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n
年級字:旦(P1)
詞性:名詞,形容詞
文言文字詞晨、早、朝夕,
暮甲金文象似太陽剛剛在地平線昇起。
日出的時間和景象,也有新開始的、和存有朝陽氣息的: 旦夕、旦暮、通宵達旦、枕戈待旦。
新年的開始: 元旦
時段: 旦旦
發生的當時: 一旦
戲劇中的主角:花旦、武旦、刀馬旦、小旦、老旦。
《文選.左思.蜀都賦》:「晨鳧旦至,候鴈銜蘆。」
漢.揚雄〈解嘲〉:「旦握權則為卿相,夕失勢則為匹夫。」
《南齊書.卷九.禮志上》:「秦人以十月旦為歲首。」
dàn shī
fù dàn
年級字:復(P4) 旦(P1)
詞性:名詞,動詞
1.謂又光明,天明。
例:《尚書大傳》卷一下:“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鄭玄注:“言明明相代。” 唐白居易《曲江早秋》詩:“我年三十六,冉冉昏復旦。” 清黃鷟來《和陶飲酒詩》之六:“既宵乃復旦,日月悠悠爾。”
2.大學名稱。復旦大學,簡稱“復旦”,位於上海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始人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首任校董為國父孫中山。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意在自強不息。
dá dàn
dàn dàn
huā dàn
yuán dàn
dàn jué
年級字:旦(P1) 角(P2)
詞性:名詞
戲曲角色,扮演婦女,有青衣、花旦、花衫、老旦、刀馬旦、武旦等區別,有時亦特指青衣、花旦。
yuē dàn
年級字:約(P2) 旦(P1)
約旦位於亞洲西部,阿拉伯半島的西北,西與巴勒斯坦、以色列為鄰,北與敘利亞接壤,東北與伊拉克交界,東南和南部與沙特阿拉伯相連。約旦基本上是個內陸國家(在西南部臨近亞喀巴灣有極小一段海岸)。約旦是一個比較小的阿拉伯國家,但相對周邊國家來說約旦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穩定。約旦人民生活較為富裕,在伊斯蘭國家中相對開放。約旦比較缺乏淡水資源,石油資源不豐富。旅遊業是約旦支柱產業之一。
dàn xī
年級字:旦(P1) 夕(P1)
詞性:名詞
早晚,
晨夕,
朝夕1. 早與晚。
《墨子·號令》:“諸門下朝夕立若坐,各令以年少長相次,旦夕就位,先右有功有能。” 唐張巡《聞笛》詩:“旦夕更樓上,遙聞橫笛音。”2. 日夜;每天。
《書·冏命》:“昔在文武,聰明齊聖……其侍御僕從,罔非正人,以旦夕承弼厥闢。” 漢劉向《列女傳·鄒孟軻母》:“ 孟子懼,旦夕勤學不息。” 宋蘇軾《藥誦》:“自今日以往,旦夕食淡麪四兩。” 清龔自珍《葛伯仇餉解》:“ 葛雖貧,土可兼, 葛伯放而柔,彊隣聖敵,旦夕虎視,發眾千百入其境……能無懼乎?”
