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ái
年級字:來(P1)
詞性:動詞
姓氏去甲骨文「來」是麥子之「麥」的象形初文。
由別個位置或時間移動到這個位置或時間。與「去」相對: 來回、來往、過來、歸來。
時間,從過去到現在:從來、向來。
時間,現在以後,未到的時間:來年、將來、來日方長。
事情發生: 他一來到便開始奏樂。
事情在改變: 越來越多。
做某個動作:胡來、亂來。
用做詩、歌詞中的襯字:八月裡來桂花香。
能力: 做得來。
表示語氣,歸去來兮!
用在數詞或數量詞後面,表示約略估計:二百來頭豬。
列出事情或事情的次序,在數詞一、二、三後面,表示列舉理由:這台收錄機一來音質好,二來價錢便宜,我就買了。
用在動詞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來動腦筋,來吃飯。
用在動詞後,表示做過(一般均可用「來著」):昨天他哭來,他終於來了。
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的趨向:上來。
【姓氏】唐代:來俊臣。
《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唐.孟浩然〈春曉〉詩「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
lái còu
年級字:來(P1) 湊(P4)
詞性:介詞
來湊熱鬧:
1跟大家一起玩兒。
2.指在別人忙亂時添麻煩。
Jiǎn lái
hòu lái
guò lái
年級字:過(P1) 來(P1)
詞性:動詞
從另一地點向說話人(或敘述的對象)所在地來。從一個人、一邊、一種活動或一種意見過渡或轉移到近處、原來或正常的一個人、一邊、一種活動或一種意見上來。
lǒng lái
年級字:攏(P5) 來(P1)
詞性:動詞
1.湊起,總合。
2.靠近。
3.使不鬆散或不離開。
4.合上,聚集。
Lái zhèng
年級字:來(P1) 證(P4)
詞性:副詞
1.用人物、事實來表明或斷定。
2.憑據,幫助斷定事理的東西。
xǐng lái
shàng lái
年級字:上(P1) 來(P1)
1. 猶言以上,上述
2. 由低處走到高處;由遠處走到近處
yòng lái
lái gōng
huí lái
qián lái
年級字:前(P1) 來(P1)
1. 到這裡來;向這個方向來。
2. 以前;上次。
hàn lái
Lái cā
kàn lái
Zhēng lái
yuán lái
Qiǎng lái
běn lái
Bēi lái
ná lái
zū lái
lái cháo
lái lín
lái chí
lái fǎng
年級字:來(P1) 訪(P3)
1. 前來拜訪、訪問。
2. 現亦指前來反映問題、提供意見。如:人民來訪。
lái fù
duó lái
zhàng lái
lái dǐ
wǎng lái
年級字:往(P1) 來(P1)
交往,
往復,
往返,
來往,
走動1. 亦作“ 往徠 ”。來去,往返。
2. 反覆;來回。
3. 交往,交際。
4. 猶進退。指引薦與黜退。
5. 已往與未來。
Lái qiǎng
Shāo lái
jiāng lái
lái bīn
lái zhù
xiɑ̀·lɑ́i
Lái jiè
sù lái
lái nián
lái xìn
lái zì
Lái sì
dào lái
lái huí
xià lái
qǐ lái
年級字:起(P1) 來(P1)
詞性:動詞
躺下動作之一。
1. 站立、起牀、離開牀、向上、 向高處。
2. 拿起武器、發動攻擊、起義或造反。
3. 有時用於命令或號令。
zhuàn lái
Lái zhà
年級字:來(P1) 乍(P1)
詞性:副詞
1.忽然。如:乍冷乍熱。乍暖還寒。
2.剛,起初。如:新來乍到。
lái dào
yìlɑ́i
年級字:一(P1) 來(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on one aspect; on one side
jìn lái
年級字:近(P2) 來(P1)
詞性:形容詞
最近,
邇來很久1. 指過去不久到現在的一段時間
2. 現時期或剛過去的時期
cóng lái
lái cāo
年級字:來(P1) 操(P2)
詞性:名詞
歷史人物。來操是唐朝人。他是來俊臣的父親。來操是個賭徒,與同鄉蔡本結友。蔡本賭輸了幾十萬,拿不出錢來,來操就以蔡本的妻子抵債。其妻入來操家門時已懷身孕,以後生子即為俊臣,也就改姓來。
來俊臣(651年—697年) ,雍州萬年人。武則天執政時的著名酷吏。因告密獲得武則天信任,先後任侍御史、左台御史中丞、司僕少卿,組織數百名無賴專事告密,又設推事院,大興刑獄,與其黨羽朱南山等撰寫《羅織經》,製造各種殘酷刑具,採取逼供等手段,任意捏造罪狀致人死地,大臣、宗室被其枉殺滅族者達數千家。其貪贓枉法,橫行無忌,與侯思止、王弘義等結為朋黨,最後甚至企圖陷害武氏諸王、太平公主、張易之等武則天最親信的人物。又企圖誣告皇嗣李旦和廬陵王李顯謀反,被衛遂忠告發,武氏諸王與太平公主等乘機揭露來俊臣種種罪惡,終被武則天下令處死。
tài lái
lái yuán
yíng lái
lái fú
xiàlai
年級字:下(P1) 来(P1)
1.从高处下到低处来;从上级机关到下级机关来;从城市到城镇或乡下来 。2.离开工作岗位 。3.表示一段时间终结 。4.指谷物、水果、蔬菜等成熟或收获。
lái fǔ
gù lái
Gǔn lái
年級字:滾(P2) 來(P1)
詞性:副詞
1.形容水流翻騰。
2.形容水、浪急速地翻騰。
3.旋轉著移動。
lì lái
zài lái
jì lái
jìn lái
年級字:進(P1) 來(P1)
詞性:動詞
進入1.從外面到裡面來2.加入
3.用在動詞後,表示向裡。如:搬進來;走進來;打進來
láng láile
年級字:狼(P2) 來(P1)
詞性:副詞
1.豺狼來了。
2."狼來了": 寓言故事。比喻人們說謊。
lái le
Lái chuàn
年級字:來(P1) 串(P2)
詞性:形容詞,助詞
串:
1.用來連貫起來的東西。
2.互相勾通、勾結。1.串珠。
2.勾通、勾結。
Lái ma
年級字:來(P1) 嘛(P1)
