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族 」
刷新
繁體:族
國語:zú
粵語:zuk6
簡體:族
筆畫:11
部首:方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
倉頡:YSOOK
年級:2
  異體字:  嗾、瘯、鏃

校正
tóng zú

年級字:同(P1) 族(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本家同宗同胞

反義詞:
異族

釋義:
    同一血緣親族內,亦指同族的人;同一種類;週期表上同一族中各元素之間的關係(如鹵族元素)。
校正
zú zhǎng

年級字:族(P2) 長(P1)

詞性:名詞

近義詞:
宗子

反義詞:
族民

釋義:
    一個宗族中行輩、地位最尊的人。族民們為了自身或共同的利益,一般都推舉族內德高望重的男姓長者為族長。族長具有很大的宗法權力,宗族內部的管理和各項事務的主持一般都由族長擔綱。小如家庭糾紛、婚喪喜慶;大如祭祖、祠廟管理等事務都要主持。
校正
zú qún

年級字:族(P2) 群(P6)

詞性:形容詞

釋義:
    族群是指人類歷史以來區分我族及“他者”的分類方式之一。
校正
hàn zú

年級字:漢(P4) 族(P2)

詞性:名詞

釋義:
    中國人數最多的民族,分佈在全國各地。
校正
wài zú

年級字:外(P1) 族(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異族

釋義:
    1.本家族以外的人。
    2.本國以外的人;外國人。
    3.我國歷史上指本民族以外的民族。
校正
Zú lǐ

年級字:族(P2) 裡(P3)

詞性:介詞

釋義:
    1.親屬裏,泛指同姓之親。
    2.聚居而有血統關係的人群裏。
校正
huí zú

年級字:回(P1) 族(P2)

詞性:名詞

釋義: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寧夏、甘肅、河南、河北、青海、山東、雲南、安徽、新疆和遼寧。
校正
guì zú

年級字:貴(P3) 族(P2)

詞性:名詞

近義詞:
平民庶民

釋義:
    1.權貴的家族。多指帝王的內外親族,或中央或地方的大豪族。也叫華族。
    2.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以及現代君主國家統治階級的上層,有特殊權位或世襲權位。
校正
mín zú

年級字:民(P1) 族(P2)

詞性:名詞

釋義:
    指歷史上形成的、處於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各種人的共同體。
校正
jiā zú

年級字:家(P1) 族(P2)

近義詞:
眷屬

釋義:
    具有血緣關係的人組成一個社會群體,通常有幾代人
校正
shìzú

年級字:世(P1) 族(P2)

釋義:
    舊指世代顯貴的家族。
校正
zú rén

年級字:族(P2) 人(P1)

釋義:
    1. 同宗族的人;同家族的人。
校正
zú yì

年級字:族(P2) 裔(P5)

詞性:代詞

釋義:
    「族」 同宗族的人;同家族的人。
    「裔」後裔,下一代。
    指同一宗族的下一代。
校正
zhǒng zú

年級字:種(P1) 族(P2)

詞性:名詞

語法:
常見詞組

關鍵含義:
在同一地方的出生的民族在體質形態上都具有某些共同遺傳特徵。

釋義:
    出生在世界不同地方的人類,在同一地方的出生的體質形態上都具有某些共同遺傳特徵。
校正
zàng zú

年級字:藏(P2) 族(P2)

詞性:名詞

釋義: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人口四百五十九萬多。分佈在 西藏自治區 和 青海 、 四川 、 甘肅 、 雲南 等省的部分地區。自稱“博”或“博日”。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使用藏文。主要從事農業或畜牧業。多信喇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