3. 比喻短時間內。
《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三·焦仲卿妻》:“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 宋蘇軾《答孫誌康書》:“今復覩此文,旦夕當下筆,然不願傳出。”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關於革命軍方面消息》:“戰況甚佳, 南京旦夕可下。”
yī dàn
年級字:通(P3) 宵(P2) 徹(P4) 旦(P1)
年級字:坐(P1) 以(P1) 待(P3) 旦(P1)
《尚書·太甲上》:“先王昧爽,丕顯,坐以待旦。”《孟子·離婁下》:“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年級字:偷(P2) 安(P1) 旦(P1) 夕(P1)
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時間短。只圖眼前的一時安逸。
三國魏·鍾會《移蜀將吏士檄》:“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發,玉石俱碎。”
年級字:雞(P1) 鳴(P4) 戒(P3) 旦(P1)
《詩經·齊風·雞鳴序》:“《雞鳴》,思賢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陳賢妃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
年級字:雞(P1) 鳴(P4) 候(P1) 旦(P1)
年級字:旦(P1) 暮(P5) 入(P1) 地(P1)
旦:早晨。暮:晚上。地:地府。早晚就要進入地府。表示年齡已高,隨時都可能死去。
年級字:月(P1) 旦(P1) 春(P1) 秋(P1)
《後漢書·許劭傳》:“初,劭與靖(劭從兄)俱有高名,好共核論鄉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
年級字:信(P1) 誓(P4) 旦(P1) 旦(P1)
信誓:表示誠意的誓言;旦旦:誠懇的樣子。誓言說得真實可信。
年級字:通(P3) 宵(P2) 達(P1) 旦(P1)
通宵:通夜,整夜;達:到;旦:天亮。整整一夜,從天黑到天亮。
魯迅《華蓋集續編·無花的薔薇之三》:“乙校昨夜通宵達旦,將赤化書籍完全焚燒矣。”
年級字:旦(P1) 夕(P1) 之(P2) 間(P1)
漢·無名氏《焦仲卿妻》:“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
年級字:夙(P0) 興(P2) 昧(P6) 旦(P1)
年級字:命(P3) 在(P1) 旦(P1) 夕(P1)
旦夕:早晚之間,形容極短的時間。生命垂危,很快會死去。
唐·陳子昂《為建安王與諸將書》:“盡病水腫,命在旦夕。”
年級字:一(P1) 旦(P1) 一(P1) 夕(P1)
《史記·太史公自序》:“臣弒君,子弒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漸久矣。”
年級字:連(P1) 宵(P2) 達(P1) 旦(P1)
年級字:危(P3) 在(P1) 旦(P1) 夕(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
三國成語水浸眼眉安如磬石《三國志·吳書·太史慈傳》:“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
年級字:枕(P5) 戈(P0) 達(P1) 旦(P1)
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殺敵報國心切。同“枕戈待旦”。
清·張廷玉《明史·吳良傳》:“夜宿城樓,枕戈達旦。訓將練兵,常如寇至。”
年級字:枕(P5) 戈(P0) 待(P3) 旦(P1)
戈:古代的一種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殺敵,枕着武器睡覺等天亮。形容時刻準備作戰,
年級字:只(P1) 爭(P2) 旦(P1) 夕(P1)
明·徐復祚《投梭記·卻說》:“今朝寵命來首錫,掌樞衡只爭旦夕。”
年級字:旦(P1) 夕(P1) 之(P2) 危(P3)
《三國志·蜀志·孟光傳》:“旦夕之危,倒懸之急。”
年級字:舌(P2) 端(P2) 月(P1) 旦(P1)
宋·葉廷圭《海錄碎事·人事》:“舌端月旦,皮裏陽秋。”
年級字:秉(P5) 燭(P4) 待(P3) 旦(P1)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關公乃秉燭立於戶外,自夜達旦,毫無倦色。”
年級字:毀(P3) 於(P2) 一(P1) 旦(P1)
詞性:形容詞
成語於:在;一旦:一天。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毀掉。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一下子被毀掉。
年級字:禍(P4) 在(P1) 旦(P1) 夕(P1)
唐·段成式《諾皋記·長鬚國》:“吾國有難,禍在旦夕,非駙馬不能救。”
年級字:昧(P6) 旦(P1) 晨(P2) 興(P2)
指天不亮就起來。多形容勤勞或憂心忡忡難以入睡。昧旦,天將明未明;破曉。
《晉書·簡文帝紀》:“何嘗不昧旦晨興,夜分忘寢。”
年級字:旦(P1) 旦(P1) 而(P1) 伐(P5)
《孟子·告子上》:“亦猶斧斤之於森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爲美乎?”
年級字:旦(P1) 種(P1) 暮(P5) 成(P1)
漢·焦延壽《易林》卷九:“旦樹椒豆,暮成藿羹。心之所願,志快意愜。”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 dì yǒu dàn xī huò fú
年級字:天(P1) 有(P1) 不(P1) 測(P4) 風(P1) 雲(P1) ,(P1) 人(P1) 有(P1) 旦(P1) 夕(P1) 禍(P4) 福(P1)
天有不測之風雲、天有不測風雲人算不如天算指大自然的變化多端,比喻世事吉凶、禍福難以預測和預先防備。
《三國演義.第四九回》:「孔明笑曰:『天有不測風雲』,人又豈能料乎?」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那小廝恰纔無病,怎生下在牢裡便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