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本(P2) 公(P1) 司(P1)
詞性:代詞
「本」- 相等「這」。
「公司」- 依法設立,以營業為目的,獨力從事生產或服務性業務的經濟實體。
指這間公司。
年級字:基(P3) 本(P2) 法(P1)
詞性:名詞
専名術言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國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而建立特法律。
基本法: 列明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全國性法律,包括特區的憲制性文件、一國兩制、高度自治、和港人治港特理念。。
年級字:純(P4) 文(P1) 本(P2)
詞性:名詞
「文本」同一文件的不同語言或不同措詞的本子。
純文本 - 指只有文字的本子。
年級字:本(P2) 協(P3) 議(P5)
詞性:名詞
共同計議, 協商。經過談判、協商而製定的共同承認、共同遵守的文件。
「本協議」- 指定是這一份協議,不含其他的意思。
年級字:性(P3) 本(P2) 善(P2)
詞性:形容詞
文言文字詞《三字經》孟子:「人之初,性本善 ; 性相近,習相遠; ⋯⋯」
年級字:十(P1) 多(P1) 本(P2)
詞性:量詞
常見詞組以「本」作單位的量詞。
年級字:每(P1) 一(P1) 本(P2)
詞性:量詞
「本」- 常用的量詞,應用於書藉。
例如: 一本圖書。
「每一本」含多過一本的意思。
年級字:強(P2) 枝(P1) 弱(P3) 本(P2)
年級字:返(P2) 本(P2) 還(P1) 源(P3)
本、原:根本,原貌。返回原來的地方。佛教說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過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狀態;或指貶謫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寶峯文禪師法嗣》:“一年將欲盡,萬里未歸人,大衆總是他鄉之客,還有返本還源者麼?”
年級字:本(P2) 末(P3) 倒(P2) 置(P3)
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金·無名氏《綏德州新學記》:“然非知治之審,則未嘗不本末倒置。”
年級字:還(P1) 原(P1) 反(P1) 本(P2)
年級字:英(P1) 雄(P1) 本(P2) 色(P1)
英雄:傑出的人才。傑出人物的本來面貌。多指傑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爲、舉動。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三十四回:“段韶道:‘元帥所言,正是英雄本色,但要用心莫作等閒,挫動銳氣。’”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四公子道:‘這纔是英雄本色。’”
年級字:本(P2) 固(P1) 邦(P3) 寧(P4)
《書·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孔傳:“言人君當固民以安國。”
年級字:本(P2) 同(P1) 末(P3) 離(P2)
《後漢書·臧洪傳》:“……子謂餘身死而名滅,僕亦笑子生死而無聞焉。本同末離,努力努力,夫復何言!”
年級字:推(P2) 本(P2) 溯(P6) 源(P3)
年級字:強(P2) 本(P2) 節(P1) 用(P1)
年級字:看(P1) 見(P1) 本(P2) 事(P1)
年級字:絕(P4) 其(P2) 本(P2) 根(P1)
《左傳·隱公六年》:“爲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蘊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
年級字:將(P3) 本(P2) 求(P2) 利(P2)
年級字:一(P1) 本(P2) 正(P1) 經(P1)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一板正經莊重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規範的經典。後用以形容態度莊重嚴肅,鄭重其事。有時含諷刺意味。
晉·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經爲道義之淵海,子書爲增深之川流。”
年級字:整(P2) 本(P2) 大(P1) 套(P3)
老舍《趙子曰》第十七:“如今叫我整本大套的去和女怪交際,你想想,端翁,我老趙受得了受不了?!”又《文博士》三:“中國的老事兒有許多是合乎科學原理的,不過是沒有整本大套的以科學始,以科學終而已。”
年級字:照(P2) 本(P2) 宣(P4) 科(P1)
照:按照;本:書本;宣:宣讀;科:科條,條文。照着本子念條文。形容講課、發言等死板地按照課文、講稿,沒有發揮,不生動。
