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煙(P2) 銷(P3) 灰(P2) 滅(P3)
元·劉祁《〈歸潛志〉序》:“向日二十餘年間所見富貴權勢之人,一時煊赫如火烈烈者,迨遭喪亂,皆煙銷灰滅無餘。”
年級字:灰(P2) 心(P1) 喪(P5) 意(P1)
猶言灰心喪氣。形容因失敗或不順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年級字:灰(P2) 心(P1) 喪(P5) 氣(P1)
詞性:形容詞
明·呂坤《呻吟語·下·建功立業》:“是以志趨不堅,人言是恤者,輒灰心喪氣,竟不卒功。”
年級字:飲(P2) 灰(P2) 洗(P2) 胃(P3)
《南史·荀伯玉傳》:“若許某自新,必吞刀刮腸,飲灰洗胃。”
年級字:死(P3) 灰(P2) 復(P4) 然(P2)
年級字:火(P1) 盡(P3) 灰(P2) 冷(P2)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向火乞兒》:“今時之朝彥,皆是向火乞兒,一日火盡灰冷,暖氣何在?當凍屍裂體、棄骨溝睿中,禍不遠矣。”
年級字:灰(P2) 頭(P1) 土(P1) 面(P1)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二十:“灰頭土面,帶水拖泥,唱九作十,指鹿爲馬,非唯孤負先聖,亦乃埋沒己靈。”
年級字:萬(P2) 念(P1) 俱(P6) 灰(P2)
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滅了。形容極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清·南亭亭長《中國現在記》三回:“官場上的人情,最是勢利不過的。大家見撫臺不理,誰還來理我呢,想到這裏,萬念俱灰。”
年級字:形(P2) 槁(P0) 心(P1) 灰(P2)
槁:枯乾。形容身體消瘦不堪,心境極爲冷漠,毫無生氣。
清·錢泳《履園叢話·舊聞·席氏多賢》:“今生已被虜,人被殺,兒孤婦寡,飢寒交迫,形槁心灰,雖生亦猶死也。”
年級字:槁(P0) 木(P1) 死(P3) 灰(P2)
枯乾的樹木和火滅後的冷灰。比喻心情極端消沉,對一切事情無動於衷。
《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年級字:灰(P2) 心(P1) 短(P2) 氣(P1)
形容因失敗或不順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同“灰心喪氣”。
年級字:死(P3) 灰(P2) 槁(P0) 木(P1)
冷了的灰燼,枯槁的樹木。比喻毫無生氣或意志消沉,對世事無動於衷。
《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晉·郭象注:“死灰槁木,取其寂寞無情耳。”
年級字:槁(P0) 形(P2) 灰(P2) 心(P1)
明·唐順之《答茅鹿門知縣》:“鹿門所見於吾者,殆故吾也,而未嘗見夫槁形灰心之吾乎!”
