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字:抉(P6) 瑕(P0) 摘(P2) 釁(P0)
年級字:摘(P2) 索(P3) 塗(P5)
嚴復《救亡決論》:“凡舟車之運轉流行,道里之險易澀滑,巖牆之必壓,坎陷之至兇,摘埴索塗,都忘趨避。”
年級字:尋(P3) 枝(P1) 摘(P2) 葉(P1)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建安之作全在氣象,不可尋枝摘葉。”
年級字:摘(P2) 膽(P3) 心(P1)
摘:取。剜:用刀剜。用刀子將膽和心取出。形容非常痛苦。
年級字:摘(P2) 句(P2) 尋(P3) 章(P3)
摘取、搜尋文章的片斷詞句。指讀書侷限於文字的推求。
元·湯式《一枝花·贈人》套曲:“論文時芸窗下摘句尋章,論武時柳營內調絲弄竹。”
年級字:摘(P2) 豔(P3) 薰(P2) 香(P1)
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高摘屈宋豔,濃薰班馬香。”
年級字:元(P1) 摘(P2) 祕(P3)
鄭觀應《盛世危言·藏書》:“或鉤元摘祕,著古今未有之奇書。”
年級字:摘(P2) 瓜(P1) 抱(P1) 蔓(P6)
語本唐·李賢《黃臺瓜辭》:“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猶尚可,四摘抱蔓歸。”
年級字:理(P2) 冤(P5) 摘(P2) 伏(P4)
年級字:摘(P2) 瑕(P0) 指(P2) 瑜(P0)
明·袁宏道《送徐太府見可入計序》:“士之執舉子業者盈庭,公摘瑕指瑜,無不心折。”
年級字:煎(P3) 豆(P1) 摘(P2) 瓜(P1)
煎豆,語出三國魏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摘瓜,語出唐李賢《黃臺瓜辭》:“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年級字:抱(P1) 蔓(P6) 摘(P2) 瓜(P1)
《樂府詩集·雜歌謠辭·黃臺瓜辭》:“種瓜黃臺下,瓜熟了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絕抱蔓歸。”
年級字:斷(P3) 章(P3) 摘(P2) 句(P2)
唐·李商隱《唐容州經略使〈元結文集〉後序》:“其疾怒急擊,快利勁果,出行萬里,不見其敵;高歌酣顏,入飲於朝,斷章摘句,如振如生。”
年級字:搜(P3) 章(P3) 摘(P2) 句(P2)
《三國志·吳書·孫權傳》:“遣都尉趙諮使魏。”裴松之注引《吳書》:“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年級字:尋(P3) 章(P3) 摘(P2) 句(P2)
詞性:形容詞
成語,
三國成語指寫作時堆砌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
尋:找;章:篇章;摘:摘錄。
古時讀書人從書本中搜尋摘抄片斷語句,在寫作時套用。
《三國志·吳書·孫權傳》:“遣都尉趙諮使魏。”裴松之注引《吳書》:“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