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ɑ̄qiū
dòu shā
年級字:豆(P1) 沙(P2)
詞性:名詞
把豆子煮熟磨成漿,加糖而製成的食品,常用於點心的餡料或糖水。例如「紅豆沙」。
shā lì
huái shā
年級字:懷(P3) 沙(P2)
詞性:名詞
《九章·懷沙》是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作品,後人認為此詩是屈原的絕命詞。
全詩語句簡短有力,歷述作者不滿現狀以及無奈南行的不快心情,反映了作者的實際感受。此詩表達自己遭遇的浩歎,希望以懷沙而投江自殺來震撼民心、激勵君主。
shā shì
年級字:沙(P2) 士(P1)
詞性:名詞
専名術言沙士冠狀病毒、沙士病毒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
1. 一種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
(英語: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縮寫為SARS)是一種非典型肺炎。2002年,該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順德首發,並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稱為SARS事件。
2. 球形細菌,可以通過人類的唾液飛沬傳播。感染的徵像是咳嗽、肚瀉和高燒。感染者必須馬上接受醫生檢查和醫治,並且接受醫療隔離。
世界衛生組織 https://www.who.int/csr/sars/en/
shā shí
shā qiū
年級字:沙(P2) 丘(P3)
詞性:名詞
由風堆積而成的小丘或小脊,常見於海岸,某些河谷以及旱季時的某些乾燥沙地表面。
Shātè
年級字:沙(P2) 特(P2)
詞性:名詞
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王國
沙特的全名是沙特阿拉伯王國(阿拉伯語:مملكة عربية سعودية,英語:Saudi Arabia)。位於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曼、也門等國接壤。
沙特是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石油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其海水淡化量佔世界總量的21%左右。
沙特實行自由經濟政策。麥加是伊斯蘭教創建人穆罕默德的誕生地,是伊斯蘭教徒朝覲聖地。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麥進口國,年均進口約600萬噸。水果自給率達到60%。畜牧業主要有綿羊、山羊、駱駝等。
shā pán
shā gōu
年級字:沙(P2) 溝(P3)
詞性:名詞
沙溝,地方名。沙溝,地處西吉東北部,北連海原縣李俊鄉,南接白崖鄉,東靠固原市原州區黃鐸堡鎮以和頭營鎮,西鄰火石寨鄉。
huáng shā
年級字:黃(P1) 沙(P2)
詞性:名詞
1. 沙土。
宋蘇軾《送孔郎中赴陝郊》詩:“驚風擊面黃沙走,西出崤函脫塵垢。” 明歸有光《初發白河》詩之二:“胡風刮地起黃沙,三月長安不見花。”2. 指沙漠地區。
《北史·吐谷渾傳》:“部內有黃沙,週廻數百里,不生草木,因號沙州。” 唐劉長卿《送南特進赴歸行營》詩:“虜雲連白草,漢月到黃沙。”
3. 指人死後的葬地。
唐李白《戰城南》詩:“ 匈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惟見白骨黃沙田。”《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只因頗識琴書味,風流不久歸黃沙。” 清洪昇《長生殿·埋玉》:“若是再禁加,拼代你殞黃沙。”
4. 指牢獄。
唐駱賓王《獄中書情通簡知己》詩:“青陸芳春動,黃沙旅思催。” 唐杜甫《贈裴南部》詩:“即出黃沙在,何須白髮侵。”參見“黃沙獄”。
jīn shā
shā tān
年級字:沙(P2) 灘(P3)
詞性:名詞
沙岸由於沙子淤積形成的沿水邊的陸地或水中高出水面的平地
fēng shā
Shā dī
年級字:沙(P2) 堤(P4)
詞性:名詞
建設名白堤、白沙堤、斷橋堤白沙堤: 又名沙堤、斷橋堤、白堤。建於唐朝之前的期間。位於中國淅江省杭州的西湖,湖內孤山的東北面,是一個名勝地點。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shā lóng
