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ì
年級字:瀝(P0)
詞性:動詞
擬聲詞從「水」,從「歴」。流動的水,滲出的水。
「歷」甲骨文從「秝」從「止」。 「秝」是「林」的古字,經過「禾林」的意思,本義是「經過」。
液體持續向下滴: 滴瀝、瀝乾。
汁液: 瀝。
過濾:瀝酒。
。
「瀝」還可用作表露、傾吐。
竭誠盡心: 瀝血、嘔心瀝血。
鋪設路面的柏油: 瀝青。
狀聲詞,形容雨聲: 淅瀝。
《說文》:「浚也。从水,歴聲。一曰:水下滴瀝。」
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動滴瀝以成響,殷雷應其若驚。」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文水》:「泉發於兩寺之間,東流,瀝石沿注山下。」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境异》:「阿薩部多獵蟲鹿,剖其肉,重疊之,以石壓瀝汁。」
《楚辭‧大招》:「吳醴白櫱,和楚瀝只。」王逸注:「瀝,清酒也。」
南朝梁江淹〈麗色賦〉:「象奩瓊盤,神瀝仙丹。」
《舊五代史‧晉書‧高祖紀三》:「果馳賓介,疊貢表章,向丹闕以傾心,瀝衷誠而效順。」《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動滴瀝以成響,殷雷應其若驚。」
《喻世明言.卷二四.楊思溫燕山逢故人》:「思厚以酒瀝地為誓:『若負前言,在路盜賊殺戮,在水巨浪覆舟。』」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四.境異》:「阿薩部多獵蟲鹿,剖其肉,重疊之,以石壓瀝汁。」
《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侍酒於前,時賜餘瀝。」
宋.歐陽修〈憎蒼蠅賦〉:「杯盂殘瀝,砧几餘腥。」
宋.歐陽修 《賣油翁》「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溼。」
lì lì
年級字:瀝(P0) 瀝(P0)
詞性:形容詞
擬聲詞呼呼、蕭蕭、颯颯聲音、風聲、水聲。
《說文解字.水部》:「瀝,水下滴瀝也。」
《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動滴瀝以成響,殷雷應其若驚。」
唐.于武陵〈早春日山居寄城郭知己〉詩:「入戶風泉聲瀝瀝,當軒雲岫色沉沉。」
xī lì
yóu lì
年級字:油(P2) 瀝(P0)
詞性:名詞,形容詞
文言文字詞向下滴的油。
油 : 油水、食油。
瀝: 滴瀝、瀝乾。
宋・歐陽修《賣油翁》「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
年級字:瀝(P0) 膽(P3) 墮(P5) 肝(P4)
唐·李頎《行路難》詩:“世人逐勢爭奔走,瀝膽墮肝惟恐後。”
年級字:瀝(P0) 血(P3) 披(P2) 心(P1)
前蜀·杜光庭《晉公后土醮詞》:“誠切禱祈,瀝血披心,仰希鑑祐。”
年級字:骨(P2) 瀝(P0) 髓(P4)
唐·陸贄《論長吏以增戶加稅闢田爲課績》:“今或重困疲羸,力求附益,捶骨瀝髓,隳家取財,苟媚聚斂之司,以爲仕進之路。”
年級字:斬(P2) 頭(P1) 瀝(P0) 血(P3)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七回:“我是斬頭瀝血的人,何肯戲弄良人!”
年級字:披(P2) 肝(P4) 瀝(P0) 膽(P3)
披:披露;瀝: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見,傾吐心裏話。也形容非常忠誠。
唐·黃滔《啓裴侍郎》:“沾巾墮睫,瀝膽披肝,不在他門,誓於死節。”宋·司馬光《體要疏》:“雖訪問所不及,猶將披肝瀝膽,以效其區區之忠。”
年級字:輸(P4) 肝(P4) 瀝(P0) 膽(P3)
年級字:披(P2) 瀝(P0) 肝(P4) 膽(P3)
比喻真心相見,傾吐心裏話。也形容非常忠誠。同“披肝瀝膽”。
年級字:剖(P4) 肝(P4) 瀝(P0) 膽(P3)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承變色而起曰:公乃漢朝皇叔,故剖肝瀝膽以相告,公何詐也?”
年級字:瀝(P0) 血(P3) 披(P2) 肝(P4)
年級字:瀝(P0) 膽(P3) 披(P2) 肝(P4)
唐·黃滔《啓裴侍郎》:“沾巾墮睫,瀝膽披肝,不在他門,誓於死節。”宋·司馬光《體要疏》:“雖訪問所不及,猶將披肝瀝膽,以效其區區之忠。”
年級字:瀝(P0) 膽(P3) 濯(P0) 肝(P4)
年級字:肝(P4) 瀝(P0) 膽(P3)
隳:毀壞;瀝:液體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誠無比。
唐·元稹《上裴度相公書》:“宰物者雖朝許之以綸誥,暮許之以專席,厚則厚矣,遽責有隳肝瀝膽同廝養之用力,亦難哉!”
年級字:嘔(P6) 心(P1) 瀝(P0) 血(P3)
嘔:吐;瀝:一滴一滴。比喻用盡心思。多形容爲事業、工作、文藝創作等用心的艱苦。
唐·李商隱《李長吉小傳》:“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唐·韓愈《歸彭城》詩:“刳肝以爲紙,瀝血以書辭。”
年級字:披(P2) 瀝(P0) 肝(P4)
比喻真心相見,傾吐心裏話。也形容非常忠誠。同“披肝瀝膽”。
年級字:披(P2) 肝(P4) 瀝(P0) 血(P3)
年級字:披(P2) 心(P1) 瀝(P0) 血(P3)
《南史·袁昂傳》:“推恩及罪,在臣實大,披心瀝血,敢乞言之。”
年級字:傾(P4) 肝(P4) 瀝(P0) 膽(P3)
年級字:肝(P4) 膽(P3) 披(P2) 瀝(P0)
湯增璧《崇俠論》:“食人之祿,不顧其患,非志士所忍出;當其發難,則亦慷慨悲歌,顧盼生姿,自謂肝膽披瀝,不忘平生一諾。”
年級字:析(P4) 肝(P4) 瀝(P0)
宋蘇舜欽《投匭疏》:“蓋以陛下開言路,塞諱門,採瞽說,納愚慮,是以析肝瀝悃而具述之。”
年級字:瀝(P0) 膽(P3) 抽(P3) 腸(P5)
年級字:瀝(P0) 血(P3) 叩(P4) 心(P1)
年級字:肝(P4) 瀝(P0) 膽(P3)
比喻真心相見,傾吐心裏話。也形容非常忠誠。同“披肝瀝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