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剩(P3) 水(P1) 殘(P5) 山(P1)
殘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國後的或經過變亂後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來的事物。
唐·杜甫《遊何將軍山林》詩:“剩水滄江破,殘山碣石開。”
年級字:花(P1) 殘(P5) 月(P1) 缺(P3)
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三折:“則這今晚開筵,正是中秋令節。只合低唱淺酌,莫待他花殘月缺。”
年級字:封(P1) 己(P1) 守(P2) 殘(P5)
清·黃宗羲《留別海昌同學序》:“言理學者……薄文苑爲辭章,惜儒林於皓首,封己守殘,摘索不出一卷之內。”
年級字:風(P1) 前(P1) 殘(P5) 燭(P4)
詞性:形容詞
文言文字詞風燭殘年,
風中殘燭時間無多。
「風前」有風在吹的環境。
「殘燭」接近燒完的火燭。
比喻時間無多,隨時可能死亡的老人。
郭戈《金瓶梅傳奇》第十七回:「常言道,小不忍則亂大謀。我兒不可逞強。況我已是病弱之體,如那風前殘燭,再也經不得事了。」
年級字:殘(P5) 兵(P3) 敗(P2) 將(P3)
明·邵璨《香囊記·敗兀》:“我如今連被岳家軍殺敗,收聚些殘兵敗將,濟不得事,目下就要拔營回去如何?”
年級字:殘(P5) 暴(P4) 不(P1) 仁(P3)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韓玄殘暴不仁,輕賢慢士,當衆共殛之!”
年級字:殘(P5) 章(P3) 斷(P3) 簡(P2)
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或零散不整的詩文字畫。編,用來穿聯竹簡的皮條或繩子。簡,竹簡,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片。同“斷編殘簡”。
宋·陸游《會稽志序》:“秦漢晉唐以降金石刻,歌詩賦詠,殘章斷簡,靡有遺者。”
年級字:保(P2) 殘(P5) 守(P2) 缺(P3)
①指漢代今文經學派儒生墨守殘缺不全的今文經典而拘執一家之言。後常用以比喻泥古守舊,不知改進。②指保藏殘缺的古籍文獻。
《漢書·劉歆傳》:“信口說而背傳記,是末師而非往古……猶欲保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或懷妒嫉,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是非,抑此三學。”
年級字:殘(P5) 膏(P3) 剩(P3) 馥(P0)
殘:剩餘;膏:油脂;馥:香氣。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學遺產。
《新唐書·杜甫傳贊》:“唐詩人杜甫,渾涵汪茫,千匯萬狀,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厭餘,殘膏剩馥,沾丐後人多矣。”
年級字:葉(P1) 瘦(P3) 花(P1) 殘(P5)
明·王玉峯《焚香記·構禍》:“趁你青春年少,正好做人,只怕後來葉瘦花殘,悔之晚矣。”
年級字:水(P1) 剩(P3) 山(P1) 殘(P5)
唐·杜甫《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詩之五:“剩水滄江破,殘山碣石開”。
年級字:自(P1) 相(P1) 殘(P5) 殺(P4)
《晉書·石季龍載記下》:“季龍十三子,五人爲冉閔所殺,八人自相殘殺。”
年級字:斷(P3) 簡(P2) 殘(P5) 編(P3)
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編:穿簡的細長皮條。指殘缺不全的書籍。
北周·庚信《謝滕王集序啓》:“某本乏財用,無多作述……至如殘編落簡,併入塵埃;赤軸青箱,多從灰燼。
年級字:風(P1) 中(P1) 殘(P5) 燭(P4)
詞性:形容詞
文言文字詞風燭殘年,
風前殘燭時間無多。
「風前」有風在吹的環境。
「殘燭」接近燒完的火燭。
比喻時間無多,隨時可能死亡的老人。
