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òu
年級字:鬥(P2)
詞性:動詞
文言文字詞,
姓氏鬥,
鬧,
鬨。甲骨文象二人對立,以手相搏擊之狀。
二人相搏: 搏鬥、爭鬥。
動物搏擊:鬥獸、鬥狗、鬥雞、鬥牛、鬥蟋蟀。
羣體爭奪戰: 戰鬥、毆鬥、明爭暗鬥。
比賽、競賽:鬥棋、鬥智、鬥法。
努力求勝:奮鬥、鬥志昂揚。
【 姓氏】
黃帝時: 鬥苞。
春秋時楚國: 鬥伯比。
dòu、dǒu
年級字:斗(P1)
詞性:名詞
文言文字詞,
姓氏鬥,
鬧,
鬨。,
斗,
料,
斜,
斟,
斡 。甲金文象舀水的長柄勺子之形。
量度容量的器具:大斗、米斗。
外形像斗的物品:漏斗、熨斗、菸斗。
天上星星的名字: 北斗星或北斗七星。位於地球北方的位置,共七顆星,串連起來的視覺效果像一個大斗。
圓形的指紋: 斗紋、斗箕。
形容大的勇氣: 斗膽 - 也是謙卑之用。
形容小的居室: 斗室、斗居 - 也是謙卑之用。
驟然、突然: 斗然、斗變。
【量詞】中國容量單位: 公制十升為一斗,稱為「公斗」。
【姓氏】宋代: 斗蓋。
《說文》:「斗,十升也。象形,有柄。凡斗之屬皆從斗。」
元.盧琦〈至正己亥夏予遊壺山宿真淨岩即景賦詩奉簡古道了堂二師〉詩:「欣然坐我斗室底,滿室嵐氣生清秋。」
唐.胡曾〈謝賜錢啟〉:「推葛亮之秤心,負姜維之斗膽。」
南朝梁.簡文帝〈七勵〉:「至如牽鉤壯氣,斗膽豪心。」
《論語.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幼學瓊林.卷三.器用類》:「斗筲言其器小,梁棟謂是大材。」也作「筲斗」。
《史記.卷二八.封禪書》:「成山斗入海,最居齊東北隅,以迎日出云。」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下.閩遊日記》:「蓋是山四面斗削,惟一線為暗磴,百丈為明梯。」
唐.韓愈〈答張十一功曹〉詩:「吟君詩罷看雙鬢,斗覺霜毛一半加。」
lòu dǒu
年級字:漏(P3) 鬥(P2)
詞性:名詞
用具。一般由一個錐形的鬥和一根管子構成,用以將液體或顆粒、粉末灌入小口容器中
dòu 'ōu
dòu zhì
zhēng dòu
dǒu chē
zhàn dòu
年級字:戰(P4) 鬥(P2)
戰爭,
戰役和談1. 敵對雙方所進行的武裝衝突。
2. 泛指爭鬥,鬥爭。
3. 喻艱苦的工作。
jué dòu
年級字:決(P2) 鬥(P2)
詞性:動詞
紛爭,
決戰,
格鬥,
搏鬥,
決鬥和解兩個人之間的格鬥,兩個人之間有證人在場的、預先安排的、使用致命武器的正式格鬥,它通常是一方傷害或侮辱另一方的結果;泛指決定勝負的鬥爭。
bó dòu
年級字:搏(P5) 鬥(P2)
詞性:動詞
常見詞組對抗、 打鬥非常激烈的對打。
「搏」激烈的對打。
「鬥」戰鬥、鬥爭。
指非常激烈的對打,以身體、武器、或手段的鬥爭。
wǔ dòu
yùn dǒu
dòu duì
dí dòu
dòu shì
年級字:鬥(P2) 士(P1)
詞性:名詞
1.與敵人英勇鬥爭的人
例:激進黨的鬥士
2.表現勇敢、剛毅或好鬥的人
dǒu peng
年級字:鬥(P2) 篷(P4)
詞性:名詞
大氅 披在肩上沒有袖子的外衣,形如鬥,故稱斗篷;北方天冷時幼兒穿的一種帶有帽子和袖子的外衣。
ái dòu
èr dòu
dòu niú
年級字:鬥(P2) 牛(P1)
詞性:名詞,動詞
1.二十八宿中的鬥宿和牛宿。
2.挑逗牛與牛或牛與人相鬥。
xīng dǒu
jīn dǒu
pī dòu
gé dòu
dòu zuǐ
dòu gǒng
年級字:斗(P1) 拱(P4)
詞性:名詞
我國建築特有的一種結構。在立柱和橫樑交接處,從柱頂上加的一層層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結構叫拱,拱與拱之間墊的方形木塊叫鬥,合稱斗拱。
dòu zhēng
年級字:鬥(P2) 爭(P2)
戰爭和睦,
和解,
團結,
妥協1. 亦作“鬭爭”。爭鬥;搏鬥。2. 指戰爭。後亦指矛盾雙方的衝突、爭鬥。
3. 爭訟;爭辯。
4. 競爭;競賽。
5. 揭露;批判;打擊。
hé dòu
dǒu dà
年級字:鬥(P2) 大(P1)
詞性:形容詞
1.大如斗。對小的物體,形容其大2.用於對大的物體,形容其小
fèn dòu
年級字:奮(P2) 鬥(P2)
詞性:形容詞
為了達到目的, 克服困難或防止邪惡而作的極度的努力或盡力。
yān dǒu
年級字:煙(P2) 鬥(P2)
詞性:名詞
一種吸煙用具,通常為一根管子,一端有鬥,另一端是嘴子
běi dǒu
年級字:北(P1) 斗(P1)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北斗七星, 尊崇, 敬仰。