詞性:名詞
來嘛,是一款實用性類手機應用,為普通大眾提供活動、聚會等請柬創建、邀請作為主要服務項目,讓你我的距離變得更近。
shɑ̀ng•lɑ́i
年級字:上(P1) 來(P1)
to come up; to go up; to start to
máng lái
年級字:忙(P2) 來(P1)
詞性:動詞
常用口語常用口語:急著、趕快過來。
書面語: 我怱忙地趕過來。
guī lái
yǐ lái
tōu lái
wèi lái
chū lái
Lái cǎi
dài lái
年級字:帶(P1) 來(P1)
詞性:動詞,副詞
引致的意思, 例如: 這重炎熱的天氣很容易帶來生病。
傳送的意思, 例如: 我希望你能把醫院給的藥帶來的的辦公室。
年級字:外(P1) 來(P1) 語(P1)
詞性:名詞
利用別國的語言而轉化成本國的詞彙,其中的文字是透過直接音譯。例如: 中文的「的士」是來自英文的 "Taxi",所以也許稱為「音譯外來語」。
年級字:起(P1) 來(P1) 了(P1)
詞性:形容詞,助詞
常見詞組起牀,
站立躺下已經發生的動作。
動作之一。
「了」已經發生了。
1. 站立、起牀、離開牀、向上、 向高處。
2. 拿起武器、發動攻擊、起義或造反。
3. 有時用於命令或號令。
年級字:接(P2) 下(P1) 來(P1)
詞性:連詞
常見詞組隨後隨後,連續,次序。
接: 連接、接駁。
下: 下一階段、下一步。
來: 助詞。
完成一個階段之後,沒有停下來便繼續下一階段的事或行動。
完成了一件事或一個階段之後, 連接(隨後) 下一件事或一個階段之後
年級字:柔(P3) 遠(P1) 懷(P3) 來(P1)
年級字:時(P1) 來(P1) 運(P3) 轉(P2)
清·姬文《市聲》第十七回:“阿大利時來運來,首先挑着糞擔,到租界出糞。”
年級字:春(P1) 去(P1) 秋(P1) 來(P1)
明·劉基《大堤曲》:“春去秋來年復年,生歌死哭長相守。”
年級字:翻(P2) 來(P1) 覆(P5) 去(P1)
《朱子全書》:“橫說也如此,豎說也如此,翻來覆去說都如此。”
年級字:來(P1) 歷(P2) 不(P1) 明(P1)
宋·周密《癸辛雜識·前集·鄭仙姑》:“適新建縣有闕氏者,僱一婢,來歷不明。”
年級字:極(P2) 往(P1) 知(P1) 來(P1)
唐·柳宗元《迎長日賦》:“探賾索隱,得郊祀之元辰;極往知來,正邦家之大體。”
年級字:樂(P2) 往(P1) 哀(P4) 來(P1)
年級字:鳳(P4) 皇(P3) 來(P1) 儀(P4)
鳳凰來舞,儀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徵兆。同“鳳凰來儀”。
年級字:捲(P4) 席(P4) 而(P1) 來(P1)
詞性:動詞
常用書面語在短時間迅速掠過。
「捲席」形容風吹的力度和速度,把重量較輕的草席很容易地我捲起來。
比喻在短時間迅速掠過。
年級字:越(P2) 來(P1) 越(P2) 遠(P1)
詞性:形容詞
越來越近
年級字:露(P2) 往(P1) 霜(P3) 來(P1)
年級字:攘(P6) 往(P1) 熙(P6) 來(P1)
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年級字:珊(P4) 珊(P4) 來(P1) 遲(P2)
年級字:紛(P2) 至(P1) 踏(P2) 來(P1)
年級字:由(P1) 來(P1) 已(P1) 久(P1)
由來:從發生到現在。事情從發生到現在已經過了很長時間了。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子敬病篤,道家上章應首過,問子敬由來有何異同得失。”
年級字:彰(P6) 往(P1) 考(P3) 來(P1)
語本《易·繫辭下》:“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孔穎達疏:“往事必載,是彰往也;來事豫佔,是察來也。”高亨注:“彰往,表明往事也。察來,觀察來事也。”
年級字:有(P1) 生(P1) 以(P1) 來(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八回:“況你自有生以來,自去世的老太太,以至老爺、太太,視如珍寶。”
年級字:暑(P3) 來(P1) 寒(P2) 往(P1)
南朝·樑·陸倕《石闕銘》:“暑來寒往,地久天長,神哉華觀,永配無疆。”
年級字:如(P2) 此(P2) 説(P1) 來(P1)
詞性:副詞
常見詞組依據這樣的説法,一種推理的含義。
「如此」這樣。
「説來」説法。
依據這樣的説法,一種推理的含義。
年級字:言(P1) 來(P1) 語(P1) 去(P1)
元·曾瑞《留鞋記》第一折:“他把嬌胭膩粉頻交易,與我言來語去相調戲。”
年級字:古(P1) 往(P1) 今(P1) 來(P1)
《淮南子·齊俗訓》:“往古今來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
年級字:搖(P2) 筆(P1) 即(P1) 來(P1)
年級字:愈(P3) 來(P1) 愈(P3) 多(P1)
年級字:繼(P3) 往(P1) 開(P1) 來(P1)
明·王守仁《傳習錄·三》:“文公(韓愈)精神氣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繼往開來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將來昌明聖教,繼往開來,捨我其誰?”
年級字:自(P1) 古(P1) 以(P1) 來(P1)
詞性:形容詞
古往今來,
有史以來1.《史記•孝武本紀》:「入壽宮侍祠神語,究觀方士祠官之言,於是退而論次,自古以來用事於鬼神者,具見其表裡。」
2.《漢書•禮樂志》:「自古以來,未嘗以亂濟亂,大敗天下如秦者也。」
3.《漢武故事》:「然自古以來,不聞一姓遂長王天下者;但使失之非吾父子可矣。」
4.《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自古以來,能除民害、為百姓所歸者,即民主也。」
年級字:時(P1) 來(P1) 運(P3) 旋(P3)
本來處境不利,遇到機會,命運開始好轉。同“時來運轉”。
明·王玉峯《焚香記·相決》:“問何年是你的運來時旋?”
