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ū
年級字:沽(P6+)
詞性:動詞
金文從「水」,從「古」,河流名。
現今河北省白河,下游是薊運河,經寧河縣至天津市北塘入海。
買賣: 沽出、沽入。
求取、謀取:沽名釣譽。
天津市的別稱。
《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
《禮記.檀弓上》:「杜橋之母喪,宮中無相,以為沽也。」
年級字:釣(P3) 名(P2) 沽(P6+) 譽(P4)
釣:用餌引魚上鉤,比喻騙取;沽:買。用某種不正當的手段撈取名譽。
《管子·法法》:“釣名之人,無賢士焉。”《後漢書·逸民傳序》:“彼雖硜硜有類沽名者。”
年級字:待(P3) 賈(P4) 而(P1) 沽(P6+)
等待善價出售,也比喻懷才待用或待時而行。亦作“待價而沽”。
語本《論語·子罕》:“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年級字:釣(P3) 譽(P4) 沽(P6+) 名(P2)
鄭觀應《盛世危言·吏治下》:“爲國家謀長久……毋釣譽沽名,毋模棱兩可。”
年級字:沽(P6+) 譽(P4) 釣(P3) 名(P2)
《“五四”愛國運動資料·上海罷市實錄》:“並非沽譽釣名,不過稍盡棉力。”
年級字:吊(P2) 譽(P4) 沽(P6+) 名(P2)
沽:買;釣:用餌引魚上鉤,比喻騙取。用某種不正當的手段撈取名譽。
《管子·法法》:“釣名之人,無賢士焉。”《後漢書·逸民傳序》:“彼雖硜硜有類沽名者。”
年級字:沽(P6+) 譽(P4) 買(P1) 直(P1)
《續資治通鑑·宋高宗建炎二年》:“若方其爭論新法之際,便行竄黜,謂之立異好勝,謂之沽譽買直,謂之非上所建立,謂之不能體國,謂之不遵稟處分,言章交攻,命令切責,亦不能成其美矣。”
年級字:沽(P6+) 名(P2) 要(P1) 譽(P4)
《朱子語類》卷四二:“子張問聞與達一章,達是躬行實踐做出來底,聞是沽名要譽底。”
年級字:沽(P6+) 名(P2) 釣(P3) 譽(P4)
沽:買;釣:用餌引魚上鉤,比喻騙取。用某種不正當的手段撈取名譽。
《管子·法法》:“釣名之人,無賢士焉。”《後漢書·逸民傳序》:“彼雖硜硜有類沽名者。”
年級字:沽(P6+) 名(P2) 賣(P3) 直(P1)
《明史·錢唐韓宜可等傳贊》:“伯巨、敬心以縫掖諸生言天下至計,雖違於信而後諫之義,然原厥本心,由於忠愛,以視末季沽名賣直之流,有不可同日而語者也。”
年級字:沽(P6+) 名(P2) 吊(P2) 譽(P4)
元·宮天挺《范張雞黍》第三折:“我不爲別的,自恨我奔喪來後,又不是沽名吊譽沒來由。”
年級字:待(P3) 價(P5) 而(P1) 沽(P6+)
沽:賣。等有好價錢才賣。比喻誰給好的待遇就替誰工作。
《論語·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年級字:射(P2) 利(P2) 沽(P6+) 名(P2)
年級字:沽(P6+) 名(P2) 干(P1) 譽(P4)
明·無名氏《鳴鳳記·驛裏相逢》:“追想我昔日糾劾仇賊,豈是沽名干譽。”
年級字:善(P2) 賈(P4) 而(P1) 沽(P6+)
賈:通“價”。善賈:好價錢;沽:出賣。等好價錢賣出。比喻懷才不遇,等有的賞識的人再出來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職。
《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價)而沽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