天上星星的名字: 北斗星或北斗七星。位於地球北方的位置,共七顆星,串連起來的視覺效果像一個大斗。
知名度高,被人尊崇的人: 泰山北斗。
唐.杜甫〈寄韓諫議〉詩:「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騎騏驎翳鳳皇。」
《三國演義》第三四回:「甘夫人嘗夜夢仰吞北斗,因而懷孕,故乳名阿斗。」
dòu qì
bó dòu
wǔ dǒu
gēn dou
年級字:跟(P1) 鬥(P2)
詞性:名詞,動詞
人體失去平衡而摔倒,或指人體向下彎曲然後翻轉的動作;喻指挫折或失敗。
dòu jī
年級字:鬥(P2) 機(P2)
詞性:名詞
北斗七星的第三星,名天璣,璣,亦寫作“機”,亦泛指北斗。
dòu lì
年級字:鬥(P2) 力(P1)
詞性:動詞
鬥智1. 挽弓的力量。古時挽弓的力量以鬥石為重量單位測計,故稱。亦泛指膂力。
宋陸游《題拓本姜楚公鷹》詩:“弓面霜寒鬥力增,坐思鐵馬蹴河冰。” 宋朱熹《辛亥二月與趙帥書》:“此間子弟投募者眾,因限以必及次高彊鬥力乃收,而來者亦不少。”《宋史·兵志六》:“鬥力出等,則免戶下春夫科配。”2. 亦作“鬭力”。競賽力量;憑勇力爭勝。
《史記·項羽本紀》:“吾寧鬭智,不能鬭力。” 清昭槤《嘯亭雜錄·梁提督》:“ 朝桂聞將恃鬥才,不藉鬥力。” 範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二節:“ 安祿山每率數騎出去,總要捉獲數十人,顯然不是鬥力而是用詐計誘捉契丹人。”
年級字:礦(P5) 斗(P1) 車(P1)
詞性:名詞
年級字:戰(P4) 鬥(P2) 機(P2)
詞性:名詞
専名術言驅逐機飛機。
一種空中作戰的飛機。
年級字:北(P1) 斗(P1) 星(P1)
詞性:名詞
専名術言北斗星座,
北斗七星北斗北斗七星。
天上星星的名字: 北斗星或北斗七星。位於地球北方的位置,共七顆星,串連起來的視覺效果像一個大斗。
七顆星的名字分別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天衡、開陽、搖光,屬於大熊星座的一部分。
年級字:文(P1) 章(P3) 山(P1) 斗(P1)
語本《新唐書·韓愈傳》:“自愈之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雲。”
年級字:斗(P1) 轉(P2) 參(P3) 橫(P2)
三國·魏·曹操《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宋史·樂志》:“斗轉參橫將旦,天開地闢如春。”
年級字:卵(P2) 與(P2) 石(P1) 鬥(P2)
漢·焦延壽《易林》卷十三:“卵與石鬥,麋碎無疑;動而有悔,出不得時。”
年級字:尺(P1) 布(P1) 斗(P1) 粟(P0)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
年級字:鬥(P2) 豔(P3) 爭(P2) 輝(P3)
《敦煌變文集·無常經講經文》:“只趁事持誇窈窕,鬥豔爭輝呈面峭(俏)。”
年級字:氣(P1) 吞(P3) 牛(P1) 斗(P1)
牛:牽牛星。鬥:北斗星。牛鬥泛指星空。形容氣魄很大。
明·胡文煥《羣音類選〈蟠桃記·誕孫相慶〉》:“看蘭孫,氣吞牛斗,知不是等閒人。”
年級字:計(P2) 鬥(P2) 負(P3) 才(P1)
相傳南朝宋謝靈運曾稱:“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見宋·無名氏《釋常談·八斗之才》。
年級字:鬥(P2) 雞(P1) 走(P1) 馬(P1)
《漢書·宣帝紀》:“[宣帝]受《詩》於東海澓中翁,高材好學,然亦喜遊俠,鬥雞走馬。”
年級字:太(P1) 山(P1) 北(P1) 斗(P1)
太山爲五嶽之首,北斗爲衆星所拱,故常用以比喻衆所崇仰的人。
年級字:臨(P3) 鬥(P2) 寶(P2)
出自元雜劇《臨潼鬥寶》:春秋時秦穆公設謀邀請十七國諸侯至臨潼赴會,各出傳國之寶比鬥,楚伍子胥在會上舉鼎示威,制服秦穆公。
年級字:步(P1) 踏(P2) 斗(P1)
道士禮拜星宿、召遣神靈的一種動作。其步行轉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故稱。罡,北斗七星之柄。鬥,北斗星。
《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孔明]日則計議軍機,夜則步罡踏斗。”
年級字:斗(P1) 絕(P4) 一(P1) 隅(P6+)
