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à mǎn
年級字:掛(P2) 滿(P2)
詞性:形容詞
整個範圍都用繩索、鉤子、釘子等,使物體附著於高處或連到另一物體上
qiān guà
guà hào
guà duàn
Jiù guà
guà zài
xié guà
guà zhōng
miàn guà
rán guà
guà niàn
guà lì
xià guà
年級字:下(P1) 掛(P2)
詞性:名詞
工行的個人銀行賬戶是綜合賬戶,綜合賬戶裡有活期多幣種賬戶,定期賬戶、理財賬戶、貴金屬賬戶、國債賬戶、證券賬戶等等,下掛賬戶就是綜合賬戶下的多個賬戶。例如在櫃面開立的靈通卡介質,可以存活期,定期,購黃金,買理財,買國債等等,不需要額外單獨開立定期存摺、理財卡、證券三方卡。一個賬戶,下掛多個功能,綠色環保,多好!
guà gōu
jì guà
pī guà
guà bāo
Guà xià
年級字:掛(P2) 下(P1)
詞性:動詞
1.借助繩索、鉤子、釘子等使物體附著於高處或連到另一物體上。
2.鉤住。
cháng guà
Jiǎo guà
guà zhe
年級字:掛(P2) 着(P2)
詞性:動詞,助詞
常見詞組掛著吊着、留着吊掛着的心事或物品。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掛」吊掛着一些物品、心裏記掛着、或比喻含有一種感覺。
「着」助語詞。
dào guà
年級字:倒(P2) 掛(P2)
詞性:名詞,形容詞
1.指倒懸;下垂。
2.頭尾顛倒掛著。指商品的成本或收購價格高於銷售價格。
3.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農民借支款額高於實際分配所得的款額也稱倒掛。
4.某些社會現象的實際情況不符合常理,與應該的樣子相反。
guà xiàn
yào guà
guà zhù
xuán guà
chuí guà
年級字:垂(P2) 掛(P2)
詞性:形容詞,副詞
guà shuài
年級字:掛(P2) 帥(P0)
詞性:動詞
掌帥印。比喻居於領導、統帥地位
例:這次打擊罪行工作,由總警司親自掛帥
guà qiān
guà chū
年級字:掛(P2) 出(P1)
詞性:動詞
掛出為股票術語,是掛單賣出的簡稱,指以高於現價、買入價的價格委託賣出,用在不急於成交、主力洗盤的情況。有時主力的掛單只是為了讓散戶看到,並不是真的想賣出。
guà pái
年級字:掛(P2) 牌(P3)
詞性:動詞
1. 指醫生、律師等正式開業;掛上有文字的標誌。2. 指某些服務行業中服務人員佩帶標明自己姓名、號碼、職務等情況的簽證,以便顧客對其工作做出評價。
guà miàn
Guà diàn
guà zhe
年級字:掛(P2) 著(P2)
詞性:動詞,助詞
常見詞組掛着吊著、留著吊掛著的心事或物品。
-「著」字原本的寫法是「箸」, 戰國後出現「著」, 之後再有「着」。
- 國內和香港有用「著」和「着」,一般「着」字放在助詞之後。
- 台灣地區主要用「著」。
「掛」吊掛著一些物品、心裏記掛著、或比喻含有一種感覺。
「著」助語詞。
年級字:無(P2) 牽(P3) 無(P2) 掛(P2)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61回:“北俠原是無牽無掛之人,不能推辭,同上茉花村去了。”
年級字:松(P1) 枝(P1) 掛(P2) 劍(P4)
《史記·吳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爲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
年級字:掛(P2) 冠(P5) 求(P2) 去(P1)
掛冠:把官帽掛起來。脫下官帽要求離去。比喻辭官歸隱。
《後漢書·逢萌傳》:“時王莽殺其子宇,萌謂友人曰:‘三綱絕矣!不去,禍將及人。即解冠掛工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於遼東。”
年級字:牽(P3) 五(P1) 掛(P2) 四(P1)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於是接二連三,牽五掛四,將一條街燒得如‘火焰山’一般。”
年級字:牛(P1) 角(P2) 掛(P2) 書(P1)
《新唐書·李密傳》:“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年級字:掛(P2) 肚(P2) 牽(P3) 心(P1)
年級字:一(P1) 絲(P2) 不(P1) 挂(P2)
原指佛教用語,意爲棄絕塵世,無牽無挂。也形容赤身露體。
年級字:掛(P2) 冠(P5) 歸(P3) 去(P1)
冠:帽子,這裏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掛起來。比喻辭官回家。
《後漢書·逢萌傳》:“時王莽殺其子宇,萌謂友人曰:‘三綱絕矣!不去,禍將及人。即解冠掛工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於遼東。”
年級字:心(P1) 無(P2) 掛(P2) 礙(P5)
唐·玄奘《般若波羅多心經》:“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這離顛倒夢想。”
年級字:神(P1) 武(P2) 掛(P2) 冠(P5)
