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瀝 」
刷新
繁體:瀝
國語:lì
粵語:lik1,lik6
簡體:沥
HK EDB English : to drip; remaining drops
筆畫:19
部首:水
字形結構:左右
字元部件:瀝,氵,歷,厂,秝,禾,止
倉頡:EMHM
年級:6+

校正

年級字:瀝(P0)

詞性:動詞

語法:
擬聲詞

字形含義:
從「水」,從「歴」。流動的水,滲出的水。

「歷」甲骨文從「秝」從「止」。 「秝」是「林」的古字,經過「禾林」的意思,本義是「經過」。

本義:
液體持續向下滴: 滴瀝、瀝乾。

引伸義:
汁液: 瀝。
過濾:瀝酒。

  。

  「瀝」還可用作表露、傾吐。

假借意:
竭誠盡心: 瀝血、嘔心瀝血。
鋪設路面的柏油: 瀝青。

應用例子:
狀聲詞,形容雨聲: 淅瀝。

參考資料:
    《說文》:「浚也。从水,歴聲。一曰:水下滴瀝。」
    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動滴瀝以成響,殷雷應其若驚。」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文水》:「泉發於兩寺之間,東流,瀝石沿注山下。」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境异》:「阿薩部多獵蟲鹿,剖其肉,重疊之,以石壓瀝汁。」
    《楚辭‧大招》:「吳醴白櫱,和楚瀝只。」王逸注:「瀝,清酒也。」
    南朝梁江淹〈麗色賦〉:「象奩瓊盤,神瀝仙丹。」
    《舊五代史‧晉書‧高祖紀三》:「果馳賓介,疊貢表章,向丹闕以傾心,瀝衷誠而效順。」

    《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動滴瀝以成響,殷雷應其若驚。」
    《喻世明言.卷二四.楊思溫燕山逢故人》:「思厚以酒瀝地為誓:『若負前言,在路盜賊殺戮,在水巨浪覆舟。』」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四.境異》:「阿薩部多獵蟲鹿,剖其肉,重疊之,以石壓瀝汁。」
    《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侍酒於前,時賜餘瀝。」
    宋.歐陽修〈憎蒼蠅賦〉:「杯盂殘瀝,砧几餘腥。」
    宋.歐陽修 《賣油翁》「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溼。」

校正
lì lì

年級字:瀝(P0) 瀝(P0)

詞性:形容詞

語法:
擬聲詞

近義詞:
呼呼、蕭蕭、颯颯

關鍵含義:
聲音、風聲、水聲。

釋義:
    形容風聲或水聲。液體不斷滴落貌。

參考資料:
    《說文解字.水部》:「瀝,水下滴瀝也。」
    《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動滴瀝以成響,殷雷應其若驚。」
    唐.于武陵〈早春日山居寄城郭知己〉詩:「入戶風泉聲瀝瀝,當軒雲岫色沉沉。」
校正
xī lì

年級字:瀝(P0)

詞性:形容詞

釋義:
    象聲詞,形容輕微的風雨聲、落葉聲等
校正
yóu lì

年級字:油(P2) 瀝(P0)

詞性:名詞形容詞

語法:
文言文字詞

關鍵含義:
向下滴的油。

本義:
油 : 油水、食油。
瀝: 滴瀝、瀝乾。

參考資料:
    宋・歐陽修《賣油翁》「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