《魏書·西域傳·焉耆》:“焉耆爲國,斗絕一隅,不亂日久。”
年級字:北(P1) 斗(P1) 之(P2) 尊(P3)
唐·李又《沙門弘景道俊玄奘還荊州應制》:“地出南關遠,天回北斗尊。”
年級字:氣(P1) 克(P4) 斗(P1) 牛(P1)
鬥:北斗星。牛:牽牛星。鬥牛泛指星空。形容氣魄很大。同“氣吞牛斗”。
明·胡文煥《羣音類選〈千金記·受辱胯下〉》:“俺自有翅排雲,氣克斗牛,怎肯與他年少成仇。”
年級字:斗(P1) 酒(P4) 雙(P2)
唐·馮贄《雲仙雜記·俗耳鍼砭詩腸鼓吹》引《高隱外書》:“戴顒春攜雙柑斗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鸝聲。’”
年級字:秤(P2) 平(P1) 鬥(P2) 滿(P2)
年級字:只(P1) 雞(P1) 斗(P1) 酒(P4)
鬥:酒器。準備好一隻雞,一壺酒。原指對死者的祭奠物品,多用作追悼亡友之辭。後也指招待來客。
漢·曹操《祀故太尉橋玄文》:“殂逝之後,路有經由,不以斗酒隻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怪。”
年級字:避(P4) 煩(P4) 鬥(P2) 捷(P5)
清·薛福成《選舉論下》:“惟小楷試貼,一望可知優劣,不能無偏重之勢,避煩鬥捷,流風相師,久之而考者閱者,皆忘其所以然。”
年級字:鬥(P2) 美(P1) 夸(P3) 麗(P2)
宋·吳自牧《夢樑錄·民俗》:“有一等晚年後生,不體舊規,裹廳巾異服,三五爲羣,鬥美夸麗,殊令人厭見。”
年級字:鬥(P2) 麗(P2) 爭(P2) 妍(P0)
清·顧祿《清嘉錄·山塘看會》:“每會至壇,簫鼓悠揚,旌旗璀璨,鹵簿臺閣,鬥麗爭妍。”
年級字:才(P1) 高(P1) 八(P1) 斗(P1)
《南史·謝靈運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年級字:秤(P2) 平(P1) 斗(P1) 滿(P2)
年級字:兩(P1) 鼠(P4) 鬥(P2) 穴(P1)
比喻敵對雙方在地勢險狹的地方相遇,只有勇往直前的才能獲勝。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鬥於穴中,將勇者勝。”
年級字:折(P2) 腰(P3) 五(P1) 斗(P1)
折腰:彎腰。五斗:五斗米。為五斗米而彎腰。比喻忍受屈辱。亦作“折腰升斗”。
年級字:斗(P1) 轉(P2) 星(P1) 移(P2)
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三折:“直睡的陵遷谷變,石爛鬆枯,斗轉星移。”
年級字:尺(P1) 板(P2) 斗(P1) 食(P1)
《梁書·王僧孺傳》:“久爲尺板斗食之吏,以從皁衣黑綬之役。”
年級字:轉(P2) 鬥(P2) 千(P1) 里(P1)
《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轉鬥千里,矢盡道窮,救兵不至,士卒死傷如積。”劉良注:“轉謂相馳逐;鬥,戰也。”
年級字:鬥(P2) 而(P1) 鑄(P5) 兵(P3)
臨到打仗纔去鑄造兵器。比喻行動不及時。同“鬥而鑄錐”。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呼?”一本作“鬥而鑄兵”。
年級字:鬥(P2) 箕(P6+) 揚(P2)
比喻無實用。鬥、箕皆星宿名,一象鬥,一象箕,故以爲名。
語出《詩·小雅·大東》:“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
年級字:兩(P1) 虎(P1) 相(P1) 鬥(P2)
《戰國策·秦策二》:“今兩虎諍人而鬥,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史記·春申君列傳》:“天下莫強於秦楚,今聞大王欲伐楚,此猶兩虎相與鬥。”
年級字:傲(P4) 霜(P3) 鬥(P2) 雪(P1)
傲視寒霜,抗擊白雪。形容不畏嚴寒。比喻人身處逆境而不屈服。
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玉骨冰肌誰可匹,傲雪欺霜奪第一。”
年級字:鬥(P2) 色(P1) 爭(P2) 妍(P0)
明·何景明《二月見梅》詩:“巡檐一笑卿相慰,鬥色爭妍非爾時。”
年級字:斗(P1) 升(P1) 之(P2) 水(P1)
《莊子·外物》:“我東海之波臣,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年級字:炫(P6) 巧(P2) 鬥(P2) 妍(P0)