年級字:沙(P2) 龍(P2)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
外來翻譯語1. 法語salon的譯音。原義客廳。十七世紀末和十八世紀, 法國 文人和藝術家常接受貴族婦女的招待,在客廳集會,談論文學、藝術。後因稱文藝家等聚會談論的場所為“沙龍”。
2. 十七世紀下半葉起 法國 官方每年在 巴黎 定期舉行的造型藝術展覽會。
shā tǔ
ní shā
shā tián
年級字:沙(P2) 田(P1)
詞性:名詞
1.含沙量大的田地(特別是由沙灘開闢成的田地)
2.今日的沙田區昔日是一塊荊棘遍野的荒蕪園地,故被稱為“棘園”。早期沙田區的村落皆建在今城門河的兩岸,由於昔日城門河上游流下的河水非常清澈,因而有“瀝源”之稱。
cháng shā
年級字:長(P1) 沙(P2)
中國湖南省省會,城市面積53平方公里,人口245.9萬(1982),其中市區人口107萬,位於湖南省中部,湘江下游,京廣鐵路線上。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機械、紡織和食品加工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城市,湘繡聞名中外
shā yǎ
shā lì
shā mò
年級字:沙(P2) 漠(P5)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戈壁綠地地面完全為沙所覆蓋的荒蕪地區。
地面完全為沙所覆蓋、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的荒蕪地區。
shā shā
shā zuò
hóng shā
年級字:紅(P1) 沙(P2)
詞性:名詞
舊時陰陽家稱凶星當值為紅沙。沙,亦作“ 煞 ”。紅沙日不宜出行、動土、結婚、會親等。
例:《西遊記》第七六回:“老怪遂帥眾至大路旁高叫道:‘ 唐老爺 ,今日不犯紅沙,請老爺早早過山。’”
shā dì
年級字:沙(P2) 地(P1)
詞性:名詞
1. 海濱河岸由泥沙淤積成的灘地。2. 含沙多的土地。
shā fēng
bái shā
年級字:白(P1) 沙(P2)
詞性:名詞
1.白色沙礫。
例:《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晉書·五行誌中》:“ 元康中, 京洛童謡曰:'南風起,吹白沙,遙望魯國何嵯峨?千歲髑髏生齒牙。'” 唐李白《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詩:“六月南風吹白沙, 吳牛喘月氣成霞。”
2.即白鯊。
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四·鮫魚》:“古曰鮫,今曰沙,是一類而有數種也……其背有珠文,如鹿而堅彊者,曰鹿沙,亦曰白沙。
shā fā
shā là
年級字:沙(P2) 拉(P1)
詞性:名詞
涼拌生菜,萵苣、甘藍、芹菜、洋蔥等蔬菜與色拉醬或蛋黃醬攪拌而吃的生菜食品,有時也加些火腿、罐頭魚肉、水果、馬鈴薯等。也叫沙拉.
shā chǎng
shā chá
年級字:沙(P2) 茶(P2)
詞性:名詞
一種調味醬品。有辛辣的味道,吃火鍋時常用來調味。也稱為「沙茶醬」。
tiě shā
年級字:尖(P2) 沙(P2) 咀(P5)
詞性:名詞
尖沙嘴尖沙咀(英语:Tsim Sha Tsui),是香港油尖旺區的一部份,位於九龍半島南端,隔維多利亞港與香港島對望,是商業、娛樂、文藝、旅遊及購物活動為主的地方,亦是香港著名商業中心之一,終日人流熙來攘往。這裏設有多座不同主題的展覽館,當中包括太空館、歷史博物館、科學館和文化中心等。此外這裏有不少高級酒店,其中包括著名的半島酒店,同時亦有著名景點、古蹟和特色建築如星光大道、尖沙咀鐘樓和柏麗購物大道等。
年級字:小(P1) 沙(P2) 區(P2)
詞性:名詞
年級字:堆(P2) 沙(P2) 堡(P4)
詞性:動詞
年級字:長(P1) 沙(P2) 灣(P2)
詞性:名詞
長沙灣(香港人習慣把「灣」字讀作陽平聲的「環」字,使三字變成陰平、陽平,更變順口),位於香港九龍半島西面,行政上屬深水埗區。 長沙灣位於荔枝角和深水埗之間。 在填海發展前,原是一個長形的沙灘,因而得名。
年級字:白(P1) 沙(P2) 堤(P4)
詞性:名詞
建設名白堤、沙堤、斷橋堤白沙堤: 又名沙堤、斷橋堤、白堤。建於唐朝之前的期間。位於中國淅江省杭州的西湖,湖內孤山的東北面,是一個名勝地點。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年級字:蟲(P4) 沙(P2) 猿(P4) 鶴(P2)
