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鳥(P1) 散(P2) 魚(P1) 潰(P5)
潰:潰散。象鳥驚飛,象魚潰散而逃。形容軍隊因受驚擾而亂紛紛地四下潰散。
《南史·宋武帝紀》:“番禺之功,俘級萬數,左裏之捷,鳥散魚潰。”
年級字:蟻(P3) 潰(P5) 鼠(P4) 駭(P0)
唐·柳宗元《劍門銘序》:“左師出於劍門,大攘頑嚚,諭引劫脅,蟻潰鼠駭,險無以固,收奪利地,以須王師。”
年級字:川(P2) 壅(P0) 必(P2) 潰(P5)
壅:堵塞。潰:決口,堤岸崩壞。堵塞河流,會招致決口之害。比喻辦事要因勢利導,否則就會導致不良後果。
《國語·周語上》:“邵公曰:‘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必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爲川者,決之使導,爲民者,宣之使言。”
年級字:鳥(P1) 驚(P2) 魚(P1) 潰(P5)
潰:潰散。象鳥驚飛,象魚潰散而逃。形容軍隊因受驚擾而亂紛紛地四下潰散。
《隋書·楊玄感傳論》:“民爲凋盡,徭戍無期,率土之心,鳥驚魚潰。”
年級字:堤(P4) 潰(P5) 蟻(P3) 孔(P3)
漢·陳寵《清盜源疏》:“臣聞輕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潰蟻孔,氣泄鍼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識幾。”
年級字:望(P2) 塵(P2) 奔(P3) 潰(P5)
指只看見敵方軍馬揚起的塵土便奔逃潰散。形容軍無鬥志。亦作“望塵奔北”。
《北史·魏紀二·太武帝》:“諸軍同日皆監江,所過城邑,莫不望塵奔潰,其降附者不可勝數。”
年級字:潰(P5) 不(P1) 成(P1) 軍(P2)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着敵人的銳氣開始衰落時,抓住要害猛力一擊,就可以把敵人殺得潰不成軍。”
年級字:一(P1) 觸(P6) 即(P1) 潰(P5)
詞性:形容詞
成語形容指軍隊或團隊薄弱,信心不足,完全沒有戰勝的能力。
一觸: 接觸、觸碰。
即潰: 即時、即將,潰散、潰爛、崩潰、潰不成軍。
指軍力薄弱,信心不足,跟敵人一接觸便很容易崩潰。
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第一章:「奕山與奕經同樣;經過輕舉妄動;一觸即潰、喪膽、乞降三個程序;結束了浙江軍事。」
年級字:魚(P1) 潰(P5) 鳥(P1) 離(P2)
《周書·武帝紀下》:“王威既振,魚潰鳥離,破竹更難,見瓴非易。”後蜀·何光遠《鑑誡錄·知機對》:“一擊而魚潰鳥離,四合而豕分蛇斷。”
年級字:魚(P1) 潰(P5) 鳥(P1) 散(P2)
《南史·宋武帝紀》:“番禺之功,俘級萬數,左裏之捷,鳥散魚潰。”
年級字:羣(P6) 蟻(P3) 潰(P5) 堤(P4)
潰:潰決。細小的蟻洞可以潰決堤壩。比喻細小的漏洞可以釀成大錯。
年級字:堤(P4) 潰(P5) 蟻(P3) 穴(P1)
小小的螞蟻窩,能夠使堤岸潰決。比喻小事不注意,就會出大亂子。
三國魏·應璩《雜詩》:“細微可不慎,堤潰自蟻穴。”
年級字:潰(P5) 兵(P3) 遊(P2) 勇(P2)
年級字:蟻(P3) 穴(P1) 潰(P5) 堤(P4)
小小的螞蟻窩,能夠使堤岸潰決。比喻小事不注意,就會出大亂子。
三國魏·應璩《雜詩》:“細微可不慎,堤潰自蟻穴。”
qiān lǐ zhī dī kuì yú yǐ xuè
年級字:千(P1) 里(P1) 之(P2) 堤(P4) ,(P1) 潰(P5) 於(P2) 蟻(P3) 穴(P1)
堤:堤壩;潰:崩潰;蟻穴:螞蟻洞。一個小小的螞蟻洞,可以使千里長堤潰決。比喻小事不慎將釀成大禍。
先秦·韓非《韓非子·喻老》:“千丈之堤,潰於蟻穴,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