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家(P1) 諭(P6) 戶(P1) 曉(P4)
年級字:家(P1) 喻(P3) 戶(P1) 曉(P4)
喻:明白;曉:知道。家家戶戶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宋·樓鑰《繳鄭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諭(喻)戶曉。”
年級字:曉(P4) 行(P1) 夜(P2) 住(P1)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一卷:“趙旭詞畢,作別親友,起程而行。於路飢餐渴飲,夜住曉行。不則一日,來到東京。”
年級字:曉(P4) 風(P1) 殘(P5) 月(P1)
拂曉風起,殘月將落。常形容冷落淒涼的意境。也指歌妓的清唱。
宋·柳永《雨霖鈴》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年級字:戶(P1) 告(P1) 人(P1) 曉(P4)
漢·劉向《列女傳·節義》:“樑國豈可戶告人曉也?被不義之名,何面目以見兄弟國人哉?”
年級字:曉(P4) 以(P1) 大(P1) 義(P3)
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憶》第十四篇:“林時爽誤信其中頗有黨人,合欲曉以大義。”
年級字:曉(P4) 以(P1) 利(P2) 害(P1)
年級字:曉(P4) 行(P1) 夜(P2) 宿(P3)
曉:天明。一早起來趕路,到夜裏才住宿下來。形容旅途奔波勞苦。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一折:“但願你曉行晚宿無辭憚。”
年級字:連(P1) 更(P1) 曉(P4) 夜(P2)
年級字:家(P1) 至(P1) 戶(P1) 曉(P4)
《舊唐書·魏漠傳》:“雖然,疑似之間,不可家至而戶曉。”
年級字:無(P2) 所(P2) 不(P1) 曉(P4)
元·吳昌齡《東坡夢》第一折:“此女甚是聰慧……便是三教九流的說話,無所不通,無所不曉。”
年級字:不(P1) 曉(P4) 世(P1) 務(P3)
不知曉當前重要的事態和時代的潮流。現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宋史·王安石傳》:“拜參知政事,上謂曰:‘人皆不能知卿,以爲卿但知經術,不曉世務。’”
年級字:神(P1) 不(P1) 知(P1) 鬼(P2) 不(P1) 曉(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