年級字:爭(P2) 妍(P0) 鬥(P2) 豔(P3)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指競相比美。
郭沫若《丁東草·石榴》:“五月過了,太陽增加了它的威力,樹木都把各自的傘蓋伸張了起來,不想再爭妍鬥豔的時候;有少數的樹木卻在這時開起了花來。”
年級字:暗(P2) 鬥(P2) 明(P1) 爭(P2)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二卷第七章:“南方的桂滇黔等小軍閥,暗鬥明爭,弄得全中國民不聊生!中國政治真糟啦!”
年級字:困(P2) 獸(P3) 猶(P5) 鬥(P2)
被圍困的野獸還要作最後掙扎。比喻在絕境中還要掙扎抵抗。
年級字:戴(P3) 日(P1) 戴(P3) 鬥(P2)
南朝·梁簡文帝《<大法頌>序》:“戴日戴鬥,靡不來王。”
年級字:斗(P1) 酒(P4) 百(P1) 篇(P3)
唐·杜甫《飲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年級字:刁(P0) 斗(P1) 森(P2) 嚴(P4)
刁斗:古時行軍,在晚上敲擊以報時或報警的用具。森嚴:整肅,整飭。防衛嚴密。形容軍隊的營地戒備森嚴。
年級字:八(P1) 斗(P1) 之(P2) 才(P1)
《南史·謝靈運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年級字:逞(P4) 妍(P0) 鬥(P2) 色(P1)
《紅樓夢》第七九回:“再看那岸上的蓼花葦葉,也都覺搖搖落落,似有追憶故人之態,迥非素常逞妍鬥色可比。”
年級字:鬥(P2) 升(P1) 之(P2) 水(P1)
《莊子·外物》:“我東海之波臣,君豈有鬥升之水而活我哉?”
年級字:移(P2) 星(P1) 換(P2) 斗(P1)
明·葉憲祖《團花鳳》第四折:“你道是移星換斗少人知,又誰知藏鸚隱鷺須見。”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十七回:“縛怪擒魔稱第一,移星換斗鬼神愁。”
年級字:鬥(P2) 揚(P2) 箕(P6+)
《詩·小雅·大東》:“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孔穎達疏:“言維此天上,其南則有箕星,不可以簸揚米粟;維此天上,其北則有鬥星,不可以挹■(奭鬥)其酒漿。”
年級字:爭(P2) 妍(P0) 鬥(P2) 麗(P2)
詞性:形容詞
成語百花爭妍、爭妍鬥豔春天百花齊放的景色。
爭: 競爭。
妍: 妍麗、妍姿、百花爭妍。
鬥: 鬥爭。
麗: 秀麗。
形容在春天百花齊放,好像互相在比賽誰是最美麗。
年級字:斗(P1) 量(P2) 車(P1) 載(P3)
載:裝載。用車載,用斗量。形容數量很多,不足爲奇。
《三國志·吳志·孫權傳》:“遣都尉趙諮使魏。”裴松之注引《吳書》:“如臣之比,車載斗量,不可勝數。”
年級字:雞(P1) 聲(P1) 鵝(P3) 鬥(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一回:“從今咱們兩個撂開手,省得雞聲鵝鬥,叫別人笑話。”
年級字:北(P1) 斗(P1) 星(P1) 座(P2)
詞性:名詞
専名術言北斗星,
北斗七星北斗北斗七星。
天上星星的名字: 北斗星或北斗七星。位於地球北方的位置,共七顆星,串連起來的視覺效果像一個大斗。
七顆星的名字分別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天衡、開陽、搖光,屬於大熊星座的一部分。
年級字:參(P3) 回(P1) 鬥(P2) 轉(P2)
宋·張孝祥《望江南》詞:“天近月明黃道冷,參回鬥轉碧霄空。”
年級字:滿(P2) 天(P1) 星(P1) 斗(P1)
星斗:星的總稱。佈滿天空的星星。比喻事情多而雜亂。後形容文章華美。
唐·杜牧《華清宮三十韻》:“雷霆馳號令,星斗煥文章。”
年級字:床(P1) 下(P1) 牛(P1) 斗(P1)
聽到床下螞蟻動,誤以為牛在相鬥。形容體衰耳聰,極度過敏。
《晉書·殷仲堪傳》:“仲堪父嘗患耳聰,聞床下蟻動,謂之牛斗。”
年級字:鬥(P2) 雞(P1) 走(P1) 犬(P1)
指舊時剝削階級子弟遊手好閒的無聊遊戲。同“鬥雞走狗”。
《戰國策·齊策一》:“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蹋踘者。”
年級字:參(P3) 橫(P2) 斗(P1) 轉(P2)
