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赫(P0) 然(P2) 而(P1) 怒(P2)
《漢書·枚乘傳》:“漢知吳之有吞天下之心也,赫然加怒。”《後漢書·張皓傳》:“若聞義不服,天子赫然震怒。”
年級字:油(P2) 然(P2) 而(P1) 生(P1)
宋朝蘇洵《族譜引》:“觀吾之譜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年級字:霍(P4) 然(P2) 而(P1) 愈(P3)
年級字:廢(P4) 然(P2) 而(P1) 返(P2)
《莊子·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適先生之所,則廢然而反。”
年級字:然(P2) 而(P1) 止(P1)
清·章學誠《文史統義·古文十弊》:“夫文章變化,侔於鬼神,斗然而來,戛然而止,何嘗無此景象?”
年級字:廢(P4) 然(P2) 而(P1) 反(P1)
廢然:沮喪失望的樣子。反:返回。懷着失望的心情而歸來。形容因消極失望而中途退縮。同“廢然思返”、“廢然而返”。
年級字:自(P1) 然(P2) 而(P1) 然(P2)
《牟子理惑篇》:“夫吉凶之與善惡,猶善惡之乘形聲,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
年級字:不(P1) 期(P2) 然(P2) 而(P1) 然(P2)
宋·鄭樵《與景韋兄投宇文樞密書》:“蓋磁石取鐵,以氣相合,固有不期然而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