《太平御覽》卷九一六引《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爲猿爲鶴,小從爲蟲爲沙。”
年級字:積(P3) 沙(P2) 成(P1) 塔(P2)
年級字:入(P1) 海(P1) 算(P2) 沙(P2)
年級字:河(P1) 沙(P2) 世(P1) 界(P2)
語出《金剛經·一體同觀分》:“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爲多不?”南漢·張瀛《贈琴棋僧歌》:“河沙世界盡空空,一存寒灰冷燈畔。”
年級字:如(P2) 錐(P0) 畫(P1) 沙(P2)
象用錐子在沙上畫出來似的。形容書法筆力勻整而不露鋒芒。
宋·姜夔《續書譜·用筆》:“用筆……如錐畫沙……欲其勻面藏鋒。”
年級字:簸(P0) 土(P1) 揚(P2) 沙(P2)
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三折:“你這般搖旗吶喊,簸土揚沙。”
年級字:聚(P3) 沙(P2) 成(P1) 塔(P2)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乃至童子戲,聚沙爲佛塔。”
年級字:淘(P2) 沙(P2) 取(P2) 金(P1)
年級字:蒸(P4) 沙(P2) 爲(P2) 飯(P1)
要把沙子蒸成飯。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同“蒸沙成飯”。
明·周履靖《錦箋記》第十九出:“清淨是菩提,愛染難離,蒸沙爲飯飯終非,暮鼓晨鐘勤懺悔,怎免阿鼻。”
年級字:逾(P6) 沙(P2) 漠(P5)
南朝·宋·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棧山航海,逾沙軼漠之貢,府無虛月。”
年級字:折(P2) 戟(P0) 沉(P2) 沙(P2)
戟:古代的一種兵器。折斷了的戟沉沒在泥沙裏。形容失敗慘重。
唐·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朝。”
年級字:蒸(P4) 沙(P2) 成(P1) 飯(P1)
《楞嚴經》:“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千百劫,只名熱沙。”
年級字:銜(P6) 沙(P2) 填(P6) 海(P1)
猶言銜石填海。比喻爲實現既定目標,堅韌不拔地奮鬥到底。
年級字:累(P3) 土(P1) 聚(P3) 沙(P2)
《魏書·釋老志》:“苟能精緻,累土聚沙,福鐘不朽。”
年級字:沙(P2) 裡(P3) 淘(P2) 金(P1)
淘:用水沖洗,濾除雜質。從沙裡淘出黃金。比喻好東西不易得。也比喻做事費力大而收效少。也比喻從大量的材料裡選擇精華。
《關尹子》六七:“我之為我,如灰中金,而不若礦沙之金。破礦得金,淘沙得金,揚灰終身,無得金也。”
年級字:大(P1) 浪(P1) 淘(P2) 沙(P2)
淘:用水沖洗。去掉雜質。在大浪中洗淨沙石。比喻在激烈的鬥爭中經受考驗、篩選。
粟裕《激流歸大海》:“這支隊伍經過嚴峻的鍛鍊和考驗,質量更高了,是大浪淘沙保留下來的精華。”
年級字:馬(P1) 足(P1) 龍(P2) 沙(P2)
年級字:恆(P3) 河(P1) 沙(P2) 數(P2)
恆河:南亞的大河。象恆河裏的沙粒一樣,無法計算。形容數量很多。
《金剛經·無爲福勝分第十一》:“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世界,以用佈施。”
年級字:猿(P4) 鶴(P2) 沙(P2) 蟲(P4)
《藝文類聚》卷九十引晉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爲猿爲鶴,小人爲蟲爲沙。”按,今本《抱朴子·釋滯》作:“山徙社移,三軍之衆,一朝盡化,君子爲鶴,小人成沙。”
年級字:飛(P1) 沙(P2) 走(P1) 礫(P0)
沙:沙土;礫:小石塊。沙土飛揚,小石塊滾動。形容風勢很猛。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禪虛寺》:“路中甚寒,多饒風雪,飛沙走鑠,舉止皆滿,唯土谷渾城左右曖於餘處。”
年級字:唱(P1) 沙(P2) 作(P2) 米(P1)
清·李漁《閒情偶寄·詞曲·賓白》:“予所謂多,謂不可刪逸之多,非唱沙作米、強鳧變鶴之多也。”
年級字:炊(P0) 沙(P2) 鏤(P0) 冰(P1)
宋·張淏《雲谷雜記》卷首:“絕編壞簡徒自苦,炊沙鏤冰初何功?”
