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斂(P0) 手(P1) 待(P3) 斃(P3)
斃:死。捆起手來等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着等失敗。
宋·洪邁《容齋續筆·靖康時事》:“予頃修《靖康實錄》,竊痛一時之禍,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數十萬,曾不能北向發一矢、獲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斃。”
年級字:犬(P1) 兔(P1) 俱(P6) 斃(P3)
《戰國策·齊策三》:“韓子盧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者,海內之狡兔也。韓子盧逐東郭逡,環山者三,騰山者五,兔極於前,犬廢於後,犬兔俱罷,各死其處。田父見之,無勞倦之苦而擅其功。”
年級字:作(P2) 法(P1) 自(P1) 斃(P3)
《史記·商君列傳》:“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商君喟然嘆曰:‘嗟乎!爲法之敝一至此哉!’”
年級字:斃(P3) 而(P1) 後(P1) 已(P1)
西漢·戴聖《禮記·表記》:“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斃而後已。”
年級字:安(P1) 坐(P1) 待(P3) 斃(P3)
明·李贄《焚書·復鄧鼎石》:“惟是世人無才無術,或有才術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趨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斃。”
年級字:束(P2) 手(P1) 待(P3) 斃(P3)
斃:死。捆起手來等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着等失敗。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回:“兵臨城下,將至壕邊,豈可束手待斃!”
年級字:車(P1) 煩(P4) 馬(P1) 斃(P3)
明·汪道昆《洛水悲》:“你看白日西弛,黃河東逝,車煩馬斃,前驅不行,不免在此假宿一宵,多少是好。”
年級字:束(P2) 手(P1) 就(P1) 斃(P3)
斃:死。捆起手來等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着等失敗。
宋·洪邁《容齋續筆·靖康時事》:“予頃修《靖康實錄》,竊痛一時之禍,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數十萬,曾不能北向發一矢、獲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斃。”
年級字:束(P2) 手(P1) 自(P1) 斃(P3)
年級字:養(P2) 虎(P1) 自(P1) 斃(P3)
年級字:坐(P1) 以(P1) 待(P3) 斃(P3)
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年級字:多(P1) 行(P1) 不(P1) 義(P3) 必(P2) 自(P1) 斃(P3)
《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