年級字:坑(P3) 灰(P2) 未(P1) 冷(P2)
唐·章碣·《焚書坑》詩:“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年級字:心(P1) 若(P3) 死(P3) 灰(P2)
死灰:已冷卻的灰燼。形容不爲外物所動的一種精神狀態。現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
《淮南子·精神訓》:“若然者,正肝膽,遺耳目,心志專於內,通達耦於一,居不知所爲,行不知所之,渾然而往逯然而來,形若槁木,心若死灰。”
年級字:灰(P2) 容(P2) 土(P1) 貌(P2)
年級字:朽(P4) 木(P1) 死(P3) 灰(P2)
枯乾的樹木和火滅後的冷灰。比喻心情極端消沉,對任何事情無動於衷。
《莊子·齊物論》:“形容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年級字:面(P1) 若(P3) 死(P3) 灰(P2)
年級字:挫(P4) 骨(P2) 揚(P2) 灰(P2)
《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倘然要把老爺的這項銀子耽擱了,慢說我,就挫骨揚灰也抵不了這罪過。”
年級字:心(P1) 灰(P2) 意(P1) 懶(P3)
心、意:心思,意志;灰、懶:消沉,消極。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回:“因此上怪他每每不聽我說,故我意懶心灰,說各人散了。”
年級字:心(P1) 如(P2) 寒(P2) 灰(P2)
形容不爲外物所動的一種精神狀態。現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同“心若死灰”。
唐·劉禹錫《上杜司徒啓》:“失意多病,衰不待年,心如寒灰,頭有白髮。”
年級字:意(P1) 懶(P3) 心(P1) 灰(P2)
心、意:心思,意志;灰、懶:消沉,消極。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元·喬吉《喬夢符小令·玉交枝·頭適二曲》:“不是我心灰意懶,怎陪伴愚眉肉眼。”
年級字:面(P1) 如(P2) 灰(P2) 土(P1)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西湖主》:“既而斜日西轉,眺望方殷,女子坌息急奔而入,曰:‘殆矣!多言者泄其事於王妃,妃展巾抵地,大罵狂傖,禍不遠矣!’生大驚,面如灰土,長跽請教。”
年級字:一(P1) 鼻(P1) 子(P1) 灰(P2)
《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裏,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年級字:寒(P2) 灰(P2) 更(P1) 然(P2)
《隋書·於仲文傳》:“伏願垂泣辜之恩,降雲雨之施,追草昧之始,錄涓滴之功,則寒灰更然,枯骨生肉,不勝區區之至,謹冒死以聞。”
年級字:灰(P2) 身(P1) 粉(P2) 骨(P2)
猶言粉身碎骨。比喻爲了某種目的或遭到什麼危險而喪失生命。
年級字:枯(P2) 木(P1) 死(P3) 灰(P2)
死灰:燃燒後餘下的冷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極其消極悲觀。
《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杭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年級字:心(P1) 灰(P2) 意(P1) 敗(P2)
年級字:心(P1) 灰(P2) 意(P1) 冷(P2)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回:“因此上怪他每每不聽我說,故我意懶心灰,說各人散了。”
年級字:灰(P2) 頭(P1) 土(P1) 臉(P2)
詞性:形容詞
成語灰頭土面、灰頭草面。滿面風塵。
指面容污穢。
《醒世姻緣傳》第一四回:「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監,自己討了保,灰頭土臉,瘸狼渴疾,走到家中。」
年級字:散(P2) 灰(P2) 扃(P0) 戶(P1)
①在地上撒灰,將門戶關鎖。②舊時因以“散灰扃戶”譏諷防閒妻妾之病態心理與可笑行爲。
年級字:草(P1) 蛇(P4) 灰(P2) 線(P2)
《花月痕》第五回回評:“寫秋痕,採秋,則更用暗中之明,明中之暗……草蛇灰線,馬跡蛛絲,隱於不言,細入無間。”
年級字:灰(P2) 身(P1) 智(P3)
佛教語。指斷除一切身心煩惱,爲小乘阿羅漢果的境界。同“灰身滅智”。
年級字:灰(P2) 煙(P2) 瘴(P0) 氣(P1)
年級字:焚(P5) 骨(P2) 揚(P2) 灰(P2)
《梁書·侯景傳》:“曝屍於建康市,百姓爭取屠膾啖食,焚骨揚灰。”
年級字:吹(P1) 灰(P2) 之(P2) 力(P1)
若是我兩個引進你,乃~。(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四回)
年級字:火(P1) 妻(P3) 灰(P2) 子(P1)
漢·楊雄《法言·淵騫》:“離(要離)也,火妻灰子,以求反於慶忌,實蛛蝥之劘也,焉可謂之義也?”李軌注:“離,山平人,而焚燒妻子,詐爲吳讎,求信於慶忌,反而刺之。”
年級字:清(P1) 灰(P2) 冷(P2) 火(P1)
沒吃沒喝。常用以形容貧困冷清的景象。同“清灰冷竈”。
年級字:死(P3) 灰(P2) 復(P4) 燃(P3)
冷灰重新燒了起來。原比喻失勢的人重新得勢。現常比喻已經消失了的惡勢力又重新活動起來。
《史記·韓長儒列傳》:“獄吏田甲辱安國。安國曰:‘死灰獨不復燃乎?’”
