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塗(P5) 炭(P3) 生(P1) 靈(P4)
塗:泥沼;炭:炭火;生靈:百姓。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裏。形容人民處於極端困苦的境地。
《尚書·仲虺之誥》:“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晉書·苻丕載記》:“先帝晏駕賊庭,京師鞠爲戎穴,神州蕭條,生靈塗炭。”
年級字:雪(P1) 裏(P1) 送(P1) 炭(P3)
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同“雪中送炭”。
年級字:蒼(P2) 生(P1) 塗(P5) 炭(P3)
塗: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進火坑那樣痛苦。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三回:“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塗炭。”
年級字:鑿(P6) 冰(P1) 炭(P3)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齊樑陳書十二·顧歡論道佛二家》:“愚謂歡所引道經頗確,老子子即佛,本是一人,故無二法……惟與吾儒,則如枘鑿冰炭之不相合耳。”
年級字:握(P3) 炭(P3) 流(P1) 湯(P2)
年級字:漆(P4) 身(P1) 吞(P3) 炭(P3)
漆身:身上塗漆爲癩;吞炭:喉嚨吞炭使啞。指故意變形改音,使人不能認出自己。
《戰國策·趙策一》:“豫讓又漆身爲厲,滅須去眉,自刑以變其容。……又吞炭爲啞,變其音。”《史記·刺客列傳》:“漆身爲厲(癩),吞炭爲啞,使形狀不可知。”
年級字:吞(P3) 炭(P3) 漆(P4) 身(P1)
戰國時,豫讓受知於智伯。後,韓、趙、魏三家合力攻殺智伯。豫讓爲報知遇之恩,矢志復仇。於是漆身爲厲,吞炭爲啞,改變聲音形貌,伺機刺殺趙襄子,事敗而死。事見《戰國策·趙策一》、《史記·刺客列傳》。
年級字:生(P1) 民(P1) 塗(P5) 炭(P3)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六十一回:“今國君無道,天愁民怨,四海分崩,生民塗炭,刀兵不歇,天下無不思叛,正天之欲絕殷商也。”
年級字:冰(P1) 炭(P3) 不(P1) 投(P3)
《韓非子·顯學》:“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時而至。雜反之學不兩立而治。”
年級字:萬(P2) 民(P1) 塗(P5) 炭(P3)
塗:泥淖;炭:炭火。萬民如同陷入泥淖墜入火海一般。形容廣大百姓陷入極端困苦的境地。
年級字:民(P1) 生(P1) 塗(P5) 炭(P3)
塗: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裏。形容人民處於極端困苦的境地。
《尚書·仲虺之誥》:“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晉書·苻丕載記》:“先帝晏駕賊庭,京師鞠爲戎穴,神州蕭條,生靈塗炭。”
年級字:黎(P4) 庶(P0) 塗(P5) 炭(P3)
年級字:坐(P1) 於(P2) 塗(P5) 炭(P3)
塗炭:比喻污濁的地方。坐在泥塗、炭灰上。比喻處於不乾淨的環境,自身也被玷污。
《孟子·公孫丑上》:“立於惡人之朝,與惡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
年級字:生(P1) 靈(P4) 塗(P5) 炭(P3)
生靈:百姓;塗: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裏。形容人民處於極端困苦的境地。
《尚書·仲虺之誥》:“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晉書·苻丕載記》:“先帝晏駕賊庭,京師鞠爲戎穴,神州蕭條,生靈塗炭。”
年級字:爐(P3) 炭(P3) 上(P1)
踞:蹲、坐。蹲在爐子的炭火之上。形容處境險惡,不堪忍受。
《晉書·宣帝紀》:“軍還,權遣使乞降,上表稱臣,陳說天命。魏武帝曰:‘此兒欲踞吾著爐炭上邪!’”
年級字:雪(P1) 中(P1) 送(P1) 炭(P3)
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
宋·范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年級字:冰(P1) 炭(P3) 不(P1) 同(P1) 爐(P3)
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休把我衣服扯住,情知咱冰炭不同爐。”
年級字:冰(P1) 炭(P3) 不(P1) 同(P1) 器(P2)
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個器具裏。比喻性質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
《韓非子·顯學》:“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時而至。雜反之學不兩立而治。”
年級字:冰(P1) 炭(P3) 不(P1) 相(P1) 容(P2)
宋·陸游《寄題李季章侍郎石林堂》詩:“君不見,牛奇章與李衛公,一生冰炭不相容。”
bīng tàn bù yán lěng rè zì míng
年級字:冰(P1) 炭(P3) 不(P1) 言(P1) ,(P1) 冷(P2) 熱(P2) 自(P1) 明(P1)
《晉書·王沈傳》:“堯、舜、周公所以能致忠諫者,以其款誠之心者也,冰炭不言,而冷熱之質自明者,以其有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