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原(P1) 璧(P6) 歸(P3) 趙(P0)
清·王浚卿《冷眼觀》第十八回:“[你]敢是有甚麼方法,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邊,原璧歸趙麼?”
年級字:隋(P0) 珠(P1) 和(P1) 璧(P6)
年級字:金(P1) 璧(P6) 輝(P3) 煌(P5)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回:“芙蓉冠,金璧輝煌。玉簪珠履,紫綬金章。”
年級字:白(P1) 璧(P6) 無(P2) 瑕(P0)
潔白的美玉上面沒有一點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無缺。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三:“問:‘不曾博覽空王教略,借玄機試道看。’師曰:‘白璧無瑕,卞和刖足。’”
年級字:珠(P1) 聯(P3) 璧(P6) 合(P1)
詞性:形容詞
璧合珠連、璧合珠聯、連珠合璧。最漂亮的婚姻配對。
珠: 珍珠。
聯: 聯合。
璧: 璧玉。
合: 結合。
一粒粒的珍珠串聯在一起,一片片的美玉放置在一塊,最漂亮的配對。
比喻新婚的主角郎才女貌結合在一起,最漂亮的配對。
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相匹配或同時薈集。常用作祝賀新婚的頌辭。
北周.庾信〈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發源纂胄,葉派枝分,開國承家,珠聯璧合。
語本《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
年級字:白(P1) 璧(P6) 青(P1) 蠅(P2)
白璧:潔白的玉,比喻清白的人。青蠅:比喻佞人。比喻善惡忠佞。
唐·陳子昴《胡楚真禁所》詩:“青蠅一相點,白璧遂成冤。”
年級字:靜(P2) 影(P2) 沉(P2) 璧(P6)
年級字:視(P1) 同(P1) 拱(P4) 璧(P6)
年級字:鹿(P2) 皮(P1) 蒼(P2) 璧(P6)
《漢書·食貨志下》:“上(漢武帝)與湯(張湯)既造白鹿皮幣,問異(顏異)。異曰:‘今王侯朝賀以倉璧,直數千,而其皮薦反四十萬,本末不相稱。’”
年級字:中(P1) 西(P1) 合(P1) 璧(P6)
合璧:圓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圓形的叫半璧,兩個半璧合成一個圓叫“合璧”。比喻中國和外國的好東西合到一塊。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這長苗子是我們中國原有的,如今攙在這德國操內,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箇中外合璧。”
年級字:珠(P1) 投(P3) 璧(P6) 抵(P3)
清·錢謙益《送曾霖寰使君左遷還裏》詩之二:“珠投璧抵亦何妨,國論惛呶重可傷。”
年級字:青(P1) 蠅(P2) 點(P1) 璧(P6)
明·張居正《答司成姜鳳阿書》:“昔在詞林,宿承休問,中見青蠅點璧,每切不平。”
年級字:珠(P1) 連(P1) 璧(P6) 合(P1)
指日月、五星同時出現於天的一方。亦泛指日月五星普照天下。
語本《漢書·律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顏師古注引孟康曰:“謂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時,七曜皆會聚鬥、牽牛分度,夜盡如合璧連珠也。”
年級字:鏡(P2) 圓(P1) 璧(P6) 合(P1)
年級字:珠(P1) 沉(P2) 璧(P6) 碎(P3)
明·李昌祺《剪燈餘話·鳳尾草記》:“生聞女死,託以省姑,走吊焉;至則珠沉璧碎,玉損花飛,將入木矣。”
年級字:寸(P1) 陰(P2) 尺(P1) 璧(P6)
陰:日影,光陰;寸陰:指極斷的時間。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價值比徑尺的璧玉還要珍貴。極言時間可貴。
《淮南子·原道訓》:“故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間得而易失也。”
年級字:和(P1) 璧(P6) 隋(P0) 珠(P1)
《韓非子·解老》:“和氏之璧,不飾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飾以銀黃;其質之美,物不足以飾之。”
年級字:匹(P2) 夫(P2) 懷(P3) 璧(P6)
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同“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年級字:懷(P3) 璧(P6) 其(P2) 罪(P4)
懷:懷藏。身藏璧玉,因此獲罪。原指財能致禍。後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
年級字:連(P1) 城(P2) 之(P2) 璧(P6)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原以十五城請易璧。”