年級字:下(P1) 不(P1) 来(P1) 台(P2)
年級字:原(P1) 來(P1) 如(P2) 此(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六回:“原來如此,倒教我們懸了幾日心。”
年級字:飛(P1) 來(P1) 橫(P2) 禍(P4)
年級字:賓(P3) 來(P1) 如(P2) 歸(P3)
宋·范仲淹《戶部侍郎贈兵部尚書蔡公墓誌銘》:“娶楚國太夫人張氏而生公,教之親仁,賓來如歸。”
年級字:厚(P2) 往(P1) 薄(P4) 來(P1)
《禮記·中庸》:“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孔穎達疏:“厚往,謂諸侯還國,王者以其材賄厚重往報之。薄來,謂諸侯貢獻使輕薄而來。如此,則諸侯歸服。”
年級字:來(P1) 之(P2) 不(P1) 易(P2)
來之:使之來。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財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
明·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年級字:樂(P2) 極(P2) 悲(P3) 來(P1)
歡樂到了極點,將轉而發生悲傷的事。同“樂極則悲”。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八十三:“夫有死必有生,有生必形虧。虧盈盛衰,物之常理日中則移,月滿則虧。樂極悲來,物盛則衰。有生死是天地人之常數也。”
年級字:日(P1) 往(P1) 月(P1) 來(P1)
《易·繫辭下》:“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年級字:來(P1) 之(P2) 物(P1)
儻來:偶然、意外得來的。無意中得到的或非本分應得的財物。
年級字:苦(P1) 盡(P3) 甘(P2) 來(P1)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忘餐廢寢舒心害,若不是真心耐,志誠捱,怎能勾這相思苦盡甘來。”
年級字:滾(P2) 滾(P2) 而(P1) 來(P1)
年級字:開(P1) 來(P1) 繼(P3) 往(P1)
年級字:送(P1) 往(P1) 勞(P2) 來(P1)
年級字:觀(P2) 往(P1) 知(P1) 來(P1)
《列子·說符》:“是故聖人見出以知入,觀往而知來,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
年級字:隨(P3) 手(P1) 來(P1)
隨手拿來,多形容寫文章時詞彙或材料豐富,不費思索,就能寫出來。
年級字:來(P1) 情(P2) 去(P1) 意(P1)
年級字:來(P1) 日(P1) 方(P1) 長(P1)
宋·文天祥《與洪端明雲巖書》:“某到郡後,頗與郡人相安,日來四境無虞,早收中熟,覺風雪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綿求牧,來日方長。”
年級字:死(P3) 去(P1) 活(P1) 來(P1)
指因極度的疼痛或悲哀,暈過去,又醒過來。多形容被打得很慘,或哭得很厲害。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三回:“柳知府已經嚇得死去活來。”
年級字:後(P1) 來(P1) 之(P2) 秀(P2)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範豫章謂王荊州:‘卿風流俊望,真後來之秀。’王曰:‘不有此舅,焉有甥?’”
年級字:雁(P3) 去(P1) 魚(P1) 來(P1)
元·湯式《湘妃引·有所贈》曲:“鶯煎燕聒惹相思,雁去魚來傳恨詞。”
年級字:來(P1) 者(P1) 不(P1) 善(P2)
清·趙翼《陔餘叢考·成語》:“‘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亦本《老子》‘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句。”
年級字:熙(P6) 來(P1) 攘(P6) 往(P1)
《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年級字:心(P1) 血(P3) 來(P1) 潮(P3)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四回:“但凡神仙,煩惱、嗔癡、愛慾三事永忘……心血來潮者,心中忽動耳。”
年級字:桃(P2) 來(P1) 李(P2) 答(P2)
年級字:來(P1) 者(P1) 勿(P1) 拒(P5)
對於有所求而來的人或送上門來的東西概不拒絕。同“來者不拒”。
年級字:來(P1) 踪(P5) 去(P1) 跡(P2)
年級字:鳳(P4) 凰(P4) 來(P1) 儀(P4)
年級字:撲(P2) 鼻(P1) 而(P1) 來(P1)
年級字:跋(P0) 來(P1) 報(P2) 往(P1)
語出《禮記·少儀》:“毋拔來,毋報往。”鄭玄注:“報讀爲赴疾之赴,撥、赴皆疾也。”
年級字:泰(P4) 來(P1) 否(P3) 往(P1)
否、泰:《周易》中的兩個卦名。否:卦不順利;泰:卦順利;極:盡頭。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順境轉化。指壞運到了頭好運就來了。
《周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周易·泰》:“泰,小往大來,吉亨。”《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時過於期,否終則泰。”
年級字:泰(P4) 來(P1) 否(P3) 極(P2)
泰:周易卦名,是好卦。否:周易卦名,是壞卦。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轉化到它的對立面,好事來到是由於壞事已至終極,壞事變爲好事。亦作“否去泰來”、“否
年級字:捲(P4) 土(P1) 重(P1) 來(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重新恢復勢力。
比喻失敗之後,重組兵力,再次來過。
唐·杜牧《題烏江亭》詩:「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年級字:獨(P4) 來(P1) 獨(P4) 往(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明·李贄《何心隱論》:“公獨來獨往,自我無前者也。”
年級字:獨(P4) 往(P1) 獨(P4) 來(P1)
指行動自由,沒有阻礙。又指作文用字獨具一格,後指單獨往來。
《莊子·在宥》:“出入六合,遊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有。”
年級字:神(P1) 往(P1) 神(P1) 來(P1)
年級字:手(P1) 到(P1) 來(P1)
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這是揉着我山兒的癢處,管教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年級字:小(P1) 往(P1) 大(P1) 來(P1)
《易·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
年級字:人(P1) 來(P1) 客(P2) 去(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零回:“媽媽睡罷,一天到晚人來客去的也乏了,歇歇罷。”
年級字:明(P1) 來(P1) 暗(P2) 往(P1)
年級字:以(P1) 往(P1) 鑑(P0) 來(P1)
《三國志·魏書·楊阜傳》:“願陛下動則三思,慮而後行,重慎出入,以往鑑來。”
年級字:寒(P2) 來(P1) 暑(P3) 往(P1)
《周易·繫辭下》:“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年級字:時(P1) 至(P1) 運(P3) 來(P1)
南朝·宋·顏延之《大筮箴》:“時至運來,當在三五。”
年級字:天(P1) 外(P1) 飛(P1) 來(P1)
天外:意料不到的地方。後指事情出乎意料地發生,憑空而來。
年級字:暮(P5) 去(P1) 朝(P3) 來(P1)
年級字:神(P1) 來(P1) 氣(P1) 旺(P4)
年級字:水(P1) 來(P1) 土(P1) 掩(P4)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豈不聞“水來土掩,將至兵迎”?”
