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ù lǐ
jù zì
shōu jù
zì jù
shí jù
lǐjù
年級字:理(P2) 據(P4)
詞性:名詞,形容詞
「理」合理、有條理、道理。
「據」真實數據、可靠依據。
指合理,可靠的依據來支持一個論點。
píng jù
yī jù
年級字:依(P2) 據(P4)
詞性:動詞
依照,
憑藉,
憑據,
按照,
根據1.把某種事物作為依託或根據
2.作為根據或依託的事物
jù diǎn
jù le
jù xī
jù chēng
zhàn jù
shù jù
年級字:數(P2) 據(P4)
詞性:名詞
互聯網常用語資料以科學實驗、檢驗、統計等所獲得的和用於科學研究、技術設計、查證、決策等的數值。
數: 數字、數碼。
據: 依據、通過實驗所得的證據。
zhèng jù
jù zhuàn
jù xīn
年級字:據(P4) 新(P1)
詞性:副詞
剛有的, 剛經驗到的, 性質改變得更好, 不久以前,剛才, 表示一種有異於舊質的狀態和性質。
gēn jù
dān jù
jù fǎ
年級字:據(P4) 法(P1)
詞性:副詞
體現統治階段的意志,國家製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處理事物的手段。標準,規範,可仿效的。
jù shuō
年級字:據(P4) 說(P1)
詞性:副詞
傳說,
傳聞,
聽說作為一般的意見或信念陳述; 斷言。根據別人說; 依據他人所說。人們說,人家說。
年級字:大(P1) 數(P2) 據(P4)
詞性:名詞
互聯網常用語數據數據集合和運算。
大: 大量、大規模。
數: 數字、數碼。
據: 依據、通過實驗所得的證據。
年級字:數(P2) 據(P4) 化(P1)
詞性:名詞
互聯網常用語以科學實驗、檢驗、統計等所獲得的和用於科學研究、技術設計、查證、決策等的數值為基礎。
數 : 數字、計數、統計數學。
據 : 依據、通過實驗所得的證據。
化 : 性質或形態改變的過程。
年級字:數(P2) 據(P4) 庫(P3)
詞性:名詞
互聯網常用語資料庫儲存、管理數據的設備或倉庫。
數: 數字、數碼。
據: 依據、通過實驗所得的證據。
庫: 儲物的地方或設備 - 倉庫、庫房。
年級字:敗(P2) 績(P3) 失(P2) 據(P4)
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賢良續刻第三則》:“歷數世,未嘗有敗績失據之過。”
年級字:進(P1) 退(P2) 失(P2) 據(P4)
詞性:形容詞
常見詞組進退兩難,
進退維谷、騎虎難下、何去何從陷入困境,不知所措。
「進退」前進或後退的選擇。
「失據」失去了理據。
指行事計晝欠佳,陷入困境,不知所措。
《後漢書·樊英傳》:「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萬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祿,又不聞匡救之術,進退無所據矣。」
年級字:被(P2) 甲(P1) 據(P4) 鞍(P4)
《後漢書·馬援傳》載:漢·馬援年六十二,請出征,光武帝以其老,未許。“援自請曰: ‘臣尚能被甲上馬。’帝令試之。援據鞍顧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鑠哉是翁也!’”。
年級字:虎(P1) 據(P4) 龍(P2)
北周·庚信《哀江南賦》:“昔之虎據龍蟠,加以黃旗紫氣;莫不隨狐兔而窟穴,與風塵而殄悴。”
年級字:查(P2) 無(P2) 實(P1) 據(P4)
不過廢紙簏如果難以檢查,也就成了“事出有因,~”的疑案。(魯迅《做“雜文”也不易》)
年級字:相(P1) 關(P2) 數(P2) 據(P4)
詞性:名詞
常見詞組,
互聯網常用語有關連或同類型並以科學實驗、檢驗、統計等所獲得的和用於科學研究、技術設計、查證、決策等的數值。
相: 相同、相似、相連。
關: 關係、關連。
數: 數字、數碼。
據: 依據、通過實驗所得的證據。
「數據」科學實驗、檢驗、統計等所獲得的和用於科學研究、技術設計、查證、決策等的數值。「相關」有關係的,有共同特性的。
與某種事情有關係和存在的各項數據。
年級字:根(P1) 據(P4) 盤(P2) 互(P2)
《資治通鑑·魏邵陵厲公嘉平元年》:“殿中宿衛,易以私人,根據盤互,縱恣日甚。”
年級字:據(P4) 高(P1) 臨(P3) 下(P1)
清·鄭觀應《盛世危言·邊防一》:“蓋有土壘,則據高臨下,敵必不克驟攻。”
年級字:言(P1) 必(P2) 有(P1) 據(P4)
年級字:據(P4) 義(P3) 履(P6) 方(P1)
年級字:據(P4) 為(P2) 己(P1) 有(P1)
明·李開先《寶劍記》第二十四出:“先從片進,累建大功,童貫佔為己有欺瞞皇上。”
年級字:熊(P2) 據(P4) 虎(P1) 跱(P0)
