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抹(P3) 月(P1) 批(P2) 風(P1)
抹:細切;批:薄切。用風月當菜餚。指吟嘯風月,清高自賞。
宋·蘇軾《和何長官六言次韻》:“貧家何以娛客,但知抹月批風。”
年級字:月(P1) 暈(P4) 礎(P3) 潤(P4)
梁啓超《新民說》第十八節:“今日中國之現象,其月暈礎潤之幾既動矣。若是乎,則智育將爲德育之蠹;而名德育而實智育者,益且爲德育之障也。”
年級字:撐(P5) 霆(P6+) 裂(P3) 月(P1)
唐·司空圖《與王駕評詩》:“吾適又自編《一鳴集》,且雲撐霆裂月,劫作者之肝脾,亦當吾言之無怍也。”
年級字:十(P1) 冬(P1) 臘(P4) 月(P1)
年級字:月(P1) 明(P1) 千(P1) 里(P1)
月光普照大地。後多用作友人或戀人相隔遙遠,月夜倍增思唸的典故。
南朝宋·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
年級字:積(P3) 日(P1) 累(P3) 月(P1)
宋·無名氏《靖康要錄》卷一:“若積日累月,萬機之微,所失可勝言耶!”
年級字:月(P1) 地(P1) 雲(P1) 階(P3)
唐·牛僧儒《周秦行紀》詩:“香風引到大羅天,月地雲階拜洞仙。”
年級字:日(P1) 月(P1) 入(P1) 懷(P3)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時人目夏侯太初(玄)朗朗如日月之入懷。”
年級字:月(P1) 白(P1) 風(P1) 清(P1)
宋·蘇軾《後赤壁賦》:“有客無酒,有酒無餚,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
年級字:喘(P3) 月(P1) 吳(P6+) 牛(P1)
五代·譚用之《寄王侍御》詩:“喘月吳牛知夜至,嘶風胡馬識秋來。”
年級字:歲(P2) 月(P1)
宋·王珪《謝賜生日禮物表》:“歲月崢嶸,而屢更精力勤勞。”
年級字:吟(P5) 風(P1) 弄(P2) 月(P1)
舊指文人寫作或朗誦以風月等自然景色爲題材的作品。現多形容作品空虛無聊。
唐·範傳正《李翰林白墓誌銘》:“吟詠風月,席天幕地,但貴其適所以適,不知夫所以然而然。”
年級字:荒(P2) 時(P1) 暴(P4) 月(P1)
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荒時暴月,向親友乞哀告憐,借得幾鬥幾升,敷衍三日五日,債務叢集,如牛負重。”
年級字:嘲(P4) 風(P1) 詠(P4) 月(P1)
唐·白居易《將歸渭村先寄舍弟》詩:“詠月嘲風先要減,登山臨水亦宜稀。”
年級字:猴(P2) 年(P1) 馬(P1) 月(P1)
年級字:待(P3) 月(P1) 西(P1) 廂(P4)
唐·元稹《月明三五夜》詩“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年級字:窮(P3) 年(P1) 累(P3) 月(P1)
窮年:年初到年底;累月:持續幾個月。形容接連不斷,歷時久遠。
《荀子·榮辱》:“然而窮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年級字:日(P1) 鍛(P5) 月(P1) 煉(P4)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三》:“天下事有意爲之,輒不能盡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間,詩尤然。世乃有日鍛月煉之說,此所以用功者雖多,而名家者終少也。”
年級字:霽(P0) 月(P1) 光(P1) 風(P1)
指雨過天晴時的明淨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開闊。
年級字:詠(P4) 月(P1) 嘲(P4) 花(P1)
年級字:清(P1) 風(P1) 明(P1) 月(P1)
只與清風、明月爲伴。比喻不隨便結交朋友。也比喻清閒無事。
《南史·謝惠傳》:“入吾室者,但有清風;對吾飲者,惟當明月。”
年級字:霞(P3) 姿(P3) 月(P1) 韻(P3)
年級字:二(P1) 分(P2) 明(P1) 月(P1)
古人認爲天下明月共三分,揚州獨佔二分。原用於形容揚州繁華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當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唐·徐凝《憶揚州》詩:“蕭娘臉上難生淚,桃葉眉頭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年級字:六(P1) 月(P1) 飛(P1) 霜(P3)
年級字:水(P1) 月(P1) 鏡(P2) 花(P1)
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一:“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鏡花,勿泥其跡可也。”
年級字:風(P1) 清(P1) 月(P1)
唐·無名氏《薛昭傳》:“及夜風清月皎,見階間有三美女,笑話而至。”
年級字:舌(P2) 端(P2) 月(P1) 旦(P1)
宋·葉廷圭《海錄碎事·人事》:“舌端月旦,皮裏陽秋。”
年級字:月(P1) 露(P2) 之(P2) 體(P2)
語本《隋書·李諤傳》:“江左齊樑,其弊彌甚……競一韻之奇,爭一字之巧,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
年級字:日(P1) 月(P1) 減(P3)
?昂縮小,減少。形容逐漸縮小。也指時時受到搜刮。形容逐漸縮小。也指時時受到搜刮。同“日削月朘”。
年級字:披(P2) 星(P1) 戴(P3) 月(P1)
身披星星,頭戴月亮。形容連夜奔波或早出晚歸,十分辛苦。
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一的:“這大的孩兒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年級字:雲(P1) 階(P3) 月(P1) 地(P1)