年級字:否(P3) 往(P1) 泰(P4) 來(P1)
唐·林諤《石壁寺鐵彌勒像頌》:“否往泰來,聖作惠出。”
年級字:呼(P2) 來(P1) 喝(P1) 去(P1)
呼、喝:大聲喊叫。呼之即來,喝之即去。形容隨意驅使。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二回:“這菩薩賣弄神通,把老孫這等呼來喝去,全不費力也!”
年級字:來(P1) 者(P1) 可(P1) 追(P1)
年級字:迎(P2) 來(P1) 送(P1) 往(P1)
《莊子·山木》:“其送往而迎來,來者勿禁,往者勿止。”
年級字:來(P1) 迎(P2) 去(P1) 送(P1)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銷魂橋》:“長安東灞陵有橋,來迎去送皆至此橋,爲離別之地,故人呼之‘銷魂橋’。”
年級字:返(P2) 來(P1) 複(P4) 去(P1)
柳青《創業史》第二部第二五章:“說醒着吧,他又神志不清,腦子裏總是:黑馬——白佔魁——農業社,農業社——白佔魁——黑馬,返來複去地兜得他禿頂腦袋疼了起來。”
年級字:來(P1) 因(P1) 去(P1) 果(P1)
謝覺哉《不惑集·領會》:“領會是‘心領神會’,不僅懂得文件的意義,而且懂得文件的來因去果。”
年級字:說(P1) 來(P1) 說(P1) 去(P1)
年級字:東(P1) 來(P1) 西(P1) 去(P1)
唐·李商隱《關門柳》詩:“永定河邊一行柳,依依長髮故年春。東來西去人情薄,不爲清陰減路塵。”
年級字:覆(P5) 去(P1) 翻(P2) 來(P1)
宋·趙長卿《減字木蘭花》詞:“終宵無寐。覆去翻來真個是。屈指歸期。”
年級字:悅(P3) 近(P2) 來(P1) 遠(P1)
年級字:來(P1) 踵(P0) 至(P1)
清林則徐《札南澳鎮飭嚴辦東路販煙外國船隻》:“倘敢抗違不遵,即照前札或用炮轟擊,或用火燒,務使創鉅痛深,始免沓來踵至。”
年級字:空(P1) 穴(P1) 來(P1) 風(P1)
有了洞穴才進風。比喻消息和謠言的傳播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機會傳開來。
戰國楚·宋玉《風賦》:“臣聞於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
年級字:後(P1) 來(P1) 居(P2) 上(P1)
《史記·汲鄭列傳》汲黯對漢武帝說:“陛下用羣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
年級字:送(P1) 往(P1) 迎(P2) 來(P1)
《莊子·山木》:“其送往而迎來,來者勿禁,往者勿止。”
年級字:方(P1) 來(P1) 未(P1) 艾(P4)
明·方孝孺《凝命神寶頌》:“霈如霖雨,潤澤天下,而民被其惠者,方來而未艾也。”
年級字:計(P2) 上(P1) 心(P1) 來(P1)
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不要倒好了他,眉頭一縱,計上心來。”
年級字:來(P1) 好(P1) 息(P1) 師(P1)
年級字:七(P1) 日(P1) 來(P1) 复(P4)
《周易》复卦,主十一月。复卦六爻,第一爻為陽,其他五爻為陰,表示陰氣剝盡陽氣復生,稱為“來复”。現常指一星期。
年級字:本(P2) 來(P1) 面(P1) 目(P1)
《六祖壇經·行由品》:“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宋·蘇軾《老人行》詩:“一任秋霜換鬢毛,本來面目長如故。”
年級字:蠻(P6) 來(P1) 生(P1) 作(P2)
年級字:有(P1) 來(P1) 有(P1) 往(P1)
陶行知《怎樣做小先生》十一:“你既虛心的請教他,他也會虛心的請教你。最好的教育是有來有往。”
年級字:重(P1) 頭(P1) 來(P1) 過(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
年級字:紫(P2) 氣(P1) 東(P1) 來(P1)
傳說老子過函谷關之前,關尹喜見有紫氣從東而來,知道將有聖人過關。果然老子騎着青牛而來。舊時比喻吉祥的徵兆。
漢·劉向《列仙傳》:“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
年級字:改(P2) 往(P1) 修(P2) 來(P1)
《後漢書·方術傳下·公沙穆》:“願改往修來,自求多福。”
年級字:送(P1) 去(P1) 迎(P2) 來(P1)
年級字:來(P1) 者(P1) 居(P2) 上(P1)
後來居上。原指資格淺的新進反居資格老的舊臣之上。後亦用以稱讚後起之秀超過前輩。
語出《史記·汲鄭列傳》:“陛下用羣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
年級字:數(P2) 往(P1) 知(P1) 來(P1)
數:計算;往:過去;來:未來。明瞭過去,可以推知未來。
年級字:知(P1) 來(P1) 藏(P2) 往(P1)
年級字:白(P1) 往(P1) 黑(P1) 來(P1)
《列子·說符》:“曏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豈能無怪哉?”