年級字:淘(P2) 沙(P2) 得(P1) 金(P1)
用水選的方法從沙子裏取得真金。比喻除去雜質,提取精華。也比喻費力大而成效少。
《關尹子》六七:“我之爲我,如灰中金,而不若礦沙之金。破礦得金,淘沙得金,揚灰終身,無得金也。”
年級字:炊(P0) 沙(P2) 作(P2) 糜(P0)
宋·黃庭堅《送王郎》詩:“炊沙作糜終不飽,鏤冰文字費工巧。”
年級字:恒(P3) 河(P1) 沙(P2) 數(P2)
恒河:南亞的大河。象恒河裡的沙粒一樣,無法計算。形容數量很多。
《金剛經·無為福勝分第十一》:“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世界,以用布施。”
年級字:恆(P3) 河(P1) 一(P1) 沙(P2)
清·各邦額《夜譚隨錄·宋秀才》:“宋陰念一身蜩寄世間,真如恆河一沙,滄海一粟。”
年級字:泥(P2) 沙(P2) 俱(P6) 下(P1)
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隨着水一起衝下。比喻好人和壞人混雜在一起。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人稱才大者,如萬里黃河,與泥沙俱下。餘以爲,此粗才,非大才也。”
年級字:血(P3) 染(P3) 沙(P2) 場(P2)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卷二:“設將軍等今日不來,吾輩血染沙場早矣。”
年級字:畫(P1) 沙(P2) 印(P3) 泥(P2)
唐·褚遂良《論書》:“用筆當如錐畫沙,如沙印泥。”
年級字:一(P1) 片(P1) 散(P2) 沙(P2)
孫中山《民族主義》第一講:“但是中國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團體,沒有民族的精神,所以雖有四萬萬人結合成一箇中國,實在是一片散沙。”
年級字:唱(P1) 籌(P5) 量(P2) 沙(P2)
把沙當做米,量時高呼數字。比喻安定軍心,製造假象來迷惑敵人。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夜唱籌量沙,以所餘少米散其上。”
年級字:披(P2) 沙(P2) 揀(P4) 金(P1)
唐·劉知己《史通·直書》:“然則歷考前史,徵諸直詞,雖古人糟粕,真僞相亂,而披沙揀金,有時獲寶。”
年級字:一(P1) 盤(P2) 散(P2) 沙(P2)
詞性:形容詞
成語比喻欠缺團體的凝聚力、合羣力,各自行動,沒有組織起來。
一盤: 量沙粒的量詞。
散沙: 零散、鬆散的沙粒。
清·梁啓超《十種德性相反相成論》:“然終不免一盤散沙之誚者,則以無合羣之德故也。”
年級字:排(P2) 沙(P2) 簡(P2) 金(P1)
排:除去;簡:選取。撥開沙子來挑選金子。比喻從大量的東西中選取精華。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潘文爛若披錦,無處不善;陸文若排沙簡金,往往見寶。”
年級字:猿(P4) 鶴(P2) 蟲(P4) 沙(P2)
《太平御覽》卷九六一引《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爲猿爲鶴,小人爲蟲爲沙。”唐·韓愈《送區弘南歸詩》:“穆昔南征軍不歸,蟲沙猿鶴伏似飛。”
年級字:畫(P1) 沙(P2) 聚(P3) 米(P1)
在沙上畫地圖,聚米爲山谷,指畫軍事形勢,運籌決策。
清·錢謙益《李秀東六十壽序》:“[餘]與之規輿圖,講戰守,畫沙聚米,方略井然。”
年級字:沙(P2) 鷗(P3) 翔(P3) 集(P3)
年級字:金(P1) 淘(P2) 沙(P2) 揀(P4)
年級字:飛(P1) 沙(P2) 揚(P2) 礫(P0)
《宋書·五行志五》:“暴風迅起,從醜上來,須臾轉從子上來,飛沙揚礫。”
年級字:焦(P2) 沙(P2) 爛(P3) 石(P1)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爲寒則疑冰裂地,爲熱則焦沙爛石。”
年級字:炊(P0) 沙(P2) 作(P2) 飯(P1)
唐·顧況《行路難》詩:“君不見擔雪塞井徒用力,炊沙作飯豈堪吃?”一本作“炊砂作飯”。
年級字:走(P1) 石(P1) 飛(P1) 沙(P2)
《三國志·吳志·陸凱傳》:“蒼梧、南海,歲有風瘴氣之害,風則折木,飛沙轉石,氣則霧鬱,飛鳥不經。”
年級字:含(P4) 沙(P2) 射(P2) 影(P2)
傳說一種叫蜮的動物,在水中含沙噴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擊或陷害人。
晉·幹寶《搜神記》卷十二:“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南朝宋·鮑照《苦熱行》:“含沙射流影,吹蠱痛行暉。”