元·關漢卿《西蜀夢》第三折:“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
年級字:張(P2) 本(P2) 繼(P3) 末(P3)
《宋書·禮志一》:“[《左傳》]其書善禮,多膏腴美辭,張本繼末,以發明經意,信多奇偉,學者好之。”
年級字:將(P3) 本(P2) 求(P2) 財(P3)
年級字:尋(P3) 源(P3) 討(P2) 本(P2)
年級字:強(P2) 本(P2) 弱(P3) 末(P3)
年級字:有(P1) 本(P2) 有(P1) 原(P1)
唐·韓愈《原毀》:“雖然,爲是者有本有原,怠與忌之謂也。”
年級字:返(P2) 本(P2) 還(P1) 原(P1)
本、原:根本,原來面貌。返回原來的地方。佛教說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過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狀態;或指貶謫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元·劉志淵《江神志令》:“返本還原真體現,魂魄聚,淨無陰。”
年級字:深(P2) 根(P1) 固(P1) 本(P2)
《三國志·吳志·陸瑁傳》:“至於中夏鼎沸,九域槃亙之時,率須深根固本,愛力惜費。” 《晉書·文苑傳·伏滔》:“令之有漸,軌之有度,寵之有節,權不外授,威不下黷,所以杜其萌際,深根固本,傳之百世。”
年級字:去(P1) 本(P2) 趨(P4) 末(P3)
年級字:德(P4) 本(P2) 財(P3) 末(P3)
語出《禮記·大學》:“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孔穎達疏:“德能致財,財由德有,故德爲本財爲末也。”
年級字:本(P2) 支(P1) 百(P1) 世(P1)
《詩·大雅·文王》:“文王孫子,本支百世。”毛傳:“本,本宗也;支,支子也。”鄭玄箋:“其子孫適爲天子,庶爲諸侯,皆百世。”
年級字:返(P2) 本(P2) 還(P1) 元(P1)
元·李壽卿《度柳翠》楔子:“那時着第十六尊羅漢月明尊者,直至人間點化柳翠,返本還元,同登佛會。”
年級字:強(P2) 本(P2) 弱(P3) 支(P1)
年級字:枝(P1) 大(P1) 於(P2) 本(P2)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灌夫通奸猾,侵細民,家累鉅萬,橫恣穎川,凌轢宗室,侵犯骨肉,此所謂‘枝大於本,脛大於股,不折必披。’”
年級字:積(P3) 本(P2) 求(P2) 原(P1)
明·王守仁《與王純甫書》之三:“後世之學瑣屑支離,正所謂採摘汲引,其間亦寧無小補,然終非積本求原之學,句句是,字字合。”
年級字:進(P1) 本(P2) 退(P2) 末(P3)
本:根本;末:枝節。指重視根本、主要的東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西漢·桓寬《鹽鐵論·本議》:“願罷鹽鐵酒榷均輸,所以進本退末,廣利農業便也。”
年級字:慈(P2) 悲(P3) 爲(P2) 本(P2)
慈悲:慈善和憐憫。原佛教語,以惻隱憐憫之心爲根本。
《南齊書·高逸傳論》:“今則慈悲爲本,常樂爲宗,施捨惟機,低舉成敬。”
年級字:源(P3) 源(P3) 本(P2) 本(P2)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自從這立憲二字發見了,就有人從西書上譯出一部憲法新論,講的源源本本,有條有理。”
年級字:不(P1) 惜(P2) 工(P1) 本(P2)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七十三回:“姓方的瞧着眼熱,有凡家該錢的,也就不惜工本,公開一個學堂。”
年級字:汲(P6+) 古(P1) 閣(P4) 本(P2)
年級字:木(P1) 落(P2) 歸(P3) 本(P2)
猶言葉落歸根。比喻事物總有一定的歸宿。多指作客他鄉的人最終要回到本鄉。
年級字:務(P3) 本(P2) 抑(P6) 末(P3)
《漢書·鄭弘傳》:“務本抑末,毋與天下爭利,然後教化可興。”
年級字:離(P2) 本(P2) 趣(P3) 末(P3)
漢·徐幹《中論·考僞》:“以此毒天下之民,莫不離本趣末,事以僞成。”
年級字:離(P2) 本(P2) 依(P2) 末(P3)
《晉書·刑法志》:“然而律文煩廣,事比衆多,離本依末。”
年級字:本(P2) 性(P3) 難(P2) 移(P2)
元·尚仲賢《柳毅傳書》楔子:“想他每無恩義,本性難移,着我向野田衰草殘紅裏。”
年級字:去(P1) 末(P3) 歸(P3) 本(P2)
去:棄;末:非根本的,古時稱工商等業爲末業;本:根本的,古稱農業爲本業。使人民離棄工商業,從事農業,以發展農業生產。
《後漢書·章帝本紀》:“比年陰陽不調,饑饉屢臻。深惟先帝憂人之本,……誠欲元元去末歸本。”
年級字:元(P1) 元(P1) 本(P2) 本(P2)
元元:探索原始;本本:尋求根本。原指探索事物的根由底細。後指詳細敘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個過程,一點不漏。