唐·杜牧《七夕》詩:“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年級字:曠(P5) 日(P1) 引(P2) 月(P1)
宋·朱熹《與黃樞密書》:“曠日引月,不聞進發之期。”
年級字:秋(P1) 月(P1) 春(P1) 花(P1)
南唐·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年級字:日(P1) 月(P1) 參(P3) 辰(P2)
元·蕭得祥《殺狗勸夫》第一折:“也不是我特故的把哥哥來恨,他他他不思忖一爺孃骨肉,卻和我做日月參辰。”
年級字:日(P1) 陵(P2) 月(P1) 替(P3)
唐·吳兢《貞觀政要·君道》:“徵曰:‘觀自古帝王,在於憂危之間,則任賢受諫。及至安樂,必懷寬怠,言事者惟令兢懼,日陵月替,以至危亡。’”
年級字:日(P1) 漸(P2) 月(P1) 染(P3)
濡:浸潤。染:薰染。天長日久地漸漸薰染。指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發生逐漸的變化。同“日濡月染”。
宋·程珌《丙子輪對札子》:“招之得其地矣,又當各分其屯,無雜官軍,蓋一與之染,則日漸月染,盡成棄甲之人,不幸有警,則彼此相持,莫肯先進;一有微功,則彼此交集,反戈自戕,豈暇向敵哉。”
年級字:秋(P1) 月(P1) 寒(P2) 江(P2)
宋·黃庭堅《贈別李次翁》詩:“德人天遊,秋月寒江。”
年級字:弄(P2) 月(P1) 嘲(P4) 風(P1)
弄:玩賞;嘲:嘲笑;風、月:泛指各種自然景物。指描寫風雲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
唐·白居易《將歸渭村先寄舍弟》詩:“詠月嘲風先要減,登山臨水亦宜稀。”
年級字:年(P1) 該(P2) 月(P1) 值(P2)
年級字:日(P1) 省(P2) 月(P1) 課(P1)
年級字:年(P1) 深(P2) 月(P1) 久(P1)
《二刻拍案驚奇》卷九:“那曉得花園門年深月久,苦不甚牢,早被外邊一夥人踢開了一扇。”
年級字:花(P1) 容(P2) 月(P1) 貌(P2)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年級字:霸(P5) 王(P1) 風(P1) 月(P1)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回:“今主上催花,與衆不同,純用火攻,可謂“霸王風月”了。”
年級字:月(P1) 下(P1) 老(P1) 人(P1)
唐·李復言《續幽怪錄》記載傳說故事:唐朝的韋固路過宋城,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檢一本書。詢問後,知道老人是專管人間婚姻的神,翻檢的書是婚姻簿子。
年級字:月(P1) 朗(P3) 星(P1) 稀(P3)
王願堅《七根火柴》:“草地的氣候就是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氣,忽然一陣風吹來,濃雲像從平地上冒出來的,把天遮得嚴嚴的,接著,就有一場暴雨。”
年級字:十(P1) 月(P1) 蔗(P4) 頭(P1)
年級字:花(P1) 殘(P5) 月(P1) 缺(P3)
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三折:“則這今晚開筵,正是中秋令節。只合低唱淺酌,莫待他花殘月缺。”
年級字:止(P1) 談(P2) 風(P1) 月(P1)
《南史·徐勉傳》:“今昔止可談風月,不宜及公事。”
年級字:日(P1) 邁(P3) 月(P1) 徵(P5)
語出《詩·小雅·小宛》:“我日斯邁,而月斯徵。”鄭玄箋:“邁、徵,皆行也。”
年級字:有(P1) 年(P1) 無(P2) 月(P1)
蔡東藩《後漢演義》第二回:“百姓又怕當兵,最怕輸糧……舟子車伕,又沒有多少工資,統皆畏縮不前,眼見得有年無月,不能成事。”
年級字:明(P1) 月(P1) 入(P1) 懷(P3)
南朝宋·鮑照《代淮王》詩:“朱城九門門九閨,願逐明月入君懷。”
年級字:月(P1) 墜(P5) 花(P1) 折(P2)
清·洪昇《長生殿·補恨》:“誓世世生生休拋撇,不提防慘悽悽月墜花折,悄冥冥雲收雨歇,恨茫茫只落得死斷生絕。”
年級字:月(P1) 夜(P2) 花(P1) 朝(P3)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舊唐書·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
年級字:歲(P2) 月(P1)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詞:“攜來百侶同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年級字:月(P1) 缺(P3) 花(P1) 殘(P5)
唐·溫庭筠《和王秀才傷歌妓》詩:“月缺花殘莫愴然,花須終發月須圓。”
年級字:日(P1) 滋(P3) 月(P1) 益(P2)
年級字:月(P1) 裏(P1) 娥(P0)
嫦娥:神話中月宮裏的仙女,相傳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藥而上了月宮。比喻風姿綽約的美女。
年級字:風(P1) 情(P2) 月(P1) 債(P4)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司人間之風情月債,掌人世之女怨男癡。”
年級字:風(P1) 雲(P1) 月(P1) 露(P2)
《隋書·李諤傳》:“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
年級字:月(P1) 異(P3) 日(P1) 新(P1)
孫中山《上李鴻章書》:“比見國家奮籌富強之術,月異日新,不遺餘力,駸駸乎將與歐洲並駕矣。”
年級字:弄(P2) 月(P1) 吟(P5) 風(P1)
年級字:寒(P2) 冬(P1) 臘(P4) 月(P1)
漢·無名氏《別詩(骨肉緣枝葉)》:“征夫懷遠路,遊子戀故鄉。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年級字:帶(P1) 月(P1) 披(P2) 星(P1)
元·無名氏《硃砂擔》第一折:“帶月披星,忍寒受冷,離鄉井。”
年級字:日(P1) 月(P1) 麗(P2) 天(P1)
