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生(P1) 蟲(P4) 拐(P3) 杖(P2)
年級字:束(P2) 杖(P2) 理(P2) 民(P1)
指治理百姓不濫用刑罰。形容爲官寬仁愛民。束杖,收起刑具。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八:“有刑罰徒流絞斬,吊拷絣把。設而不用,束杖理民寬雅。”
年級字:明(P1) 火(P1) 執(P4) 杖(P2)
點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開搶劫。後比喻公開地、毫不隱藏地幹壞事。
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我在這瓦窯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執仗 ,無非赤手求財。”
年級字:明(P1) 火(P1) 持(P4) 杖(P2)
年級字:持(P4) 刀(P1) 動(P1) 杖(P2)
年級字:擲(P4) 杖(P2) 成(P1) 龍(P2)
傳說東漢費長房見一老翁掛着一把壺賣藥,然後就跳進壺裏去。第二天,費去拜訪他,和他一起入壺,但見房屋華麗,酒菜也很好。費於是向老翁學道,後來騎着老翁所給的竹杖回家,投杖於葛陂,變成一條龍。
年級字:憑(P4) 幾(P1) 據(P4) 杖(P2)
《戰國策·燕策一》:“馮幾據杖,眄視指使,則廝役之人至。”
年級字:大(P1) 杖(P2) 則(P3) 走(P1)
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親用大棍子打他時,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親於不義。舊時宣揚的封建孝道。
漢·劉向《說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嘗不在側;求而殺之,未嘗可得。小箠則待,大箠則走,以逃暴怒也。”
年級字:杖(P2) 履(P6) 相(P1) 從(P1)
宋蘇軾《和<貧士>》之七:“門生與兒子,杖履聊相從。”
年級字:拿(P2) 刀(P1) 弄(P2) 杖(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五回:“寶玉一發拿刀弄杖、尋死覓活的,鬧的天翻地覆。”
年級字:憑(P4) 几(P1) 據(P4) 杖(P2)
《戰國策·燕策一》:“馮幾據杖,眄視指使,則廝役之人至。”
年級字:杖(P2) 履(P6) 縱(P5) 橫(P2)
年級字:拿(P2) 刀(P1) 動(P1) 杖(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五回:“寶玉一發拿刀弄杖、尋死覓活的,鬧的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