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汗(P1) 出(P1) 洽(P6) 背(P1)
《漢書·王陵傳》:“[周勃]汗出洽背,愧不能對。”
年級字:雲(P1) 行(P1) 雨(P1) 洽(P6)
《樂府詩集·舞曲歌辭一·北齊文武舞歌》:“雲行雨洽,天臨地持。”
年級字:融(P3) 洽(P6) 無(P2) 間(P1)
瞿秋白《文藝雜著·弟弟的信》:“他的哲學的所謂‘森林哲學’,應當與自然融洽無間的。”
年級字:殫(P0) 見(P1) 洽(P6) 聞(P2)
殫:盡,完全;洽:廣博。該見的都見過了,該聽的都聽過了。形容見多識廣,知識淵博。
年級字:博(P4) 物(P1) 洽(P6) 聞(P2)
《漢書·司馬遷傳》:“以遷之博物洽聞,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極刑,幽而發憤,書亦信矣。”
年級字:博(P4) 學(P1) 洽(P6) 聞(P2)
《晉書·荀顗傳》:“性至孝,總角知名,博學洽聞,理思周密。”
年級字:博(P4) 洽(P6) 多(P1) 聞(P2)
《後漢書·杜林傳》:“林從竦受學,博洽多聞,時稱通儒。”
年級字:洽(P6) 博(P4) 多(P1) 聞(P2)
明俞弁《逸老堂詩話》卷下:“玄敬當時最以洽博多聞稱,不知何所據而云然。”
年級字:情(P2) 投(P3) 意(P1) 洽(P6)
情感融洽,心意相通。亦作情投意合。指雙方思想感情很融洽。
明·劉璋《飛花豔想》第一回:“三人談笑飲酒,正說得情投意洽,忽見抱琴進來道:‘外面劉相公來訪。’三人聽見,各不歡喜。”
年級字:廣(P2) 見(P1) 洽(P6) 聞(P2)
唐·楊炯《百泉縣令李楚才神道碑》:“雄才壯思,首九奏而和八音;廣見洽聞,披五年車而誦三篋。”
年級字:重(P1) 光(P1) 累(P3) 洽(P6)
唐·崔融《嵩山啓母廟碑》:“重光累洽,下武嗣文,負扆而化,垂衣以君。”
年級字:汗(P1) 流(P1) 洽(P6) 背(P1)
汗流得滿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懼或非常害怕。現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溼透了。同“汗流浹背”。
《舊唐書·昭宗紀》:“昭宗臨軒自諭之曰:‘卿等藩侯,宜存臣節,稱兵入朝,不由奏請,意在何也?’茂貞、行瑜汗流洽背,不能對。”
年級字:流(P1) 洽(P6) 客(P2)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四》:“又如畸流洽客,領異拔新,時出一編,人所未睹。”
年級字:汗(P1) 洽(P6) 股(P3) 慄(P0)
宋·陸游《跋韓立道所藏蘭亭序》:“雖單于不覺自失,況餘子有不汗洽股慄者?”
年級字:洽(P6) 聞(P2) 強(P2) 記(P1)
《孔叢子·嘉言》:“[孔仲尼]躬履謙讓,洽聞強記。”
年級字:重(P1) 熙(P6) 累(P3) 洽(P6)
漢·班固《東都賦》:“至乎永平之際,重熙而累洽。”張銑注:‘熙:光明也。洽:合也;言光武既明,而明帝繼之,故曰重熙累洽。”
年級字:汗(P1) 流(P1) 洽(P6) 衣(P1)
明·張居正《答宗伯董潯陽》:“頃賢郎至,辱華翰獎借,爛然盈楮,不匡其所不及,而假其所不能。讀之使人汗流洽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