年級字:殘(P5) 斷(P3) 璧(P6)
宋·樓鑰《跋傅夢良所藏山谷書漁父詩》:“書既刊諸石,此雖僅得三分之一,殘圭斷璧要自可寶。”
年級字:珠(P1) 流(P1) 璧(P6) 轉(P2)
年級字:家(P1) 驥(P0) 人(P1) 璧(P6)
明·胡應麟《詩藪·國朝下》:“穆廟時,寓內承平,薦紳韋布,操觚令簡,家驥人璧,雲集都下。”
年級字:璧(P6) 合(P1) 珠(P1) 聯(P3)
年級字:日(P1) 月(P1) 合(P1) 璧(P6)
指地球進入太陽與月球之間或月球進入地球與太陽之間所發生的現象。“日月合璧”在朔發生日食,在望發生月食。
年級字:璧(P6) 合(P1) 珠(P1) 連(P1)
①指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古人認爲是一種顯示祥瑞的天象。②比喻衆美畢集,相得益彰。
唐·楊炯《公卿以下冕服義》:“然則皇王受命,天地興符,仰觀則璧合珠連,俯察則銀黃玉紫。”
年級字:還(P1) 珠(P1) 返(P2) 璧(P6)
清·石昆玉《三俠五義》第十八回:“若非耿耿包卿一腔忠赤,焉得有還珠返璧之期。”
年級字:珠(P1) 璧(P6) 聯(P3) 輝(P3)
元·王結《偶感》詩:“鳳麟呈瑞吾何與,珠璧聯輝世豈多。”
年級字:白(P1) 璧(P6) 微(P2) 瑕(P0)
潔白的玉上有些小斑點。比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點,美中不足。
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白璧微瑕,惟在《閒情》一賦。”
年級字:遺(P3) 珠(P1) 棄(P4) 璧(P6)
本指棄置不用的珍珠玉璧,比喻棄置不用的美好事物和優秀人才。
宋·陸游《〈曾裘父詩集〉序》:“然裘父得意可傳之作,蓋不止此,遺珠棄璧,識者興嘆。”
年級字:白(P1) 璧(P6) 三(P1) 獻(P3)
楚人和氏得玉璞,兩獻楚王,兩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爲璧,世稱“和氏璧”。比喻不識良材或懷才不遇。
年級字:連(P1) 珠(P1) 合(P1) 璧(P6)
北周·庚信《郊廟歌辭·昭復》:“連珠合璧重光來,天策暫轉勾陳開。”
年級字:楚(P2) 璧(P6) 隋(P0) 珍(P2)
明·陳汝元《金蓮記·偕計》:“想天朝羅網收豪儁,獻皇家楚璧隋珍。”
年級字:隨(P3) 珠(P1) 和(P1) 璧(P6)
隨侯珠與和氏璧的並稱。泛指珍寶或珍寶中的上品。事見《韓非子·和氏》、《淮南子·覽冥訓》。
傳說古代隨國姬姓諸侯見一大蛇傷斷,以藥敷之而愈;後蛇於江中銜明月珠以報德,因曰隨侯珠,又稱靈蛇珠。楚人卞和於荊山得一璞玉,先後獻給武王、文王,均以爲石,和以欺君罪被砍斷兩足;成王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寶玉,因命之曰和氏璧。
年級字:捐(P4) 金(P1) 抵(P3) 璧(P6)
語本晉·葛洪《抱朴子·安貧》:“上智不貴難得之財,故唐虞捐金而抵璧。”
年級字:全(P2) 璧(P6) 歸(P3) 趙(P0)
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同“完璧歸趙”。
年級字:隋(P0) 珠(P1) 荊(P5) 璧(P6)
年級字:斷(P3) 缺(P3) 璧(P6)
清·葉廷琯《吹網錄·二礎雲麾碑》:“餘近得拓本,字雖漫漶,其存者尚有神采。斷珪缺璧,彌見珍奇。”
年級字:斷(P3) 零(P3) 璧(P6)
葉景葵《〈忘山廬日記〉序》:“辛亥以後,會面甚稀,今得於斷縑零璧中溫其緒論,斯誠光緒以來讀書明理之君子矣。”
年級字:斷(P3) 碎(P3) 璧(P6)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儀禮》:“雖寂寥片言,斷圭碎璧,猶可寶也。”
年級字:完(P1) 璧(P6) 歸(P3) 趙(P0)
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
年級字:珠(P1) 璧(P6) 交(P1) 輝(P3)
蔡寅《游上野博覽會》詩:“珠璧交輝近日邊,上清高會敞瓊筵。”
年級字:面(P1) 縛(P6) 銜(P6) 璧(P6)
兩手反綁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請罪。
年級字:貴(P3) 陰(P2) 賤(P5) 璧(P6)
《淮南子·原道訓》:“故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
年級字:中(P1) 外(P1) 合(P1) 璧(P6)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這長苗子是我們中國原有的,如今攙在這德國操內,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箇中外合璧。”
pǐ fū wú zuì huái bì qí zuì
年級字:匹(P2) 夫(P2) 無(P2) 罪(P4) ,(P1) 懷(P3) 璧(P6) 其(P2) 罪(P4)
百姓本沒有罪,因身藏璧玉而獲罪。原指財寶能致禍。後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