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滌 」
年級字:齋(P5) 心(P1) 慮(P4)
宋葉適《辯兵部郎官朱元晦狀》:“方齋心滌慮,以俟陛下反覆詰難,庶幾竭盡愚衷。”
年級字:故(P1) 更(P1) 新(P1)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馬介甫》:“夫人之所以懼者,非朝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譬之昨死而今生,須從此滌故更新;再一餒,則不可爲矣。”
年級字:潛(P4) 心(P1) 慮(P4)
梁啓超《天演學初祖爾文之學說及其略傳》:“[達爾文]千百四十二年,遂去倫敦,卜居於京特省附近之一村落,屏絕塵俗,潛心滌慮,將航海五年內所搜之材料,所悟之新說,整齊之,鍛鍊之。”
年級字:瑕(P0) 盪(P5) 穢(P4)
滌:清除;瑕:玉上的斑點;蕩:清除;穢:骯髒。指清除舊的惡習。
漢·班固《東都賦》:“於是百姓滌瑕盪穢,而鏡至清。”
年級字:瑕(P0) 盪(P5) 垢(P5)
唐·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詩:“遷者追迴流者還,滌瑕盪垢朝清班。”
年級字:洗(P2) 心(P1) 慮(P4)
宋·蘇軾《策略二》:“而天下皆洗心滌濾,以聽朝廷之所爲。”
年級字:穢(P4) 布(P1) 新(P1)
黃遠庸《新劇雜論》:“比來大江以南,盛行新劇,竟以現身說法,滌穢布新,甚美甚善。”
年級字:穢(P4) 盪(P5) 瑕(P0)
《宋書·禮志一》:“殿下以命世之資,屬當傾危之運,禮樂征伐,翼成中興,將滌穢盪瑕,撥亂反正。”
年級字:地(P1) 無(P2) 類(P3)
《後漢書·隗囂傳》:“[王莽]使四境之外,併入爲害,緣邊之郡,江海之瀕,滌地無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