三國·魏·曹操《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宋史·樂志》:“斗轉參橫將旦,天開地闢如春。”宋·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詩:“參橫北斗欲三更。”
年級字:鬥(P2) 脣(P3) 合(P1) 舌(P2)
南唐·劉崇遠《金華子雜編》捲上:“韓三十五老大漢向同年覓得一副使,而更學鬥脣合舌。”
年級字:鬥(P2) 豔(P3) 爭(P2) 妍(P0)
清·歸莊《看寒花記》:“因思春夏秋之花,鬥豔爭妍,逾旬則色衰態倦,甚且有一日半日而謝者。”
年級字:孫(P2) 龐(P4) 鬥(P2) 智(P3)
孫:孫臏;龐:龐涓。孫臏、龐涓各以智謀爭鬥。比喻昔日友人今爲仇敵,各逞計謀生死搏鬥。也比喻雙方用計較量高下。
年級字:步(P1) 斗(P1) 踏(P2)
道士禮拜星宿、召遣神靈的一種動作。其步行轉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故稱。罡,北斗七星之柄。鬥,北斗星。
明·無名氏《李雲卿》第四折:“書符咒水,全無作用,步斗踏罡,專一胡躧。”
年級字:才(P1) 佔(P3) 八(P1) 斗(P1)
南朝宋代的謝靈運給曹植下的評語:“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獨得八斗!” 注:一石等於十鬥。石,念 dàn 。
年級字:鬥(P2) 牙(P1) 拌(P4) 齒(P3)
《醒世姻緣傳》第一回:“衆人雖俱是珍哥的舊日相知,只因從良以後便也不好十分鬥牙拌齒,說了幾句正經話,吃了幾杯壯行酒。”
年級字:換(P2) 鬥(P2) 移(P2) 星(P1)
宋·克勤《圓悟佛果禪師語錄》第十七卷:“佛祖命脈,列聖鉗錘,換鬥移星,經天緯地。”
年級字:斗(P1) 筲(P6+) 穿(P1)
筲:竹器,容十二升。斗筲:喻人氣度狹小,見識淺陋。穿:穿牆。窬:翻牆。
年級字:五(P1) 斗(P1) 折(P2) 腰(P3)
五斗: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折腰:彎腰行禮。爲微薄的俸祿而對上級卑躬屈膝。
年級字:鬥(P2) 水(P1) 活(P1) 鱗(P4)
語出《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爲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年級字:文(P1) 章(P3) 星(P1) 斗(P1)
年級字:隻(P1) 雞(P1) 斗(P1) 酒(P4)
鬥:酒器。準備好一隻雞,一壺酒。原指對死者的祭奠物品,多用作追悼亡友之辭。後也指招待來客。
漢·曹操《祀故太尉橋玄文》:“殂逝之後,路有經由,不以斗酒隻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怪。”
年級字:明(P1) 爭(P2) 暗(P2) 鬥(P2)
巴金《家》三:“明明是一家人,然而沒有一天不在明爭暗鬥。”
年級字:逞(P4) 嬌(P4) 鬥(P2) 媚(P4)
清·王韜《淞濱瑣話·談豔上》:“於中綺羅結隊,粉黛成雲,莫不盡態極妍,逞嬌鬥媚。”
年級字:詳(P2) 星(P1) 拜(P2) 斗(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零二回:“過了些時,果然賈珍患病。竟不請醫調治,輕則到園化紙許願,重則詳星拜斗。”
年級字:鬥(P2) 粟(P0) 尺(P1) 布(P1)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
年級字:鬥(P2) 雞(P1) 養(P2) 狗(P2)
指舊時剝削階級子弟遊手好閒的無聊遊戲。同“鬥雞走狗”。
《金瓶梅詞話》第九八回:“他兄弟在家開賭場,鬥雞養狗,人不敢惹他。”
年級字:鬥(P2) 媚(P4) 爭(P2) 妍(P0)
清·王韜《淞濱瑣話·畫船紀豔》:“[魚軒]中有二女,裝束豔冶……鬥媚爭妍,堪稱雙絕。”
年級字:斗(P1) 筲(P6+) 之(P2) 器(P2)
《論語·子路》:“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年級字:鬥(P2) 米(P1) 尺(P1) 布(P1)
明·袁宏道《碧暉上人修淨室引》:“其一餘不知名,亦不識面貌,每日以沉湎爲工課。凡所得鬥米尺布,盡以沽酒。”
年級字:爭(P2) 強(P2) 鬥(P2) 勝(P2)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十五回:“定要喪了那羞惡的良心,戴了鬼臉,千方百計,爭強鬥勝的去奉承那王振做甚?”