南朝梁陶弘景“家貧,求宰縣不遂。永明十年,脫朝服掛神武門,上表辭祿”。見《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
年級字:行(P1) 香(P1) 掛(P2) 牌(P3)
學政到省後例行的儀式。行香:到孔丘廟燒香。掛牌:出牌公告考試地點、日期等。
年級字:齒(P3) 頰(P5) 掛(P2) 人(P1)
何啓、胡禮垣《新政論義》:“及知名之國皆有可取之物,齒頰掛人,多者二十餘種,再次亦數種,惟中國則無一見稱焉。”
年級字:寸(P1) 絲(P2) 不(P1) 掛(P2)
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卷八:“師便問:‘大夫十二時中作麼生?’陸雲:‘寸絲不掛。’”
年級字:不(P1) 足(P1) 挂(P2) 齒(P3)
年級字:脫(P2) 白(P1) 掛(P2) 綠(P1)
年級字:掛(P2) 一(P1) 漏(P3) 萬(P2)
掛:鉤取,這裏指說到,提到;漏:遺漏。形容說得不全,遺漏很多。
年級字:掛(P2) 肚(P2) 牽(P3) 腸(P5)
《白雪遺音·嶺兒調·從別後》:“從別後……心兒裡掛肚牽腸,廢寢忘食。”
年級字:金(P1) 榜(P4) 掛(P2) 名(P2)
元·秦簡夫《剪髮待賓》第二折:“直等的俺孩兒金榜掛名時,那其間新婚燕爾。”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十七卷:“若要洞府花燭夜,必須金榜掛名時。”
年級字:對(P1) 景(P2) 掛(P2) 畫(P1)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一回:“他們諸位姐姐過謙,都不肯猜,我卻打着了,是‘集賢賓’,這才叫對景掛畫哩。”
年級字:封(P1) 金(P1) 掛(P2) 印(P3)
《三國演義》第二七回:“[曹操]因謂張遼曰:‘雲長封金掛印,財賄不以動其心,爵祿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
年級字:補(P2) 闕(P6+) 掛(P2) 漏(P3)
清·趙曦明《<顏氏家訓>跋》:“至於補闕掛漏,俾臻完善,不能無望於將伯之助雲。”
年級字:一(P1) 絲(P2) 不(P1) 掛(P2)
年級字:無(P2) 掛(P2) 無(P2) 礙(P5)
年級字:懸(P5) 腸(P5) 掛(P2) 肚(P2)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二回 “只爲父親這一事,懸腸掛肚,坐臥不安。”
年級字:箕(P6+) 山(P1) 掛(P2) 瓢(P0)
明·敬虛子《小隱書·許由》載:相傳許由隱居箕山之下,穎水之陽,躬耕自食,以手掬飲。人遺一瓢,掛於樹,風吹歷歷作聲,以爲煩,棄之。
年級字:不(P1) 足(P1) 掛(P2) 齒(P3)
《漢書·孫叔通傳》:“此特羣盜鼠竊狗盜,何足置齒牙間哉?”
年級字:掛(P2) 燈(P1) 結(P1) 綵(P3)
《蕩寇志》第一一六回:“到了那日,鼓樂喧天,掛燈結綵,說不盡那綿繡榮華,一段富貴。”
年級字:掛(P2) 印(P3) 懸(P5) 牌(P3)
懸:掛。高掛官印、告牌(舊時官府用以喻示下級或百姓的告示牌)。指擔任官職。
元·關漢卿《裴度還帶》:“那其間日轉千階,喜笑迎腮,掛印懸牌。”
年級字:掛(P2) 席(P4) 爲(P2) 門(P1)
《史記·陳丞相世家》載:漢初丞相陳平,好讀書,在未發跡時,家裏很窮,掛着破席子當門。
年級字:封(P1) 刀(P1) 掛(P2) 劍(P4)
《羊城晚報》1984.8.25:“中國女排完成‘三連冠’偉業之後,隊伍將作小的調整。據悉二十七歲的老大姐周曉蘭和隊長張蓉芳將要封刀掛劍。”
年級字:何(P1) 足(P1) 掛(P2) 齒(P3)
足:值得;掛齒:提及,談及。哪裏值得掛在嘴上。不值一提的意思。
《漢書·叔孫通傳》: “此特羣盜鼠竊狗盜,何足置齒牙間哉?”
年級字:牽(P3) 腸(P5) 掛(P2) 肚(P2)
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三折:“可怎生將俺孩兒一時勾去,害的俺張善友牽腸割肚。”
年級字:分(P2) 心(P1) 掛(P2) 腹(P4)
《宋書·王僧達傳》:“山川險阻,吉凶路塞……分心掛腹,實亦私苦。”
年級字:羊(P1) 掛(P2) 角(P2)
羚羊夜宿,掛角於樹,腳不着地,以避禍患。舊時多比喻詩的意境超脫。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盛唐諸人唯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
年級字:倒(P2) 掛(P2) 臘(P4) 鴨(P1)
年級字:掛(P2) 羊(P1) 頭(P1) 賣(P3) 狗(P2) 肉(P1)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第31卷:“懸羊頭,賣狗肉,知它有甚憑據。”
shì bù guān jǐ gāo gāo guà qǐ
年級字:事(P1) 不(P1) 關(P2) 己(P1) ,(P1) 高(P1) 高(P1) 掛(P2) 起(P1)
毛澤東《反對自由主義》:“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知不對,少說爲佳;明哲保身,但求無過。這是第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