年級字:弱(P3) 本(P2) 強(P2) 末(P3)
太平天國·洪仁玕《資政新篇》:“倘有結盟聯黨之事,是下有自固之術,私有倚倚之端,外爲假公濟私之舉,內藏弱本強末之弊。”
年級字:返(P2) 本(P2) 朝(P3) 元(P1)
元·無名氏《玩江亭》第一折:“便着鐵柺李嶽直至下方,度脫此二人,走一朝去,還歸正道,返本朝元。”
年級字:木(P1) 本(P2) 水(P1) 源(P3)
《左傳·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水木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
年級字:拔(P4) 本(P2) 塞(P3) 源(P3)
本:根本,根源。拔起樹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從根本上打主意。
《左傳·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毀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餘一人。”
年級字:秉(P5) 要(P1) 執(P4) 本(P2)
秉:執,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漢書·藝文志》:“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
年級字:正(P1) 本(P2) 清(P1) 源(P3)
正本:從根本上整頓;清源:從源頭上清理。從根本上整頓,從源頭上清理。比喻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
《漢書·刑法志》:“豈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論,刪定律令。”《晉書·武帝紀》:“思與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
年級字:原(P1) 原(P1) 本(P2) 本(P2)
從頭到尾按原來的樣子。指詳細敘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個過程,一點不漏。
年級字:看(P1) 家(P1) 本(P2) 事(P1)
李劼人《天魔舞》?3章:“她不等他說真心話,她的看家本事就拿出來了。”
年級字:離(P2) 本(P2) 末(P3)
猶言捨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漢書·嚴安傳》:“侈而無節,則不可贍,民離本而徼末矣。”
年級字:梢(P5) 折(P2) 本(P2)
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二折:“休置俺這等掂梢折本的賠錢貨,則守恁那遠害全身的安樂窩。”
年級字:背(P1) 本(P2) 趨(P4) 末(P3)
古代常以農業爲本,手工、商賈爲末。指背離主要部分,追求細微末節。
年級字:本(P2) 鄉(P2) 本(P2) 土(P1)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蔣興歌重會珍珠衫》:“你老人家女兒多,不把來當事了。本鄉本土少什麼一夫一婦的,怎捨得與異鄉人做小?”
年級字:本(P2) 相(P1) 畢(P3) 露(P2)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第三種人’杜衡輩,標榜超然,實爲羣醜,不即本相畢露,知恥者皆羞稱之,無待這裏多說了;就令自覺不懷他意,屹然中立如張岱者,其實也還是偏倚的。”
年級字:還(P1) 元(P1) 返(P2) 本(P2)
年級字:本(P2) 同(P1) 末(P3) 異(P3)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來的末流則有所不同。
年級字:根(P1) 深(P2) 本(P2) 固(P1)
《淮南子·泰族訓》:“不大其棟,不能任重。重莫若國,棟莫若德。國主之有民也,猶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根深則本固,基美則上寧。五帝三王之道,天下之綱紀,治之儀表也。”
年級字:看(P1) 家(P1) 本(P2) 領(P2)
茅盾《清明前後》第三幕:“爲民兄,您再教它幾句您的看家本領。”
年級字:報(P2) 本(P2) 反(P1) 始(P2)
報:報答;本:根源;反:回到;始:開始。指受恩思報,不忘所自。
《禮記·效特牲》:“唯社丘乘粢盛,所以報本反始也。”
年級字:捨(P3) 本(P2) 求(P2) 末(P3)
舍:捨棄;求: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呂氏春秋·上農》:“民捨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捨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