年級字:艱(P3) 苦(P1) 奮(P2) 鬥(P2)
陶鑄《崇高的理想》:“我們要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還要經過長時期的艱苦奮鬥。”
年級字:家(P1) 無(P2) 斗(P1) 儲(P4)
年級字:牀(P1) 下(P1) 牛(P1) 鬥(P2)
聽到牀下螞蟻動,誤以爲牛在相鬥。形容體衰耳聰,極度過敏。
《晉書·殷仲堪傳》:“仲堪父嘗患耳聰,聞牀下蟻動,謂之牛鬥。”
年級字:斗(P1) 折(P2) 衡(P4)
剖開量物的鬥,折斷稱物的衡。指廢除讓人爭多論少的鬥衡。
年級字:斗(P1) 筲(P6+) 之(P2) 人(P1)
鬥: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兩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先秦·孔子《論語·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年級字:斗(P1) 粟(P0) 尺(P1) 布(P1)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
年級字:斗(P1) 酒(P4) 隻(P1) 雞(P1)
鬥:酒器。古人祭亡友,攜雞酒到墓前行禮。後作爲追悼亡友的話。
漢·曹操《祀故太尉橋玄文》:“殂逝之後,路有經由,不以斗酒隻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怪。”
年級字:參(P3) 橫(P2) 鬥(P2) 轉(P2)
三國·魏·曹操《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宋史·樂志》:“斗轉參橫將旦,天開地闢如春。”宋·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詩:“參橫北斗欲三更。”
年級字:鬥(P2) 怪(P1) 爭(P2) 奇(P2)
清·鬱永河《土番竹枝詞》之八:“銅箍鐵鐲儼刑人,鬥怪爭奇事事新。”
年級字:爭(P2) 奇(P2) 鬥(P2) 豔(P3)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方物·芍藥譜》:“名品相壓,爭妍鬥奇,故者未厭,而新者已盛。”
年級字:負(P3) 氣(P1) 鬥(P2) 狠(P3)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卻怕是負氣鬥狠,逃了出來的。”
年級字:一(P1) 天(P1) 星(P1) 斗(P1)
唐·杜牧《華清宮三十韻》:“雷霆馳號令,星斗煥文章。”
年級字:斗(P1) 量(P2) 筲(P6+) 計(P2)
明·胡應麟《詩藪·雜編》:“南渡後,江湖流派,斗量筲計,風軌蕩然矣。”
年級字:南(P1) 箕(P6+) 北(P1) 斗(P1)
箕:星宿名,形狀象簸箕;鬥:星宿名,形狀象酒鬥。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用。
《詩經·小雅·大東》:“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
年級字:鬥(P2) 霜(P3) 傲(P4) 雪(P1)
年級字:斗(P1) 方(P1) 名(P2) 士(P1)
斗方: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名士”。舊指冒充風雅的人。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九回:“那一班斗方名士,結識了兩個報館主筆,天天弄些詩去登報,要藉此博個詩翁的名色。”
年級字:鬥(P2) 而(P1) 鑄(P5) 錐(P0)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呼?”
