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楞 」
年級字:頭(P1) 腦(P2)
①形容魯莽冒失或傻呵呵的樣子。②形容發楞發呆的樣子。
曹禺《原野》第二幕:“乾媽,虎子傻,說話楞頭楞腦,沒分寸。”
年級字:直(P1) 眉(P3) 眼(P1)
鄧十喆《活礦工和死把頭》:“老礦工直眉楞眼地坐了半天,想起了自己的女兒。”
年級字:頭(P1) 呆(P2) 腦(P2)
餘辰《蠶》:“我完全沒有聽講,當然不知道李老師提問了什麼。現在幾乎全班都舉手了,這有我們這張桌子上楞頭呆腦地坐着兩個人。”
年級字:手(P1) 腳(P2)
樑斌《紅旗譜》:“她怕他,那傢伙楞手楞腳,什麼事都會幹得出來。”
年級字:頭(P1) 磕(P6+) 腦(P2)
形容魯莽冒失或傻呵呵的樣子。也形容發楞發呆的樣子。同“楞頭楞腦”。
老舍《鼓書藝人》十五:“打頭的是小劉,楞頭磕腦地就撞了進來,站在一邊,光哆嗦,不說話。” 又《駱駝祥子》一:“一擱下了事,他心中不痛快,便有點楞頭磕腦的。”
年級字:眉(P3) 橫(P2) 眼(P1)
樑斌《紅旗譜》:“一個士兵走過來,楞眉橫眼地說:‘滾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