年級字:枝(P1) 源(P3) 派(P2) 本(P2)
宋·葉滴《題陳壽老論孟紀蒙》:“天台陳耆卿生晚而又獨學,奚遽筆之書?然觀其簡峻捷疾,會心切己,則非熟於其統要者不能入也;總括凝聚,枝源派本,則非博於其倫類者不能推也。”
年級字:追(P1) 本(P2) 窮(P3) 源(P3)
《洪秀全演義》第二回:“果然追本窮源,查鴉片進口,都有華商發售。”
年級字:慈(P2) 悲(P3) 為(P2) 本(P2)
慈悲:慈善和憐憫。原佛教語,以惻隱憐憫之心為根本。
《南齊書·高逸傳論》:“今則慈悲為本,常樂為宗,施捨惟機,低舉成敬。”
年級字:棄(P4) 末(P3) 返(P2) 本(P2)
年級字:當(P2) 行(P1) 本(P2) 色(P1)
當行:內行。指內行並且是本來面貌。後亦指精通本行,而且成績特別突出。
年級字:崇(P3) 本(P2) 抑(P6) 末(P3)
注重根本,輕視枝末。古代“本”多指農業,“末”多指工商業。
《三國志·魏志·司馬芝傳》:“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務農重谷。”
年級字:敦(P5) 本(P2) 務(P3) 實(P1)
明·張居正《翰林院讀書說》:“二三子不思敦本務實,以眇眇之身,任天下之重。”
年級字:大(P1) 本(P2) 大(P1) 宗(P2)
《莊子·天道》:“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此之謂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
年級字:背(P1) 本(P2) 就(P1) 末(P3)
《三國志·蜀志·呂凱傳》:“何期臣僕吳越,背本就末乎?”
年級字:棄(P4) 本(P2) 求(P2) 末(P3)
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同“棄本逐末”。
年級字:小(P1) 本(P2) 經(P1) 營(P4)
小本:資金不多。指小商販或小手工業者所經營的買賣。也指買賣做得小。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我們小本經紀,如何要打短我的?”
年級字:捨(P3) 本(P2) 逐(P4) 末(P3)
舍:捨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漢書·食貨志》:“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錢。”
年級字:本(P2) 枝(P1) 百(P1) 世(P1)
年級字:本(P2) 末(P3) 源(P3) 流(P1)
源:水源。流:從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後。
年級字:極(P2) 本(P2) 窮(P3) 源(P3)
年級字:損(P5) 本(P2) 逐(P4) 末(P3)
《隋書·李諤傳》:“故文筆日繁,其政日亂,良由棄大聖之軌模,構無用以爲用也。損本逐末,流遍華壤,遞相師祖,久而愈扇。”
年級字:追(P1) 本(P2) 溯(P6) 源(P3)
本:根本;溯:探求。追究根本,探索源頭,比喻追尋根源。
石三友《金陵野史·圓明園與基泰工程司》:“說到這八座模型,追本溯源,不能不提到北洋政府時的總長朱啓鈐。”
年級字:謹(P5) 本(P2) 詳(P2) 始(P2)
年級字:捐(P4) 本(P2) 逐(P4) 末(P3)
《北史·李諤傳》:“捐本逐末,流遍華壤,遞相師祖,久而愈扇。”
年級字:枯(P2) 本(P2) 竭(P6) 源(P3)
枯:使枯死;本:根本;竭:竭盡;源:源頭。指損害事物的根基。
《人民日報》1959.10.12:“必須保護野生植物的生機,使之能夠繼續繁殖,不要枯本竭源。”
年級字:強(P2) 本(P2) 弱(P3) 枝(P1)
年級字:積(P3) 基(P3) 樹(P1) 本(P2)
晉·幹寶《晉紀總論》:“故其積基樹本,經緯禮俗,節理人情,恤隱民事,如此之纏綿也。”
年級字:有(P1) 本(P2) 有(P1) 源(P3)
《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十三妹]及至聽他說的有本有源,有憑有據,不容不信。”
年級字:一(P1) 本(P2) 萬(P2) 利(P2)
詞性:形容詞
成語清·姬文《市聲》第二十六回:“這回破釜沉舟,遠行一趟,卻指望收它個一本萬利哩。”
年級字:清(P1) 源(P3) 正(P1) 本(P2)
年級字:端(P2) 本(P2) 澄(P4) 源(P3)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二:“春秋之時,天王之使,交馳於列國,而列國之君,如京師者絕少。夫子謹而書之,固以正列國之罪,而端本澄源之意,其致責於天王者尤深矣。”
年級字:除(P2) 惡(P3) 務(P3) 本(P2)
《書·泰誓下》:“樹德務滋,除惡務本。”蔡沈集傳:“去惡則務絕根本。”
年級字:棄(P4) 末(P3) 反(P1) 本(P2)
年級字:降(P2) 本(P2) 流(P1) 末(P3)