年級字:參(P3) 辰(P2) 日(P1) 月(P1)
參、辰,二星名。參與辰,日與月相對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關或勢不兩立。
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三折:“則他這夫妻兒女兩離別,總是我業徹,也強如參辰日月不交接。”
年級字:雪(P1) 月(P1) 風(P1) 花(P1)
年級字:月(P1) 夕(P1) 花(P1) 晨(P2)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局詐》:“程爲人風雅絕倫,議論瀟灑,李悅焉。越日折柬酬之,歡笑益洽。從此月夕花晨,未嘗不相共也。”
年級字:吳(P6+) 牛(P1) 喘(P3) 月(P1)
吳牛:指產於江淮間的水牛。吳地水牛見月疑是日,因懼怕酷熱而不斷喘氣。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臣猶見牛,見月而喘。”《太平御覽》卷四引《風俗通》:“吳牛望見月則喘,彼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
年級字:日(P1) 角(P2) 偃(P0) 月(P1)
晉·袁宏《後漢紀·順帝紀上》:“[樑後]選入掖庭,相工茅通見之,驚曰:‘此所謂日角偃月,相之極貴,臣未嘗見之。’於是以爲貴人。”
年級字:月(P1) 朗(P3) 風(P1) 清(P1)
年級字:河(P1) 傾(P4) 月(P1) 落(P2)
年級字:梳(P3) 雲(P1) 掠(P5) 月(P1)
年級字:臨(P3) 風(P1) 對(P1) 月(P1)
面對清風明月。形容所處的景色非常容易引發人的思緒。
年級字:風(P1) 清(P1) 月(P1) 朗(P3)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支諾皋下》:“時春季夜間,風清月朗。”
年級字:日(P1) 程(P2) 月(P1) 課(P1)
每日每月按一定的程序課試。形容因循守舊,無所創新。
清·莫友芝《〈巢經堂詩鈔〉序》:“[子尹]不肯以詩人自居。當其興到,頃刻千言;無所感觸,或經時不作一字,又脫稿不自收拾,子弟鈔存十之三四而已。而其盤盤之氣,熊熊之光,瀏漓頓挫,不主故常,以視近世日程月課,楦釀篇牘,自張風雅者,其貴賤何如也?”
年級字:月(P1) 暈(P4) 而(P1) 風(P1)
月暈:月亮周圍出現的光環。月亮出現光環,就是要颳風的徵候。比喻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
宋·蘇洵《辨姦論》:“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年級字:語(P1) 出(P1) 月(P1) 脅(P4)
唐·皇甫湜《〈顧況集〉序》:“偏於逸歌長句,駿發踔厲,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脅,意外驚人,語非尋常所能及,最爲快也。”
年級字:戴(P3) 月(P1) 披(P2) 星(P1)
身披星星,頭頂月亮。形容早出晚歸,辛勤勞動,或日夜趕路,旅途辛苦。
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一的:“這大的孩兒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年級字:落(P2) 月(P1) 屋(P1) 樑(P5)
唐·杜甫《夢李白》詩:“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
年級字:日(P1) 月(P1)
蹉跎:時光白白過去。把時光白白地耽誤過去。指虛度光陰。
年級字:批(P2) 風(P1) 抹(P3) 月(P1)
猶言吟風弄月。指詩人以風花雪月爲吟誦的題材以狀其閒適。
年級字:詠(P4) 月(P1) 嘲(P4) 風(P1)
唐·白居易《將歸渭村先寄舍弟》詩:“詠月嘲風先要減,登山臨水亦宜稀。”
年級字:九(P1) 天(P1) 攬(P6) 月(P1)
唐·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詩:“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年級字:風(P1) 清(P1) 月(P1) 明(P1)
微風清涼,月光明朗。形容夜景美好。同“風清月朗”。
明·劉基《橫碧樓記》:“又聞柯亭有美竹,可爲笛,風清月明,登樓一吹,可以來鳳凰,驚蟄龍,真奇事也。”
年級字:朗(P3) 月(P1) 清(P1) 風(P1)
年級字:衆(P3) 星(P1) 捧(P4) 月(P1)
許多星星襯托着月亮。比喻衆人擁護着一個他們所尊敬愛戴的人。
《論語·爲政》:“爲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年級字:月(P1) 夕(P1) 花(P1) 朝(P3)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一折:“你則待要愛纖腰,可便似柔條,不離了舞榭歌臺,不倈更那月夕花朝,想當日個按六幺,舞霓裳未了,猛回頭燭滅香消。”
年級字:日(P1) 月(P1) 其(P2) 除(P2)
年級字:羞(P3) 花(P1) 閉(P2) 月(P1)
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十齣:“不堤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年級字:烘(P6) 雲(P1) 托(P3) 月(P1)
烘:渲染;託:襯托。原指一種畫月亮的傳統手法。後比喻從側面渲染以顯示或突出主體。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金聖嘆批:“而先寫張生者,所謂畫家烘雲托月之祕法。”
年級字:冰(P1) 壺(P3) 秋(P1) 月(P1)
冰壺:盛水的玉壺,比喻潔白。比喻潔白明淨。多指人的品格。
宋·蘇軾《贈潘谷》詩:“布衫漆黑手如龜,未害冰壺貯秋月。”
年級字:日(P1) 月(P1) 如(P2) 梭(P4)
