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i fèi
年級字:沸(P4) 沸(P4)
詞性:形容詞
1. 水湧流貌。 例:《韓詩外傳》卷五:“幽幽冥冥,德之所藏;紛紛沸沸,道之所行。”參見“ 沸沸湯湯 ”。
2. 喧嚷;喧囂.
沸沸:水翻滾的樣子;揚:上升,升騰。像沸騰的水一樣喧鬧。形容人聲喧擾,議論紛紛
例:鬧得沸沸揚揚的。
fèi téng
fèi shuǐ
fèi yáng
年級字:沸(P4) 揚(P2)
詞性:形容詞
沸沸揚揚。引申指傳揚。
例:《醒世恆言·施潤澤灘闕遇友》:“ 施復 欲待運動,恐怕被匠人們撞見,沸揚開去。”
喧騰。
葉聖陶 《倪煥之》十:“這時候,前街的鑼鼓聲和人聲一陣陣地沸揚起來。”
dǐng fèi
年級字:鼎(P5) 沸(P4)
詞性:形容詞
喧囂,
喧嚷,
蜩沸沉寂比喻吵鬧、亂糟糟的樣子。有如鍋裡的水開了一樣
例:義兵鼎沸,在於董卓。 --《後漢書.王允傳》
fèidiǎn
年級字:沸(P4) 點(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常見詞組冰點液體加熱至沸騰的標準起點: 在攝氏100度或以上。
【形容詞】指情緒高漲到極點: 人聲鼎沸。
「沸」滾沸、沸騰。
「點」數字化的標準: 起點、終點、十二點、百份點、冰點。
年級字:羣(P6) 情(P2) 鼎(P5) 沸(P4)
年級字:海(P1) 沸(P4) 山(P1) 裂(P3)
海水沸騰,山石崩裂。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亦作“海沸山搖”。
明·張鳳翼《紅拂記·髯客海歸》:“坐談間早辨龍蛇,把袖裏乾坤做夢裏蝴蝶,狠的人海沸山裂,不禁支發,空跌雙靴。”
年級字:海(P1) 內(P1) 鼎(P5) 沸(P4)
鼎沸:比喻局勢不安定,如同鼎水沸騰。形容天下大亂。
《後漢書·袁術傳》:“今海內鼎沸,劉氏微弱,吾家四世公輔,百姓所歸,欲應天順民,於諸何如?”
年級字:沸(P4) 羹(P4)
蜩:蟬;螗:蟬的一種,體小,背青綠色,鳴聲清圓;沸:開水翻騰。象蟬的叫,象沸湯的翻滾。形容社會動亂。
《詩經·大雅·蕩》:“諮婦女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
年級字:魚(P1) 遊(P2) 沸(P4) 鼎(P5)
唐·李商隱《行次昭應縣道上》詩:“魚遊沸鼎知無日,鳥覆危巢豈待風。”
年級字:人(P1) 聲(P1) 鼎(P5) 沸(P4)
鼎:古代煮食器;沸:沸騰。形容人羣的聲音吵吵嚷嚷,就象煮開了鍋一樣。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十:“一日午後,劉方在店中收拾,只聽得人聲鼎沸。”
年級字:抽(P3) 薪(P6) 止(P1) 沸(P4)
薪:柴草;沸:沸騰。抽掉鍋底下的柴火,使鍋裏的水不再翻滾。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漢·董卓《上何進書》:“臣聞揚湯止沸,不如滅火去薪。”
年級字:沸(P4) 反(P1) 盈(P4) 天(P1)
沸:滾翻;盈:充滿。聲音象水開鍋一樣沸騰翻滾,充滿了空間。形容人聲喧鬧,亂成一片
清·李寶嘉《中國現在記》:“剛剛到門,聽見裏面哭的沸反盈天。”
年級字:扇(P3) 火(P1) 止(P1) 沸(P4)
沸:沸騰,指水滾開。用扇風助長火勢的辦法來停止水沸騰。比喻採取的辦法與希望達到的目的正好相反。
年級字:以(P1) 火(P1) 止(P1) 沸(P4)
比喻處理方法不對,不但不能制止,反而助長已成的氣勢。同“以湯止沸”。
漢·桓寬《鹽鐵論·錯幣》:“漢初乘弊而不改易,畜利變幣,欲以反本,是猶以煎止燔,以火止沸也。”
年級字:海(P1) 沸(P4) 江(P2) 翻(P2)
明·無名氏《那吒三變》第四折:“怒時節海沸江翻,惱時節天昏地慘。”
年級字:救(P3) 火(P1) 揚(P2) 沸(P4)
沸:開水。比喻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形容情況危急。
《史記·酷吏列傳》:“當是之時,吏治若救火揚沸。”
年級字:四(P1) 海(P1) 鼎(P5) 沸(P4)
四海:古人以爲中國四境有海環繞,用以指全國各地;鼎沸:比喻局勢不安定,如同鼎水沸騰。形容天下大亂。