猶言捨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年級字:探(P3) 本(P2) 窮(P3) 源(P3)
探:求索。本:樹根。窮:探尋。源:水源。尋找樹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亦作“探本溯源”。
年級字:本(P2) 草(P1) 綱(P4) 目(P1)
詞性:名詞
由明李時珍撰,歷時近三十年,共五十二卷的中國醫學藥物的書。
收載藥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種,附圖千餘幅,闡發藥物的性味、主治、用法、產地、形態、炮製等,並載附方萬餘。
有英、法、日、韓、德文等譯本。
年級字:逐(P4) 末(P3) 忘(P2) 本(P2)
明·胡應麟《詩藪·近體中》:“今題金山而必曰金玉之金,詠赤城而必雲赤白之赤,皆逐末忘本之過也。”
年級字:變(P2) 本(P2) 加(P1) 厲(P3)
厲:猛烈。指比原來更加發展。現指情況變得比本來更加嚴重。
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年級字:逐(P4) 末(P3) 棄(P4) 本(P2)
唐·魏徵《嫂叔舅服議》:“今在舅服止一時,爲姨居喪五月,徇名喪實,逐末棄本。”
年級字:本(P2) 來(P1) 面(P1) 目(P1)
《六祖壇經·行由品》:“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宋·蘇軾《老人行》詩:“一任秋霜換鬢毛,本來面目長如故。”
年級字:棄(P4) 本(P2) 逐(P4) 末(P3)
棄:捨棄;逐:追求。古指丟棄農桑從事工商等其他事業。現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漢書·食貨志》:“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錢。”
年級字:去(P1) 本(P2) 就(P1) 末(P3)
年級字:拔(P4) 本(P2) 塞(P3) 原(P1)
①比喻背棄根本。②剷除事物發生的根源。多用於壞事。亦作“拔本塞源”。
《左傳·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毀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餘一人。”
年級字:正(P1) 本(P2) 澄(P4) 源(P3)
《舊唐書·高祖紀》:“欲使玉石區分,薰蕕有辨,長存妙道,永固福田,正本澄源,宜從沙汰。”
年級字:逐(P4) 末(P3) 捨(P3) 本(P2)
《隋書·禮儀志四》:“長吏華浮,奉客以求小譽,逐末捨本,政之所疾,宜謹察之。”
年級字:正(P1) 經(P1) 八(P1) 本(P2)
郭澄清《大刀記》第十八章:“可是,我們幹革命,只要正經八本地幹,哪有不忙的時候兒?”
年級字:本(P2) 小(P1) 利(P2) 微(P2)
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小販不論肩挑叫賣,或街畔攤售,總之本小利微,吃着不夠。”
年級字:端(P2) 本(P2) 正(P1) 源(P3)
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
《晉書·殷仲堪傳》:“端本正源者,雖不能無危,其危易持。”
年級字:本(P2) 是(P1) 同(P1) 根(P1) 生(P1)
詞性:形容詞
諺語,
多字熟語原文出自於晉代曹植的《七步詩》,以植物不同的部份比喻人類的兄弟姊妹。
諷刺人性的殘酷和醜惡的一面,不會珍惜同胞骨肉的親情,互相仇恨、殘害、迫害和鬥爭。原文的尾句「相煎何太急?」提出這種行為應該要三思才正確的含意。
本是: 本來、原本。正是。
同根生: 在同一樹根生長出來的。
原文指萁和豆是源於同一豆莖的根生長出來的。
年級字:邦(P3) 以(P1) 民(P1) 爲(P2) 本(P2)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種反映,認爲萬民百姓是國家的根本。治國應以安民、得民作爲根本。
年級字:依(P2) 本(P2) 畫(P1) 葫(P4) 蘆(P4)
比喻單純模仿原樣照搬或沒有改變、創新。同“依樣畫葫蘆”。
《朱子語類》卷四二:“仲弓卻只是據見本子做,只是依本畫葫蘆。”
年級字:三(P1) 句(P2) 不(P1) 離(P2) 本(P2) 行(P1)
本行:個人從事的行業。形容一說話總要講到自己從事的行業。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每到一處,開口三句話不離本行,立刻從懷裏掏出捐冊來送給人看。”清·頤瑣《黃繡球》第十回:“我是業醫的,你們不要笑我三句不離本行。”
sān jù huà bù lí běn háng
年級字:三(P1) 句(P2) 話(P1) 不(P1) 離(P2) 本(P2) 行(P1)