郭戈《金瓶梅傳奇》第十七回:「常言道,小不忍則亂大謀。我兒不可逞強。況我已是病弱之體,如那風前殘燭,再也經不得事了。」
年級字:斷(P3) 編(P3) 殘(P5) 簡(P2)
編:穿簡的細長皮條;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文章。
宋·黃庭堅《讀書呈幾復》:“身入羣經作蠹魚,斷編殘簡伴閒居。”
年級字:風(P1) 燭(P4) 殘(P5) 年(P1)
詞性:形容詞
文言文字詞風中殘燭時間無多。
「風燭」有風吹著的蠟燭,容易熄滅。
「殘年」殘餘的歲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時間無多,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陳圖後》:“時年五十有三,或恐風燭奄及,聊遺教於子孫耳。”
年級字:殘(P5) 缺(P3) 不(P1) 全(P2)
殘:殘破;缺:缺少;全:完整。殘破、缺少,很不完全。
毛澤東《論持久戰》:“這些特點是事實上存在的,不是虛造騙人的;是戰爭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殘缺不全的片段。”
年級字:殘(P5) 篇(P3) 斷(P3) 簡(P2)
北周·庚信《謝滕王集序啓》:“某本乏財用,無多作述……至如殘編落簡,併入塵埃;赤軸青箱,多從灰燼。”
年級字:殘(P5) 民(P1) 以(P1) 逞(P4)
殘:殘害;逞:稱願,滿足某種心願。殘害人民,來實現某種願望,使自己稱心如意。
《左傳·宣公二年》:“《詩》所謂‘人之無良’者,其羊斟之謂乎!殘民以逞。”
年級字:殘(P5) 冬(P1) 臘(P4) 月(P1)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七:“錯過了吉日良時,殘冬臘月,未必有好日了。”
年級字:敗(P2) 鱗(P4) 殘(P5) 甲(P1)
宋·張元《詠雪》:“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空飛。”
年級字:斷(P3) 墨(P2) 殘(P5)
明·王世貞《題俞紫芝急救章》:“子中獨能尋考遺則於斷墨殘楮,遂與仲溫並驅。”
年級字:柳(P3) 折(P2) 花(P1) 殘(P5)
《紅樓夢》第七八回:“賊勢猖獗不可敵,柳折花殘血凝碧。”
年級字:捐(P4) 殘(P5) 去(P1) 殺(P4)
年級字:守(P2) 闕(P6+) 抱(P1) 殘(P5)
年級字:西(P1) 風(P1) 殘(P5) 照(P2)
秋天的風,落日的光。比喻衰敗沒落的景象。多用來襯托國家的殘破和心境的淒涼。”
唐·李白《憶秦娥》詞:“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年級字:殘(P5) 民(P1) 害(P1) 理(P2)
殘害百姓,違背天理。形容反動統治者所作所爲的殘忍不義。
宋·辛棄疾《淳熙己亥論盜賊札子》:“州以趣辦財賦爲急,縣有殘民害物之罪,而吏不敢問。”
年級字:抱(P1) 殘(P5) 守(P2) 缺(P3)
漢·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書》:“猶欲保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
年級字:殘(P5) 茶(P2) 剩(P3) 飯(P1)
元·馬致遠《黃梁夢》四:“如今天色晚了也,有什麼殘茶剩飯,與俺兩個孩子些吃。”
年級字:苟(P0) 延(P4) 殘(P5) 息(P1)
苟延:苟且延續;殘息:臨死前殘存的喘息。指勉強維持生命。
宋·朱熹《乞追還待制職名……》:“方敢冒昧,今雖苟延殘息,終是不堪異日使令。”
年級字:片(P1) 鱗(P4) 殘(P5) 甲(P1)
梁啓超《新史學·中國之舊史學》:“時或借外國人之著述,窺其片鱗殘甲。”
年級字:殘(P5) 湯(P2) 剩(P3) 飯(P1)
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三折:“我三個孩兒都下在死牢中,我叫化了些殘湯剩飯,送與孩兒每吃去。”
年級字:敗(P2) 將(P3) 殘(P5) 兵(P3)
明·無名氏《開詔救忠》楔子:“你雖然殺了我一陣,你的軍兵可也盡皆折損了,則剩下這一枝敗將殘兵。”