年級字:鬥(P2) 合(P1) 縫(P4)
榫:榫頭,竹、木、石制器物或構件上利用凹凸相接處凸出的部分榫頭和卯眼非常適合,不露縫隙。形容手藝高超。
明·張岱《陶庵夢憶·報恩塔》:“一金身,琉璃磚十數塊湊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鬚眉不爽忽,鬥筍合縫信屬鬼工。”
年級字:氣(P1) 衝(P2) 牛(P1) 斗(P1)
氣:氣勢;牛、鬥:即牽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氣沖天或氣勢很盛。
宋·岳飛《題青泥赤壁》詩:“雄氣堂堂貫牛鬥,誓將真節報君仇。”
年級字:心(P1) 鬥(P2) 角(P2)
心:宮室中心;角:檐角。原指宮室建築結構的交錯和精巧。後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鬥。
年級字:鬥(P2) 志(P2) 昂(P4) 揚(P2)
毛澤東《介紹一個合作社》:“從來也沒有看見人民羣衆象現在這樣精神振奮,鬥志昂揚,意氣風發。”
年級字:貫(P1) 鬥(P2) 雙(P2) 龍(P2)
據《晉書·張華傳》載:“晉張華善望氣,見鬥牛間常有紫氣, 固命雷煥爲豐城令訪之。煥到縣,掘獄屋基,得龍泉、太阿兩寶劍,華與煥各佩其一。後華死,失劍所在。煥死,煥子持劍行經延平津,劍忽躍出墮水,使人沒水取之, [下續示例]
年級字:斗(P1) 酒(P4) 學(P1) 士(P1)
《新唐書·王績傳》:“以前官待詔門下省,故事,官給酒三升。或問:‘待詔何樂邪?’答曰:‘良醞可戀耳。’侍中陳叔達聞之,日給一斗,時稱‘斗酒學士’。”
年級字:雞(P1) 爭(P2) 鵝(P3) 鬥(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一回:“從今咱們兩個丟開手,省得雞爭鵝鬥,叫別人笑。”
年級字:相(P1) 鬥(P2)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下:“要之蠻觸相爭,原無關於輕重,鷸蚌相鬥,要自互有損傷。”
年級字:戰(P4) 天(P1) 斗(P1) 地(P1)
戰、鬥:泛指鬥爭。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
年級字:觸(P6) 鬥(P2) 蠻(P6) 爭(P2)
觸和蠻,《莊子》寓言中蝸牛角上兩個小國。見《莊子·則陽》。後以之比喻爲私利而爭鬥。
清·尤侗《注云飛·十空曲》:“豎子英雄,觸鬥蠻爭蝸角中。”
年級字:氣(P1) 沖(P3) 牛(P1) 斗(P1)
氣:氣勢;牛、鬥:即牽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氣沖天或氣勢很盛。
宋·岳飛《題青泥赤壁》詩:“雄氣堂堂貫牛斗,誓將真節報君仇。”
年級字:氣(P1) 衝(P2) 斗(P1) 牛(P1)
氣:氣勢;牛、鬥:即牽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氣沖天或氣勢很盛。
唐·崔融《詠寶劍》:“匣氣衝牛斗,山形轉轆轤。”宋·岳飛《題青泥赤壁》詩:“雄氣堂堂貫鬥牛,誓將真節報君仇。”
年級字:迴(P3) 天(P1) 運(P3) 鬥(P2)
唐·張鼎《鄴城引》:“蕩海吞江制中國,迴天運鬥應南面。”
年級字:戰(P4) 天(P1) 鬥(P2) 地(P1)
戰、鬥:泛指鬥爭。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
災區人民以戰天鬥地的英雄氣慨,克服洪水帶來的困難,恢復生產,重建家園。
年級字:星(P1) 移(P2) 斗(P1) 轉(P2)
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三折:“直睡的陵遷谷變,石爛鬆枯,斗轉星移。”
年級字:好(P1) 勇(P2) 鬥(P2) 狠(P3)
狠:暴戾,兇惡,殘忍。愛逞威風,喜歡鬥歐。形容人兇強好鬥。
《孟子·離婁下》:“好勇鬥很,以危其父母,一不孝也。”
年級字:誇(P3) 多(P1) 鬥(P2) 靡(P0)
原指寫文章以篇幅多、辭藻華麗誇耀爭勝,後也指比賽生動豪華奢侈。
唐·韓愈《送陳秀才彤序》:“讀書以爲學,纘言以爲文,非以誇多而鬥靡也。”
年級字:彘(P0) 肩(P3) 斗(P1) 酒(P4)
《史記·項羽本紀》:“噲遂入,披帷西鄉立,瞋目視項王……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啗之……”
年級字:龍(P2) 爭(P2) 虎(P1) 鬥(P2)
詞性:形容詞
成語鬥爭、競爭、不和諧的局面。競賽緊張、激烈的情景。
年級字:斗(P1) 折(P2) 蛇(P4) 行(P1)
鬥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樣曲折。像北斗星一樣彎曲,像蛇一樣曲折行進。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唐·柳宗元《永州八記·小石潭記》:“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年級字:北(P1) 斗(P1) 七(P1) 星(P1)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
専名術言北斗星座,
北斗星北斗北斗七星。
天上星星的名字: 北斗星或北斗七星。位於地球北方的位置,共七顆星,串連起來的視覺效果像一個大斗。
七顆星的名字分別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天衡、開陽、搖光,屬於大熊星座的一部分。
年級字:連(P1) 車(P1) 平(P1) 鬥(P2)