梭:織布時牽引緯線的工具。太陽和月亮象穿梭一樣地來去。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宋·趙德麟《侯鯖錄》卷二:“織烏,日也,往來如梭之織。”
年級字:拿(P2) 雲(P1) 捉(P2) 月(P1)
年級字:星(P1) 離(P2) 月(P1) 會(P1)
年級字:風(P1) 情(P2) 月(P1) 意(P1)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九回:“眉似初春柳葉,常含着雨恨雲愁;臉如三月桃花,暗帶着風情月意。”
年級字:日(P1) 新(P1) 月(P1) 著(P2)
年級字:古(P1) 朗(P3) 月(P1) 行(P1)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淒怆摧心肝。
年級字:賓(P3) 日(P1) 月(P1)
迎送。多指歲月流逝。賓,通“儐”,指迎接。餞,指送別。
語出《書·堯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昜谷。寅賓出日,平秩東作。”又:“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餞納日,平秩西成。”
年級字:秋(P1) 月(P1) 春(P1) 風(P1)
唐·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
年級字:眾(P3) 星(P1) 捧(P4) 月(P1)
許多星星襯托著月亮。比喻眾人擁護著一個他們所尊敬愛戴的人。
《論語·為政》:“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年級字:花(P1) 顏(P2) 月(P1) 貌(P2)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年級字:日(P1) 昇(P3) 月(P1) 恆(P3)
恆: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陽剛剛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當興旺的時候。舊時常用作祝頌語。
年級字:日(P1) 增(P2) 月(P1) 盛(P2)
清·王韜《甕牖餘談·西國印書考》:“明崇禎時,麻蔭朱實立第一印書局,印器從英運至,其後日增月盛。”
年級字:風(P1) 前(P1) 月(P1) 下(P1)
唐·劉禹錫《洛中逢白監同話遊樑之樂因寄宣武令孤相公》詩:“借問風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對胡牀。”
年級字:經(P1) 年(P1) 累(P3) 月(P1)
明·孫仁孺《東郭記·爲衣服》:“幸有章子前去,可以無虞,教俺不須記掛,但雖則如此,千山萬水,經年累月,好是懸懸。”
年級字:日(P1) 削(P3) 月(P1) 割(P3)
年級字:日(P1) 月(P1) 交(P1) 食(P1)
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二折:“爺!怪事,怪事!只見日月交食,不曾見轆軸退皮。”
年級字:花(P1) 好(P1) 月(P1) 圓(P1)
花兒正盛開,月亮正圓滿。比喻美好圓滿。多用於祝賀人新婚。
宋·晁端禮《行香子》詞:“莫思身外,且鬥樽前,原花長好,人長健,月長圓。”
年級字:殘(P5) 冬(P1) 臘(P4) 月(P1)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七:“錯過了吉日良時,殘冬臘月,未必有好日了。”
年級字:閉(P2) 月(P1) 羞(P3) 花(P1)
閉: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兒羞慚。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引動這撩雲撥雨心,想起那閉月羞花貌,撇的似繞朱門燕子尋巢。”
年級字:吟(P5) 風(P1) 詠(P4) 月(P1)
舊指文人寫作或朗誦以風月等自然景色爲題材的作品。現多形容作品空虛無聊。
唐·範傳正《李翰林白墓誌銘》:“吟詠風月,席天幕地,但貴其適所以適,不知夫所以然而然。”
年級字:月(P1) 明(P1) 星(P1) 稀(P3)
三國·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年級字:日(P1) 來(P1) 月(P1) 往(P1)
唐·劉商《胡笳十八拍》之十二:“日來月往相催遷,迢迢星歲欲周天。”
年級字:水(P1) 中(P1) 捉(P2) 月(P1)
年級字:積(P3) 歲(P2) 累(P3) 月(P1)
明·張居正《答總統凌洋山言邊地種樹設險書》:“昔謝病山居,手植榆柳,今已鬱然參天。若以官法爲之,積歲累月,竟成虛謬矣。”
年級字:映(P3) 月(P1) 讀(P1) 書(P1)
《南史·江泌傳》:“泌少貧,晝日斫屧爲業,夜讀書隨月光,光斜則握卷升屋,睡極墮地則更登。”
年級字:月(P1) 滿(P2) 則(P3) 虧(P4)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語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數也。”
年級字:五(P1) 月(P1) 披(P2) 裘(P0)
晉·皇甫謐《高士傳》捲上:“五月披裘而負薪,豈取金者哉?”
年級字:月(P1) 旦(P1) 春(P1) 秋(P1)
《後漢書·許劭傳》:“初,劭與靖(劭從兄)俱有高名,好共核論鄉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
年級字:日(P1) 月(P1) 逾(P6) 邁(P3)
年級字:花(P1) 朝(P3) 月(P1) 夕(P1)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舊唐書·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
年級字:月(P1) 中(P1) 折(P2) 桂(P1)
年級字:忠(P2) 貫(P1) 日(P1) 月(P1)
《新唐書·郭子儀傳贊》:“子儀自朔方提孤軍,轉戰逐北,誼不還顧……雖唐命方永,亦有忠貫日月,神明扶持者哉!”