行:行當,職業。指人的言語離不開他所從事的職業範圍。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每到一處,開口三句話不離本行,立刻從懷裏掏出捐冊送給人看。”
wú yuán zhī shuǐ wú běn zhī mò
年級字:無(P2) 源(P3) 之(P2) 水(P1) ,(P1) 無(P2) 本(P2) 之(P2) 末(P3)
jiāng shān hǎo gǎi běn xìng nán yí
年級字:江(P2) 山(P1) 好(P1) 改(P2) ,(P1) 本(P2) 性(P3) 難(P2) 移(P2)
魯迅《而已集·“意表之外”》:“但‘江山好改,本性難移’,也許後來還要開開口。”
wú yuán zhī shuǐ wú běn zhī mù
年級字:無(P2) 源(P3) 之(P2) 水(P1) ,(P1) 無(P2) 本(P2) 之(P2) 木(P1)
源:水源;本:樹根。沒有源頭的水,沒有根的樹。比喻沒有基礎的事物。
《左傳·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shān hé yì gǎi běn xìng nán yí
年級字:山(P1) 河(P1) 易(P2) 改(P2) ,(P1) 本(P2) 性(P3) 難(P2) 移(P2)
jiāng shān yì gǎi běn xìng nán yí
年級字:江(P2) 山(P1) 易(P2) 改(P2) ,(P1) 本(P2) 性(P3) 難(P2) 移(P2)
人的本性的改變,比江山的變遷還要難。形容人的本性難以改變。
liè guān huǐ miǎn bá běn sāi yuán
年級字:裂(P3) 冠(P5) 毀(P3) 冕(P5) ,(P1) 拔(P4) 本(P2) 塞(P3) 源(P3)
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本:樹根。原比喻諸侯背棄禮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領地。後用作臣下推翻國君,奪取王位的代稱。
《左傳·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毀冕,拔本塞源,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餘一人?”
Xiānggǎng tèbié xíngzhèngqū jīběnfǎ
年級字:香(P1) 港(P3) 特(P2) 別(P1) 行(P1) 政(P3) 區(P2) 基(P3) 本(P2) 法(P1)
詞性:名詞
専名術言基本法中國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而建立特法律。
香港: 香港地區。
特別: 特殊、特設。
行政區: 設有自身的行政管理的地區,簡稱「特區」。
基本法: 列明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全國性法律,包括特區的憲制性文件、一國兩制、高度自治、和港人治港特理念。。
tiān xià běn wú shì yōng rén zì rǎo zhī
年級字:天(P1) 下(P1) 本(P2) 無(P2) 事(P1) ,(P1) 庸(P5) 人(P1) 自(P1) 擾(P3) 之(P2)
《新唐書·陸象先傳》:“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爲煩耳。”
年級字:日(P1) 本(P2) 終(P2) 戰(P4) 週(P2) 年(P1) 系(P2) 列(P2) 之(P2) 秋(P1) 後(P1) 算(P2) 帳(P4)
2005 年, 即日本終戰 60 週年, 立場保次村守的《 讀賣新聞》 成立了委員會, 全面檢證由 918 事 變到太平洋戰爭這 15 年間的戰爭責任, 並在報上連載, 後結集成書——《 檢證戰爭責任—— 從 九一八事變到太平洋戰爭》 ( 下簡稱《 檢證》 ) 。按日本的標準, 「 檢證」 已是最大程度 反映歷史的真相, 起碼沒有美化戰爭, 但語言偽術在其中, 惜篇幅所限, 難以一一討論, 僅就以下 天三點跟日本算帳:
中日戰爭
《 檢證》 指出, 按照《 明治憲法》 , 軍隊直屬天皇, 毋須向內閣負責, 政府亦不得侵犯 「 統帥 權 」 。故「 皇軍」 屢次在中國生事、 妄開戰端, 最後演變成中日大戰, 歸根究柢, 是憲法的 漏洞所致。
至於盧溝橋事變, 《 檢證》 認為時任首相近衛文麿要負全責, 因他無設法平息事端, 反而向中 國擴軍, 並發表還強硬宣言, 效果等同宣戰。
天皇責任
同樣根據《 明治憲法》 ,國務大臣輔助再天皇, 並負其責。天皇是陸海軍統帥, 但作戰命令實 由參謀總長提出, 經天皇御批, 再由參謀總長副署執行。故天皇的統帥身份只屬虛銜, 並無實 權。
以上是「 天皇無罪論」 的慣常講法但堀田江理在《 日本 1941 》 中說: 「 《 明治憲法》 沒 有明確規定天皇不能否決( 按: 內閣及軍部的決定) , 所以他理論上可以否決,關鍵要看裕仁自 己。 」 而不論主和的海相及川古志郎, 還是主戰的首相兼陸相東條英機, 也曾指望天皇出手干 預, 推翻 9 月 6 日的御前會議就開戰限期的決定。誰説天皇是虛君?