年級字:樂(P2) 盡(P3) 悲(P3) 來(P1)
年級字:顛(P4) 來(P1) 簸(P0) 去(P1)
巴金《發的故事·星七》:“車子雖然走得慢,但是震動得十分厲害,把站立的客人顛來簸去。”
年級字:暑(P3) 往(P1) 寒(P2) 來(P1)
南朝·梁簡文帝《中書令臨汝靈侯墓誌銘》:“草茂故轍,鬆插新枚。月明泉暗,暑往寒來。”
年級字:越(P2) 來(P1) 越(P2) 多(P1)
詞性:形容詞
越來越少數量。
越: 超越、跨越。
來: 事情在改變。
多: 數量或容量多,多小。
表示某些事物的數量或容量逐漸增多。
年級字:與(P2) 生(P1) 俱(P6) 來(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在出生時已經具有的先天性能力或特性。
人之初,性本善。
年級字:走(P1) 來(P1) 走(P1) 去(P1)
詞性:動詞
年級字:南(P1) 來(P1) 北(P1) 往(P1)
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三折:“但是南來北往,經商客旅,都來我這店裏吃酒。”
年級字:來(P1) 勢(P3) 洶(P5) 洶(P5)
詞性:形容詞
常用書面語,
常見詞組來勢洶湧危急,難以抵擋。
「來」前來。
「勢」形勢、氣勢、勢力。
「洶」洶湧、大浪。動作或事物前來的氣勢巨大。比喻危急,難以抵擋。
年級字:來(P1) 日(P1) 大(P1) 難(P2)
三國魏·曹植《善哉行》:“來日大難,口燥脣乾;今日相樂,皆當喜歡。”
年級字:時(P1) 不(P1) 再(P1) 來(P1)
時:時機。時機錯過就不會再來了。指行事不要放過時機。
《國語·越語下》:“得時無怠,時不再來,天予不取,反爲之災。”
年級字:突(P3) 如(P2) 其(P2) 來(P1)
年級字:往(P1) 蹇(P0) 來(P1) 連(P1)
年級字:顛(P4) 來(P1) 播(P2) 去(P1)
許地山《空山靈雨·海》:“我們只能把性命先保住,隨着波浪顛來播去便了。”
年級字:人(P1) 來(P1) 客(P2) 往(P1)
指禮節性的應酬往來。也指來往客人很多。同“人來客去”。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偶然在家空閒兩日,又得分撥家事,整理行囊。再加上人來客往,道乏辭行,轉眼間早已假期將滿。”
年級字:來(P1) 遲(P2)
《漢書·孝武李夫人傳》:“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
年級字:越(P2) 來(P1) 越(P2) 細(P1)
詞性:形容詞
越來越大越: 超越、跨越。
來: 事情在改變。
細: 形狀縮細,細小。
表示某些事物的形狀逐漸縮細。
年級字:先(P2) 來(P1) 後(P1) 到(P1)
明·無名氏《南牢記》第二折:“也有個先來後到,反教俺無下梢。”
年級字:時(P1) 來(P1) 運(P3) 來(P1)
本來處境不利,遇到機會,命運開始好轉。同“時來運轉”。
清·姬文《市聲》第十七回:“阿大利時來運來,首先挑着糞擔,到租界出糞。”
年級字:手(P1) 到(P1) 拿(P2) 來(P1)
元·楊顯之《酷寒亭》第四折:“將這廝吃劍喬材,任逃走向天涯外,我也少不得手到拿來。”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這是揉着我山兒的癢處,管教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年級字:馬(P1) 來(P1) 西(P1) 亞(P2)
詞性:名詞
外來翻譯語大馬、馬來亞半島國家名字。
國家名字。 英語: Malaysia. 地理位置:北面連接中南半島,東面是南中國海,西面與印度洋的安達曼海相通,南面是馬六甲海峽同蘇門答臘。
首都: 吉隆坡 (kuala Lumpur).
人口: 2019年 3千2百萬人。馬來西亞是一個具有多元民族和文化的國家。
歷史: 歷史上最古老的馬來王國記載於公元10世紀,到15世紀初,拜里米蘇拉創立馬六甲王朝(滿刺加),但在1511年被葡萄牙入侵,之後荷蘭和英國相繼以馬六甲為殖民中心,控制馬六甲海峽。
後來,於1824年英荷條約下英國全面佔領馬六甲,並成立加爾各答英屬東印度公司所管轄的海峽殖民地。1867年,成為倫敦殖民廳直接管的海峽殖民地。
在二戰之後,1963年9月16日馬來西亞聯邦國家正式成立,到1965 和1969 年新加坡和菲律賓分別離開聯邦國家獨立,馬來西亞的政治和經濟也日漸穩定。
年級字:倘(P5) 來(P1) 之(P2) 物(P1)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三折:“這錢財是倘來之物。”
年級字:紛(P2) 至(P1) 來(P1)
紛:衆多,雜亂;沓:多,重複。形容接連不斷的到來。
明·張岱《魯雲谷傳》:“相知者日集試茶,紛至沓來,應接不瑕。”
年級字:拔(P4) 來(P1) 報(P2) 往(P1)
報:通“赴”,迅速。很快地來,很快地去。形容頻繁地奔來奔去。
年級字:來(P1) 鴻(P6+) 去(P1) 燕(P2)
清·黃景仁《稚存從新安歸作此寄之》詩:“來鴻去燕江幹路,露宿風飛各朝暮。”
年級字:攘(P6) 來(P1) 熙(P6) 往(P1)
《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年級字:神(P1) 來(P1) 之(P2) 筆(P1)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7回:“這三張東西,我自己畫的也覺得意,真是神來之筆。”
年級字:臭(P3) 肉(P1) 來(P1) 蠅(P2)
腐臭的肉招來蒼蠅。比喻自己的思想作風有問題,就會招致壞人的引誘。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一:“僧問慧然:‘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曰:‘臭肉來蠅。’”
年級字:逆(P6) 來(P1) 順(P2) 受(P2)
明·周楫《西湖二集·俠女散財殉節》:“若是一個略略知趣的,見家主來光顧,也便逆來順受。”
年級字:眉(P3) 來(P1) 眼(P1) 去(P1)
宋·辛棄疾《滿江紅·贛州席上呈太守陳季陵侍郎》:“落日蒼茫,風才定,片帆無力。還記得眉來眼去,水光山色。”
年級字:慕(P4) 名(P2) 而(P1) 來(P1)
詞性:動詞,形容詞
《人民日報》1982.3.14:“不少中外旅遊者紛紛慕名而來,西安更成了世人矚目的地方。”
年級字:來(P1) 蹤(P5) 去(P1) 跡(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二回:“文武衙門都瞧了,來蹤去跡也看了,屍也驗了。”
年級字:手(P1) 到(P1) 來(P1)
擒:捉。原指作戰一下子就能把敵人捉拿過來,後比喻做事有把握,不費力就做好了。
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這是揉着我山兒的癢處,管教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年級字:苦(P1) 盡(P3) 甜(P2) 來(P1)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忘餐廢寢舒心害,若不是真心耐,志誠捱,怎能勾這相思苦盡甘來。”
年級字:娓(P0) 娓(P0) 道(P1) 來(P1)
詞性:動詞
說話連續不間斷。例:聽他娓娓道來事情的始末,大家才了解真相。
年級字:飯(P1) 來(P1) 張(P2) 口(P1)
《金瓶梅詞話》第七六回:“那婆子道:‘我的奶奶,你飯來張口,水來溼手,這等插金帶銀,呼奴使婢,又惹什麼氣?’”
