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營(P4) 營(P4) 逐(P4) 逐(P4)
明·宋濂《抱甕子傳》:“夫子恆營營逐逐於一甕間,無乃自苦乎?”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回:“單道世上人,營營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慾關頭,打不破酒色財氣圈子。”
年級字:苦(P1) 心(P1) 經(P1) 營(P4)
清·梁啓超《新中國未來記》第四回:“但專制政體不除,任憑你君相恁地苦心經營,民力是斷不能發達的。”
年級字:狗(P2) 苟(P0) 蠅(P2) 營(P4)
比喻爲了名利不擇手段,象蒼蠅一樣飛來飛去,象狗一樣不知羞恥。
年級字:假(P1) 公(P1) 營(P4) 私(P3)
年級字:步(P1) 步(P1) 為(P2) 營(P4)
步:古時以五尺為一步,“步步”表示距離短。軍隊每向前推進一步就設下一首營壘。形容防守嚴密,行動謹慎。
年級字:蠅(P2) 營(P4) 狗(P2) 苟(P0)
比喻爲了追逐名利,不擇手段,象蒼蠅一樣飛來飛去,象狗一樣的不識羞恥。
年級字:錦(P3) 營(P4) 花(P1) 陣(P2)
元·無名氏《雲窗夢》第四折:“錦營花陣,偎紅倚翠。”
年級字:安(P1) 營(P4) 下(P1) 寨(P0)
安、下: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柵欄。指部隊駐紮下來。也比喻建立臨時的勞動或工作基地。
元·無名氏《千里獨行》雜劇楔子:“今領十萬雄兵,來到這裏,離徐州不遠,清風嶺安營下寨。”
年級字:蠅(P2) 營(P4) 蟻(P3) 聚(P3)
像蒼蠅樣往來飛逐,像螞蟻般紛紛聚集。比喻不顧謙恥,趨炎附勢,到處鑽營。
明·梅鼎祚《玉合記·卜居》:“朝列,蠅營蟻聚還競擾,這餘羶怎污頰,算自有峯頭玉版,鼎中金屑。”
年級字:小(P1) 本(P2) 經(P1) 營(P4)
小本:資金不多。指小商販或小手工業者所經營的買賣。也指買賣做得小。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我們小本經紀,如何要打短我的?”
年級字:吹(P1) 角(P2) 連(P1) 營(P4)
角:古代軍中所吹的樂器。指整個軍營響着進攻的號角。
宋·辛棄疾《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語以寄》:“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年級字:柳(P3) 營(P4) 花(P1) 市(P2)
元·湯式《小梁州·揚子江阻風》曲:“他迎頭兒便說干戈事,待風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樓,焚了茶肆,柳營花市、更說甚呼燕子,喚鶯兒。”
年級字:蠅(P2) 營(P4) 蟻(P3) 附(P2)
比喻不顧謙恥,趨炎附勢,到處鑽營。同“蠅營蟻聚”。
清·顧炎武《與潘次耕札》之二:“吾以六十四之舅氏,主於其家,見彼蠅營蟻附之流,駭人耳聞。”
年級字:慘(P3) 淡(P2) 經(P1) 營(P4)
慘淡:苦費心思;經營:籌劃。費盡心思辛辛苦苦地經營籌劃。後指在困難的的境況中艱苦地從事某種事業。
唐·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詔謂將軍指絹素,意匠慘淡經營中。”
年級字:安(P1) 營(P4) 紮(P6) 寨(P0)
安、扎: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柵欄。指部隊駐紮下來。也比喻建立臨時的勞動或工作基地。
元·無名氏《兩軍師隔江鬥智》第二折:“這周瑜匹夫,累累興兵來索取俺荊州地面,如今在柴桑渡口安營紮寨,其意非小。”
年級字:背(P1) 公(P1) 營(P4) 私(P3)
年級字:錦(P3) 陣(P2) 花(P1) 營(P4)
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一折:“莫非他錦陣花營不曾廝共,險教咱風月無功。”
年級字:營(P4) 私(P3) 舞(P3) 弊(P5)
營:謀求;舞:玩弄;弊:指壞事。因圖謀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做犯法的事。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四回:“南洋兵船雖然不少,叵耐管帶一味知道營私舞弊,那裏還有公事在他心上。”
年級字:舞(P3) 弊(P5) 營(P4) 私(P3)
舞:玩弄;弊:指壞事;營:謀求。因圖謀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做犯法的事。