年級字:色(P1) 如(P2) 死(P3) 灰(P2)
唐·皇甫枚《三水小牘·王知古》:“保母忽驚叫仆地,色如死灰,既起,不顧而走入宅。”
年級字:枯(P2) 形(P2) 灰(P2) 心(P1)
《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加死灰也。”
年級字:心(P1) 如(P2) 死(P3) 灰(P2)
死灰:已冷卻的灰燼。原指心境淡漠,毫無情感。現也形容意志消沉,態度冷漠到極點。
《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年級字:冷(P2) 灰(P2) 爆(P4) 豆(P1)
在冷灰中爆豆。比喻方法不對,白費力氣。或比喻事情憑空突然發生。亦作“冷鍋中豆爆”。
宋·黃庭堅《翠巖真禪師語錄序》:“各夢同牀,不妨殊調;冷灰爆豆,聊爲解嘲雲耳。”
年級字:粉(P2) 身(P1) 灰(P2) 骨(P2)
身體粉碎而死。比喻爲了某種目的或遭到什麼危險而喪失生命。同“粉身碎骨”。
唐·張鷟《遊仙窟》:“玉饌珍奇,非常厚重,粉身灰骨,不能酬謝。”
年級字:灰(P2) 身(P1) 滅(P3) 智(P3)
佛教語。指斷除一切身心煩惱,爲小乘阿羅漢果的境界。
年級字:石(P1) 灰(P2) 鋪(P3) 路(P1)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石: 石塊、石頭。
灰: 灰土、灰塵、沙灰。
鋪: 鋪設、鋪陳。
路: 道路。
運用石製的沙灰鋪在道路的表面,可以令表面比較平滑。
年級字:百(P1) 念(P1) 皆(P3) 灰(P2)
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十八回:“我如今百念皆灰,只求歸見老母。”
年級字:枯(P2) 體(P2) 灰(P2) 心(P1)
身體像枯木心如同死灰。形容極端消極。同“枯形灰心”。
年級字:灰(P2) 心(P1) 槁(P0) 形(P2)
《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年級字:色(P1) 若(P3) 死(P3) 灰(P2)
面目慘白。原比喻面部沒有什麼表情。現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年級字:灰(P2) 飛(P1) 煙(P2) 滅(P3)
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年級字:面(P1) 如(P2) 死(P3) 灰(P2)
死灰:冷卻的灰燼。形容因心情沮喪或受驚嚇而臉色灰白。
《淮南子·修務訓》:“晝吟宵哭,面若死灰,顏色黴墨,涕液交集。”
年級字:灰(P2) 軀(P4) 糜(P0) 骨(P2)
猶言粉身碎骨。比喻爲了某種目的或遭到什麼危險而喪失生命。
年級字:焚(P5) 屍(P4) 揚(P2) 灰(P2)
清·錢泳《履園叢話·舊聞燒坯》:“其母恨禮甚,又詣弄部,請照陶和氣例,凌遲後焚屍揚灰。”
年級字:抹(P3) 一(P1) 鼻(P1) 子(P1) 灰(P2)
年級字:碰(P3) 一(P1) 鼻(P1) 子(P1) 灰(P2)
鄧小平《關於西南少數民族問題》:“你們可能碰一鼻子灰,或者對你們提出的問題不重視,或者對問題見解不同。”
年級字:不(P1) 費(P3) 吹(P1) 灰(P2) 之(P2) 力(P1)
詞性:形容詞
諺語,
多字熟語輕而易舉比喻事情做起來十分容易,不用花費力氣。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五回:「依小道愚意,等他到了遼東,有了收管,去擺佈他,真不費吹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