年級字:飯(P1) 來(P1) 開(P1) 口(P1)
指吃現成飯。形容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同“飯來張口”。
唐·元稹《放言》詩:“酒熟餔糟學漁父,飯來開口似神鴉。”
年級字:近(P2) 悅(P3) 遠(P1) 來(P1)
使近處的人受到好處而高興,遠方的人聞風就會前來投奔。舊指當權者給人恩惠,以便籠絡人心。
《論語·子路》:“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悅),遠者來。’”
年級字:接(P2) 踵(P0) 而(P1) 來(P1)
指人們前腳跟着後腳,接連不斷地來。形容來者很多,絡繹不絕。
《宋史·李顯忠傳》:“入城,宣佈德意,不戮一人,中原歸附者踵接。”
年級字:時(P1) 無(P2) 再(P1) 來(P1)
宋·邵雍《不再吟》:“春無再至,花無再開;人無再少,時無再來。”
年級字:運(P3) 轉(P2) 時(P1) 來(P1)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二回:“至境界不順,希冀運轉時來,偶一推算,此亦人情之常,即使推算不準,亦屬無傷。”
年級字:乘(P2) 興(P2) 而(P1) 來(P1)
乘:趁,因;興:興致,興趣。趁着興致來到,結果很掃興的回去。
《晉書·王徽之傳》:“人問其故,徽之曰:‘本乘興而來,興盡而反,何心見安道邪?’”
年級字:七(P1) 日(P1) 來(P1) 複(P4)
《周易》復卦,主十一月。復卦六爻,第一爻爲陽,其他五爻爲陰,表示陰氣剝盡陽氣復生,稱爲“來複”。現常指一星期。
年級字:無(P2) 而(P1) 來(P1)
猶無脛而行。常以喻良纔不招而自至愛賢者之門。同“無脛而至”。
年級字:來(P1) 龍(P2) 去(P1) 脈(P3)
詞性:形容詞
成語事情的細節、前因後果。
明·吾邱瑞《運甓記·牛眠指穴》「此間前岡有塊好地,來龍去脈,靠嶺朝山,處處合格。」
年級字:否(P3) 去(P1) 泰(P4) 來(P1)
前蜀·韋莊《湘中作》詩:“否去泰來終可待,寒夜休唱《飯牛歌》。”
年級字:告(P1) 往(P1) 知(P1) 來(P1)
告訴了這一點,就可以知道另一點。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異的關係,據此知彼。
《論語·學而》:“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年級字:信(P1) 手(P1) 來(P1)
信手:隨手;拈:用手指捏取東西。隨手拿來。多指寫文章時能自由純熟的選用詞語或應用典故,用不着怎麼思考。
宋·蘇軾《次韻孔毅甫集古人句見贈》詩:“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來俱天成。”
年級字:樂(P2) 極(P2) 哀(P4) 來(P1)
歡樂到了極點,將轉而發生悲傷的事。同“樂極則悲”。
年級字:拿(P2) 下(P1) 馬(P1) 來(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回:“叫我問誰去?誰不幫着你呢?誰不是襲人拿下馬來的?”
年級字:嗟(P0) 來(P1) 之(P2) 食(P1)
《禮記·檀弓下》:“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
年級字:來(P1) 去(P1) 無(P2) 踪(P5)
踪:腳印。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踪影。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八十一回:“拿著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來無影,去無踪。”
年級字:隨(P3) 之(P2) 而(P1) 來(P1)
年級字:歸(P3) 去(P1) 來(P1) 兮(P1)
晉·陶淵明《歸去來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年級字:說(P1) 來(P1) 話(P1) 長(P1)
表示事情很複雜,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回:“哥兒若問我的膏藥,說來話長,其中細理,一言難盡。”
年級字:否(P3) 極(P2) 泰(P4) 來(P1)
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順境轉化。指壞運到了頭好運就來了。
《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易·泰》:“泰,小往大來,吉亨。”
年級字:南(P1) 去(P1) 北(P1) 來(P1)
唐·杜牧《漢江》:“南去北來人自老,夕陽長送釣船歸。”
年級字:惠(P2) 然(P2) 肯(P2) 來(P1)
年級字:有(P1) 鳳(P4) 來(P1) 儀(P4)
鳳:鳳凰,傳說中的百鳥之王;儀:儀容。古時吉祥的徵兆。
年級字:蜂(P2) 擁(P3) 而(P1) 來(P1)
年級字:觸(P6) 處(P2) 機(P2) 來(P1)
《紅樓夢》第一一六回:“衆人都見他忽笑悲,也不解是何意,只道是他的舊病;豈知寶玉觸處機來,竟能把偷看冊上的詩句牢牢記住了。”
年級字:別(P1) 來(P1) 無(P2) 恙(P0)
恙:病。分別以來一直都很好嗎?常用作別後通信或重逢時的問候語。
《元曲選·凍蘇秦》:“豈知你故人名望,也不問別來無恙。”
年級字:今(P1) 來(P1) 古(P1) 往(P1)
唐·崔珏《道林寺》詩:“今來古往人滿地,勞生未了歸丘墟。”
年級字:新(P1) 來(P1) 乍(P1) 到(P1)
乍:剛纔,起初。形容爲時不久或剛剛來到一個新地方。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一回:“況且你二姐姐是新媳婦,孫姑爺也還是年輕的人,各人有各人的脾氣,新來乍到,自然要有些彆扭的。”
年級字:來(P1) 去(P1) 無(P2) 蹤(P5)
蹤:腳印。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形容出沒極爲迅速或隱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八十一回:“拿着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來無影,去無蹤。”
年級字:來(P1) 回(P1) 來(P1) 去(P1)
年級字:自(P1) 拔(P4) 來(P1) 歸(P3)
拔:擺脫,離開。自覺離開惡劣環境,歸向光明。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
《新唐書·李勣傳》:“自拔以歸,從秦王伐東都,戰有功。”
年級字:顛(P4) 來(P1) 倒(P2) 去(P1)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將簡帖兒掂,將妝盒兒按,開拆封皮孜孜看,顛來倒去不害心煩。”
年級字:浮(P3) 來(P1) 暫(P4) 去(P1)
《紅樓夢》第八八回:“姨太太這幾天浮來暫去,不能過來回老太太,今日飯後家去了。”
年級字:禮(P2) 尚(P2) 往(P1) 來(P1)
指禮節上應該有來有往。現也指以同樣的態度或做法回答對方。
《禮記·曲禮上》:“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年級字:源(P3) 源(P3) 而(P1) 來(P1)
年級字:來(P1) 年(P1) 皇(P3) 曆(P2)
比喻過時的事物或陳舊的經驗,在新的情況下已經用不上。
年級字:悲(P3) 從(P1) 中(P1) 來(P1)