《漢書·翟方進傳》:“施奏鹹與逄信邪枉貪污,營私多利。”
年級字:棄(P4) 公(P1) 營(P4) 私(P3)
年級字:營(P4) 蠅(P2) 斐(P0) 錦(P3)
《詩·小雅·青蠅》:“營營青蠅,止於樊。豈弟君子,無信讒言。”又《詩·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貝錦。彼譖人者,亦已大甚。”
年級字:目(P1) 量(P2) 意(P1) 營(P4)
年級字:營(P4) 私(P3) 植(P1) 黨(P6)
鄭觀應《盛世危言·議院上》:“籍貫不可分,素行不可考,智愚賢否不能一律,則營私植黨,沽名罔利之弊生焉。”
年級字:營(P4) 私(P3) 罔(P0) 利(P2)
梁啓超《中國積弱溯源論》第四節:“大臣既以身許國,則但當計國民之利害,不當計一身之利害,營私罔利,固不可也。”
年級字:奔(P3) 走(P1) 鑽(P3) 營(P4)
茅盾《動搖》:“他雖然是奔走鑽營的慣家,然而和新式女太太打交道,還是第一次。”
年級字:賣(P3) 公(P1) 營(P4) 私(P3)
《魏書·趙黑傳》:“高官祿厚,足以自給,賣公營私,本非情願。”
年級字:蠅(P2) 營(P4) 鼠(P4) 窺(P6)
像蠅一樣營營往來,像鼠一樣四下窺伺。比喻到處鑽營,貪婪無恥。
明·吳承恩《賀學博未齊陶師膺獎序》:“手談眼語,譸張萬端,蠅營鼠窺,射利如蜮,吾見駔儈之於市井也,而今布之學校矣。”
年級字:目(P1) 治(P2) 手(P1) 營(P4)
年級字:植(P1) 黨(P6) 營(P4) 私(P3)
《新唐書·蕭至忠傳》:“時楚客(宗楚客)懷奸植黨。”
年級字:目(P1) 注(P2) 心(P1) 營(P4)
年級字:惟(P0) 利(P2) 是(P1) 營(P4)
《金史·阿離方傳》:“卿宗室舊人,乃縱肆敗法,惟利是營,朕甚惡之。”
年級字:偷(P2) 營(P4) 劫(P5) 寨(P0)
營:軍營,軍隊駐紮的地方。劫:強奪。寨:防守用的柵欄,引申爲軍營。偷襲敵方的營寨。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二十二卷:“和尚言:‘老僧今年膽大。’先生道:‘住!貧道從來膽大,專會偷營劫寨。奪了袖中金錘,留下三千世界。’”
年級字:蜂(P2) 營(P4) 蟻(P3) 隊(P2)
明·宋濂《次劉經歷韻詩》:“一朝閩寇掠鄉部,蜂營蟻隊來無涯。”
年級字:安(P1) 營(P4) 扎(P4) 寨(P0)
安、扎: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柵欄。指部隊駐紮下來。也比喻建立臨時的勞動或工作基地。
元·無名氏《兩軍師隔江鬥智》第二折:“這周瑜匹夫,累累興兵來索取俺荊州地面,如今在柴桑渡口安營扎寨,其意非小。”
年級字:柳(P3) 營(P4) 花(P1) 陣(P2)
元·吳昌齡《端正好·美妓》套曲:“廝陪奉嬌香膩粉,喜相逢柳營花陣。”
年級字:結(P1) 黨(P6) 營(P4) 私(P3)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宰相植黨營私,孤負任使。”
年級字:刻(P2) 意(P1) 經(P1) 營(P4)
清·王晫《今世說·規箴》:“此事定須霞思雲想,刻意經營,奈何頹唐落墨,便布人間?”
年級字:慘(P3) 澹(P0) 經(P1) 營(P4)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慘淡經營創業早期時的艱辛情況。
慘: 悽慘、慘淡。
澹: 澹泊、澹然。
經: 經銷、經理。
營: 營業、營運。
唐·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澹經營中。」
年級字:步(P1) 步(P1) 爲(P2) 營(P4)
步:古時以五尺爲一步,“步步”表示距離短。軍隊每向前推進一步就設下一首營壘。形容防守嚴密,行動謹慎。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可激勸士卒,拔寨前進,步步爲營,誘淵來戰而擒之:此乃‘反客爲主’之法。”
年級字:營(P4) 營(P4) 苟(P0) 苟(P0)
李大釗《現在與未來》:“就是那最時髦的政客,成日價營營苟苟,忙個不了……又那個不是爲他將來的物質生活作預備呢?”
年級字:營(P4) 私(P3) 作(P2) 弊(P5)
清·譚嗣同《代擬上諭》:“總期民隱盡能上達,督撫無從營私作弊爲要。”
shēn zài cáo yíng xīn zài hàn
年級字:身(P1) 在(P1) 曹(P5) 營(P4) 心(P1) 在(P1) 漢(P4)
比喻身子雖然在對立的一方,但心裏想着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