年級字:養(P2) 虎(P1) 自(P1) 殘(P5)
年級字:敗(P2) 柳(P3) 殘(P5) 花(P1)
敗:衰敗。殘:凋殘。凋殘的柳樹,殘敗了的花。舊時用以比喻生活放蕩或被蹂躪遺棄的女子。
元·白樸《牆頭馬上》三折:“休把似殘花敗柳冤仇結,我與你生男長女填還徹,指望生則同衾,死則共穴。”
年級字:剩(P3) 菜(P1) 殘(P5) 羹(P4)
年級字:風(P1) 捲(P4) 殘(P5) 雲(P1)
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自從把傢俬分開了,好似那湯潑瑞雪,風捲殘雲,都使的光光蕩蕩了。”
年級字:暮(P5) 景(P2) 殘(P5) 光(P1)
年級字:殘(P5) 花(P1) 敗(P2) 柳(P3)
敗:衰敗。殘:凋殘。凋殘的柳樹,殘敗了的花。舊時用以比喻生活放蕩或被蹂躪遺棄的女子。
元·白樸《牆頭馬上》三折:“休把似殘花敗柳冤仇結,我與你生男長女填還徹,指望生則同衾,死則共穴。”
年級字:老(P1) 弱(P3) 殘(P5) 兵(P3)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二回:“城中無糧,可發老弱殘兵並婦人出降;彼必不爲備,我既以兵繼百姓之後出攻之。”
年級字:蠹(P0) 國(P1) 殘(P5) 民(P1)
宋·蘇軾《張誠一責授左武衛將軍制》:“乃者奸言詖行,蠹國殘民之狀,論者紛然,方議其罪,而悖德隱惡,達於朕聽,考實其狀,至不忍言。”
年級字:剩(P3) 山(P1) 殘(P5) 水(P1)
殘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國後的或經過變亂後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來的事物。
年級字:斷(P3) 管(P2) 殘(P5) 沈(P2)
明·焦竑《李氏〈焚書〉序》:“宋元豐間,禁長公之筆墨,家藏墨妙,抄割殆盡,見者若祟。不逾時而徵求鼎沸,斷管殘沈,等于吉光片羽。”
年級字:玉(P1) 碎(P3) 香(P1) 殘(P5)
清·洪昇《長生殿》第二十七出:“玉碎香殘荒郊臥,雲拋雨斷重泉墮。”
年級字:殘(P5) 山(P1) 剩(P3) 水(P1)
指國家領土大都淪陷後殘餘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來的事物。
唐·杜甫《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詩:“剩水滄江破,殘山碣石開。”
年級字:除(P2) 殘(P5) 去(P1) 穢(P4)
殘:殘暴。穢:污穢,比喻惡勢力。清除社會上的殘暴、腐朽勢力。
《後漢書·樑統傳》:“仁者愛人,義者政理,愛人以除殘爲務,政理以去亂爲心。” 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故在濟南,始除殘去穢,平心選舉,違忤諸常待。”
年級字:月(P1) 缺(P3) 花(P1) 殘(P5)
唐·溫庭筠《和王秀才傷歌妓》詩:“月缺花殘莫愴然,花須終發月須圓。”
年級字:斷(P3) 壁(P2) 殘(P5)
壁:圓形扁平中間有孔的玉器;璋:象半個圭的玉器。殘缺不全的璋壁。比喻雖然殘缺仍然是很珍貴的東西。
宋·孫覿《李茂嘉寄茶》:“蠻珍分到謫仙家,斷壁殘璋裹絳紗。”
年級字:守(P2) 缺(P3) 抱(P1) 殘(P5)
守住殘缺的東西不放。比喻泥古守舊,不思變革。亦作“守闕抱殘”。
年級字:殘(P5) 民(P1) 害(P1) 物(P1)
宋·辛棄疾《淳熙己亥論盜賊札子》:“州以趣辦財賦爲急,縣有殘民害物之罪,而吏不敢問。”
年級字:骨(P2) 肉(P1) 相(P1) 殘(P5)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仲弓曰:‘盜殺財主,何如骨肉相殘?’”
年級字:斷(P3) 殘(P5) 壁(P2)
老舍《鼓書藝人》九:“一片焦土和斷垣殘壁。一股股濃煙,火舌直往天上冒。”
年級字:苟(P0) 延(P4) 殘(P5) 喘(P3)
苟:暫且,勉強;延:延續;殘喘:臨死前的喘息。勉強延續臨死前的喘息。比喻暫時勉強維持生存。
明·馬中錫《中山狼傳》:“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處囊中,以苟延殘喘乎?”
