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āng bān
xùn bān
年級字:訓(P3) 班(P2)
詞性:名詞
培訓班:
一種旨在提高學員某種知識,技能,或改善某種心態,形成某種習慣,而舉辦的培訓活動。
bān zhǔ
bān jí
shàng bān
年級字:上(P1) 班(P2)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1.按時去工作2.開始工作
3.指與某公司、工廠等單位有雇主與僱員的關係
jiē bān
lǎo bān
年級字:老(P1) 班(P2)
詞性:名詞
1.同“ 老闆 ”。舊時對業主的稱呼2.舊時演員間互稱的敬詞
shī bān
zhí bān
bān zhǎng
年級字:班(P2) 長(P1)
1.學校班級中的負責學生。2.負責一個班的士兵,通常是軍士級。
lúnbān
年級字:輪(P2) 班(P2)
詞性:副詞
常見詞組輪流輪: 輪流、輪值。
班: 上班、值班。
指同一份工作,帶不同的負責人在不同時段的上班時間工作。
《宋史.卷一六一.職官志一》:「至道元年,詔宰相與參政輪班知印,同升政事堂。」
《福惠全書.卷三.蒞任部.親查閱》:「刑書每夜輪班直宿,火夫每夜繞獄巡更,不許怠誤,違者重究。」
Xí bān
Bānhuì
年級字:班(P2) 會(P1)
詞性:名詞
班會是學校集體活動中最主要的組織活動之一。在班主任領導和指導下或者是同學自發的,以班級為單位,圍繞一個或幾個主題組織的對全班同學開展教育的活動。
xiɑ̀bɑ̄n
háng bān
年級字:航(P3) 班(P2)
詞性:名詞
客輪或客機航行的班次, 也指某一班次的客輪或客機。
xì bān
shɑ̀ngbɑ̄n
年級字:上(P1) 班(P2)
常見詞組to be on duty; to go for work
liǎng bān
年級字:兩(P1) 班(P2)
詞性:量詞
兩:量詞。班:
1.工作或學習的組織:班組,班級,級別。
2.工作按時間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場所:早班,下班,值班。
3.定時開行的:班車,班機,班期。
两個級別,值班,班期。
zhōngbān
年級字:中(P1) 班(P2)
1.船舶值班的班次,從午夜到上午四點 。2.從下午到半夜的工作班次。
bān zi
年級字:班(P2) 子(P1)
1. 舊時對劇團之稱。
2. 方言,指妓院。
3. 舊稱衙門的差役。
4. 泛指供差遣的人。
5. 為執行一定任務而成立的組織。
6. 特指領導機構和成員。
7. 虎的異稱。
bān fáng
年級字:班(P2) 房(P1)
詞性:名詞
1.課室。
2.監獄或拘留所的俗稱。本指衙門中衙役值班的地方,也指衙役。
xià bān
gè bān
xī bān
yī bān
年級字:一(P1) 班(P2)
詞性:名詞,形容詞,量詞
數量 - 用於人羣。常含貶意。
例如:
1. 古代官吏等級,品以下又分若干班,以班多者為貴;轉則進一班,黜則退一班。
謂同一朝列。一列為一班。
同一批。
一斑。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一般,一樣。 猶一番。如:一班道理。
2. 指軍隊中的一個基層單位、學校中的一個班級,或因工作與學習而編成的一個班組。舊時亦指一個戲劇團體:戲班。
3. 交通工具的車組和時間: 一班車、一次航班、第一班火車。
yè bān
sān bān
年級字:三(P1) 班(P2)
詞性:名詞,量詞
1.量詞。三個班級。
2.宋代官制,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為三班,後亦以東西供奉,左右侍禁及承旨借職為三班。
zuò bān
dà bān
Quán bān
年級字:全(P2) 班(P2)
詞性:名詞
【常目詞組】
「全」全部、整體。
「班」班房、班級,一羣同級別的學生、軍人、團隊。
lǐng bān
Huàn bān
wǎn bān
jiā bān
zǎo bān
年級字:早(P1) 班(P2)
詞性:名詞
晚班方言,稱人起得早,來得早;每天工作按三班輪值的,稱早晨開始上班的為“早班”。
bān jī
年級字:班(P2) 機(P2)
詞性:代詞
1.按規定時間航行的客機。
2.從事乘客、郵件或貨物的公共運輸的任何定期航班飛機之簡稱。
gēn bān
èr bān
bān qián
年級字:班(P2) 前(P1)
詞性:介詞
班: 工作或學習的組織。班組,班級。對著,向班組人員...
