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ò guò
zhǎng wò
bǎ wò
年級字:把(P1) 握(P3)
掌握,
掌管,
控制,
駕御,
駕馭1. 指一把所握之大小長短。
2. 掌握;執持。
3. 手相攜握。
4. 成功的根據或信心。
wò le
Shǒu wò
年級字:手(P1) 握(P3)
手握是一個漢字詞語,一指古人去世下葬時,為保持身體平衡,兩隻手心裡各握有一定的實物;又指手中掌握,謂控制、掌控
zài wò
Lǐ wò
wò shǒu
年級字:握(P3) 手(P1)
詞性:動詞
通常用於會見或告別時,兩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後兩手上下輕輕搖動,以表示友誼、熱情、良好祝愿,或慰問,或僅系一種禮節。
Wò yī
wò jǐn
jǐn wò
wò zhe
年級字:握(P3) 着(P2)
詞性:動詞,助詞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年級字:握(P3) 素(P4) 披(P2) 黃(P1)
猶言握鉛抱槧。素,白絹,古代用以書寫。黃,雌黃,古代用以校點書籍。
年級字:大(P1) 權(P5) 在(P1) 握(P3)
蒲韌《二千年間》九:“王安石得到神宗皇帝的支持,大權在握,就全力來推行一些新的政治。”
年級字:握(P3) 瑜(P0) 懷(P3) 玉(P1)
年級字:蹈(P3) 機(P2) 握(P3) 杼(P6+)
腳踩布機,手握筘梭。比喻掌握着事物發展變化的樞鍵。
漢·徐幹《中論·爵祿》:“位也者,立德之機也;勢也者,行義之杼也。聖人蹈機握杼,織成天地之化,使萬物順焉。”
年級字:吐(P2) 哺(P4) 握(P3) 發(P1)
哺:口呂咀嚼著的食物。吃飯時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頭時多次把頭髮握在手中。比喻為了招攬人才而操心忙碌。
《史記·魯周公世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年級字:握(P3) 霧(P3) 雲(P1)
元·無名氏《連環記》第一折:“這其間多虧了張子房說地談天口,韓元帥握霧拏雲手。”
年級字:握(P3) 髮(P2) 吐(P2) 飧(P0)
年級字:握(P3) 風(P1) 捕(P2) 影(P2)
年級字:懷(P3) 握(P3) 瑜(P0)
懷:懷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純潔高尚的品德。
戰國·楚·屈原《九章·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
年級字:握(P3) 炭(P3) 流(P1) 湯(P2)
年級字:握(P3) 雲(P1) 拿(P2) 霧(P3)
元·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則你那龍韜虎略人難賽,握雲拿霧施兵策,排兵佈陣添精彩。”
年級字:握(P3) 瑜(P0) 懷(P3)
《楚辭·九章·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
年級字:三(P1) 吐(P2) 三(P1) 握(P3)
《史記·魯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
年級字:拿(P2) 雲(P1) 握(P3) 霧(P3)
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二折:“他有投明棄暗的心,拿雲握霧的手。”
年級字:抱(P1) 玉(P1) 握(P3) 珠(P1)
語出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當此之時,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
年級字:握(P3) 綱(P4) 提(P2) 領(P2)
握:拿、抓。比喻抓住要領或簡明扼要地把內容提示出來。
年級字:握(P3) 手(P1) 言(P1) 歡(P1)
《後漢書·李通傳》:“及相見,共語移日,握手極歡。”
年級字:握(P3) 素(P4) 懷(P3) 鉛(P2)
年級字:握(P3) 髮(P2) 吐(P2) 哺(P4)
《韓詩外傳》卷三:“成王封伯禽於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其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史記·魯周公世家》亦記此事。
年級字:吐(P2) 哺(P4) 握(P3) 髮(P2)
哺:口呂咀嚼着的食物。吃飯時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頭時多次把頭髮握在手中。比喻爲了招攬人才而操心忙碌。
《史記·魯周公世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年級字:攜(P6) 雲(P1) 握(P3) 雨(P1)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因今宵傳言送語,看明日攜雲握雨。”
年級字:握(P3) 鉛(P2) 抱(P1)
鉛,鉛粉;槧,木簡。皆書寫用具。後遂以之爲勤於寫作、校勘的典故。
語出《西京雜記》卷三:“揚子云好事,常懷鉛提槧,從諸計吏,訪殊方絕域四方之語。”
年級字:握(P3) 粟(P0) 出(P1) 卜(P1)
《詩·小雅·小宛》:“握粟出卜,是何能谷。”鄭玄箋:“但持粟行卜,求其勝負。”
年級字:握(P3) 拳(P4) 透(P3) 爪(P1)
爪:指甲。緊握拳頭,指甲穿過掌心。形容憤慨到極點。
唐·鄭綮《開天傳言記》:“棺配而肌肉如生,握拳不開,爪透手背,遠近驚異。”
年級字:握(P3) 蛇(P4) 騎(P2) 虎(P1)
《魏書·彭城王傳》:“彥和手握蛇騎虎,不覺艱難。”
年級字:懷(P3) 黃(P1) 握(P3) 白(P1)
年級字:持(P4) 籌(P5) 握(P3) 算(P2)
漢·枚乘《七發》:“孔老覽觀,孟子持籌而算之,萬不失一。”
年級字:握(P3) 雨(P1) 攜(P6) 雲(P1)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昔者先王嘗遊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爲高唐之客。聞君遊高唐,原薦枕蓆。’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爲朝雲,暮爲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年級字:握(P3) 拳(P4) 透(P3) 掌(P3)
緊握拳頭,指甲穿過掌心。形容憤慨到極點。同“握拳透爪”。
年級字:吐(P2) 食(P1) 握(P3) 髮(P2)
年級字:雲(P1) 握(P3) 霧(P3)
《宣和遺事》前集:“姓李名做師師……兩隻手,偏會拏雲握霧。便有富貴郎君,也使得七零八落。”
dōng hán bào bīng xià rè wò huǒ
年級字:冬(P1) 寒(P2) 抱(P1) 冰(P1) ,(P1) 夏(P1) 熱(P2) 握(P3) 火(P1)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越王念復吳,仇非上旦也。苦身勞心,夜以繼日。……冬常抱冰,夏還握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