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心(P1) 慌(P3) 撩(P6) 亂(P2)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九回:“卻纔上胡梯,踏了個空,爭些兒跌了一交,因此心慌撩亂。”
年級字:撩(P6) 蜂(P2) 剔(P6) 蠍(P0)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六回:“我本待聲張起來,卻怕他沒人做主,惡了西門慶,卻不是去撩蜂剔蠍?”
年級字:剔(P6) 蠍(P0) 撩(P6) 蜂(P2)
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偏你這罷職歸田一老農,公然敢剔蠍撩蜂。”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折:“常是個爭龍鬥虎,剔蠍撩蜂。”
年級字:撩(P6) 火(P1) 加(P1) 油(P2)
猶言火上加油。在一旁助威增加他人的憤怒或助長事態的發展。
年級字:撩(P6) 雲(P1) 撥(P4) 雨(P1)
明·徐復祚《投梭記·折齒》:“只虧你撩雲撥雨不胡顏,我自有偷香手段,竊玉機關。”
年級字:夢(P3) 撒(P4) 撩(P6) 丁(P1)
《元人散曲·慶宣和》:“若是自家空藏瓶,夢撒撩丁,花姑不重女猱輕,任誰,見哽。”
年級字:春(P1) 色(P1) 撩(P6) 人(P1)
宋·陸游《劍南詩稿·山園雜詠五首》:“桃花爛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爲。”
年級字:撥(P4) 嘴(P2) 撩(P6) 牙(P1)
明·湯顯祖《牡丹亭·圍釋》:“中間放着個蓼兒窪,明助着番家打漢家。通事中間,撥嘴撩牙。”
年級字:撥(P4) 雲(P1) 撩(P6) 雨(P1)
元·無名氏《女貞觀》第四折:“他將那簡帖兒傳消寄信,詞章兒撥雨撩雲。”
年級字:撥(P4) 雨(P1) 撩(P6) 雲(P1)
明·李日華《南西廂記·猜詩雪案》:“你用心撥雨撩雲,我好意與你傳書遞緘。小姐呵,不肯搜自己狂爲,待要尋人破綻。”
年級字:鼻(P1) 孔(P3) 撩(P6) 天(P1)
宋陸游《入蜀記》卷五:“荊州絕無禪林,惟二聖而已。然蜀僧出關,必走江浙,回者又已自謂有得,不復參叩。故語云:‘下江者疾走如煙,上江者鼻孔撩天。徒勞他二佛打供,了不見一僧坐禪。’”
年級字:課(P1) 嘴(P2) 撩(P6) 牙(P1)
明·陶宗儀《南村輟耕錄·連枝秀》:“錦心繡腹,宣揚《老子》經文,發科打諢,不離機鋒;課嘴撩牙,長存道眼。”
年級字:撩(P6) 蜂(P2) 吃(P1) 螫(P0)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十一回:“那晁住娘子是劉六、劉七裹革出來的婆娘,他肯去撩蜂吃螫?說道:‘你不好問去?只是指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