三國·魏·曹操《短歌行》:“悲從中來,不可斷絕。”
年級字:一(P1) 來(P1) 二(P1) 去(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八回:“一來二去,兩個人就裝糊塗了,倒象真的一樣兒。”
年級字:來(P1) 去(P1) 分(P2) 明(P1)
年級字:來(P1) 蹤(P5) 去(P1) 路(P1)
年級字:來(P1) 處(P2) 不(P1) 易(P2)
明·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年級字:鑑(P0) 往(P1) 知(P1) 來(P1)
鑑:審察或引爲教訓;往:過去;來:未來。根據以往的情形便知道以後怎樣發生變化。
年級字:絲(P2) 來(P1) 線(P2) 去(P1)
《朱子全書·論語》:“但顏子得聖人說一句,直是傾腸倒肚是了,更無許多廉纖纏繞,絲來線去。”
年級字:一(P1) 來(P1) 一(P1) 往(P1)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十七回:“行者暗笑道:‘好是耳聾口啞!不要走!看棍!’那怪更不怕,亂舞槍遮攔。在那半空中,一來一往,一上一下,鬥到三更時分,未見勝敗。”
年級字:千(P1) 百(P1) 年(P1) 來(P1)
詞性:形容詞
年級字:人(P1) 來(P1) 人(P1) 往(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回:“這兩三天人來人往,我瞧着那些人都照應不到,想必你沒有吩咐,還得你替我們操點心兒纔好。”
年級字:日(P1) 來(P1) 月(P1) 往(P1)
唐·劉商《胡笳十八拍》之十二:“日來月往相催遷,迢迢星歲欲周天。”
年級字:來(P1) 者(P1) 不(P1) 拒(P5)
《孟子·盡心下》:“夫子之設科也,往者不追,來者不拒。”
年級字:番(P2) 來(P1) 覆(P5) 去(P1)
明湯顯祖《紫簫記·勝遊》:“自成了人後,夜裏和李郎絮叨叨到四五更鼓,番來覆去,那裏睡來?”
年級字:有(P1) 來(P1) 無(P2) 回(P1)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三:“有這玩藝兒,慢說他‘種殃軍’,他洋爸爸鬼子來,也給他有來無回。”
年級字:富(P3) 貴(P3) 逼(P4) 人(P1) 來(P1)
①指不求富貴而富貴自來。②指富貴能使他人前來靠攏。
《北史·楊素傳》:“常令爲詔,下筆立成,詞義兼美。帝嘉之,謂曰:‘善相自勉,勿憂不富貴。’素應聲曰:‘臣但恐富貴來逼臣,臣無心圖富貴。’”
年級字:後(P1) 來(P1) 者(P1) 居(P2) 上(P1)
《史記·汲鄭列傳》汲黯對漢武帝說:“陛下用羣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
年級字:義(P3) 譯(P5) 外(P1) 來(P1) 語(P1)
詞性:名詞
利用別國的語言而轉化成本國的詞彙,其中的文字是透過直接義譯。例如: 中文的「熱狗」是來自英文的 "hotdog"。
年級字:淵(P5) 源(P3) 有(P1) 自(P1) 來(P1)
宋·陸游《讀宛陵先生詩》詩:“鍛鍊無遺力,淵源有自來。”
年級字:來(P1) 世(P1) 不(P1) 可(P1) 待(P3)
年級字:急(P1) 來(P1) 報(P2) 佛(P3) 腳(P2)
宋·劉攽《中山詩話》:“王丞相嗜諧謔。一日,論沙門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對曰:‘急則抱佛腳。’”
年級字:音(P1) 譯(P5) 外(P1) 來(P1) 語(P1)
詞性:名詞
利用別國的語言而轉化成本國的詞彙,其中的文字是透過直接音譯。例如: 中文的「的士」是來自英文的 "Taxi",所以也許稱為「音譯外來語」。
年級字:老(P1) 死(P3) 不(P1) 相(P1) 往(P1) 來(P1)
《老子》:“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年級字:湯(P2) 裏(P1) 來(P1) 水(P1) 裏(P1) 去(P1)
年級字:既(P2) 來(P1) 之(P2) 則(P3) 安(P1) 之(P2)
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後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裏安下必來。
《論語·季氏》:“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rén shēng qī shí gǔ lái xī
年級字:人(P1) 生(P1) 七(P1) 十(P1) 古(P1) 來(P1) 稀(P3)
詞性:形容詞
諺語,
多字熟語感歎或恭賀説話,得享高壽到七十歲是不容易,泛指高齡的人從古以來就不多見。
唐·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yuǎn lái hé shàng hǎo kàn jīng
年級字:遠(P1) 來(P1) 和(P1) 尚(P2) 好(P1) 看(P1) 經(P1)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近寺人家不重僧,遠來和尚好看經。”
年級字:來(P1) 而(P1) 不(P1) 往(P1) 非(P2) 禮(P2) 也(P1)
《禮記·曲禮上》:“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shān yǔ yù lái fēng mǎn lóu
年級字:山(P1) 雨(P1) 欲(P5) 來(P1) 風(P1) 滿(P2) 樓(P2)
唐·許渾《咸陽城東樓》詩“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méi tóu yī zhòu jì shàng xīn lái
年級字:眉(P3) 頭(P1) 一(P1) 皺(P3) ,(P1) 計(P2) 上(P1) 心(P1) 來(P1)
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韓厥爲何自刎了,必然走了趙氏孤兒,怎生是好?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zhào zhī jí lái huī zhī jí qù
年級字:召(P2) 之(P2) 即(P1) 來(P1) ,(P1) 揮(P3) 之(P2) 即(P1) 去(P1)
召:召喚。揮:擺手。手一召就來,手一擺就去。形容非常聽從指揮。
老舍《老舍自傳》第六章第五節:“無關緊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毫不客氣。”
yī lái shēn shǒu fàn lái zhāng kǒu
年級字:衣(P1) 來(P1) 伸(P2) 手(P1) ,(P1) 飯(P1) 來(P1) 張(P2) 口(P1)
安公子是自幼嬌養,“~”的人,何曾理會過怎生叫做生計艱難。(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
jiào fù chū lái jiào ér yīng hái
年級字:教(P1) 婦(P2) 初(P2) 來(P1) ,(P1) 教(P1) 兒(P1) 嬰(P4) 孩(P2)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誠哉斯語。’”
shuǐ lái shēn shǒu fàn lái zhāng kǒu
年級字:水(P1) 來(P1) 伸(P2) 手(P1) ,(P1) 飯(P1) 來(P1) 張(P2) 口(P1)