年級字:華(P2) 星(P1) 秋(P1) 月(P1)
如秋月那樣清澈明朗,像星星那樣閃閃發光。形容文章寫得非常出色。
年級字:遷(P5) 延(P4) 日(P1) 月(P1)
年級字:光(P1) 風(P1) 霽(P0) 月(P1)
光風:雨後初晴時的風;霽:雨雪停止。形容雨過天晴時萬物明淨的景象。也比喻開闊的胸襟和心地。
宋·黃庭堅《豫章集·濂溪詩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
年級字:跳(P1) 丸(P3) 日(P1) 月(P1)
唐·韓愈《秋懷》詩:“憂愁費晷景,日月如跳丸。”唐·杜牧《寄浙東韓乂評事》詩:“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經秋。”
年級字:日(P1) 往(P1) 月(P1) 來(P1)
《易·繫辭下》:“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年級字:日(P1) 積(P3) 月(P1) 累(P3)
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斷積累。指長時間不斷地積累。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三:“日積月累,有了一大包銀子。”
年級字:日(P1) 積(P3) 月(P1) 聚(P3)
《宋史·張致遠傳》:“使州縣無妄用,歸其餘於監司;監司無妄用,歸其餘於朝廷;朝廷無橫費,日積月聚,惟軍須是慮,中興之業可致也。”
年級字:花(P1) 前(P1) 月(P1) 下(P1)
唐·白居易《老病》詩:“盡聽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年級字:日(P1) 就(P1) 月(P1) 將(P3)
就:成就;將:進步。每天有成就,每月有進步。形容精進不止。也日積月累。
《詩經·周頌·敬之》:“日就月將,學有緝熙於光明。”
年級字:日(P1) 累(P3) 月(P1) 積(P3)
《資治通鑑·唐文宗開成五年》:“先帝於大臣好爲形跡,小過皆含容不言,日累月積,以致禍敗。”
年級字:日(P1) 引(P2) 月(P1) 長(P1)
語出《國語·齊語》:“昔吾先君襄公築臺以爲高位,田、狩、罼、弋,不聽國政,卑聖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國家不日引,不月長。”韋昭注:“引,申也;長,益也。”
年級字:日(P1) 銷(P3) 月(P1) 鑠(P0)
年級字:不(P1) 日(P1) 不(P1) 月(P1)
《詩經·王風·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年級字:月(P1) 沒(P1) 參(P3) 橫(P2)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一·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親友在門,飢不及餐。”
年級字:月(P1) 露(P2) 風(P1) 雲(P1)
《隋書·李諤傳》:“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
年級字:日(P1) 月(P1) 如(P2) 流(P1)
年級字:調(P4) 風(P1) 弄(P2) 月(P1)
元·查德卿《醉太平·春情》曲:“春風管絃,夜月鞦韆,調風弄月醉花前。”
年級字:月(P1) 貌(P2) 花(P1) 容(P2)
明·胡文煥《羣音類選·清腔類·李子花》:“可惜了月貌花容,顛倒做敗柳殘花。”
年級字:月(P1) 圓(P1) 花(P1) 好(P1)
花兒正盛開,月亮正圓滿。比喻美好圓滿。多用於祝賀人新婚。
宋·晁補之《御街行》詞:“幽期莫誤香閨恨,羅帶今朝褪。月圓花好一般春,觸處總堪乘興。”
年級字:日(P1) 月(P1) 削(P3)
朘:縮小,減少。形容逐漸縮小。也指時時受到搜刮。同“日削月朘”。
年級字:田(P1) 月(P1) 桑(P4) 時(P1)
南朝齊·蕭子良《諫射雉啓》:“且田月向登,桑時告至。”
年級字:霽(P0) 風(P1) 朗(P3) 月(P1)
柯靈《<阿英散文選>序言》:“一九六二年春,曾有過一度愉快的促膝長談。那時政治上正好有一段霽風朗月的日子。”
年級字:抹(P3) 月(P1) 風(P1)
意思是用風月當菜餚。這是文人表示家貧沒有東西待客的風趣說法,
宋·蘇軾《和何長官六言次韻》:“貧家何以娛客,但知抹批風。”
年級字:日(P1) 東(P1) 月(P1) 西(P1)
漢·蔡琰《胡茄十八拍》:“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
年級字:流(P1) 星(P1) 趕(P2) 月(P1)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四回:“那一頓如流星趕月,風捲殘雲,吃得罄盡。”
年級字:日(P1) 新(P1) 月(P1) 盛(P2)
年級字:日(P1) 削(P3) 月(P1)
朘:縮小,減少。日日削減,月月縮小。形容逐漸縮小。也指時時受到搜刮。
漢·班固《漢書·董仲舒傳》:“民日削月朘,寖以大窮。”
年級字:日(P1) 省(P2) 月(P1) 試(P3)
省:檢查;試:考覈。每天檢查,每月考覈。形容經常查考。
《禮記·中庸》:“日省月試,既稟稱事,所以勸百工也。”
年級字:今(P1) 月(P1) 古(P1) 月(P1)
唐·李白《把酒問月》詩:“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年級字:花(P1) 朝(P3) 月(P1) 夜(P2)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南朝·梁元帝《春別應令詩》:“動春心花朝月夜,誰忍相思今不見。”
年級字:月(P1) 缺(P3) 難(P2) 圓(P1)
年級字:雕(P3) 風(P1) 鏤(P0) 月(P1)
明·張煌言《梅嶺山居詩引》:“是使騷人雕風鏤月,總是拈花,釋子說乘參宗,無非夢草。”
年級字:猿(P4) 猴(P2) 取(P2) 月(P1)
宋·黃庭堅《沁園春》詞:“鏡裏拈花,水中捉月,覷着無由得近伊。”
年級字:海(P1) 底(P2) 撈(P3) 月(P1)
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力氣。
唐·釋元覺《永嘉證道歌》:“鏡裏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
年級字:日(P1) 月(P1) 無(P2) 光(P1)
年級字:月(P1) 下(P1) 老(P1) 兒(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七回:“管姻緣的有一位月下老兒,預先註定,暗裏只用一根紅絲,把這兩個人的腳絆住……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栓的,再不能到一處。”
年級字:得(P1) 月(P1) 較(P2) 先(P2)
水邊的樓臺先得到月光。比喻能優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種地位或關係。
宋·俞文豹《清夜錄》:“范文正公鎮錢塘,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
年級字:長(P1) 年(P1) 累(P3) 月(P1)
巴金《短簡·給一個孩子》:“一件重大的事情要經過長年累月的努力才能夠有成就。”
年級字:日(P1) 濡(P0) 月(P1) 染(P3)
濡:浸潤。染:薰染。天長日久地漸漸薰染。指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發生逐漸的變化。亦作“日漸月染”。
年級字:牛(P1) 衣(P1) 歲(P2) 月(P1)
清·曾國藩《送妹夫王五歸》詩之四:“織屨辟纑終古事,牛衣歲月即羲皇。”
年級字:曉(P4) 風(P1) 殘(P5) 月(P1)
拂曉風起,殘月將落。常形容冷落淒涼的意境。也指歌妓的清唱。
宋·柳永《雨霖鈴》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年級字:年(P1) 頭(P1) 月(P1) 尾(P1)
指從歲首到臘月底,泛指一年之中。也指《春秋》三傳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時試官常擷取以試應試明經科士子是否熟諳經傳本文。
宋·林光朝《癡頑不識字》詩:“年頭月尾無一是,咄咄癡頑不識字。”
年級字:衆(P3) 星(P1) 攢(P0) 月(P1)
許多星星聚集、環繞着月亮。比喻衆人擁戴一人或衆物圍繞一物。
《五燈會元·清涼益禪師法嗣·黃山良匡禪師》:“問:‘衆星攢月時如何?’師曰:‘喚甚麼作月?’”
