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攘(P6) 臂(P2) 一(P1) 呼(P2)
漢·李陵《答蘇武書》:“然陵振臂一呼,創病皆起。”
年級字:攘(P6) 除(P2) 奸(P3) 凶(P3)
年級字:七(P1) 撈(P3) 八(P1) 攘(P6)
年級字:攘(P6) 權(P5) 奪(P3) 利(P2)
白蕉《袁世凱與中華民國》:“坐是搶攘月餘,勢成坐困,老師匱財,攘權奪利,凡種種不良之現象,皆緣是以生。”
年級字:攘(P6) 外(P1) 安(P1) 內(P1)
攘:排除。原就藥的療效而言。後多指安定內部,排除外患。
漢·張仲景《傷寒論·太陽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內攘外之能。”
年級字:紛(P2) 紛(P2) 攘(P6) 攘(P6)
紛紛:衆多;攘攘:雜亂的樣子。衆多且雜亂。形容人羣雜亂。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十八:“楊八老看見鄉村百姓,紛紛攘攘,都來城中逃難。”
年級字:攘(P6) 袂(P0) 引(P2) 領(P2)
宋·曾鞏《上歐陽學士第一書》:“天下學士有志於聖人者,莫不攘袂引領,願受指教,聽教誨。”
年級字:攘(P6) 來(P1) 熙(P6) 往(P1)
《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年級字:安(P1) 內(P1) 攘(P6) 外(P1)
漢·張仲景《傷寒論·太陽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內攘外之能。”
年級字:腕(P4) 攘(P6) 臂(P2)
清·戴名世《〈齊謳集〉自序》:“譬之盲僮跛豎,各以其意喜怒主人,而揎腕攘臂於藩籬之外,而主人曾莫知之也。”
年級字:熙(P6) 熙(P6) 攘(P6) 攘(P6)
熙熙:和樂的樣子;攘攘:紛亂的樣子。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擁擠。
《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年級字:攘(P6) 人(P1) 之(P2) 美(P1)
攘:竊取、奪取。奪取別人的好處。形容竊取他人的利益和好處。
年級字:內(P1) 修(P2) 外(P1) 攘(P6)
年級字:爭(P2) 權(P5) 攘(P6) 利(P2)
李大釗《大哀篇》:“鑽營運動、爭權攘利之不暇,奚暇計及民生哉?”
年級字:攘(P6) 往(P1) 熙(P6) 來(P1)
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年級字:攘(P6) 攘(P6) 熙(P6) 熙(P6)
《三元里抗英社學史料·太和市聯升社學序》:“果然蜂趨蟻附,攘攘熙熙,誠不出神靈所料者矣。”
年級字:兵(P3) 戈(P0) 擾(P3) 攘(P6)
兵戈:武器,指戰爭;擾攘:紛亂。形容戰爭時期社會秩序的動盪混亂。
《後漢書·馮衍傳下》:“遭擾攘之時,值兵革之際。”
年級字:攘(P6) 肌(P3) 及(P2) 骨(P2)
漢·揚雄《法言·重黎》:“是以四疆之內,各以其力來侵,攘肌及骨,而赧獨何以制秦乎?”
年級字:熙(P6) 來(P1) 攘(P6) 往(P1)
《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年級字:心(P1) 勞(P2) 意(P1) 攘(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