本紀》:「令子嬰齋,當廟見,受王璽。」
    《漢書.宣帝紀》:「已而群臣奉上璽綬,即皇帝位,謁高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