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不(P1) 敢(P2) 問(P1) 津(P3)
問津:詢問渡口,問路。指高貴的、深奧的事物不敢過問或嘗試。
《論語·微子》:“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唐·宋子問《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一問津。”
年級字:津(P3) 津(P3) 有(P1) 味(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漢·王褒《洞簫賦》:「哀悁悁之可懷兮,良醰醰而有味。」
年級字:津(P3) 津(P3) 樂(P2) 道(P1)
清·頤瑣《黃繡球》第七回:“這位萊恩女傑,他才學固然卓越,但他也只從口講指畫入手,每遇鄉愚,津津樂道。”
年級字:無(P2) 人(P1) 問(P1) 津(P3)
晉·陶潛《桃花源記》:“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年級字:竊(P5) 據(P4) 要(P1) 津(P3)
年級字:津(P3) 關(P2) 險(P3) 塞(P3)
津:渡口;關:關口;險:險要之地;塞:要塞。指水陸山川關隘、險要之處。
《史記·秦始皇本紀》:“善哉乎賈生推言之也,曰:‘秦並諸侯山東三十餘郡,繕津關,據險塞,修甲兵而守之。”
年級字:延(P4) 津(P3) 之(P2) 合(P1)
指晉時龍泉、太阿兩劍在延津會合的故事。後比喻因緣會合。同“延津劍合”。
年級字:延(P4) 津(P3) 劍(P4) 合(P1)
指晉時龍泉、太阿兩劍在延津會合的故事。後比喻因緣會合。
年級字:分(P2) 守(P2) 要(P1) 津(P3)
明·何良臣《陣紀·戰機》:“以寡擊衆,務於隘塞,必於暮夜,伏於叢茂,要於險陰;以衆擊寡,務於廣漫,利於旦辰,分守要津,絕彼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