年級字:風(P1) 花(P1) 雪(P1) 月(P1)
原指舊時詩文裏經常描寫的自然景物。後比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空洞的詩文。也指愛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宋·邵雍《伊川擊壤集序》:“雖死生榮辱,轉戰於前,曾未入於胸中,則何異四時風花雪月一過乎眼也。”
年級字:月(P1) 章(P3) 星(P1) 句(P2)
元·馬熙《摸魚子八首》之六:“集詞敬爲先生壽,博得月章星句。”
年級字:日(P1) 居(P2) 月(P1) 諸(P4)
居:音“積”,語助詞,同“乎”;諸:語助詞。指光陰的流逝。
《詩·邶風·柏舟》:“日居月諸,胡迭而微。”晉·陶潛《命子》詩:“日居月諸,漸免子孩。”
年級字:皓(P6+) 月(P1) 千(P1) 里(P1)
範圍極爲廣闊的千山萬水都處於皎潔的月光照射之下。形容月光皎潔,天氣暗和。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靜影沉璧。”
年級字:日(P1) 增(P2) 月(P1) 益(P2)
年級字:月(P1) 落(P2) 參(P3) 橫(P2)
唐·柳宗元《龍城錄·趙師雄醉憩梅花下》:“時東方已白,師雄起視,乃在大梅花樹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須月落參橫,但惆悵而爾。”
年級字:落(P2) 月(P1) 屋(P1) 梁(P5)
唐·杜甫《夢李白》詩:“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
年級字:芳(P2) 年(P1) 華(P2) 月(P1)
南朝·宋·劉鑠《擬行行重行行》:“芳年有華月,佳人無還期。”
年級字:遷(P5) 延(P4) 歲(P2) 月(P1)
年級字:月(P1) 下(P1) 花(P1) 前(P1)
唐·白居易《老病》詩:“盡聽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年級字:春(P1) 花(P1) 秋(P1) 月(P1)
南唐·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年級字:停(P1) 雲(P1) 落(P2) 月(P1)
晉·陶潛《停雲詩序》:“停雲,思親友也。”唐·杜甫《夢李白》詩:“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
年級字:歲(P2) 月(P1)
蹉跎:時光白白過去。把時光白白地耽誤過去。指虛度光陰。
年級字:五(P1) 月(P1) 飛(P1) 霜(P3)
年級字:風(P1) 清(P1) 月(P1) 白(P1)
微風清涼,月色皎潔。形容夜景幽美宜人。同“風清月皎”。
宋·歐陽修《採桑子》詞:“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
年級字:日(P1) 新(P1) 月(P1) 異(P3)
新:更新;異: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變化。指發展或進步迅速,不斷出現新事物、新氣象。
年級字:裁(P4) 月(P1) 鏤(P0) 雲(P1)
剪裁明月,雕刻雲霞。比喻詩文中辭藻潤飾,景物描繪的新巧。
清·汪琬《〈綺裏詩選〉序》:“裁月鏤雲,未足與言新也。”
年級字:嘯(P6) 傲(P4) 風(P1) 月(P1)
嘯傲:隨意長嘯吟詠遊樂。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詠遊賞。
茅盾《夜讀偶記》五:“他們都是些逃避現實的無病呻吟的夢想家,或者是嘯傲風月的隱士。”
年級字:風(P1) 情(P2) 月(P1) 思(P2)
明·高濂《玉簪記·合慶》:“京兆府當年指腹,女貞觀重會玉簪。慢寫出風情月思,畫堂前侑酒承歡。”明·楊柔勝《玉環記·韋皋延賓》:“記當年與那人初見,只指望郵亭一夜姻緣,誰想他風情月思深留戀,安甜靜,樂幽閒。”
年級字:花(P1) 辰(P2) 月(P1) 夕(P1)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清·王韜《淞濱瑣話·藥娘》:“每值花辰月夕,輒置酒宴賞。”
年級字:月(P1) 值(P2) 年(P1) 災(P3)
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問甚麼撞着喪們,管甚麼逢着弔客,怕甚麼月值年災,拼死在鶯花寨。” 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早是抱閒怨時乖運蹇,又添這害相思月值年災。
年級字:犀(P2) 牛(P1) 望(P2) 月(P1)
《關尹子·五鑑》:“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識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年級字:水(P1) 月(P1) 觀(P2) 音(P1)
佛經謂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個不同形象的法身,畫作觀水中月影狀的稱水月觀音。見《法華經·普門品》。後用以喻人物儀容清。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蘭麝香仍在,佩環聲漸遠。東風搖曳垂楊線,遊絲牽惹桃花片,珠簾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開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觀音現。”