年級字:沙(P2) 裏(P1) 淘(P2) 金(P1)
淘:用水沖洗,濾除雜質。從沙裏淘出黃金。比喻好東西不易得。也比喻做事費力大而收效少。也比喻從大量的材料裏選擇精華。
《關尹子》六七:“我之爲我,如灰中金,而不若礦沙之金。破礦得金,淘沙得金,揚灰終身,無得金也。”
年級字:飛(P1) 沙(P2) 走(P1) 石(P1)
《三國志·吳志·陸凱傳》:“蒼梧、南海,歲有風瘴氣之害,風則折木,飛沙轉石,氣則霧鬱,飛鳥不經。”
年級字:澄(P4) 沙(P2) 汰(P4) 礫(P0)
清·惲敬《祭張皋文文》:“志合心齊,如金在熔,澄沙汰礫,以精爲同。”
年級字:排(P2) 沙(P2) 見(P1) 金(P1)
年級字:炊(P0) 沙(P2) 成(P1) 飯(P1)
唐·顧況《行路難》詩:“君不見擔雪塞井空用力,炊沙作飯豈堪食。”
年級字:射(P2) 影(P2) 含(P4) 沙(P2)
相傳江南水中有毒蟲名蜮,人在岸上,影見水中,即以氣爲矢,或含沙以射人。及着皮肌,其瘡如疥,中影者亦病。後因稱陰謀中傷他人爲“射影含沙”。
年級字:需(P3) 沙(P2) 出(P1) 穴(P1)
語出《易·需》:“需於沙,小有言,終吉。”和“需於血,出自穴”。
年級字:披(P2) 沙(P2) 簡(P2) 金(P1)
樑·鍾嶸《詩品》捲上:“潘詩爛若舒錦,無處不佳,陸文如披沙簡金,往往見寶。”
年級字:積(P3) 沙(P2) 成(P1) 灘(P3)
《人民日報》1970.12.30:“雖然魚羣分散,但捕一網得一網,積沙成灘,化小勝爲大勝,使淡季也取得較好的收穫。”
年級字:披(P2) 沙(P2) 剖(P4) 璞(P0)
披:分開。剖:剖開。璞:含有玉的石頭。從沙粒中區分出金子,從石頭裏剖出美玉。比喻從許許多多人中間識別、挑選出所用的人才。
年級字:拳(P4) 中(P1) 沙(P2)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好傢俬便似水底捺瓜,親子父便似拳中掿沙。”
年級字:沙(P2) 士(P1) 病(P2) 毒(P4)
詞性:名詞
専名術言沙士冠狀病毒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
1. 一種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
(英語: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縮寫為SARS)是一種非典型肺炎。2002年,該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順德首發,並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稱為SARS事件。
2. 球形細菌,可以通過人類的唾液飛沬傳播。感染的徵像是咳嗽、肚瀉和高燒。感染者必須馬上接受醫生檢查和醫治,並且接受醫療隔離。
世界衛生組織 https://www.who.int/csr/sars/en/
年級字:白(P1) 上(P1) 沙(P2) 灘(P3)
年級字:沙(P2) 特(P2) 阿(P2) 拉(P1) 伯(P2)
詞性:名詞
沙特沙特阿拉伯王國
沙特阿拉伯王國(阿拉伯語:مملكة عربية سعودية,英語:Saudi Arabia)。簡稱: 沙特。位於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曼、也門等國接壤。
沙特是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石油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其海水淡化量佔世界總量的21%左右。
沙特實行自由經濟政策。麥加是伊斯蘭教創建人穆罕默德的誕生地,是伊斯蘭教徒朝覲聖地。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麥進口國,年均進口約600萬噸。水果自給率達到60%。畜牧業主要有綿羊、山羊、駱駝等。
年級字:細(P1) 佬(P6+) 哥(P1) 玩(P1) 泥(P2) 沙(P2)
年級字:打(P1) 破(P2) 沙(P2) 鍋(P3) 問(P1) 到(P1) 底(P2)
宋·黃庭堅《拙軒頌》:“覓巧了不可得,拙從何來?打破沙盆一問,狂子因此眼開,弄巧成拙,爲蛇畫足,何況頭上安頭,屋下安屋,畢竟巧者有餘,拙者不足。”
bái shān zài niè yǔ zhī jù hēi
年級字:白(P1) 沙(P2) 在(P1) 涅(P0) ,(P1) 與(P2) 之(P2) 俱(P6) 黑(P1)
涅:黑土。白色的細沙混在黑土中,也會跟它一起變黑。比喻好的人或物處在污穢環境裏,也會隨着污穢環境而變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