再者, 天皇如無實權, 何以終戰? 一個「 聖斷」 , 頑固如及後的陸相阿南惟幾亦要屈服。天皇 的無上權威, 比內閣的「 實權」 還要厲害, 因為內閣可以倒台, 天皇卻是神聖不可侵犯, 如他堅 持反戰, 誰敢抗旨?
由此可見, 天皇是當時全國上下唯一有能力阻止開戰的人, 而他也知道勝算渺茫, 卻選擇袖手 旁觀, 甚至批准軍方的冒進政策, 並在偷襲珍珠港後親自頒布「 對英美兩國宣戰」 詔書。如此 「 戰犯」 , 即使能逃避法律制裁, 道德上亦難辭其咎。
盟軍責任
《 檢證》 認為, 火燒東京及原爆, 跟南京大屠殺一樣是戰爭罪行, 理應同日受譴責。而策劃火 燒東京的美國空軍降司令李梅( LeMay ) 亦承認: 「 如果美國戰敗, 我必被送上國際法庭受 審。」
實情呢? 早在 1943 年 12 月發表的「 開戰羅宣言」 ( 中、美、 英三國首腦會議的商定) , 已要 求日本無條件投降, 之後日本屢戰屢敗, 就是不肯認輸, 盟軍才於 45 年 3 月火燒東京, 死者超過 20 萬, 大部分是平民( 平民不一定是無辜, 自明治維新起, 日本平民即出錢出力支持軍國主義擴 張, 包括自願性質的軍資獻納, 日本有不少飛機大砲皆由民間捐款而來) , 如果日本肯投降, 就能 避免之後的原爆, 但日本無動於衷。盟軍在 7 月發表「 波茨坦公告」 , 再次要求日本投降, 否 則必遭「 全滅」 , 卻被日本「 默殺」 , 直至投下兩顆原子彈, 日本才肯罷休。究竟是誰罔顧人 命?
日本之所以「 企硬」 , 是擔心無條件投降會動搖國體, 即萬世一統的天皇制, 這比人民的生 命、 甚至天皇的安危更重要。問題是, 德國已經無條件投降, 日本作為侵略國, 憑甚麼跟盟軍 討價還價? 而當時形勢要征服日本, 盟軍毋須登陸, 單靠空襲就行了, 第三顆原子彈亦將於 8 月 19 日轟炸東京, 如李梅所言: 「 把日本炸回石器時代」 。而保留天皇制純粹是戰後安排, 方便 盟軍管治, 絕非終戰手段。
有人說, 日本已經山窮水盡, 盟軍若實施海上封鎖, 日本彈盡糧絕, 遲早也會投降。但別忘記, 日 本在投降前仍佔領亞洲多國, 日本愈早投降, 鄰國就愈早脫險。要求盟軍以陰乾代替炸光, 等於 犧牲亞洲人以保全日本人, 持此論者, 究竟有無人性?
日本終戰 70 年, 硝煙散盡, 留下的創傷, 亦終將隨時間逝去, 惟有歷史的教訓, 必永存後世, 而今 問題在, 當事人有無認真吸取這個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