jī bù kě shī shí bù zài lái
年級字:機(P2) 不(P1) 可(P1) 失(P2) ,(P1) 時(P1) 不(P1) 再(P1) 來(P1)
《舊五代史·晉書·安重榮傳》:“仰認睿智,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難以違拒,須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jī bù kě shī shī bù zài lái
年級字:機(P2) 不(P1) 可(P1) 失(P2) ,(P1) 失(P2) 不(P1) 再(P1) 來(P1)
《史記·淮陰侯列傳》:“夫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也。時乎時,不再來。”
bīng lái jiàng yíng shuǐ lái tǔ yàn
年級字:兵(P3) 來(P1) 將(P3) 迎(P2) ,(P1) 水(P1) 來(P1) 土(P1)
元·高文秀《澠池會》楔子:“自古道兵來將迎,水來土堰,他若領兵前來,俺這裏領兵與他交鋒。”
lái zhě bù shàn shàn zhě bù lái
年級字:來(P1) 者(P1) 不(P1) 善(P2) ,(P1) 善(P2) 者(P1) 不(P1) 來(P1)
bīng lái jiàng dí shuǐ lái tǔ yàn
年級字:兵(P3) 來(P1) 將(P3) 敵(P3) ,(P1) 水(P1) 來(P1) 土(P1)
元·無名氏《雲臺門》第一折:“兵來將敵,水來土堰,兄弟也,你領兵就隨着我來,不可延遲也。”
chéng xìng ér lái bài xìng ér guī
年級字:乘(P2) 興(P2) 而(P1) 來(P1) ,(P1) 敗(P2) 興(P2) 而(P1) 歸(P3)
《晉書·王徽之傳》:“人問其故,徽之曰:‘本乘興而來,興盡而反,何必見安道邪?’”
bīng lái jiàng dǎng shuǐ lái tǔ yǎn
年級字:兵(P3) 來(P1) 將(P3) 擋(P3) ,(P1) 水(P1) 來(P1) 土(P1) 掩(P4)
元·無名氏《大戰邳彤》:“主公,便好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hū zhī jí lái huī zhī jí qù
年級字:呼(P2) 之(P2) 即(P1) 來(P1) ,(P1) 揮(P3) 之(P2) 即(P1) 去(P1)
即:就,立刻;揮:揮手。叫他來就來,叫他走就走。形容統治階級對下屬或奴才的任意使喚。
《史記·汲鄭列傳》:“使黯(汲黯)任職居官,無以逾人。然至其輔少主,守城深堅,招之不來,麾之不去,雖自謂賁育亦不能奪之矣。”
fú bù chóng zhì huò bì chóng lái
年級字:福(P1) 不(P1) 重(P1) 至(P1) ,(P1) 禍(P4) 必(P2) 重(P1) 來(P1)
漢·劉向《說苑·權謀》:“往年秦拔宜陽,明年大旱,民飢。不以此時恤民之急也,而顧反益奢。此所謂福不重至,禍必重來也。”
qián wú gǔ rén hòu wú lái zhě
年級字:前(P1) 無(P2) 古(P1) 人(P1) ,(P1) 後(P1) 無(P2) 來(P1) 者(P1)
指空前絕後。亦用作諷刺。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三回:“但今日我們所行之令,並非我要自負,實系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竟可算得千古獨步。”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 jí lái bào fó jiǎo
年級字:平(P1) 時(P1) 不(P1) 燒(P2) 香(P1) ,(P1) 急(P1) 來(P1) 抱(P1) 佛(P3) 腳(P2)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纔去懇求。後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lái shì shì fēi rén qù shì shì fēi zhě
年級字:來(P1) 是(P1) 是(P1) 非(P2) 人(P1) ,(P1) 去(P1) 是(P1) 是(P1) 非(P2) 者(P1)
猶言解鈴還是繫鈴人。指誰惹起的是非,還得由誰來了結。
zhǐ tīng lóu tī xiǎng bù jiàn rén xià lái
年級字:只(P1) 聽(P1) 樓(P2) 梯(P2) 響(P2) ,(P1) 不(P1) 見(P1) 人(P1) 下(P1) 來(P1)
qián bù jiàn gǔ rén hòu bù jiàn lái zhě
年級字:前(P1) 不(P1) 見(P1) 古(P1) 人(P1) ,(P1) 後(P1) 不(P1) 見(P1) 來(P1) 者(P1)
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yī zhāo quán zài shǒu biàn bǎ lìng lái xíng
年級字:一(P1) 朝(P3) 權(P5) 在(P1) 手(P1) ,(P1) 便(P2) 把(P1) 令(P2) 來(P1) 行(P1)
明·顧大典《青衫記·承璀受閫》:“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大小三軍,聽吾命令。”
jī quǎn zhī shēng xiāng wén 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
年級字:雞(P1) 犬(P1) 之(P2) 聲(P1) 相(P1) 聞(P2) ,(P1) 老(P1) 死(P3) 不(P1) 相(P1) 往(P1) 來(P1)
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能聽到,可是一輩子也不互相來往。現在形容彼此不瞭解,不互通音訊。
《老子》:“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 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ù
年級字:踏(P2) 破(P2) 鐵(P3) 鞋(P2) 無(P2) 覓(P5) 處(P2) ,(P1) 得(P1) 來(P1) 全(P2) 不(P1) 費(P3) 功(P1) 夫(P2)
比喻急需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找不到,卻在無意中得到了。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將大門閉了,兩個促膝細談。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 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u
年級字:踏(P2) 破(P2) 鐵(P3) 鞋(P2) 無(P2) 覓(P5) 處(P2) ,(P1) 得(P1) 來(P1) 全(P2) 不(P1) 費(P3) 工(P1) 夫(P2)
比喻急需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找不到,卻在無意中得到了。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將大門閉了,兩個促膝細談。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