《三國志·蜀志·譙周傳》:“既非秦末鼎沸之時,實有六國並據之勢。”《晉書·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年級字:以(P1) 湯(P2) 沃(P5) 沸(P4)
湯:開水;沃:澆;沸:滾,開。拿開水去制止沸騰。比喻處理方法不對,不但不能制止,反而助長已成的氣勢。
《淮南子·原道訓》:“若以湯沃沸,亂乃逾甚。是故鞭噬狗,策蹄馬,而欲教之,雖伊尹、造父弗能化。”
年級字:以(P1) 湯(P2) 止(P1) 沸(P4)
用開水去制止水的沸騰。比喻不從根本上着手,對事情沒有幫助。
《呂氏春秋·盡數》:“夫以湯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則止矣。”
年級字:麋(P0) 沸(P4) 蟻(P3) 動(P1)
《淮志子·兵略訓》:“天下爲之麋沸蟻動,雲徹席捲。”
年級字:沸(P4) 反(P1) 連(P1) 天(P1)
《說岳全傳》第六七回:“那黑虎帶來的兩員偏將,給散了衆軍羊酒,仍回到殿上,聽得裏面沸反連天,拔出腰刀搶進來。”
年級字:民(P1) 怨(P3) 沸(P4) 騰(P3)
人民的怨聲就象開水在翻滾一樣。形容人民對腐敗黑暗的反動統治怨恨到了極點。
清·趙翼《二十二史札記》卷二十八:“自古大兵大役,未有不民怨沸騰,喪國亡身者。”
年級字:江(P2) 翻(P2) 海(P1) 沸(P4)
年級字:群(P6) 情(P2) 鼎(P5) 沸(P4)
年級字:海(P1) 沸(P4) 山(P1) 崩(P2)
年級字:沸(P4) 沸(P4) 揚(P2) 揚(P2)
沸沸:水翻滾的樣子;揚揚:喧鬧、翻動的樣子。象沸騰的水一樣喧鬧。形容人聲喧鬧。
《山海經·西山經》:“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湯湯。”
年級字:沸(P4) 沸(P4) 湯(P2) 湯(P2)
《山海經·西山經》:“[峚山]丹水出焉,西流注於稷澤,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湯湯。”
年級字:魚(P1) 遊(P2) 沸(P4) 釜(P0)
清·南荃外史《嘆老》:“傀儡兒一場熱鬧,依舊的魚遊沸釜,燕處危巢。”
年級字:海(P1) 沸(P4) 河(P1) 翻(P2)
清·洪昇《長生殿·合圍》:“抵多少雷轟電轉,可正是海沸河翻。”
年級字:物(P1) 議(P5) 沸(P4) 騰(P3)
宋·蘇舜欽《詣匭疏·景祐五年》:“降麻之後,物論沸騰,故疾纏其身,災仍於國。”
年級字:海(P1) 沸(P4) 山(P1) 搖(P2)
明·無名氏《那吒三變》第三折:“小聖嘯起大風,刮的來天昏地暗,海沸山搖。”
年級字:以(P1) 指(P2) 撓(P6) 沸(P4)
《荀子·議兵》:“以桀詐堯,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撓沸。”
年級字:沸(P4) 天(P1) 震(P2) 地(P1)
葉聖陶《一個朋友》:“那一對小新人面對面站着,在一陣沸天震地的拍手聲裏,他們倆鞠上三個大躬。”
年級字:揚(P2) 湯(P2) 止(P1) 沸(P4)
把鍋裏開着的水舀起來再倒回去,使它涼下來不沸騰。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欲湯之滄,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三國志·魏書·劉廙傳》:“揚湯止沸,使不焦爛。”
年級字:止(P1) 沸(P4) 益(P2) 薪(P6)
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比喻所做與本來願望相反。
明·李贄《爲黃安二上人書》之三:“對高潔人談高潔,已爲止沸益薪,況高潔十倍哉!”
年級字:熱(P2) 血(P3) 沸(P4) 騰(P3)
劉白羽《紅太陽頌》:“中國的天空在燃燒、大地在流血。不甘心作亡國奴隸的億萬人民滿腔怒火,熱血沸騰。”
年級字:口(P1) 沸(P4) 目(P1) 赤(P3)
《韓詩外傳》卷九:“言人之非,目 腕,疾言噴噴,口沸目赤。”
年級字:海(P1) 沸(P4) 波(P1) 翻(P2)
《金瓶梅詞話》第七二回:“人喧呼海沸波翻,馬嘶喊山崩地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