年級字:一(P1) 班(P2) 一(P1) 級(P2)
《舊唐書·武帝紀》:“寒士縱有出人之才,登第之後,始得一班一級,固不能熟習也。”《新唐書·韋表微傳》:“爵祿譬滋味也,人皆欲之,吾年五十,拭鏡剪白,冒遊少年間,取一班一級,不見其味也。”
年級字:按(P2) 部(P2) 就(P1) 班(P2)
部、班:門類,次序;就:歸於。按照一定的步驟、順序進行。也指按老規矩辦事,缺乏創新精神。
年級字:班(P2) 荊(P5) 道(P1) 故(P1)
班:鋪開;道:敘說。用荊鋪在地上坐在上面談說過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來談談別後的情況。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伍舉奔鄭,將遂奔晉。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
年級字:班(P2) 馬(P1) 文(P1) 章(P3)
漢代史學家司馬遷與班固的並稱。泛指可與班固、司馬遷相比美的文章。
明·無名氏《鳴鳳記·鄒林遊學》:“夔龍禮樂承先範,班馬文章勘墨鉛。”
年級字:班(P2) 衣(P1) 戲(P2) 彩(P1)
指身穿綵衣,作嬰兒戲耍以娛父母。後以之爲老養父母的孝親典故。
年級字:一(P1) 班(P2) 半(P1) 點(P1)
宋·黃庭堅《望遠行》詞:“且與一班半點,只怕你沒丁香核。”宋·無名氏《錯立身》戲文第二齣:“近日來與小生有一班半點之事,爭奈撇不下此婦人。”
年級字:拿(P2) 班(P2) 作(P2) 勢(P3)
清·曹雪琴《紅樓夢》第二十三回:“鳳姐因見他素日不大拿班作勢的,便依允了。”
年級字:一(P1) 班(P2) 一(P1) 輩(P3)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十一回:“當日你這廝誹謗朝廷,潛地奔逃,我這一班一輩的人,爲你不知受過多少限責,你卻躲在賣酒的李秀家裏快活。”
年級字:班(P2) 門(P1) 弄(P2) 斧(P3)
詞性:形容詞
三國成語弄斧班門般門弄斧比喻不自量力。
班: 春秋戰國時代,魯國的魯班師袓,當時建築行業的工匠師袓。
門: 師門、門徒。
弄: 玩弄、作弄。
斧: 斧頭、利斧。
在魯班師袓面前舞弄刀斧。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
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三國演義》第一一三回:「今搦吾鬥陣法,乃『班門弄斧』耳!」
《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班門弄斧,不知分量。」
《文明小史》第四○回:「子由等聽得他們那般高論,已經拜服到地,如何還敢班門弄斧?」
年級字:班(P2) 師(P1) 得(P1) 勝(P2)
明·無名氏《破天陣》三折:“將顏洞賓活捉拿,把韓延壽首級剽,班師得勝人歡樂,三軍踊躍。”
年級字:秀(P2) 出(P1) 班(P2) 行(P1)
秀出:高出,引伸爲才能出衆,優秀;班行:班次行列,指在朝爲官的位次,後也指同列、同輩。才能優秀,超出同輩。
唐·韓愈《太原王公神道碑銘》:“秀出班行,乃動帝目。”
年級字:七(P1) 彩(P1) 班(P2) 斕(P6)
詞性:形容詞
燦爛多彩的樣子。
七彩: 指天上彩虹的七種天然光 - 赤、橙、黃、綠、青、藍、紫。
年級字:班(P2) 班(P2) 可(P1) 考(P3)
班班:明顯的樣子。指事情源流始末清清楚楚,可以考證。
宋·陳亮《與韓無咎尚書》:“本朝二百年之間,學問文章、政事術業,各有家法,其本末源流,班班可考。”
年級字:弄(P2) 斧(P3) 班(P2) 門(P1)
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年級字:屈(P4) 豔(P3) 班(P2) 香(P1)
屈:指屈原;班:指班固。象《楚辭》、漢賦那樣詞藻豔麗,情味濃郁。稱讚詩文優美。
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高摘屈宋豔,濃薰班馬香。”
年級字:班(P2) 師(P1) 回(P1) 朝(P3)
班:調回。調動出征的軍隊返回首都,指出征的軍隊勝利返回朝廷。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回:“後主(劉禪)下詔,宣孔明班師回朝,”
年級字:班(P2) 師(P1) 回(P1) 俯(P5)
年級字:科(P1) 班(P2) 出(P1) 身(P1)
年級字:捉(P2) 班(P2) 做(P1) 勢(P3)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三:“萬一不肯時,做妹子自會勸他,只是尋得主顧來,你卻莫要捉班做勢。”
年級字:班(P2) 衣(P1) 戲(P2) 採(P2)
相傳老萊子七十歲時穿綵衣作兒戲以娛親。後以之爲老養父母的孝親典故。
清·新廣東武生《黃蕭養回頭》:“雖無兒,效老萊,班衣戲採。”
年級字:班(P2) 香(P1) 宋(P3) 豔(P3)
班固和宋玉均善辭賦,以富麗見稱,後以之泛稱辭賦之美者。
清·孔尚任《桃花扇·聽稗》:“早歲清詞,吐出班香宋豔;中年浩氣,流成蘇海韓潮。”
年級字:班(P2) 荊(P5) 道(P1) 舊(P2)
指朋友相遇於途,鋪荊坐地,共敘情懷。後泛指朋友相遇,共敘離情。亦作“班荊道故”。
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楚伍參與蔡太師子朝友,其子伍舉與聲子相善……伍舉奔鄭,將遂奔晉。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杜預注:“班,布也。布荊坐地,共議歸楚,事朋友世親。”
年級字:拿(P2) 班(P2) 做(P1) 勢(P3)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75回:“左右是那幾句東溝籬、西溝灞,油嘴狗舌,不上紙筆的那胡歌野詞,就拿班做勢起來。”
年級字:三(P1) 班(P2) 六(P1) 房(P1)
三班:指皁、壯、快班,均爲差役;六房:指吏、戶、禮、兵、刑、工房,均爲書辦胥吏。明、清時州縣衙門中吏役的總稱。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想這新年大節,老爺衙門裏,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來。”
年級字:按(P2) 步(P1) 就(P1) 班(P2)
語出晉·陸機《文賦》:“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然後選義案部,考辭就班。”
年級字:班(P2) 駁(P6) 陸(P3) 離(P2)
年級字:班(P2) 功(P1) 行(P1) 賞(P4)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李雲傳》:“舉厝至重,不可不慎。班功行賞,宜應其實。”
年級字:屈(P4) 艷(P1) 班(P2) 香(P1)
屈:指屈原;班:指班固。象《楚辭》、漢賦那樣詞藻艷麗,情味濃郁。稱讚詩文優美。
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高摘屈宋艷,濃熏班馬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