年級字:殘(P5) 斷(P3) 璧(P6)
宋·樓鑰《跋傅夢良所藏山谷書漁父詩》:“書既刊諸石,此雖僅得三分之一,殘圭斷璧要自可寶。”
年級字:殘(P5) 杯(P1) 冷(P2) 炙(P6+)
殘:剩餘;杯:指酒;炙:烤肉。指吃剩的飯菜。也比喻別人施捨的東西。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不可令有稱譽,見役勳貴,處之下坐,以取殘杯冷炙之辱。”
年級字:斷(P3) 雨(P1) 殘(P5) 雲(P1)
清·洪昇《長生殿·獻發》:“想春遊春,從曉和昏,豈知有斷雨殘雲。”
年級字:自(P1) 相(P1) 殘(P5) 害(P1)
《晉書·石季龍載記下》:“季龍十三子,五人爲冉閔所殺,八人自相殘殺。”
年級字:殘(P5) 羹(P4) 冷(P2) 飯(P1)
明·劉基《孤兒行》:“清晨採薪日入歸,殘羹冷飯難充飢。”
年級字:殘(P5) 年(P1) 餘(P4) 力(P1)
《列子·湯問》:“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年級字:勝(P2) 殘(P5) 去(P1) 殺(P4)
感化殘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惡,便可廢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
《論語·子路》:“善人爲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漢書·李廣傳》:“夫報忿除害,捐殘去殺,朕之所圖於將軍也。”
年級字:抱(P1) 殘(P5) 守(P2) 闕(P6+)
①守着殘缺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②謂篤守古學古道。③喻在條件很差的情況下堅持着做。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顧炎武》:“二君以瑰異之質,負經世之才……豈若抱殘守闕之俗儒,尋章摘句之世士也哉?”闕,一本作“缺”。
年級字:殘(P5) 軍(P2) 敗(P2) 將(P3)
明·無名氏《開昭救忠》第二折:“看了我這些殘軍敗將,你都殺了,倒也是個乾淨。”
年級字:殘(P5) 年(P1) 暮(P5) 景(P2)
清·無名氏《說唐》第十回:“秦母見叔寶又要出門,眼中流淚道:“我兒,我殘年暮景,喜和是相逢,怕的是別離。””
年級字:曉(P4) 風(P1) 殘(P5) 月(P1)
拂曉風起,殘月將落。常形容冷落淒涼的意境。也指歌妓的清唱。
宋·柳永《雨霖鈴》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年級字:剩(P3) 馥(P0) 殘(P5) 膏(P3)
年級字:文(P1) 通(P3) 殘(P5) 錦(P3)
典出《南史·江淹傳》。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輕時就很有才華。傳說他晚年夢見晉張協對他說:“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江淹把幾尺殘錦奉還,張大怒說:“那得割截都盡。”江淹的文才從此大不如前。
年級字:殘(P5) 羹(P4) 冷(P2) 炙(P6+)
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年級字:老(P1) 弱(P3) 病(P2) 殘(P5)
鄧小平《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科研人員美國有一百二十萬,蘇聯九十萬,我們只有二十多萬,還包括老弱病殘,真正頂用的不很多。”
年級字:斷(P3) 壁(P2) 殘(P5)
殘垣:倒了的短牆。殘存和坍塌了的牆壁。形容殘敗的景象。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八回:“走到也是園濱文述農門首,擡頭一看,只見斷壁頹垣,荒涼滿目,看那光景是被火燒的。”
年級字:餘(P4) 腥(P4) 殘(P5) 穢(P4)
明·方孝孺《畸亭記》:“逐逐於衆人之後,求其餘腥殘穢以自飫。”
年級字:殘(P5) 編(P3) 斷(P3) 簡(P2)
北周·庚信《謝滕王集序啓》:“某本乏財用,無多作述……至如殘編落簡,併入塵埃;赤軸青箱,多從灰燼。
年級字:殘(P5) 編(P3) 裂(P3) 簡(P2)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三》:“古書歷世兵革洊更,間有殘編裂簡,僅以空名,寓於載籍。輯錄之家,存而不論。”
年級字:殘(P5) 渣(P3) 餘(P4) 孽(P0)
《歷史研究》1976年第3期:“由於不少奴隸主殘渣餘孽被集中於南陽,故而南陽之俗是‘誇奢、上氣力、爲商賈’(《漢書·地理志》),成爲一個‘難制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