年級字:日(P1) 省(P2) 月(P1) 修(P2)
清·嚴有禧《漱華隨筆·知縣改授》:“使本官讀書進學,日省月修,待其老成,然後授以任事之職。”
年級字:日(P1) 月(P1) 不(P1) 居(P2)
年級字:雲(P1) 窗(P2) 月(P1) 戶(P1)
宋·向子諲《清平樂·奉酬韓叔夏》詞:“薄情風雨,斷送花何許。一夜清香無覓處。卻返雲窗月戶。”
年級字:日(P1) 月(P1)
蹉跎:時光白白過去。把時光白白地耽誤過去。指虛度光陰。
年級字:旬(P4) 輸(P4) 月(P1) 送(P1)
年級字:面(P1) 如(P2) 滿(P2) 月(P1)
臉盤圓圓的、白白的,象滿月一樣。形容相貌白淨豐滿而有神采。
《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其相貌也,面如滿月,目若青蓮。”
年級字:日(P1) 異(P3) 月(P1) 新(P1)
指發展或進步迅速,不斷出現新事物、新氣象。同“日新月異”。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巾履》:“近年以來,殊詭制,日異月新。”
年級字:日(P1) 月(P1) 經(P1) 天(P1)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馮衍傳上》:“其事昭昭,日月經天,河海帶地,不足以比。”
年級字:花(P1) 弄(P2) 月(P1)
明·周履靖《錦箋記·遊杭》:“拈花弄月須乘少,問水尋山莫待遲。”
年級字:日(P1) 益(P2) 月(P1) 滋(P3)
年級字:詠(P4) 嘲(P4) 風(P1) 月(P1)
指描寫風雲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同“詠月嘲風”。
年級字:水(P1) 底(P2) 撈(P3) 月(P1)
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費力氣。同“水中撈月”。
年級字:河(P1) 斜(P4) 月(P1) 落(P2)
清·洪昇《長生殿·偷曲》:“你看河斜月落,斗轉參橫,不免回去罷。”
年級字:飛(P1) 霜(P3) 六(P1) 月(P1)
年級字:日(P1) 月(P1) 合(P1) 璧(P6)
指地球進入太陽與月球之間或月球進入地球與太陽之間所發生的現象。“日月合璧”在朔發生日食,在望發生月食。
年級字:衆(P3) 星(P1) 拱(P4) 月(P1)
許多星星聚集、環繞着月亮。比喻衆人擁戴一人或衆物圍繞一物。同“衆星攢月”。
徐遲《搜盡奇峯打草稿》:“而在那個主要工程的位置上,則綴有一顆大紅寶石。在它的周圍又加衆星拱月,環繞着好些較小的紅寶石。”
年級字:水(P1) 中(P1) 撈(P3) 月(P1)
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費力氣。
宋·黃庭堅《沁園春》詞:“鏡裏拈花,水中捉月,覷着無由得近伊。”
年級字:步(P1) 月(P1) 登(P1) 雲(P1)
明·謝讜《四喜記·赴試秋闈》:“我勸你休帶憐香借玉心,頓忘步月登雲志。”
年級字:歲(P2) 月(P1)
明·張鳳翼《灌園記·君後授衣》:“倘我不能報復而死,埋沒了龍家的豹韜,枉蹉跎歲月一死鴻毛。”
年級字:嘲(P4) 風(P1) 弄(P2) 月(P1)
嘲:嘲笑;弄:玩賞;風、月:泛指各種自然景物。指描寫風雲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
唐·白居易《將歸渭村先寄舍弟》詩:“詠月嘲風先要減,登山臨水亦宜稀。”
年級字:水(P1) 底(P2) 摸(P2) 月(P1)
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費力氣。同“水中撈月”。
年級字:優(P3) 遊(P2) 歲(P2) 月(P1)
茅盾《子夜》四:“可惜他這位兒子雖名爲‘家駒’,實在還比不上一條‘家狗’,因此早該是退休享福的曾滄海卻還不能優遊歲月,甚至柴米油鹽等等瑣細,都得他老人家操一份心。”
年級字:鏤(P0) 月(P1) 裁(P4) 雲(P1)
唐·李義府《堂堂詞》:“鏤月成歌扇,裁雲作舞衣。”
年級字:風(P1) 月(P1) 無(P2) 邊(P1)
宋·朱熹《六先生畫像·濂溪先生》:“風月無邊,庭草交翠。”
年級字:煙(P2) 花(P1) 風(P1) 月(P1)
吳梅《風洞山·遊湖》:“咳!弘光啊!都是些煙花風月擔誤了你也!”
年級字:烘(P6) 雲(P1) 託(P4) 月(P1)
年級字:星(P1) 前(P1) 月(P1) 下(P1)
年級字:清(P1) 風(P1) 朗(P3) 月(P1)
比喻不隨便結交朋友。也比喻清閒無事。同“清風明月”。
年級字:壺(P3) 天(P1) 日(P1) 月(P1)
金·長筌子《西江月》詞:“返照壺天日月,休言塵世風波。”
年級字:枉(P6) 費(P3) 日(P1) 月(P1)
枉:白白地。費:浪費。日、月:時間、光陰。白白地浪費時光。
年級字:明(P1) 月(P1) 清(P1) 風(P1)
只與清風、明月爲伴。比喻不隨便結交朋友。也比喻清閒無事。
《南史·謝惠傳》:“入吾室者,但有清風;對吾飲者,惟當明月。”
年級字:月(P1) 裡(P3) 娥(P0)
嫦娥:神話中月宮裡的仙女,相傳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藥而上了月宮。比喻風姿綽約的美女。
年級字:雲(P1) 窗(P2) 月(P1) 帳(P4)
明·高啓《夜聞吳女誦經》詩:“雲窗月帳散花多,閒讀金經夜若何!”