年級字:引(P2) 經(P1) 據(P4) 古(P1)
年級字:鑿(P6) 鑿(P6) 可(P1) 據(P4)
明·徐宏祖《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龔起潛爲餘談之甚晰,皆鑿鑿可據。”
年級字:據(P4) 圖(P2) 刎(P0) 首(P1)
《文子·上義》:“左手據天下之圖而右手刎其喉,雖愚者不爲,身貴於天下也。”
年級字:負(P3) 衡(P4) 據(P4) 鼎(P5)
南朝·樑·劉勰《文心雕龍·程器》:“孔光負衡據鼎,而仄媚董賢;況班馬之賤職,潘岳之下位哉!”周振甫注:“負衡據鼎,指處丞相位。衡,秤,表持平;鼎,三足,喻三公。”
年級字:支(P1) 策(P4) 據(P4) 梧(P0)
此指昭文彈琴、師曠持杖擊節、惠子倚在梧桐樹下辯論,三人的技藝幾乎都算得上登峯造極,所以載譽於晚年。後形容用心勞神。
語本《莊子·齊物論》:“昭文之鼓琴也,師曠之枝策也,惠子之據梧也,三子之知,幾乎皆其盛者也,故載之末年。”
年級字:真(P1) 憑(P4) 實(P1) 據(P4)
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五回:“我本是個安分良民,人家說我私貶鴉片,都是讎扳,沒有什麼真憑實據。”
年級字:引(P2) 經(P1) 據(P4) 典(P2)
年級字:進(P1) 退(P2) 無(P2) 據(P4)
前進和後退都失去了依據。形容無處容身。也指進退兩難。
《後漢書·樊英傳》:“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萬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祿,又不聞匡救之術,進退無所據矣。”
年級字:不(P1) 足(P1) 爲(P2) 據(P4)
宋·劉安世《論蔡確作詩譏訕事第六》:“詩板是明白已驗之跡,便可爲據;開具乃委曲苟免之詞,不足爲憑。”
年級字:憑(P4) 幾(P1) 據(P4) 杖(P2)
《戰國策·燕策一》:“馮幾據杖,眄視指使,則廝役之人至。”
年級字:據(P4) 理(P2) 力(P1) 爭(P2)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三十八回:“老兄既管了一縣的事,自己也應該有點主意。外國人呢,固然得罪不起,實在下不去的地方,也該據理力爭。”
年級字:有(P1) 憑(P4) 有(P1) 據(P4)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又且他家差老園公請你,有憑有據,須不是你自輕自賤。”
年級字:證(P4) 據(P4) 確(P2) 鑿(P6)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六回:“屍場檢驗,證據確鑿。且並未用刑,爾兄自認鬥殺,招供在案。今爾遠來,並非目睹,何得捏詞妄控。理應治罪,姑念爲兄情切,且恕。不準。”
年級字:鵲(P0) 巢(P4) 鳩(P0) 據(P4)
本喻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後比喻強佔別人的房屋、土地、妻室等。同“鵲巢鳩居”。
年級字:據(P4) 鞍(P4) 讀(P1) 書(P1)
《淵鑑類函·驢三》:“江鄰幾調藍山尉,騎驢赴官,第據鞍讀書,至迷失道,家人求之乃覺。”
年級字:進(P1) 退(P2) 亡(P2) 據(P4)
前進和後退都失去了依據。形容無處容身。也指進退兩難。同“進退無據”。
年級字:鑿(P6) 鑿(P6) 有(P1) 據(P4)
明·徐宏祖《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龔起潛爲餘談之甚晰,皆鑿鑿可據。”
年級字:竊(P5) 據(P4) 要(P1) 津(P3)
年級字:割(P3) 據(P4) 一(P1) 方(P1)
憑藉武力割佔一個地區,與中央政權對立。亦作“各霸一方”。
年級字:根(P1) 據(P4) 槃(P0) 互(P2)
《三國志·魏志·曹爽傳》:“殿中宿衛,歷世舊人皆復斥出,欲置新人以樹私計。根據槃互,縱恣日甚。”
年級字:根(P1) 結(P1) 盤(P2) 據(P4)
《新唐書·文藝傳下·李翰》:“有如賊因江淮之資,兵廣而財積,根結盤據,西向以拒,雖終殲滅,其曠日持久必矣。”
年級字:不(P1) 足(P1) 為(P2) 據(P4)
宋·劉安世《論蔡確作詩譏訕事第六》:“詩板是明白已驗之跡,便可為據;開具乃委曲苟免之詞,不足為憑。”
年級字:憑(P4) 几(P1) 據(P4) 杖(P2)
《戰國策·燕策一》:“馮幾據杖,眄視指使,則廝役之人至。”
年級字:據(P4) 爲(P2) 己(P1) 有(P1)
明·李開先《寶劍記》第二十四出:“先從片進,累建大功,童貫佔爲己有欺瞞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