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ǐng
年級字:挺(P3)
詞性:形容詞
文言文字詞彎、曲、扁、平【形狀】
撐直: 挺胸、挺起、西裝筆挺、挺著脖子。
【標準/程度】
獨特、傑出: 英俊挺拔。
情感: 挺不住、挺好。
【量詞】: 機槍數量的計算單位。例子:「十挺機關槍」。
《戰國策.魏策四》:「挺劍而起。」
她待人挺有禮貌。
他人緣挺好。
Tǐng xiōng
tǐng zhǎng
年級字:挺(P3) 長(P1)
詞性:名詞
挺長,病證名。指陰莖挺直長大而不倒。 《靈樞·經脈》:“實則挺長,虛則暴癢。
tǐng jìn
年級字:挺(P3) 進(P1)
詞性:動詞
前進潰退,
後退部隊直向目標前進,通常指大部隊大踏步地迅速地向某一地區前進的行動。
tǐng gāo
tǐng duō
tǐng tǐng
tǐng qǐ
年級字:挺(P3) 起(P1)
詞性:動詞
使身體的一部分鼓起來。例子:軍人會操時都挺起胸膛,昂首闊步。
yī tǐng
tǐng bá
Rén tǐng
bǐ tǐng
zhí tǐng
tǐng hé
Tā tǐng
jiān tǐng
Er tǐng
tǐng zhí
tǐng lì
yòu tǐng
tǐng shēn
tǐng guò
Tǐng hǎo
年級字:傲(P4) 然(P2) 挺(P3) 立(P1)
傲然:堅強不屈的樣子。挺立:像山峯一樣高高地聳立。形容堅強而不可動搖。
茅盾《白楊禮讚》:“難道你竟一點也不聯想到,在敵後的廣大土地上,到處有堅強不屈,就象這白楊樹一樣傲然挺立的守衛他們家鄉的哨兵?”
年級字:挺(P3) 鹿(P2) 走(P1) 險(P3)
語出《左傳·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鹿死不擇音(蔭)’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
年級字:挺(P3) 身(P1) 而(P1) 出(P1)
挺身:撐直身體。挺直身體站出來。形容面對着艱難或危險的事情,勇敢地站出來。
《舊五代史·周·唐景思傳》:“後數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
年級字:挺(P3) 胸(P3) 凸(P5) 肚(P2)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史見幾個挺胸疊肚,指手畫腳的人坐在大門上,說東談西的。”
年級字:挺(P3) 胸(P3) 疊(P4) 肚(P2)
挺着胸脯,鼓起肚皮。形容身壯力強,神氣活現的樣子。也可形容仗勢傲物的樣子。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史見幾個挺胸疊肚,指手畫腳的人坐在大門上,說東談西的。”
年級字:含(P4) 章(P3) 天(P1) 挺(P3)
北周·庚信《週上柱國齊王憲神道碑》:“公含章天挺,命世誕生。”
年級字:挺(P3) 而(P1) 走(P1) 險(P3)
年級字:砥(P0) 鋒(P3) 挺(P3)
《宋書·傅隆傳》;“向使石厚之子、日磾之孫,砥鋒挺鍔,不與二祖同戴天日,則石碏、秺侯何得流名百代以爲美談者哉?”
年級字:含(P4) 章(P3) 挺(P3) 生(P1)
晉·左思《蜀都賦》:“王褒煒燁而秀髮,揚雄含章而挺生。”
年級字:昂(P4) 首(P1) 挺(P3) 胸(P3)
歐陽予情《小英姑娘》:“她伸開兩手昂首挺胸,狂了似的往外跑。”
年級字:昂(P4) 頭(P1) 挺(P3) 胸(P3)
擡起頭,挺起胸膛。形容鬥志高,士氣旺。參見“昂首挺胸”。
語出歐陽予情《小英姑娘》:“她伸開兩手昂首挺胸,狂了似的往外跑。”