年級字:歲(P2) 月(P1) 不(P1) 居(P2)
漢·孔融《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年級字:無(P2) 邊(P1) 風(P1) 月(P1)
無邊:無限;歲月:風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學家周敦頤死後影響深廣。後形容無限的美好風景。
宋·朱熹《六先生畫像贊·濂溪先生》:“風月無邊,庭草交翠。”
年級字:壺(P3) 中(P1) 日(P1) 月(P1)
唐·李白《下途歸石門舊居》:“何當脫屣謝時去,壺中別有日月天。”
年級字:淹(P3) 旬(P4) 曠(P5) 月(P1)
宋·蘇舜欽《漣水軍新閘記》:“至者必淹旬曠月,不得遽去。”
年級字:五(P1) 黃(P1) 六(P1) 月(P1)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二七回:“只爲五黃六月,無人使喚,父母又年老,所以親身來送。”
年級字:一(P1) 日(P1) 三(P1) 月(P1)
《詩·王風·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年級字:懸(P5) 若(P3) 日(P1) 月(P1)
宛如太陽和月亮一樣高高地掛在天空上。形容作品具有永恆的生命力。
年級字:月(P1) 黑(P1) 風(P1) 高(P1)
元·元懷《拊掌錄》:“歐陽公與人行令,各作詩兩句,須犯徒以上罪者……一雲:‘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
年級字:月(P1) 落(P2) 烏(P3) 啼(P4)
年級字:雲(P1) 容(P2) 月(P1) 貌(P2)
明·梁辰魚《香遍滿·寄王桂父》套曲:“雲容月貌,尋常淡妝難畫描。出落風神年尚小,一團都是俏。”
年級字:風(P1) 月(P1) 無(P2) 涯(P6)
宋·邵雍《世上吟》:“光陰有限同歸老,風月無涯可慰顏。”
年級字:沐(P4) 日(P1) 浴(P3) 月(P1)
傳說禹登南嶽,獲金簡玉字之書,有文曰:“祝融司方發其英,沐日浴月百寶生。”《花月痕》第四九回:“,妖氣盡豁,脫履人間,天高地闊。”
年級字:披(P2) 星(P1) 帶(P1) 月(P1)
年級字:日(P1) 月(P1) 重(P1) 光(P1)
重光:重放光芒。太陽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經過一番動亂後出現新的清明局面。
《尚書·顧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三國魏·繆襲《魏鼓吹曲》:“日月爲重光。”
年級字:花(P1) 晨(P2) 月(P1) 夕(P1)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清·汪汝謙《畫舫約》:“花晨月夕,如乘彩雲而登碧落。”
年級字:鏡(P2) 花(P1) 水(P1) 月(P1)
鏡裏的花,水裏的月。原指詩中靈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後比喻虛幻的景象。
唐·裴休《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方袍大達法師元祕塔碑銘》:“崢嶸棟樑,一旦而摧。水月鏡像,無心去來。”
年級字:累(P3) 月(P1) 經(P1) 年(P1)
累:累積。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形容經歷的時間很長。
《敦湟變文集·大目乾運冥間救母變文》:“頭似大山,三江難滿。無聞漿水之名,累月經年,受飢贏之苦。”
年級字:日(P1) 月(P1) 合(P1) 壁(P2)
日月同時上升,出現於陰曆的朔日。古人以爲是國家的瑞兆。
年級字:月(P1) 落(P2) 星(P1) 沉(P2)
五代蜀·韋莊《酒泉子》詞:“月落星沉,樓上美人春睡。”
年級字:歲(P2) 月(P1) 如(P2) 流(P1)
南朝·陳·徐陵《與齊尚書僕射楊遵彥書》:“歲月如流,人生何幾!”
年級字:捉(P2) 風(P1) 捕(P2) 月(P1)
清·鈕琇《觚剩續編·律例》:“自風雅之道衰,即愚若胡生,亦必捉風捕月,自詡五言之城。”
年級字:迎(P2) 風(P1) 待(P3) 月(P1)
唐·元稹《會真記》:“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年級字:積(P3) 年(P1) 累(P3) 月(P1)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後娶》:“積年累月,安有孝子乎?”
年級字:星(P1) 月(P1) 交(P1) 輝(P3)
宋·歐陽修《秋聲賦》:“星月皎潔,明河在天。”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九回:“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霽,星月交輝,六行走三市,競放花燈。”
年級字:日(P1) 異(P3) 月(P1) 殊(P3)
年級字:成(P1) 年(P1) 累(P3) 月(P1)
成:整;累:積聚。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時間長久。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二回:“平白的沒事還在這裏成年累月的閒住着,何況來招呼姑娘呢?”
年級字:月(P1) 盈(P4) 則(P3) 食(P1)
盈:滿;食:通“蝕”。月亮圓的時候就容易發生月蝕。比喻事物盛到極點就會衰落。
年級字:海(P1) 中(P1) 撈(P3) 月(P1)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臨安府也沒奈何,只得行個文書訪拿,先前的兩個轎伕,卻又不知姓名住址,無影無蹤,海中撈月,眼見得一個夫人送在別處去了。”
年級字:如(P2) 花(P1) 似(P3) 月(P1)
年級字:風(P1) 光(P1) 月(P1) 霽(P0)
指雨過天晴時明淨清新的景象。亦比喻胸襟開闊、心地坦白。
明·蘇濬《雞鳴偶記》:“風光月霽,是吾心太虛真境;鳥語花陰,是吾心無盡生意。”
年級字:笑(P1) 傲(P4) 風(P1) 月(P1)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在草廬之中,但笑傲風月,抱膝危坐。”
年級字:日(P1) 升(P1) 月(P1) 恆(P3)
恆: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陽剛剛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當興旺的時候。舊時常用作祝頌語。
年級字:日(P1) 徵(P5) 月(P1) 邁(P3)
年級字:日(P1) 久(P1) 月(P1) 深(P2)
《魏書·蕭寶夤傳》:“又在京之官,積年一考……雖當時文簿,記其殿最,日久月深,駁落都盡,人有去留,誰復掌其勤墮?”
年級字:常(P1) 年(P1) 累(P3) 月(P1)
高雲覽《小城春秋》第一章:“福建內地常年累月鬧着兵禍、官災、綁票、械頭。”
年級字:日(P1) 異(P3) 月(P1) 更(P1)
明·謝肇淛《五雜俎·事部三》:“文字之變,日異月更,不可窮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