唐·張鷟《朝野僉載》第四卷:“補闕連車載,拾遺平斗量。”
年級字:泰(P4) 山(P1) 北(P1) 斗(P1)
泰山:東嶽,在山東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爲衆人所敬仰的人。
《新唐書·韓愈傳贊》:“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雲。”
年級字:蟻(P3) 鬥(P2) 蝸(P1) 爭(P2)
宋·劉克莊《和仲弟》之四:“蟻鬥蝸爭求予沒,老夫身世自難裁。”
年級字:鬥(P2) 豔(P3) 爭(P2) 芳(P2)
《白雪遺音·玉蜻蜓·遊庵》:“鬥豔爭芳惟粉黛,當年大小慕喬公。”
年級字:斗(P1) 南(P1) 一(P1) 人(P1)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內。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
《新唐書·狄仁傑傳》:“狄公之賢,北斗之南,一人而已。”
年級字:日(P1) 進(P1) 斗(P1) 金(P1)
《胡雪巖》:“這個職位,一望而知是日進斗金的好差使。”
年級字:爭(P2) 強(P2) 鬥(P2) 狠(P3)
郭沫若《屈原》第一幕:“譬如我們每一個人都愛爭強鬥狠,但是又愛貪懶好閒,在這兒便種下了墮落的種子。”
年級字:車(P1) 載(P3) 斗(P1) 量(P2)
載:裝載。用車載,用斗量。形容數量很多,不足爲奇。
《三國志·吳志·孫權傳》:“遣都尉趙諮使魏。”裴松之注引《吳書》:“如臣之比,車載斗量,不可勝數。”
年級字:勾(P4) 心(P1) 鬥(P2) 角(P2)
原指宮室建築結構的交錯和精巧。後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鬥。
年級字:才(P1) 誇(P3) 八(P1) 斗(P1)
清·李漁《閒情偶寄·詞曲·結構》:“吾謂技無大小,貴在能精……否則才誇八斗,胸號五車,爲文僅稱點鬼之談,著書惟供覆瓿之用,雖多亦奚以爲?”
年級字:尺(P1) 布(P1) 鬥(P2) 粟(P0)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
年級字:雙(P2) 斗(P1) 酒(P4)
唐·馮贄《雲仙雜記》卷二引《高隱外書》:“戴顒春攜雙柑斗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鸝聲。此俗耳鍼砭,詩腸鼓吹,汝知之乎?’”
年級字:鬥(P2) 雞(P1) 走(P1) 狗(P2)
使公雞相鬥,使狗賽跑。指舊時剝削階級子弟遊手好閒的無聊遊戲。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病免居家,與閶裏淝枕,相隨行鬥雞走狗。”
年級字:虎(P1) 鬥(P2) 龍(P2) 爭(P2)
年級字:坐(P1) 山(P1) 觀(P2) 虎(P1) 鬥(P2)
比喻對雙方的鬥爭採取旁觀的態度,等到雙方都受到損傷,再從中撈取好處。
《史記·張儀列傳》:“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鬥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
年級字:海(P1) 軍(P2) 鬥(P2) 水(P1) 兵(P3)
年級字:海(P1) 水(P1) 不(P1) 可(P1) 斗(P1) 量(P2)
海水是不可以用鬥去量的。比喻不可根據某人的現狀就低估他的未來。
《淮南子·泰族訓》:“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鬥斛也。”
年級字:爲(P2) 五(P1) 斗(P1) 米(P1) 折(P2) 腰(P3)
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爲了微薄的俸祿而彎腰行禮。比喻沒有骨氣。
《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爲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年級字:不(P1) 爲(P2) 五(P1) 斗(P1) 米(P1) 折(P2) 腰(P3)
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比喻爲人清高,有骨氣,不爲利祿所動。
《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爲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年級字:不(P1) 爲(P2) 五(P1) 鬥(P2) 米(P1) 折(P2) 腰(P3)
比喻爲人清高,有骨氣。語出《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爲五鬥米折腰,拳拳事鄉裏小人邪!” 。
年級字:不(P1) 為(P2) 五(P1) 斗(P1) 米(P1) 折(P2) 腰(P3)
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èr hǔ xiāng dòu bì yǒu yī shāng
年級字:二(P1) 虎(P1) 相(P1) 鬥(P2) ,(P1) 必(P2) 有(P1) 一(P1) 傷(P2)
兩隻兇惡的老虎爭鬥起來,其中必有一只受傷。比喻敵對雙方實力都很強,激烈鬥爭的結果,必有一方吃虧。
明·煙霞散人《斬鬼傳》第四回:“這叫做二虎相鬥,必有一傷,待他傷了一個,便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