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濕(P4)
詞性:動詞,形容詞
從「水」,從「㬎」。同「溼」。
水份多: 濕度、浸濕、洗濕、淋濕、潮濕、濕毛巾、濕答答。
◎ 濕
濕、溼 shī
〈形〉
(1) (會意兼指事。從水,顯( xiǎn或 jìn)聲。本義:潮濕)
(2) 同本義 [wet; damp;humid]
溼,幽溼也。從水,一所以覆也。覆土而有水,故溼也。 ——《說文》
腎其畏溼。 ——《素問·五常正大論》。注:“溼,土氣也。”
必因角乾之溼以為之柔。 ——《考工記·弓人》。注:“溼,猶生也。字多以濕為之。”
濕,濕水,也東郡東武陽入海。從水,濕聲。桑欽雲,出平原 高唐。 ——《說文》。按,本指水名,假借為濕。
是猶惡濕而居下也。 ——《孟子·公孫醜上》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唐· 杜甫《兵車行》
(3) 又如:濕洳(低濕);濕漬漬(濕漉漉);濕風(濕潤的風);濕薪(潮濕的柴薪);濕浸浸(濕答答。形容潮濕的樣子或給人以潮濕的感覺);濕淥淥(潮濕的樣子)
(4) 遲緩;不通暢 [delayed;impassable]
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 ——《靈樞·五癃津液別》
力貴突,智貴卒。得之則儵為上,勝之則濕為下。 ——《呂氏春秋》。高誘注:“濕猶遲久之也。”
詞性變化
◎ 濕
濕 shī
〈動〉
沾濕,淋濕 [wet]
散入珠簾濕羅幕,孤裘不暖錦衾薄。 ——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有書生避雨簷下,衣濕袖單,影乃益瘦。 ——清· 周容《芋老人傳》
《說文》:「濕,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从水㬎聲。桑欽云:出平原高唐。」
《集韻.入聲.緝韻》:「隰,《說文》:『坂下溼也。』或作濕。」
年級字:溼(P3) 濡(P0) 沫(P6)
語出《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呴以溼,相濡以沫。”
年級字:推(P2) 燥(P4) 居(P2) 濕(P4)
把乾的地方讓給幼兒,自己睡在濕的地方。形容撫育孩子的辛勞。
《孝經援神契》:“母之於子也,鞠養殷勤,推燥居濕,絕少分甘也。”
年級字:惡(P3) 濕(P4) 居(P2) 下(P1)
厭惡潮濕卻住在低窪的的地方。比喻行動跟願望相違背。
《孟子·公孫醜上》:“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濕而居下住。”
年級字:相(P1) 以(P1) 溼(P3)
彼此以呼出的氣溼潤對方。後比喻在困難時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幫助。
《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成玄英疏:“呴氣相溼。”
年級字:上(P1) 漏(P3) 下(P1) 濕(P4)
上:指屋頂;下:指地面。形容房屋破舊,不能蔽風雨。
年級字:濕(P4) 地(P1) 公(P1) 園(P1)
詞性:名詞
香港濕地公園(英語:Hong Kong Wetland Park)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天水圍北部。佔地61公頃,包括60公頃的戶外保護區及10,000平方米(110,000平方呎)的室內展館。濕地公園原本只是一片普通的濕地。香港政府在發展天水圍新市鎮的同時,打算用這片土地來從新改造發展時所失去的具生態價值土地。集推廣濕地護理、教育及旅遊用途於一身。
年級字:濕(P4) 水(P1) 棉(P2) 花(P1)
年級字:偎(P5) 乾(P1) 就(P1) 溼(P3)
形容母親撫育幼兒之辛苦。指幼兒溺牀,母親寧可以身就溼,使小兒臥處常幹。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二折:“且休說懷耽十月,只從小偎乾就溼,幾口氣擡舉他偌大,便恰似燕子銜食。”
年級字:久(P1) 束(P2) 溼(P3) 薪(P6)
長期捆着的潮溼柴草。比喻思想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
年級字:惡(P3) 溼(P3) 居(P2) 下(P1)
厭惡潮溼卻住在低窪的的地方。比喻行動跟願望相違背。
《孟子·公孫丑上》:“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溼而居下住。”
年級字:回(P1) 幹(P2) 就(P1) 溼(P3)
《敦煌變文集·父母恩重經講經文》:“慈母德,實堪哀,十月三年受苦災;冒熱衝寒勞氣力,回幹就溼費心懷。”
年級字:上(P1) 漏(P3) 下(P1) 溼(P3)
上:指屋頂;下:指地面。形容房屋破舊,不能蔽風雨。
年級字:推(P2) 幹(P2) 就(P1) 溼(P3)
年級字:乾(P1) 啼(P4) 溼(P3) 哭(P1)
乾啼:沒有眼淚地啼哭。溼哭:有眼淚地啼哭。無淚和有淚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現的各種表情。亦作“溼哭乾啼”。
年級字:推(P2) 燥(P4) 居(P2) 溼(P3)
把乾的地方讓給幼兒,自己睡在溼的地方。形容撫育孩子的辛勞。
《孝經援神契》:“母之於子也,鞠養殷勤,推燥居溼,絕少分甘也。”
年級字:溼(P3) 肉(P1) 伴(P2) 乾(P1) 柴(P2)
年級字:濕(P4) 肉(P1) 伴(P2) 乾(P1) 柴(P2)
年級字:水(P1) 流(P1) 溼(P3) 火(P1) 就(P1) 燥(P4)
水向溼處流,火往幹處燒。指物之氣質類似必相感應。後用以比喻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
《易·乾》:“水流溼,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各從其類也。”孔穎達疏:“此二者以形象相感。水流於地,先就溼處;火焚其薪,先就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