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流(P1) 離(P2) 顛(P4) 沛(P5)
由於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論語·里仁》“顛沛必於是。”朱熹注:“顛沛:傾覆流離之際。”
年級字:沛(P5) 雨(P1) 甘(P2) 霖(P0)
明·無名氏《四賢記》第二十八出:“情濃意長,情濃意長,沛雨甘霖,憔悴生香。”
年級字:造(P1) 次(P1) 顛(P4) 沛(P5)
《論語·里仁》:“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年級字:顛(P4) 沛(P5) 流(P1) 離(P2)
顛沛:跌倒,比喻窮困,受挫折;流離:浪落。由於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詩經·大雅·蕩》:“人亦有言,顛沛之揭。”《漢書·薛廣德傳》:“竊見關東困極,人民流離。”
年級字:精(P2) 力(P1) 充(P2) 沛(P5)
xiàng zhuāng zhī jiàn zhì zài pèi gōng
年級字:項(P3) 莊(P2) 之(P2) 劍(P4) ,(P1) 志(P2) 在(P1) 沛(P5) 公(P1)
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李大釗《國民之薪膽》:“蓋項莊之劍,志在沛公,青島之用兵,不在報德之前仇,非在履英之盟約,殆欲藉端以樹兵威於我大陸,作強暴要索之先聲耳。”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 zhì zài pèi gōng
年級字:項(P3) 莊(P2) 舞(P3) 劍(P4) ,(P1) 志(P2) 在(P1) 沛(P5) 公(P1)
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清·黃小配《大馬扁》第四回:“在康有爲之意,志在成名(餘成名),如項莊舞劍,志在沛公,今見成名動也不動,已自愧悔。”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 yì zài pèi gōng
年級字:項(P3) 莊(P2) 舞(P3) 劍(P4) ,(P1) 意(P1) 在(P1) 沛(P5) 公(P1)
詞性:動詞
成語項莊席間舞劍,企圖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源於楚漢爭霸年代,西元前207年-西元前202年。
《史記·項羽本紀》:“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