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今(P1) 是(P1) 昔(P1) 非(P2)
現在是對的,過去是錯的。指認識過去的錯誤。同“今是昨非”。
明·王世貞《觚不觚錄》:“若其今是昔非,不觚而觚者,百固不能二三也。”
年級字:撫(P5) 今(P1) 痛(P2) 昔(P1)
明·陳汝元《金蓮記·釋憤》:“感惠忘仇,撫今痛昔。”
年級字:今(P1) 非(P2) 昔(P1) 比(P1)
現在不是過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勢、自然面貌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元·關漢卿《謝天香》第四折:“小官今非昔比,官守所拘,功名在念豈敢飲酒?”
年級字:今(P1) 昔(P1) 之(P2) 感(P3)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十四回:“諸舊好俱在,譚孝若已作古人。今昔之感,悽悵莫狀。”
年級字:撫(P5) 今(P1) 悼(P5) 昔(P1)
年級字:感(P3) 今(P1) 懷(P3) 昔(P1)
晉·潘岳《爲諸婦祭庚新婦文》:“彷彿示行,故瞻弗獲;伏膺飲淚,感今懷昔。”
年級字:撫(P5) 今(P1) 思(P2) 昔(P1)
秦牧《長街燈語一九七九年的晨鐘》:“撫今思昔,心頭掀起了思想的浪花。”
年級字:今(P1) 不(P1) 如(P2) 昔(P1)
昔:往昔,過去。現在不如過去。多用於表示對世事的不滿情緒。
宋·吳曾《能改齋溫錄·冷齋不讀書》:“作詩曰:‘老色日上面,歡悰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後當不如今。’”
年級字:非(P2) 昔(P1) 是(P1) 今(P1)
昔:過去。今:現在。認爲過去是錯誤的,現在是正確的。
《宣和書譜·隸書敘論》:“秦並六國一統天下,欲愚黔首,自我作古,往往非昔是今。”
年級字:撫(P5) 今(P1) 追(P1) 昔(P1)
撫:拍,摸,引伸爲注意,注視;追:回想;昔:過去。看看現在,想想過去。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五:“吾道洵堪千古,撫今追昔,能無黯然。”
年級字:感(P3) 今(P1) 思(P2) 昔(P1)
宋·劉珙《滿江紅·遙壽仲固叔誼》詞:“嘆離多聚少,感今思昔。”
年級字:感(P3) 今(P1) 惟(P0) 昔(P1)
晉·盧諶《贈劉琨》詩:“瞻彼日月,迅過俯仰;感今惟昔,口存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